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畜牧行業,外資壟斷下無路可逃?
作者:ggygn
畜牧行業,你怎麼在夾縫中生存?(原標題,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改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特別是畜牧行業得到快速發展,WTO以後市場格局出現隱性分化,呈現出表面的市場混亂和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如何理清和看待當前的發展,是目前很多畜牧行業的企業所困惑的問題,也是當前形勢下急於突破所遇到的瓶頸。
壟斷,如同套在眾多畜牧企業脖子上的套索,只等最後輕輕的一拉,踏板掉下來,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或許會促進中國企業的產業升級,或者說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或者說改進我們的生產工藝提高科技含量,或者說可以使我們的食品更安全,但是,那是美麗的謊言,謊言來源於利益.
原料:大豆和玉米
2006年歲末,在大豆油的帶動下,食用油、麵粉、肉類等漲價,這背後實際上是「四大跨國糧商」和國際資本,控制著世界大豆市場的定價權,壟斷龐大的中國大豆市場利潤,對整個中國大豆產業鏈整合,2004年時暴漲暴跌的豆價,1000多家中小型和本土內資榨油企業走上了絕路。目前仍能開工的90多家國內榨油企業中,64家已變成外資獨資或合資,控制了中國85%的實際加工總量。控制著當今國際穀物市場80%的市場份額的,是四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即美國ADM、美國邦基、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等。以美國為首的跨國糧商控制期貨市場國際大豆絕對的定價權,開始形成一種「巴西人種大豆、中國人用大豆、美國人決定轉手利潤」的格局。
美國先鋒種業結盟「中國玉米王」—摘錄2003年第7期世界農業(ShiJieNongYe)報道:被稱為「中國玉米王」的山東登海種業集團公司與美國先鋒海外公司(美國杜邦公司的下屬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2002年12月10日在山東省萊州市宣告成立。這是中國《種子法》正式實施后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資種業公司。 山東萊州登海種業集團於20世紀70年代成立。至今保持著世界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近年來登海系列產品佔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40%以上。而美國先鋒布雷得公司是世界公認的開發與供應先進基因植物的大公司。
中國完成生物技術玉米的法律批准,是進口美國生物技術品種的一系列批准的最後一關。中國已經通過了美國8種轉基因玉米中的7種。 拿到農業部批准證書的是美國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
據農業部門統計,截至2006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種子生產商美國先鋒公司已經有10餘個國外玉米品種在我國通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這些品種覆蓋了我國廣大的東北和黃淮海區玉米種子市場,而這裡是我國糧食的絕對主產區。在一些地方,田間地頭除了少量地域性比較強的種子品種外,已經很少見到純粹的國產玉米種子。
基辛格: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大豆和玉米及其副產品是目前養殖行業中主要的兩個原料品種,現在定價權已經喪失。這個是和畜牧養殖成本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進口養殖品種
改革初,我們多是自有的本地品種,養殖粗放,管理簡單,開放后,牛、豬、雞、鴨、羊等常規養殖品種基本上全盤西化,隨著養殖規模的膨脹,品種的改良、雜交、優選等基本上國內本土品種反而是極度萎縮。以下是目前引進的進口品種(不完全統計):
1.牛:荷斯坦奶牛、德國菲納克韋(fleckvieh)良種牛、西門塔爾、夏洛來、安格斯、利木贊、海福特、皮爾蒙特等
2.羊:薩福克、波爾山羊、無角陶賽特、德克塞爾
3.豬:加系大白、加系長白、丹系長白、丹系長白、加系杜洛克、匈美系杜洛克以及皮特蘭、汗普夏等
4.肉兔:比利時兔、法國伊普呂兔、布列塔尼亞兔、日本大耳白兔、德國齊卡兔等配套系,紐西蘭兔和加利福尼亞兔、美國青紫蘭兔
5.雞: 海蘭、羅曼、伊莎、寶萬斯、尼克、海塞克斯等
6.鴨:英國櫻桃谷鴨、美國楓葉鴨、法國番鴨、澳大利亞狄高鴨、英國卡基康貝爾鴨
養殖產業鏈布局
國際資本在中國布局,並一步步逼近中國農業產業鏈的核心部分.
