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平安08 發表於 2009-2-27 1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官場觀察工作室 昭明
   
    梁光烈雖然仍身為中央軍委委員,然而國防部長畢竟只是虛名,與總參謀長職務比起來,權力與影響力大為縮水。十七大前,胡錦濤以67歲的總裝備部長陳炳德,替換68歲的梁光烈出任總參謀長,與其說是為了軍隊高級幹部年輕化,不如說是對梁光烈的極度不滿。這是胡錦濤故意挖江氏軍委的牆角,試圖製造陳炳德與梁光烈之間的矛盾。畢竟,讓一個同年齡,甚至資歷都比自己低的陳炳德取代自己,梁光烈心理不會舒服,陳炳徳對梁光烈從此也會心存戒備。
   
    然而陳炳德象蔣干一樣深明厲害,知道「曹營之事難辦得很」,並未輕易踏上胡錦濤的船,而是腳踩兩條船,左右逢源,從中觀察動向,試圖居中獲利。
   
    汶川大地震中,軍隊猶豫不決,救援行動遲緩,似乎是在觀看胡、溫的笑話。總理溫家寶大怒,對登機的救災部隊官兵訓斥,「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
   
    其實部隊官兵有部隊官兵的難處,只要命令明確,軍令如山,軍隊一定聞風而動。但如果命令模糊,或是出現兩個發令者,到底聽命於誰,軍隊也會犯糊塗。這對於剛剛出任總參謀長不到一年的陳炳徳,無疑產生了巨大政治、思想壓力。大地震結束后,同年12月份,《解放軍報》發表文章《總參謀長陳炳德撰文回憶汶川大地震救災的日子》。這是陳炳德公開為自己,也是為軍隊行動遲緩辯護的文章。原來在地震救災中,中央軍委傳出兩種聲音,有兩個司令部在同時下達命令,在中央軍委主席之上還有一個太上皇軍委首長。在地震救災中,軍隊到底聽誰的,不能說完全不聽軍委主席胡錦濤的,但如果軍委主席與軍委首長命令出現嚴重分歧時,軍委領導班子成員看來還是服從太上皇軍委首長江澤民的命令,胡錦濤仍未擺脫兒皇帝的地位。
   
    軍委主席胡錦濤對江澤民及其江氏軍委的惱怒可想而知。地震救災工作基本結束后,胡錦濤就著手準備以民主生活會的方式發動軍委整風。軍委自己整風整不好,就要求四總部與各大單位給軍委工作提意見,先後安排了3次集體學習討論,然後要求軍委領導成員「交心談心」,作自我批評。軍委班子領導成員顧左右言他,妄圖矇混過關。胡錦濤強迫軍委班子領導成員,勉強承認犯了「對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特點規律的認識,了解得還不是很全面,認識還不是很深入」,「治軍不嚴的問題在一些部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錯誤。
   
   
    在為自己開脫辯護的文章中,陳炳德合盤推出矛盾的起因,在軍委主席胡錦濤之上,還有一個太上皇「軍委首長」在過問軍委領導,從而將火直接引向胡錦濤與江澤民。
   
    在陳炳徳的回憶文章中,一大堆作繡的廢話,其目的是在把胡、江之火交出來的同時,不要讓人感到他這是刻意推卸軍隊行動遲緩的責任,這個陳炳德竟然也懂得欲蓋彌彰。文章中共有六次談到胡主席與軍委首長的命令,似乎有意突出,胡主席發布任何命令,必須有軍委首長江澤民的同意。而在軍委首長與胡主席意見相左時,總參最終執行的是軍委首長的命令。
   
