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喬冠華V馬立克 中蘇代表1971年在聯合國唇槍舌劍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2-9 1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代表團成員喬冠華(左一)、黃華(右一)在第26屆聯大上。

  自1971年秋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到粉碎「四人幫」的1976年,喬冠華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了第26屆至31屆聯大會議。在當時中蘇尖銳對抗的情勢下,喬冠華與蘇聯著名外交家、常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屢屢交鋒,唇槍舌劍,淋漓盡致顯示了他作為中國傑出外交家的風采魅力,在各國外交界一時傳為美談。  

  馬立克 讓西方代表發怵的蘇聯外交家

  1906年生於俄羅斯哈爾科夫市的馬立克無疑是二次大戰以後,除莫洛托夫、葛羅米柯之外蘇聯最傑出的外交家。這位年長喬冠華7歲的蘇聯首屈一指的遠東問題專家,從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曾先後四度出任外交部副部長,兩度常駐紐約聯合國總部達十餘年,是「冷戰」時期最讓西方國家代表發怵撓耳的蘇聯著名外交家之一。

  馬立克在聯合國發言素以所向披靡、銳不可擋著稱,他攻勢凌厲,極富辯才。第4屆聯大會議期間,根據中國外長周恩來1950年1月8日致電聯合國聲明,馬立克在1月10日提議不承認國民黨反動殘餘集團代表出席安理會資格並加以驅逐。安理會於1月10日曾討論蘇聯代表關於驅蔣提案。英國代表賈德韓公開追隨美國,反對蘇聯提案,並在1月13日投了棄權票。馬立克當即拍案而起,怒斥這個貌似公正的偽善的英國佬,他措詞尖刻犀利:「英國話把這種行為叫什麼,最好讓英國人和美國人判斷。至於俄國話,這種行動就叫做兩面政策、偽善政策。然而,某些國家的統治集團的這種政策,特別是英國的這種政策,並不足為奇。這個國家的統治集團早巳取得了兩面神秦納斯的臭名。」

  在1950年代最初幾年的安理會,馬立克就是這樣屢屢與美英等西方大國代表唇槍舌劍,滔滔不絕,咄咄逼人,且毋需講稿,言詞極為流暢。順便提及,在1971年11月15日上午聯合國大會上,馬立克重提此事,以功臣自居,言下不勝自負。不過,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不僅中蘇的「蜜月」早巳成為陳跡,連那種形式上的「團結」也在珍寶島之役后,化為烏蘇里江和阿穆爾河沿岸的血泊而泯滅了。喬冠華就是在中蘇尖銳對抗、劍拔弩張時刻來到聯合國的。

  中國代表團 初來乍到聯合國

  早在1950年深秋,喬冠華作為顧問隨伍修權特派代表(前外交部副部長、蘇聯東歐司司長,首任駐南斯拉夫大使)赴成功湖控訴美國侵略我國神聖領土台灣的罪行時,馬立克就是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兼)。他倆在聯合國共事6年之久。一個是初來乍到,將代表新中國一試身手;一個是梅開二度,擺出一副「大哥大」的架勢,亦欲大施拳腳。於是好戲連台,喬冠華、馬立克在這個世界講壇屢屢過招,交鋒頻仍,庶幾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其中尤以1971年第26屆聯大關於裁軍問題、 第三次印巴戰爭和1973年第28屆聯大關於中東問題討論中的三次激烈交鋒最為精彩。

  在1971年11月15日聯合國歡迎中國代表團的全體會議上,馬立克在會議臨近結束的時候,以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對中國代表團特別是喬冠華作了一番不同尋常的表白:

  在1950年,我們曾得以——不是沒有困難地——克服阻力,爭取作出了一項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次參加安理事會工作的決定。現在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先生,曾是那個代表團的成員,因此我們認為他對這裡的工作是很有經驗的。