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團)。目前,正大集團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屬400多家公司,員工人數近20萬人。正大集團在中國投資額近50億美元,設立企業213家,遍及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員工人數超過80,000人,年銷售額超過300億人民幣。經過80多年的發展,正大集團形成了以農牧、水產、種子、電信、商業零售為核心,石化、機車、房地產、國際貿易、金融等共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和銷售企業之一美國泰森食品有限公司與山東新昌集團共同投資38.4億元,打造與養豬產業相關的現代化大型肉類食品加工基地.
美國深南控股集團公司投在山東東營的6000萬美元的外資養豬項目也在進行之中.該集團正在利津建設10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由美方獨資建設,包括生豬養殖場,種豬繁育場和飼料加工廠等子項目。
天津寶迪也在進行大型私募,德意志集團將參與其中,計劃注資金額達到6000萬美元.寶迪集團的計劃是在全國建立十大肉食品工業園,與雨潤,雙匯三分天下.德意志銀行如果注資成功,就可以大舉進入中國大宗肉食品消費市場.
美國華夏育種公司與無棣榮昌農牧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無棣縣建立大型生豬繁育基地。合資建設的種豬繁育場的後續配套工程、年屠宰量達300萬頭的生豬屠宰項目正在緊張籌備中。
高盛在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雨潤」)持有13%的股權,並佔有12個董事會席位中的2席。雨潤在香港上市,為中國大型冷凍肉生產商。高盛承銷了其首次公開募股。雨潤具備年屠宰生豬800萬頭,年加工熟肉製品25萬噸的生產能力。
漯河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雙彙集團100%的股權以20.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后雙彙集團整體變更為外商獨資企業;漯河海宇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S雙匯25%的股權以56218.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后S雙匯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高盛完成了對雙匯發展全部非流通法人股收購。高盛同時擁有中國最大的兩家肉類加工企業。
艾格菲(國際)集團全資收購南昌百世騰牧業有限公司、上海百世騰飼料有限公司、廣西匯傑科技飼料有限公司,江西百世騰種豬有限公司后,致力於豬用預混料、教槽料、濃縮料的研製、生產、銷售及規模化種豬和商品豬養殖,集團擁有動物營養博士10餘名和EMBA學歷的管理精英20餘名,員工近2000名。 2008年,艾格菲進軍養豬業,投資一億美元在江西、上海、福建、廣西、海南等地建設現代化的種豬場和商品肉豬生產基地,已擁有30餘家萬頭以上規模豬場。擁有900家獨立零售連鎖店以及批發渠道。
英國櫻桃谷農場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家獨資公司——櫻桃谷農場(香河)有限公司。
中國與英國合資的「華英集團」如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櫻桃谷鴨」生產基地。包括全聚德在內的很多北京烤鴨店都使用「櫻桃谷鴨」作為原料。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南京「鹽水鴨」的代名詞、年銷量超過1000萬隻的南京桂花鴨集團,今後只能使用英國「櫻桃谷鴨」為鴨肉原料。上海的「滙豐」、河南「雙匯」、南京的「雨潤」等眾多全國知名肉製品加工品牌,也在用櫻桃谷鴨生產「鹽水鴨」、「樟茶鴨」、「醬鴨」。除華英集團外,山東樂港集團、六合集團以及內蒙古賽飛亞集團等也都是國內知名的大型「櫻桃谷鴨」養殖企業。每年大約9億隻英國「櫻桃谷鴨」鴨苗通過這些中國公司培育,輸送到中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