    「胡主席和軍委首長要求,動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查明災情。」
   
    「胡主席當即同意,並要求注意空降兵傘降的安全。我隨即報告軍委首長,並與空軍領導通話商定有關事宜,要求空降兵某部隨時準備出動。」
   
    「一個小時后,經胡主席和軍委首長審批,總參謀部發出《關於參加抗震救災的命令》,調動3.4萬名官兵參加抗震救災。」
   
    「兩天來不斷傳回的情報顯示,地震災情比最初預想的要嚴重得多,災區還需要增兵。根據胡主席和軍委首長指示,總參謀部緊急籌劃下一步用兵方案。」
   
    根據中央領導和軍委首長指示,在給部隊下達預先號令的時候,我特彆強調,「要急人民群眾之急,解人民群眾之難,奮力拚搏,努力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各部隊認真貫徹胡主席和軍委首長的指示要求,堅持救人救災緊密結合、同步展開。」
沙發
 樓主| 平安08 發表於 2009-2-27 13:55 | 只看該作者

總參謀長陳炳德撰文回憶汶川大地震救災的日子

————————————————————————
    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 ... ontent_16920420.htm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12-09 文章來源: 解放軍報
   
   
    人物小傳:陳炳德,1941年7月生,江蘇南通人,1958年參加工作,1961年入伍。歷任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集團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南昌陸軍學院院長、陸軍指揮學院院長、集團軍軍長,南京軍區參謀長、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現任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上將軍銜。中國共產黨第15、16、17屆中央委員。
   
    利用一切手段查明災情
   
    5月12日14時30分,一份特急電報使我心頭一震: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后修正為8.0級),具體災情正在了解之中。我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是與唐山大地震作比較,這可能是一場罕見的巨大災難!
   
    早一分鐘了解災情,就能早一分鐘制定出兵方案。胡主席和軍委首長要求,動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查明災情。
   
    我立即傳達貫徹這一重要指示,特別交代應急辦:「這是特殊時期,要建立特殊機制,簡化程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要信息不必綜合,可以直接用白紙條傳來。」
   
    各單位嚴格落實抗震救災作戰值班制度,主要領導親自值班,主動、及時、準確上報情況,搶救重點、進度、困難以及問題等不斷傳到總參謀部。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大部分災區受損情況逐漸探明,但震中汶川等重災區一直杳無音訊,成為令人揪心的「孤島」。
   
    我通過軍委一號台搜尋第一線的指揮員,迅速接通了正在帶隊奔赴災區的四川省軍區副參謀長向懷樹同志,他邊走邊報告所見所聞:災情異常嚴重。
   
    成都軍區處於抗震救災的最前線,大量第一手信息要從那裡傳出。我把電話打到成都軍區作戰值班室:「要迅速出動趕赴災區救災,部隊人員進去時要帶通信分隊,儘快查明災情報上來!」
   
    空中各種信息資源被緊急利用起來,重災區的各種高解析度影像資料源源不斷地報送上來。
   
    一條條消息像撥開烏雲透出的一束束弧光,使重災區的情況初為人知,為黨中央、胡主席的決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火速調遣14萬大軍疾馳災區
   
    地震發生后,軍隊應急機制全面啟動。根據胡主席和軍委指示,成都、蘭州軍區迅速派出部隊奔赴災區救援。部隊一動,全國人民立刻感受到了黨中央抗震救災的堅強決心和對災區群眾的關心,看到了希望,有了主心骨。
   
    正在昆明部隊調研的軍委郭伯雄副主席立即對組織部隊參加抗震救災作出安排,並迅速趕赴災區現地指揮抗震救災。軍委徐才厚副主席在北京召開緊急會議,對部隊抗震救災進行研究部署。
   
    12日15時40分,我簽呈第一份出兵命令,派某集團軍工兵團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趕赴災區。
   
    18時10分,胡主席打來電話,詢問部隊救災準備情況。我向胡主席報告:「部隊4400人正在向災區機動,但道路保障情況不好。」
   
    19時20分,我給四川省軍區作戰值班室打電話,要求值班的省軍區蘇巍副司令員:「馬上組織部隊進入災區,民兵預備役部隊可以直接行動,現役部隊也可邊行動邊報告,在災區附近的一切部隊都可以調用。」
   
    隨著災情陸續報來,我越來越意識到,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僅靠駐災區附近的部隊遠遠不夠,必須立即大規模增兵。根據』98抗洪的經驗,為加快部隊投入速度、便於組織指揮,同時考慮到當時全軍部隊執行戰備訓練任務情況,一個「集中使用濟南軍區部隊、適當調集其他部隊、多路多方式開進」的方案逐步形成。
   
