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美專家縱論奧巴馬對華政策走向 合作?強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2-6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2月05日 14:45新華網

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20日上台執政后,其對華政策引人注目。下面是一些美國專家和媒體對奧巴馬可能對中國採取的政策進行了分析。

美專家扎戈里亞:中美將繼續合作外交

據共同社3日報道,今年是中美兩國建交30周年,中美兩國的外交今後將何去何從?對此,共同社採訪了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外交專家唐納德·扎戈里亞。扎戈里亞認為,奧巴馬時代中美將繼續合作外交。

問:請您展望一下奧巴馬上台後中美關係的走向。

答:包括內閣成員在內,奧巴馬政府中負責安全事務的人員很充實,亞洲問題的專家也很多。綜合此前奧巴馬有關亞洲政策的發言,他曾提及(對華、對日及亞洲關係的)重要性,我想和布希政府一樣,在對華外交上奧巴馬將把重點放在延續性上。


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外交專家唐納德·扎戈里亞。扎戈里亞。(圖:共同社)

問:美國是否會在人權、西藏等問題上加大對中國的批判力度,從而導致兩國關係降溫?

答:奧巴馬政府的首要課題是重振美國經濟。因此必須和中國、日本及全世界協調合作。世界經濟處於一種「相互確證破壞」的關係中(即像先動用核武器的一方因遭到對方的核報復自己也將毀滅),因此美國在人權或西藏問題上(攻擊中國)對自身經濟並無好處。我認為,美國不會把這些問題放在前面,雙方將繼續這種合作關係。

問:中國是否已經足夠成熟到能參與國際社會、分擔責任的程度?能否期待中國在伊核等問題上提供合作?

答:美中建交的30年是中國向國際社會開放的歷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時期。中國正努力在國際社會上承擔責任。擔任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相信在亞洲及遠東地區和平穩定以及與中國經濟相關的問題上,中國會提供合作,同時這也符合其自身的利益。

布希政府中存在新保守派和以前國務卿鮑威爾為代表的穩健派的內部鬥爭。與此相反,奧巴馬政府則有望採取一貫的外交政策。奧巴馬總統的智囊團中都是現實主義者,沒有新保守派那樣的「思想家」。過去美國在軍事上投入的錢遠遠多於外交500倍,也沒對自己的外交進行過評價。但奧巴馬知道軍力再強也有其局限性,可以期待他展開更加理性的外交。


2月3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右一)提名為商務部長的新罕布希爾州共和黨國會參議員格雷格(中)在白宮與副總統拜登握手。如果這一提名獲參議院批准,格雷格將成為奧巴馬政府中除國防部長蓋茨和運輸部長拉胡德之外的第三位共和黨人。新華社記者張岩攝

美研究員布盧門撒爾:美對華態度將趨強硬

美國《華盛頓時報》2月3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對華政策改變嗎?」作者是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問題研究員丹·布盧門撒爾。文章摘要如下。

談到對華政策,奧巴馬總統或許真能帶來一些我們可信以為真的變化。財政部長蓋特納有關中國「操控貨幣」的強硬措辭或許是一種預告,預示著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將會越來越強硬。

奧巴馬總統所處的這一代並不是決定我們目前對華政策的這一代。當華盛頓和北京1979年最終確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條款時,他正值中學畢業。

當美中兩國努力遏制蘇聯時,冷戰戰士們或許有理由對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許多分歧忽略不計,但是這種合理性現在顯然喪失了。

此外,這位總統在另一個亞洲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經歷無疑將有助於他認識到,亞洲不僅僅是中國,亞洲人能夠自我管理。這位年輕的總統對沿襲決定對華政策的這些舊傳統將不再負有多少義務。

顯然,這位總統不應該中止美國與中國的接觸,這樣做不僅魯莽,而且也不可能。但是他可以改變華盛頓的接觸方式。奧巴馬可以直接與熟諳技術的中國人———他在這些人中很受歡迎———談論自由、正義和透明度這些普遍接受的觀念。

與此同時,作為第一位在冷戰後成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有機會甩掉仍影響著我們對華政策的冷戰輜重。

美教授魏尚進:經濟關係將進一步發展

據共同社4日報道,該社就美中經濟關係是否能有進一步發展問題,採訪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魏尚進。

問:這30年來中國經濟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答:經濟從被極端封閉的狀態變成開放狀態,進而成為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這是最根本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期待美中關係至少在經濟領域內能夠向互利互惠的方向發展。我認為,美國陷入保護主義泥潭的可能性不大。儘管兩國在諸如貿易不均衡、中國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對人民幣的評價等問題上,還將出現很多摩擦,但這也是為雙方提供了一個通過協商來解決問題的機會,因為兩國經濟關係已被納入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因而就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了。

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把第一個海外辦事處設在中國,可以說是雙方磋商帶來的良好結果。由於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貿易不均衡和人民幣升值問題易於造成中國企業倒閉的結果,因此這個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解決。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問題還是能夠解決的,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魏尚進

問:您怎樣看待美中經濟戰略對話機制的未來走勢?