  蘇聯人拿腔作派,一副「老大哥」、「老前輩」的嘴臉,又巧妙地將喬冠華「開涮」了一道,儘管所言是事實,但是卻讓中國人感到不自在。9天後的傍晚,喬冠華在聯合國會議大廳原來台灣蔣幫「代表」周書楷坐過的藍色皮椅上就座,並發表了自伍修權在安理會講話以來、新中國在聯合國講壇的第一篇重要講話。在這篇重要的講話中,喬冠華在譴責美國的同時,把棍子更重地打在蘇聯的頭上。第二天紐約的一家報紙上刊出一幅漫畫,畫的是馬立克和布希坐在各自的辦公桌前正皺著眉頭,而喬冠華卻提著兩桶飯倒在他倆的頭上。

  問題還不止於此。連(老)布希也發現,中國人只是不喜歡美國人,而對蘇聯人則是蔑視。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曾與(老)布希在美國國務院禮賓專家精心設計的場合見面寒暄。在聯合國會議大廳的代表休息室,(老)布希故意在喬冠華、黃華進入會場的必經之地逗留,彼此「熱誠而不是過分熱情地」握手,自我介紹,不卑不亢。但是對於蘇聯人就不一樣了。在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雅克·科斯久什科-莫里澤寓所舉行的一次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非正式會議前——作為中國代表,黃華第一次出席這樣的會議,黃華與美、英、法代表熱情握手。但是當黃華在科斯久什科-莫里澤官邸客廳聽到東道主介紹「這是蘇聯大使」時,卻猛地抽回了手,轉過身走開了。目睹此事的(老)布希描寫了當時的情景:「馬立克只好尷尬地把手伸向空中,然後又放了下來,他氣得臉色紅一塊紫一塊,最後變成了鐵灰色,就好像是黃華給了他一記耳光似的。」

  小規模的「接火」只是「戰爭」的序曲。中蘇兩國外交代表第一次真正交鋒終於在11月24日傍晚揭開帷幕。

  首度交鋒 喬冠華怒斥馬立克

  1971年11月24日,喬冠華就聯大會議正在討論的蘇聯代表團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建議發言。在這篇長達數千言的措詞尖銳的發言中,喬冠華用最清楚的語言反對蘇聯的虛假建議。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蘇聯代表團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提議,既沒有規定明確的目標,又沒有提出切實的步驟。按照蘇聯的建議,這樣的世界裁軍會議勢必將成為一個議論不休、不解決任何實質問題的常設俱樂部,永遠談裁軍,永遠搞擴軍。這是不符合各國人民的願望的,也是我們不能同意的。」

  喬冠華無情地剝去了那層包裹著「建議」的薄薄的虛偽外衣,他藉助手勢大聲說出自己得出的三條結論:

  我們不應當使聯合國成為某些大國的政策的工具。  

  現在是改變這種不光彩的局面的時候了。

  因此,中國代表團建議本屆聯大不把蘇聯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提案付諸表決。

  這一下可把馬立克給激怒了,他臉色煞白,下巴頜在不由自主地抖動。馬立克一向在聯台國有頭有臉,乃至稱王稱霸,發號施令,壓根兒還沒遇到像喬冠華這樣攻勢凌厲的強勁對手。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跳將出來,開門見山,直接破題: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今天在發言中對蘇聯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建議表示的否定態度,我們代表團不能不表示遺憾,自從大會9月21日開幕以來,這是第二次有人反對蘇聯的建議。第一次是美國國務卿羅傑斯。這樣,大會就有機會親耳聽聽中美兩國對蘇聯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建議搞的一部奇妙的消極主義的二重唱。

  接下來,馬立克話鋒一轉:

  (中國代表)幫助掩飾了其他兩個核大國(註:指英美)的不願贊成的態度,他們26年來在聯合國內外一直反對裁軍,反對禁止使用核武器,反對全面徹底裁軍。人們也許會想知道,這兩個大國是否將感謝中國代表今天的發言。

  (中國代表)正好是為那些帝國主義勢力提供了方便,因為他們不希望召開這樣一次會議。這就是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實際邁出的第一步。