    21時34分,我顧不得平時那些繁瑣的程序,拿起電話直接給濟南軍區范長龍司令員下達預先號令:「濟南軍區兩個集團軍立即做好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準備,隨時待命出動。」
   
    22時34分,胡主席來電話指示:「當務之急是救人。兵力出動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胡主席還詢問了救災部隊輸送問題。「部隊輸送有兩條措施:一是空運,空軍和地方運力結合起來,據了解,機場問題不大,可以保障起降;二是後續部隊鐵路輸送和摩托化開進相結合。」我向胡主席報告,並簡要彙報了用兵方案。
   
    「可以這麼定下來。」胡主席進一步指示,「現在的關鍵是速度,要抓緊救人!」胡主席的語氣堅定而凝重。
   
    「為加快速度,建議派空軍的空降兵趕赴災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派小分隊傘降查看災情。」我向胡主席建議。胡主席當即同意,並要求注意空降兵傘降的安全。我隨即報告軍委首長,並與空軍領導通話商定有關事宜,要求空降兵某部隨時準備出動。
   
    23時50分,胡主席再次來電話詢問部隊抗震救災部署情況。我報告說:「重災區是汶川、北川、綿竹、什邡等地,成都軍區某集團軍1萬人正準備緊急機動,空軍空降兵某軍6000人13日早上8點即可出發,防疫醫療分隊同時趕赴災區。」
   
    一個小時后,經胡主席和軍委首長審批,總參謀部發出《關於參加抗震救災的命令》,調動3.4萬名官兵參加抗震救災。
   
    軍隊出動的速度,維繫著無數百姓人家的重託和生命的希望。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緊急作出部署,鐵路、交通部門啟動最高等級應急方案,顧全大局,調整運力,優先保障部隊輸送。在四總部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迅速調集軍民航63架運輸機連續飛行,在17個鐵路車站同時裝載,摩托化機動部隊晝夜兼程,空中投送、鐵路輸送、摩托化開進、徒步強行軍、水路突進……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略大投送以超常規的方式迅即展開。
   
    13日凌晨開始,濟南、成都軍區22000名官兵陸續從駐地出發,緊急開赴災區,當晚先頭部隊已達都江堰災區展開救援。24時,空運的濟南軍區和空軍空降兵部隊11000名官兵先後飛抵成都、綿陽,奔赴災區投入救災。在隴南和陝南,蘭州軍區、空軍及當地武警部隊4000多名官兵也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
   
    兩天來不斷傳回的情報顯示,地震災情比最初預想的要嚴重得多,災區還需要增兵。根據胡主席和軍委首長指示,總參謀部緊急籌劃下一步用兵方案。
   
    14日12時20分,胡主席打來電話:「前方說兵力不足,還需要再出動3萬人。」我報告胡主席:「再出3萬人沒問題。濟南軍區還有2.2萬人做好了準備,空降兵還可出部分兵力,海軍陸戰隊1個旅也已準備出動。請主席放心,兵力需要多少就出動多少。」
    災區大部分地區道路不通,大多處于山區,空運空投急需大量直升機。14日晚20時,徐副主席主持召開空運空投協調會,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精神,決定立即從全軍調集增派直升機。
   
    夜裡23時,我向胡主席報告了兩個情況:一是直升機已組織好了,二是今天增派的3萬多部隊已開始出動。胡主席指示,「直升機除了已在前面的36架,還要再出動60架,民航也出動30架。」隨即,我簽呈命令,增派陸航直升機趕赴災區。
   
    數日之間,軍隊先後調遣14萬多部隊進行抗震救災,涉及地域之廣、動用力量之多、投入速度之快,都創下了我軍抗災歷史記錄。某集團軍「紅軍師」先遣部隊25小時機動1200公里,海軍陸戰隊某旅43小時機動1860公里,火速趕往災區,贏得了搶救生命的寶貴時間。國外媒體稱,中國軍隊在震后的反應之快令世界震驚,並稱這一壯舉為「救援大長征」。
   