肉雞中,從美國引進的AA、艾維因、羅斯308等外國品種佔總量的60%,據北京畜牧研究所的專家估計,去年引進的祖代種雞就有65萬套之多。目前國內的養殖品種只有10%的老品種在繼續生產,90%左右的品種都在逐漸消失。(更多請搜索:中國經營報--物種主權:中國正在丟失的「領土」一文,涉及品種太多,不一一列舉)
收購豬廠、飼料廠、雙匯等肉類加工企業進入豬肉產業鏈以來,打通產業鏈、獲得定價權是其既定的目標。正如郎咸平所言:「如果你只是收購養豬,你就沒有壟斷地位,你一定要收購養豬的整條產業鏈,你才有定價權。」定價針對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和國內的大中城市,進一步影響到小城市和農村市場價格。這些市場是關鍵的風向標,通過產業鏈下游環節和作為戰略夥伴的沃爾瑪、家樂福等銷售渠道操縱市場價格,共同創造出巨大的利潤空間。前幾年有報道這樣寫道:沃爾瑪是如此依賴廉價的「中國製造」,乃至中國GDP的1%都擺在沃爾瑪的貨架上。12月11日沃爾瑪公司對外宣布,從12日起在全國一百多家店,針對數百種民生類商品開展特惠降價活動,這是沃爾瑪進入中國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價活動,涉及商品的降價幅度大部分可達20%,部分商品降幅甚至超過40%,如原價每500克16.9元的鮮帶魚現價為9.9元,降幅達41%;原價每500克22.8元的火雞腿現價為14.8元,降幅達35%;72元每4升一桶的優沃玉米胚芽油現價為52.9元,降幅達26%。降價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春節以後。結果肯定是眾多國內超市的跟風,最終降價會傳導到養殖的各個環節,造成市場的非正常波動,養殖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原料-品種-養殖場-屠宰加工-零售。各環節的關鍵點被佔據,定價權已經喪失。外資在國內掌控的與畜牧行業相關的企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飼料業(通過外資控制或者獨資飼料企業),養豬業(在國內收購多家豬場),屠宰加工(控股國內肉製品加工企業雨潤,雙匯),再加上大豆玉米(外資在國際大宗期貨交易的地位),銷售終端(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超市及正大等出口企業)。基本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外資很可能控制和壟斷國內畜牧業。國內的養殖大省養殖大縣隨處可見外資企業身影,雖然他們非常低調。
知識產權:技術和專利
「中國保護知識產權高層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在2006年申請發明專利的前50名企業中,只有華為等4家國內企業,其餘絕大部分是外資在中國建立的獨資或合資企業。畜牧業的技術和專利估計大家都很陌生,從養殖機械設備到各類飼料加工工藝,疫苗、獸葯核心技術包括畜牧業的各環節中,國內的企業屬於自己的專利和技術所佔比例極低。手機、電視、電腦等國內企業支付的專利費用占利潤比重將會是未來畜牧企業可以參考的一個標準。國內企業引進進口疫苗,很少獨立自主開發疫苗。禽葯獸葯仿製,查到失效專利以後自己生產,就變成自己的品牌,失效和即將失效專利藥物仿製、申請文號就這麼簡單。同行間竊取商業秘密、違反技術合作開發或者委託開發合同等案例層出不窮,企業也很難通過有限的原始資料獲得法律保護,產品同質化嚴重,同葯不同名現象非常普遍。飼料、獸葯、添加劑、機械等高技術含量的高端市場幾乎90%以上是被外資壟斷的。知識產權值多少錢?有多大威力?中國每年從英國進口櫻桃谷種鴨的代價大約是2億元人民幣。如果把豬、雞、牛等進口品種金額相加將會是天文數字。CCTV有一個火腿腸廣告,「洛克」牌火腿腸,就是由來自丹麥名貴豬「杜洛克」造的。火腿腸都被打上品種的標誌,如果未來十年二十年通過本地品種和進口品種價差或者直接不收本地品種你還能賣給誰?要知道,我們國家是禁止私自屠宰的,而且法律是不能禁止屠宰企業不收購什麼品種的,但是假借市場之名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