  從羅傑斯先生的發言來看,美國對蘇聯的建議也沒有很大的熱情。羅傑斯先生放出了懷疑主義的煙幕,現在又加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歪曲蘇聯立場而放出的消極主義的迷霧。像我已經說過的,這是消極主義的二重唱。

  說到這裡,馬立克提高了嗓門,放肆地嘲弄喬冠華:

  這樣,中國代表團建議在本屆會議上不表決蘇聯關於召開世界裁軍會議的建議,這就是它對26年來一直反對裁軍的帝國主義者所能夠送給的最好的禮物。

  中國人確實也被馬立克的所謂「二重唱」的無恥讕言所激怒——這從喬冠華第三天的發言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在聽馬立克發言時,喬冠華的臉上只不時露出蔑視的微笑。

  11月26日下午,喬冠華再度發言,嚴正駁斥馬立克對中國的攻擊:

  蘇聯代表的發言是一個絕好的自我暴露。蘇聯代表反對別人說蘇聯是超級大國,可是他們的發言卻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一副騎在別國頭上稱王稱霸、指手畫腳的超級大國的嘴臉。中國代表到這裡來,應該怎麼行事,怎麼講話,怎麼表態,完全是中國自己的事,用不著蘇聯代表來教訓。

  蘇聯代表大概在他們的小天地里當老子當慣了,(可是),中國人民就是不買你們的賬。

  接下來,喬冠華怒斥馬立克的蠻橫霸道與偽善:

  究竟是誰在同美帝國主義一唱一和呢?在中國的北邊,蘇聯的大量的武裝力量包括火箭部隊,進駐蒙古人民共和國;在中國的東邊,美國在日本本士和沖繩保持許多軍事基地、核基地。這算不算是一種二重唱?不僅對中國如此,在歐洲,在中東,在地中海,在印度洋,以及在世界其他地方,蘇聯領導認為,只有蘇美兩家說好了才算,這不是二重唱是什麼?

  到了最後,喬冠華使出「殺手鐧」,狠狠地將了馬立克一軍:

  在侵略和反侵略裁軍和擴軍,和平和戰爭的問題上,要看行動,說空話,吹牛皮,擺老資格都是無濟於事的。如果蘇聯政府確有實現裁軍、特別是核裁軍的願望,那麼,蘇聯代表就應該走到這個講壇上莊嚴宣布:蘇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並且從國外撤回一切核基地、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尊敬的蘇聯代表們,你們敢不敢這樣做呢?好樣的就敢,心虧理怯,色厲內荏,表面上氣壯如牛,實際上膽小如鼠,那你們就不敢。我們斷定是不敢的,是不是這樣呢?請回答吧!

  馬立克啞口無言,面部表情顯得複雜而「豐富」。兩頰微微顫動,紅白相間,苦笑而無奈。

  喬冠華舌戰馬立克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敵的大無畏精神,令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揚眉吐氣,一時傳為佳話。但是,更為精彩的好戲還在後面。中蘇之間更為激烈的衝突爆發了!

  喬冠華與馬立克這對「冤家對頭」的第二次大的交鋒發生在兩年後。

  臨時中央非常清楚毛澤東的軍事才能

  三敲玻璃杯 馬立克安理會「發飆」

  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軍隊從地面、空中和海上向埃及,敘利亞的整個前沿陣地突然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這是1967年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進行的一次最大的軍事侵略。同月23日,蘇、美兩國在安理會強行通過所謂監督中東停火決議草案。就在美蘇合夥炮製的「就地停火」提案通過36個小時后,應埃及政府要求,安理會再次召開緊急會議。各國代表按秘書處通知,在23日中午12時準時到達聯合國總部會議大廳。

  但是,會議並沒有按時舉行。何故也?原來美蘇兩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斯卡利和馬立克尚在幕後密謀,單獨協商之中。兩家代表在這天上午開始的秘密交易中吵吵爭爭,還沒有來得及拍板,達成共識。直到下午3時左右,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以後,兩家的買賣才算談妥「交割」。  