    陸海空各路大軍雲集災區,科學組織尤為重要。5月13日上午,軍委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成立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由我擔任組長,葛振峰副總參謀長、總政賈廷安副主任、總後李買富副部長、總裝李安東副部長任副組長,在胡主席和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下,按照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總體部署,組織指揮軍隊抗震救災行動。
    當天下午,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堅決貫徹胡主席和軍委決策意圖,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嚴密組織部隊行動,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切實搞好協調配合,堅決打贏這場硬仗。會議要求,為提高組織指揮效率,部隊到達災區后的組織輸送和用兵安排由成都軍區負責。13日23時 20分,我向成都軍區李世明司令員傳達會議決定,明確:「現在到災區的部隊和醫療隊歸成都軍區統一指揮。」
   
    這次抗震救災,十幾萬兵力在複雜困難條件下遂行任務,保障工作面臨很大壓力。根據軍委指示,建立總部、成都軍區聯指和任務部隊三級保障體系,組織各項保障。在災區固定通信設施嚴重損毀的情況下,綜合運用航空航天和技術偵察等先進手段獲取災區影像數據,緊急開設應急通信站和野戰氣象水文站,緊急配發衛星導航定位裝備,確保了通信和測繪氣象保障。為解決部隊吃飯、飲水、住宿、衛生、供油等具體問題,緊急為部隊配發炊事車、凈水車,補充軍需、衛生和野營物資,協調地方供應商、軍糧站、加油站,提供及時到位的後勤保障。採取前送預置、應急採購、調配補充和聯合保障的方法,向災區調撥土木工具、工程機械、液壓鉗等專用器材,全力提供裝備保障。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按照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部署要求,迅速調集大批先進的挖掘機、推土機、凈化水設備等急需裝備器材,有力支援了部隊抗震救災行動。
   
   
    人的生命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
   
    「要把挽救人民的生命作為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把搶救被困群眾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一切努力施救。」抗震救災一開始,胡主席就作出重要指示。
    12日夜,溫家寶總理在都江堰臨時搭起的帳篷內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強調:「當前第一位工作是抓緊時間救人。」
   
    軍委郭副主席、徐副主席要求廣大官兵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搶救人民生命財產;要把搶救人的生命作為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根據中央領導和軍委首長指示,在給部隊下達預先號令的時候,我特彆強調,「要急人民群眾之急,解人民群眾之難,奮力拚搏,努力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當時,災區餘震不斷,一日數震,有的高達6.3級,危房倒塌,山體滑坡,亂石橫飛。這種險惡的環境對部隊救災行動既是極大的困難和阻礙,也是極為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在抗震救災初期缺少工程機械的情況下,官兵們晝夜連續奮戰,依靠攜行的土木工具和雙手挖掘搜救被埋被困人員,不放棄任何一個搶救生命的可能。
   
    從廢墟下救人離不開專業工具,需要籌措調集先進的工程機械和設備器材。我在給部隊下達命令時一再叮囑部隊領導:「要備好救災工具,你們去首先是救人,沒有救災工具不行;要注意科學施救,發揮先進技術的作用。」新世紀新階段的人民解放軍畢竟不再是當年那支只有小米加步槍的部隊了。道橋築城、醫療防疫、核化防護、衛星通信等一支支專業技術力量緊急趕赴一線,生命探測儀、透牆雷達和破拆工具等專業救援器材源源不斷運抵災區,救援專家和專業技術骨幹現場指導,救援效率明顯提高。某工兵團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轉戰都江堰、綿竹、北川、映秀等重災城鎮,挖掘被埋人員1100餘人,生還49人,搜尋定位倖存者300餘人。北京、濟南軍區使用野戰醫療方艙在綿陽、德陽開設2所戰地醫院,運用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緊急救治重症傷員,解決了救災燃眉之急。
   
    作為一名老兵,我深深地理解軍隊對人民的深情大愛;作為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組長,我深深地為中國軍人的英勇而驕傲和自豪。
   
