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大突破:解放軍「打傘」突破戰場電磁封鎖!(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9-2-3 1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2月1日央視報道了北京軍區王牌193師所屬「特功五連」軍事創新,在野戰電磁防護上巧妙利用低成本「屏蔽傘」突破戰場電磁封鎖,解決了解放軍部隊多年來野戰電磁防護的難題。大家知道,中國軍隊的軍事現代化還遠未達到當今世界最先水平,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高科技手段進行的戰場電磁壓制、信號偵聽、電磁定位、精確打擊是解放軍一直面臨的最大威脅,也就是說現代戰場上發現就意味著被精確打擊。美軍依靠這種單向透明和電磁壟斷在伊拉克和南聯盟以軍阿富汗戰場上屢試身手,頗為成功。普天之下,因為美軍的強勢戰場電磁壟斷而使眾多中小國家紛紛噤若寒蟬,使得美國的霸權主義和軍事干涉屢屢得逞。 「屏蔽傘」的突破,妙就妙在用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手段破解了西方最強大的高科技武器和戰場壟斷權,如果世界推廣開來,試問米國,尚能戰否!?而65集團軍 193師是一支過硬的解放軍部隊,連續七年被總部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這在解放軍部隊是實在少見的,可見其訓練作風之強悍,軍事素質之過硬,不愧為王牌紅軍師部隊。


以下附官方詳細報道原文:

某團"特功五連"探索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
  新聞來源:解放軍報第2版




上圖為「特功五連」官兵自己製作的抗干擾器材。張吉峰攝
  初冬時節,在當年成吉思汗鐵騎縱橫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上,演繹著一場現代戰爭活劇。
  在被稱為「連蚊子也會被電磁波穿透幾百次」的寂靜戰場上,主角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摩托化步兵連隊——北京軍區某團「特功五連」。
  半年間,五連先後與9支連隊輪流過招。儘管對手是信息化裝備明顯佔優勢的裝甲分隊和機械化步兵分隊,但五連屢屢將對手逼入窘境。導演部評價:在複雜電磁戰場上,「特功五連」依然是一把永不卷刃的尖刀。尖刀「卷刃」逼出緊迫感
  提起「特功五連」,人們都稱讚它是塞外軍營一隻「虎」。
  這隻「虎」,早在戰爭年代就威名遠揚。首任連長李子清,就是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太原戰役中,他們攻克大南關,榮立特等功。
  戰功赫赫,五連一直以此為榮。然而,兩年前的一場演習,卻讓全連官兵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那一次,在浩瀚的渾善達克大沙漠,集團軍組織的實兵實裝對抗演習拉開了帷幕。作為全師的尖刀連,「特功五連」擔負縱深穿插任務。官兵們一口氣穿插20多公里,決心來一個漂亮的「猛虎掏心」。眼看偷襲行動就要得手,電台卻突然中斷,全連官兵頓時成為盲人瞎馬。撤退途中,他們發現了對手的炮兵陣地,也因無法呼喚上級炮火支援,痛失了戰機……
  後來,他們才得知,原來演習對手悄悄加強了電子對抗力量,實施了大面積壓制性干擾。
  對複雜電磁環境缺乏準備,沒有應對干擾的辦法和技能。這時五連官兵才幡然醒悟:雖然電磁環境對步兵手中的槍炮不構成直接影響,但對指揮協同和戰鬥行動卻形成了致命威脅,如果無視這種威脅,必然被動挨打。
  當天晚上,連隊黨支部「一班人」挑燈夜戰,研究制訂了《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方案》。當月的訓練,他們就新增了電磁知識的理論學習內容……
  一個傳統的步兵連,就這樣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辦得到」首先要「想得到」
  塞北。某集團軍戰術綜合訓練場,一場演練進入了白熱化。
  記者看到,「敵」鋪天蓋地的炮火都傾瀉在距五連指揮所數公里之外的山坳里。原來,他們用一根電話線,讓指揮所和電台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離,對方雖然能偵測到電台的位置,但是指揮所卻安然無恙。
  「一根小小電話線,居然解決了指揮所如何隱蔽的問題!」面對發生在身邊的成功戰例,指導員盛軍戰感慨萬端。
  曾幾何時,五連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探索困難重重。一次對抗訓練中,對方加大了電子偵察強度,五連指揮所電台一開通,就被對方「捕獲」定位,招來了對方遠程炮火的「精確打擊」。
  為了走出困境,連隊6名官兵組成了攻關小組,埋頭研究兩個月,卻沒有任何突破。這時,三班副班長想出了個巧點子:「在電台和指揮所間加根電話線。」
  這個辦法雖然土,但是確實解決了難題,也讓大家的頭腦猛然開了竅:「不是能不能辦得到,而是看你能不能想得到!」作為步兵連隊,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研究,裝備、技術和人才確實有限,但是,只要立足連隊實際,緊盯訓練需要,不管笨辦法,還是土辦法,只要敢去想,就會有辦法!
  思想的解放,引領連隊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步入全新境界。訓練研究沒有綱目,學習沒有教材,訓練沒有裝備,對抗沒有環境,官兵們就主動到上級機關尋求幫助,到院校請教學習,到專業部隊參觀見學。電子對抗訓練器材少,他們就利用各種演練機會,將不同程度、頻率的干擾現象記錄下來,用於日常學習訓練。對抗訓練缺乏「對手」,他們就請來專業干擾分隊扮演「藍軍」,在實兵對抗中探索「抗」的方法路子。
  「特功五連」所在師的師長姚小旋評價說,從電磁基本知識普及到應用,從電磁防護到火力反擊,五連的探索充滿了艱辛,成果也令人鼓舞。近年來,這個小小的步兵連隊先後革新製作了50多件輔助器材,摸索出了「電磁防護16招」,歸納梳理了通信電台防偵抗擾10種方法,全部融入戰術訓練,在對抗演練中初見成效。「招數」多了「問號」直了
  去年深秋時節,內蒙古大草原上,數百名將校軍官雲集。在北京軍區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研究成果戰地展示會上,「特功五連」自行研發的100多項革新成果和訓練軟體成為新看點。