答:這種對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帶來了巨大的成果,儘管有些成果是看不到的。比如在不讓貿易不均衡、通貨以及能源等兩國間的經濟問題變成政治問題這方面,對話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從長遠來看,這種對話機制將推動雙方基於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尋求相互妥協的協調性。因此,奧巴馬政權將同樣繼續重視對話。

問:中國如今開始謀求加強其自身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

答:我認為,應該把中國納入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中。只有把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中國包括在內,來綜合考慮國際性應對危機的措施,才能取得實效。因此,不妨把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有所下降的歐洲、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以及中南美的部分權力授予中國,從而提高中國在包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在內的整個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

美專家格雷瑟:匯率問題並非當務之急

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2月2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與中國———在經濟救援問題上的鬥爭」,作者是進步政策研究所貿易與全球市場項目主任愛德華·格雷瑟。文章摘要如下。

在美國對銀行進行緊急救助,中國一些鞋廠倒閉之際,兩國政府應當擔心匯率問題嗎?

這個問題是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在國會一次聽證會上發言后出現的。蓋特納在這次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在「操縱」其貨幣價值。中國隨後對這種說法予以回擊,而金融界的許多人士則異口同聲地對可能爆發的貿易衝突表示擔憂。但是,對蓋特納的全部發言進行解讀就可以消除人們的擔心,因為美國尋求的是一種讓兩個經濟體免於陷入衰退的協調方式。

蓋特納的觀點是:中國的匯率是兩國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並不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提到操縱匯率的問題,他說:「我們期待與中國政府就一些短期和長期問題舉行富有成果的經濟對話。人民幣問題當然是這種討論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考慮到目前的危機,眼下的重點需要放在穩定中國和美國的國內需求這一更廣泛的問題上……因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佔有那麼大的比例,中國經濟進一步減速將導致全球增長(和對美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出現大幅度下降,並推遲復甦的到來。因此,對於我們來說,眼下的目標應當是,在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在國內通過一攬子刺激方案的時候,說服中國採取一個更積極的刺激方案。」

這是他發言的上下文。未來十年,世界需要更平衡的增長。中國匯率政策的轉變只是其中一個部分。但是,眼下的問題是經濟崩潰加速,而美國與中國的對抗很容易讓局面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隨著美國的進口和貿易赤字縮減,就匯率問題展開外交活動的直接原因至少從目前來看正在消失。所以,儘管兩國需要解決導致他們的「疾患」的原因,但完全可以等兩個病人都感覺好一點的時候再解決這個問題。

正如蓋特納指出的那樣,時機就是一切。眼下,失衡並不是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需求暴跌現在是兩國政府必須面臨的最大麻煩。進口增長和失衡可能會再次出現,但不是今天最大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上發生衝突對於解決現在最大的麻煩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讓問題惡化。

法報分析:奧巴馬對華政策處進退兩難境地

法國《世界報》2月4日發表文章,摘要如下。

北京正觀察美國新政府。上周末,奧巴馬打電話給中國主席胡錦濤,想讓北京放心。美國總統避免正面提到種種令人不快的話題,為了弱化新任財長蓋特納有些可怕的「抨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據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說,兩國元首在電話會談期間相互表現出要「更積極和更富創造性地建設中美關係」。

不過,雖然副總統拜登最近要求北京「依照其它國遵循的規則採取行動」,但白宮發言人卻明確表示,這些講話並不表明新政府的政策,從而顯示出美國想要平息與北京的爭執。

奧巴馬目前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試圖重新平衡貿易以保護美國職工(如各工會所要求的那樣)就有可能開始一場貿易戰,特別是與新興國家。而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國,也就是說,是美國債務第一大穩定力量。

北京目前繼續購買國債,儘管因美聯儲將指導利率調到近乎為0%,它們的吸引力已遠不及過去。可華盛頓非常需要購買國債的速度不要放慢。鑒於美國今年的預算赤字有可能高得驚人,如果中國出於報復,停止購買其國債,那麼對於美國經濟和債務清單的影響有可能是極為嚴重的。

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奧巴馬勢必要得罪為其競選做出很大貢獻的各個工會。而他迫切需要得到它們的支持以實施目前國會尚在討論的經濟復興計劃。像鋼鐵、紡織等行業的工會期待他採取保護就業的措施,而中國在這些行業所佔的美國進口份額日益增多。

北京與布希政府關係很好。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解釋說,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就是「儘可能避免與中國發生任何衝突,目的是不斷增加經濟關係中的機會」。

隨著奧巴馬上台,事情正在發生改變:國務卿希拉里最近談到與北京「戰略對話」的前景,認為「經濟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唯一的」。

[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09-2-6 10:18 編輯 ]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32

主題

1086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沙發
Howei 發表於 2009-2-6 04:01 | 只看該作者
合作延緩衰退,強硬加速衰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2-6 17:02 | 只看該作者
合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