    城鎮的災情,深深地牽動著胡主席的心;偏遠山村受災群眾的安危,同樣深深地牽動著胡主席的心。
   
    5月16日上午,在抗震救災的危急時刻,在攻堅克難的緊要關頭,胡主席趕赴四川地震災區,實地察看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在北川中學,當胡主席得知還有數百名師生被埋,他堅定地說:「當務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千方百計地搶救。」在漩口鎮,胡主席進一步指出:「現在許多村的災情還不清楚,要組成小分隊,儘快趕到村裡。能走水路的走水路,能走陸路的走陸路,沒路的地方就靠腿,要儘快進去,搞清楚災情,解決群眾眼前的困難,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胡主席語重心長地叮囑:「我們的救援隊伍都深入到每個村,把群眾基本生活安頓好,我心裡就踏實了!」
   
    17日夜,胡主席在成都召開會議,作出重大決策:「要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公安消防特警的突擊隊作用,在救援隊伍進入所有鄉鎮的基礎上,儘快進入所有村莊,排查每一處倒塌房屋,竭盡全力搜救被困群眾。」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對全軍將士的緊急動員令。
   
    為貫徹落實胡主席重要指示,5月16日和17日,郭副主席在成都兩次召開抗震救災部隊領導幹部會議,就做好部隊抗震救災工作,特別是把救援工作向鄉村拓展、「進村入戶」進行緊急部署。17日,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和成都軍區聯指下發全力推進救災工作向村寨擴展的指示,要求廣大官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克服一切困難,確保按時間節點到位,堅決完成任務。
   
    19日,郭副主席帶工作組,乘直升機到災區村寨,對部隊「進村入戶」情況進行實地檢查。21日,徐副主席趕赴隴南災區,深入山村慰問受災群眾,勉勵官兵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堅決完成胡主席賦予的任務。
   
    為儘快趕到一處處亟待救援的村寨,70多名軍以上領導帶領6萬多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編成1400多個小分隊,採取機降和徒步的方式,跋山涉水,晝夜突進,全面展開進村入戶行動。
   
    19日14時28分,2萬多名首批「進村入戶」官兵克服千難萬險,全部進入重災區174個鄉鎮1480個行政村,逐戶逐人施展營救,為災區人民帶去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氣。
   
    吃飯、穿衣、喝水、居住是災民生活的基本保證。僅四川災區就有3000多萬人,每人每天一斤糧就要1.5萬多噸,在道路阻斷、空運受氣象條件制約的情況下,保障壓力越來越大。救災一開始,胡主席就指示要保證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處。郭副主席指示:「部隊戰略儲備能支援的就支援,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用運輸機空投,條件不行就用直升機。」
   
    各部隊認真貫徹胡主席和軍委首長的指示要求,堅持救人救災緊密結合、同步展開。地震后的一周內,部隊緊急籌措30萬日份野戰食品、28萬套被裝、 2萬袋代血漿和3.5萬頂帳篷,7天內全部空運至災區。在都江堰、綿竹、北川、平武等極重災區,部隊集中開設野戰飲食供應站和供水站,每天為災區群眾提供熱食、飲用水。
   
    救助傷員是抗震救災的重中之重,軍隊醫療衛生人員迅速組織起來支援災區。地震當晚,軍隊緊急抽組50支醫療隊,次日空運進入災區。抗震救災期間,全軍共有108支醫療隊、3700名醫務人員趕赴災區,救治傷病員80萬餘人次,收治傷病員7萬餘人,以最大努力挽救受傷人員生命。在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的條件下,陸航部隊出動上百架直升機飛行4000多架次,轉移危重傷員、解救被困群眾7800餘人,空運空投救災急需物資2200多噸。
   
    集中精兵銳器,打贏三場硬仗
   
    在第一階段救人的任務基本完成之後,又面臨打通交通線、排除堰塞湖險情、衛生防疫三個大硬仗。
   
    路,至關重要,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攸關千千萬萬人的生命。現在,交通線就是生命線。
   