幾把造型獨特的「傘」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它既不擋雨也不遮陽,而是五連官兵專門用來遮擋電磁信號的。
  屏蔽傘的出現,源自團里組織的一次實兵對抗。接敵過程中,「特功五連」突然遭到對方火力打擊,一排長趙曉濤發現一片杏林中有間鐵皮屋子,便和通信兵劉超躲了進去。當趙排長向連長報告情況時,發現電台信號極弱。「難道是對方在干擾我們?」一排長正在心焦,小劉無意中將天線伸到了屋外,電台聲音瞬間恢復正常。
  
就是這次意外,讓五連官兵發現了電磁屏蔽的奧妙。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他們最終製成了特殊的電磁屏蔽傘,一試驗,還真有幾分效果。
  「特功五連」所在師的政委向健對記者說:「步兵連隊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確實困難。但是,五連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始終有一種探索的激情,讓每一個官兵都成為創新的主人,用集體智慧攻堅破難。」
  探索應對電磁威脅之道,五連官兵人人參與。記者看到,班長金吉峰收集了5個廢舊收音機,改裝成無線電信號接收器,進行信號偵聽訓練。班長高呂華帶著戰士們撿回2000多個易拉罐,用鐵絲串成10多個簡易電磁屏蔽網,防「敵」電子偵察和干擾……
  在「特功五連」,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充滿了濃厚的防電磁偵察意識。該連晚點名,連長點的不是官兵姓名,而是數字代號。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密語」,連長呼出一個代碼,記者還沒明白怎麼回事,戰士們已經準確無誤地展開了行動。
  六班副班長王海山在連隊網上「軍事論壇」中寫道:「現代步兵能不能在信息化戰場上生存進而取勝,心裡的這個問號被我們拉得越來越直了!」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息
  2008年6月,新一代陸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頒發部隊試訓。五連官兵欣喜地發現,新大綱增加的步兵分隊複雜電磁環境訓練內容,有的一年前他們就開始訓練了。
  連長敖斌說:「科技日益發展,未來戰場在不斷變化,我們的探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身處塞北軍營,放眼世界烽煙。五連官兵時刻關注發達國家陸軍部隊近年來特戰化的發展趨勢。通過研究戰爭案例,官兵意識到:信息化戰場上不僅要抗信息干擾,更要能隨時把偵察到的信息傳送出去。於是,他們主動把「觀察與報知」納入了訓練內容。訓練場上,面對隨機出現的地面和空中目標,五連官兵迅速判斷目標性質、距離和坐標,利用電台、手語迅速傳遞信息,引導空地火力實施打擊……
  向著未來戰場,五連官兵一月邁出一步,一年一個台階,初步形成了一個步兵分隊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的新模式。記者翻看他們的想定作業,《防敵電磁偵察》、《反敵電磁干擾行動》等9個訓練課題,步步細化,層層深入。觀摩他們的訓練,也令人耳目一新:單兵信息系統操作、方言密語通信、衛星定位系統應用、電磁防護、電磁對抗,以及和友鄰專業分隊聯手進行的作戰要素協同、作戰功能集成等戰術訓練,總計已經多達16個課目。
  「特功五連」的新探索,磨亮了這把曾在戰爭年代所向披靡的尖刀。去年,軍區選拔21名教練員標兵,在全區師旅級單位平均不到一個指標的情況下,「特功五連」竟然有兩人榜上有名。連長敖斌和排長藍雲飛分別被四總部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員」、「全軍優秀參謀」。連隊多次被集團軍評為「軍事訓練先進連」和「基層全面建設標兵連」。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沙發
618o382 發表於 2009-2-4 03:18 | 只看該作者
點子想得不錯,但是很山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