  推遲了四個來小時的安理會會議開始不久,美國代表斯卡利就搶先拋出了一個所謂在中東監督停火的蘇美聯合提案。斯卡利話音剛落,馬立克馬上「正式提議」:「立即對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各國代表團要講話的,在通過提案以後有機會講」。馬立克一副太上皇的架勢,他不僅硬要安理會立即表決,而且把各國代表發表意見、看法的權利也強行剝奪了。

  但是,這時的安理會主席、澳大利亞常駐聯台國代表勞倫斯·麥金太爾手上的發言登記表上已有幾個國家代表已經登記,要求在表決前發言。他剛宣布「下一個發言人……」還未說出發言人的名字,馬立克就拿起鉛筆猛敲玻璃杯,打斷勞倫斯·麥金太爾的話,蠻橫聲稱:必須把他們的「正式提議」先付諸表決。

  勞倫斯·麥金太爾似乎不買馬立克的賬,他還是同意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髮言。可是,喬冠華剛剛講了兩句話:「中國代表團有話要講,我們不能允許任何強加於人……」一陣「當、當、當」的聲音打斷了他的發言。馬立克粗暴地第二次猛敲玻璃杯,嘴裡還大聲嚷嚷什麼「程序問題!程序問題!」馬立克氣咻咻地說什麼「戰場情況緊急」,硬要會議馬上對蘇美合夥炮製的提案「表決」,然後再進行「討論」。

  喬冠華實在無法容忍馬立克的霸道和強悍,他嚴正指出:「中國代表團堅決反對這種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當作兩個超級大國任意玩弄的工具的惡劣作法。我們認為,這也是對安理會其他成員國極大的不尊重。中國代表團不能容忍這種做法。」喬冠華強烈譴責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妄圖利用聯合國和安理會為它們的勾結加蓋橡皮圖章。當喬冠華把話題再次轉到當前中東局勢的時候,馬立克第三次敲打玻璃杯,依然和剛才那樣邊敲邊叫:「程序問題!程序問題!」被迫中斷髮言的喬冠華強忍怒火,極為憤慨地指斥馬立克毫無道理。面對馬立克作為堂堂大國代表會竟然如此不顧顏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胡攪蠻纏,他嚴厲責問馬立克:「輪到你講的時候,你可以講嘛!你就不能稍稍等一等嗎?」

  也許馬立克一再無理取鬧,擾亂會場實在太不像話了,勞倫斯·麥金太爾主席也看不下去了,他仗義執言,要求馬立克讓中國代表喬冠華把話講完。但是,目空一切的馬立克壓根從沒把勞倫斯·麥金太爾當成一回事,他連半點面子也不給。馬立克甚至根本不讓這位老資格的澳大利亞籍主席把話說完,便氣急敗壞、不顧一切吼道:」我有權提出程序問題!」大聲叫嚷之餘,馬立克隨即又以威脅的口吻恐嚇勞倫斯·麥金太爾和與會各國代表:誰要是拖延安理會通過緊急決議,誰「就是實際上幫助侵略者」!馬立克依然頑固地堅持立即對蘇美聯合提案進行表決。

  這時會場秩序頓時大亂,成了一鍋粥。與會代表議論紛紛,群情激憤,會實在無法再開下去了。勞倫斯·麥金太爾只好無可奈何地宣布休會10分鐘。

  嬉笑怒罵 喬冠華博得滿堂彩

  安理會會議復會後,勞倫斯·麥金太爾請喬冠華繼續發言。場內代表、旁聽席、記者席、觀眾席全部爆滿,座無虛席。在對馬立克的霸道行徑提出嚴正抗議后,喬冠華嚴詞責問馬立克:

  草案還沒有發下來,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拿到中文本,這怎麼能表決?要我們馬上表決,這太霸道了!難道這天下就是美國和蘇聯兩家的嗎?不是的。中國有發言權,其他國家也有發言權。

  喬冠華平靜下來,用辛辣的語調繼續自己的發言:  

  我知道馬立克先生有話要講,可以等等嘛!沒有關係,如果你手裡有真理,遲一點講,或是慢點講,這不要緊嘛!要有點風格嘛!