    5月17日,在成都召開的抗震救災工作會議上,胡主席指出,「當務之急是要組織精兵強將,克服各種困難,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往重災區的道路交通,確保搶險救援人員、設備和受災群眾急需的生活物資能夠及時運進去,確保受傷群眾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打通生命之路,刻不容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對修復道路作了總體安排。根據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的部署,武警交通部隊緊急抽調各地機械操作手組成搶險突擊隊,進駐都江堰市紫坪鋪鎮;第二炮兵從全國7個省市抽調上千名工程技術人員,迅速在北川集結;一支支軍隊工程部隊派出最強的隊伍、最好的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到川蜀大地……
   
    搖搖欲墜的懸崖邊,湍急咆哮的岷江峽谷旁,軍地施工隊伍合力奮戰,搶通「生命線」的接力賽如同硝煙四起的戰場。機械的轟鳴,雄渾的口令,鋼釺、鐵鍬與頑石的碰撞,吹響了「生命線」上嘹亮的衝鋒號……
    5月13日,通往北川和青川的道路被搶通;
    5月14日,通往平武和卧龍的道路被搶通;
    5月15日18時,綿竹至北川的道路被搶通;
    5月15日21時,震后第一條通往汶川縣城的道路被搶通;
    5月17日,通往映秀鎮的道路被搶通;
    5月24日9時53分,寶成鐵路109隧道打通……
    一條條「卡脖子」路段被打通,掃清了救援部隊和救災物資全速進入災區的障礙。
    緊急排除堰塞湖險情。大型堰塞湖搶險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據史料記載,1786年康定大地震、1933年疊溪大地震,均發生了堰塞湖潰壩的慘劇,淹亡人員數倍於地震直接致死。
   
    高標準完成「八項任務」
   
    6月3日,胡主席在視察甘肅災區時明確要求,軍隊和武警部隊要按照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在安置受災群眾生活、救治傷病人員、加強衛生防疫、幫助群眾清理廢墟、修復道路等基礎設施、支持恢復生產、搞好重建規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8個方面的任務中,繼續發揮突擊隊作用。
   
    6月5日至9日,徐副主席到四川重災區看望一線官兵,並於8日在成都出席抗震救災部隊政治工作會議,指出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確保部隊保持持續旺盛的戰鬥力,圓滿完成抗震救災後續任務。
   
    經與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交換意見,我們研究決定,將軍隊救災力量編組為道路搶修、場地清理、衛生防疫、堰塞湖排險、簡易住房作業、地面運輸、搶收搶種和維護社會秩序等8類主要力量。
   
    6月17日,我主持召開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第五次會議,會議要求各部隊要確立較長時間執行任務的思想,從工作安排、行動保障和部隊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充分的準備,在科學規劃、科學設計、科學施工的前提下,有重點、分步驟、高質量地完成任務,為恢復重建作貢獻。
   
    修復道路是恢復重建的關鍵工程。有關部門緊急調集工程專業力量參戰,採取急造公路、架設野戰門橋和輕便鋼橋等方式,在初期搶通道路的基礎上,集中工程施工力量,重點完成了13條500多公里施工難度大的道路搶通任務。
   
    針對偏遠山寨群眾自救能力不足的問題,部隊持續推進「進村入戶」行動。採取旅團包鄉鎮、營連包村莊、排班包組戶的方式,深入鄉鎮村莊,清理倒塌房屋、參加搶收搶種、整修農田水利設施、組織巡診巡治、幫助恢復基層組織,為恢復山區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穩定人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確保災區學生能夠有學上,部隊搭建臨時學校,為4萬多名學生及時複課創造了條件。軍委決定,濟南、成都軍區和海軍、空軍、二炮、武警部隊在四川災區各修建1所有一定規模的中學,蘭州軍區在甘肅、陝西災區各修建1所中學,統一命名為「八一中學」。
   
    災區重建是一場特殊的硬仗。廣大官兵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全力以赴投入恢復重建。成都軍區數千個黨員突擊隊主動承擔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很多黨員痛失親人、家中受災,把悲痛埋在心裡,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災鬥爭。一線部隊深入開展入黨入團和立功創模等活動,湧現出了「抗震救災英雄陸航團 」、「抗震救災英雄戰士」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從7月21日起,擔負抗震救災任務的部隊採用鐵路、摩托化和空中機動方式,開始分期分批回撤。一座座城鎮、鄉村,到處呈現出依依不捨、揮淚惜別的感人場面……在映秀鎮,從集結地到登車點,短短500米的距離,官兵們走了整整一個半小時。
   
    8月25日,主力部隊基本撤離抗震救災戰場,少數工程、醫療、防疫部隊繼續在災區執行任務。11月6日,軍隊勝利完成全部抗震救災任務。11日,二炮最後一批工程部隊回撤。15日,武警最後一批交通部隊歸建。14萬大軍順利回撤,沒有發生任何事故。至此,軍隊抗震救災行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再見,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父老鄉親……
    敬禮,劫后重生、金甌再造的巴山蜀水……
    汶川大地震造成34個堰塞湖,其中唐家山堰塞湖被列為一號風險湖。
    黨中央、國務院對唐家山堰塞湖高度關注。5月22日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決定立即成立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由軍隊承擔主要突擊任務。
   
    事關重大。溫總理委派葛副總長參加堰塞湖搶險指揮部。我立即從軍隊科研院校挑選一批專家趕赴唐家山堰塞湖。軍地雙方專家研究制定了多個排險處置方案,其中包括:緊急疏通唐家山堰塞體右岸基本連通的低洼溝槽,形成人工泄洪通道,達到降低堰塞體前水位的目的,減輕上下游洪水災害;採取措施應急防護泄洪通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部位,以防人工泄洪通道溝沖刷下切……
   
    5月28日,我乘直升機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從空中俯視,湖面平靜如鏡,但壩體內外水位高差超過60米,猶如一盆水懸在數十個縣城鄉鎮上面!在不到 1平方公里的壩體上,數百名官兵在認真清理廢墟,操作手駕駛挖掘機在緊張開挖泄洪槽,一些官兵忙碌著進行石料儲備……在壩頂,我現場察看了壩體地形,詳細詢問了搶險情況,研究排險問題。
   
    5月31日,唐家山堰塞湖應急疏通工程提前超額完成任務。一條長475米、寬50米、深12米的導流明渠呈現在唐家山堰塞湖壩上!但泄流進展緩慢,必須採取措施加快泄洪槽流量!
   
    6月7日,軍地雙方專家經過磋商,確定了一套施工方案,就是一方面拓寬、加深導流明渠,儘快提高泄洪能力;另一方面採取機械施工和人工爆破相結合的方法,在現有導流明渠的附近再增加一條泄洪渠,利用洪水沖刷力把兩渠之間的土石攜帶走,從而自然擴展為一條更寬闊的大泄洪槽。
   
    6月10日15時15分,被堰塞體阻隔了29天的洪水,按照人們的意願順利通過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11日16時,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鄭重宣布,全線解除黃色警報。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實現了「安全、科學、快速、不死一人」的目標要求,創造了世界特大堰塞湖搶險的奇迹!與此同時,經過艱苦的努力,軍隊與地方專業力量一起,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其他19處堰塞湖排險任務。
   
    5月14日中午,胡主席給我打來電話時特別叮囑:「要考慮防疫工作。」中國歷史上有個說法,叫做「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新中國救災歷來強調救災與防疫並重,這次軍隊救災工作一展開,總後、總裝就對防疫工作進行了緊急動員和人員物資準備,我將有關情況向胡主席作了彙報。
   
    根據軍委的部署安排,全軍各大單位疾控機構和各軍醫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302醫院等單位的一支支防疫隊,迅速趕赴災區。他們肩扛防疫裝備,身背殺滅藥品,每天消毒掩埋遇難者遺體、處理牲畜屍體、凈化水源、噴灑消毒藥水,奔波在災區的各個角落,打響了一場防止疫情的阻擊戰。
   
    5月底,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對災區衛生防疫工作作出統一部署,軍隊主要擔負汶川、理縣、茂縣三個責任區1萬多平方公里的防疫任務。軍隊衛生防疫力量整合成48個防疫分隊,在防化部隊的配合下,採取屬地負責、分片包乾的辦法,對遺體安葬點、垃圾場、污水源、災民安置點反覆實施消殺滅,及時掩埋處置遇難者遺體,培訓地方防疫骨幹,發放教育宣傳手冊,實現了大災之後無大疫的目標。 [博 訊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3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2-27 14:28 | 只看該作者
道出了中國的實質。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4
無維 發表於 2009-2-27 14:35 | 只看該作者
平安08終於從禁閉里出來了.