  帶著濃濃的蘇北口音的兩個「嘛」字將會場氣氛引向輕鬆,全場代表對蘇聯人發出了鬨笑聲。喬冠華說:

  我同馬立克認識已有幾十年了,怎麼你這個壞脾氣還沒有改?我希望把你的脾氣改一改好不好?

  幽默辛辣的語言包裹著讓人不好受的鋒芒,充分顯示了喬冠華的機敏和睿智,全場又一次對蘇聯代表發出鬨笑,連遠離會場在聯合國新聞部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的一大批各國記者也哄堂大笑。接下來,喬冠華侃侃而談,猶如行雲流水,一馬平川:

  今天上午,安理會主席通知中國代表團舉行安理會緊急會議,討論所謂在中東破壞停火問題。中國代表團到達會場以後被告知,說安理會不開了,讓美蘇兩家達成協議,經過所謂協商一致通知秘書長執行就是了……

  聯合國演變到這種狀況,已經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為什麼要有聯合國呢?有美蘇兩國的共同統治再加上一個秘書長就夠了嗎?但是,出於對有關國家的尊重,對於這個決議草案我們願意加以考慮,但決不願意被強加。草案未發下來,馬上就要強行通過,天下哪有這種道理?如果當事國——我重複,當事國——要這個東西,我們沒有辦法,最多只能做到不反對。

  整個大廳靜寂無聲,幾乎所有代表都在認真傾聽中國代表切中肯綮的闡述,很多代表不時讚許地頜首。

  「從根本上說,中國代表團是反對這個決議草案的」,喬冠華恢復了平靜,顯示了中國的光明磊落,「這個決議草案較之242號決議是更加含混的一紙空文,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騙局」,「只是為了照顧某些當事國的願望,中國代表團才沒有予以反對」……

  喬冠華髮言后,馬立克不肯善罷甘休,喋喋不休地攻擊中國代表團「推遲」了會議的進程;胡說什麼喬冠華「製造混亂」,甚至荒唐地誣衊中國「支持」以色列的侵略,真是信口雌黃,一派胡言!這—回喬冠華讓自己的副手黃華給予迎頭痛擊。

  「是誰推遲了會議的進行?」黃華大使據理批駁馬立克,「在中國副外長發言過程中,各國代表才看到草案的英文本,在馬立克打斷中國副外長的講話后,我們才看到草案的中文本。」接下來黃華一針見血:「你們加緊向以色列移民,每年在三萬人以上,其中包括技術和軍事人員」,其目的就是「準備將來接管以色列,使它從一個超級大國的同盟變成為另一個超級大國的同盟。」黃華攻勢強勁,快人快語:「如果你們真正關心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長期流離失所和流血犧牲的苦難,那麼過去6年你們做了些什麼?以色列寸步未退,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權利至今毫無蹤影。6年來,你們為了和另一個超級大國爭奪霸權,一會兒打開水龍頭,一會兒閉緊水龍頭,說什麼你們關心阿拉伯人民的流血犧牲,支持他們的鬥爭,這是百分之百的虛偽。你們流的是鱷魚的眼淚。中國成語說得好:『貓哭老鼠假慈悲』,你們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這就是你們的真面目!」面對黃華暢酣淋漓的強烈譴責,馬立克耷拉著腦袋,無言以對。

  ……

  彈指20年過去,喬冠華和馬立克亦作古多年。世界大勢蒼黃反覆,時過境遷,回首往事,也許見仁見智。但是,無論如何,喬冠華在聯合國的不俗表現,形象地說明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由一兩個大國任意擺布人類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摘自《傳記文學》2009年1期 宗道一 文

[ 本帖最後由 打狗棒 於 2009-2-9 14:36 編輯 ]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