02等系列可以暫時休息了。

昭明的官場觀察工作室出來的文章俺也很喜歡看的!

看來這篇文章,終於明白了為啥溫家寶一個大總理在四川地震要發脾氣,「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

原來還是江代表在做皇上皇呵!

也難怪胡錦濤在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要恭敬地向江代表致敬!
願所有華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積極參與中國公民運動,共同推動祖國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的追求與夢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5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2-27 15:17 | 只看該作者
這樣一種落後的制度,下一代領導人總要在上一代領導人葛屁之後才能真正掌握實權,這中共跟什麼唐宋元明清沒啥區別啊。。。
愛國主義大旗下站著一群牛鬼蛇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平安08 發表於 2009-2-27 15: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無維 於 2009-2-27 14:35 發表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平安08終於從禁閉里出來了.

02等系列可以暫時休息了。

昭明的官場觀察工作室出來的文章俺也很喜歡看的!

看來這篇文章,終於明白了為啥溫家寶一個大總理在四川地震要發脾氣 ...

那天有個五毛奉主子之命發神韻的造謠貼,我只是回應了幾篇,不性犧牲了08.1分身。那小子挺鬼的,用兩個新馬甲換我一個大將。

其實,他們怎麼罵、怎麼評都無所謂,我一般都不會理睬,言論自由嗎,但是不能CCTV.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7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2-27 15: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平安08 於 2009-2-27 15:31 發表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那天有個五毛奉主子之命發神韻的造謠貼,我只是回應了幾篇,不性犧牲了08.1分身。那小子挺鬼的,用兩個新馬甲換我一個大將。

其實,他們怎麼罵、怎麼評都無所謂,我一般都不會理睬,言論自由嗎,但是不能 ...

有下面一點的都不能cctv,不然那一點會被火燒掉。
愛國主義大旗下站著一群牛鬼蛇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8
Hanxin 發表於 2009-2-27 18: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平安08 於 2009-2-27 13:54 發表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官場觀察工作室 昭明
   
    梁光烈雖然仍身為中央軍委委員,然而國防部長畢竟只是虛名,與總參謀長職務比起來,權力與影響力大為縮水。十七大前,胡錦濤以67歲的總裝備部長陳炳德,替換68歲的梁光烈出任總參謀長 ...

垂簾聽政,禍國殃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22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70
9
lhj978 發表於 2009-2-27 1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0

帖子

385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85
10
.F.Z 發表於 2009-2-27 2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零下三度II 的帖子

這是老鄧生前定下來的策略.目的是防止中國的巴喬夫出現,就算老江去見了老毛,聽說還有兩個人鉗制老胡,一個是溫,另一個隱身的聽聞很可怕,總之,狗共的家事是詭異恐怖.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2600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11
零下三度II 發表於 2009-2-27 23: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F.Z 於 2009-2-27 21:19 發表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是老鄧生前定下來的策略.目的是防止中國的巴喬夫出現,就算老江去見了老毛,聽說還有兩個人鉗制老胡,一個是溫,另一個隱身的聽聞很可怕,總之,狗共的家事是詭異恐怖.

我感覺,從純粹感覺上來講,老溫比老胡更左一些。只是感覺。老胡是右翼勢力。
愛國主義大旗下站著一群牛鬼蛇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0

帖子

385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85
12
.F.Z 發表於 2009-2-28 12: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零下三度II 於 2009-2-27 23:12 發表 [昭明:總參謀長陳炳德表態:軍委主席之上還有軍委首長江澤民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感覺,從純粹感覺上來講,老溫比老胡更左一些。只是感覺。老胡是右翼勢力。

我只感覺他們在做戲,吃政治飯的人都是下流無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