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僑報網訊】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目前全球出現了「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向:「義大利人吃義大利食品」運動已從小城盧卡蔓延到了米蘭等大城市;俄羅斯提高了汽車進口關稅;而在美國,從眾議院的「購美國貨」到參議院的「雇美國人」,經濟危機背景下,「保護主義」幽靈揮之難去。
美國國會參議院6日投票通過一項限制外國人在美國銀行就業的議案,聲稱此舉旨在敦促接受政府金融救助的銀行優先考慮美國員工的飯碗。
招人只招美國人
這項議案由共和黨籍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利和來自佛蒙特州的獨立參議員貝爾尼·桑德斯共同提出。美國參議院當天就奧巴馬政府的大型經濟刺激計劃舉行辯論,這項議案被塞入參議院版的經濟刺激方案中。
這項議案有效期為兩年,經參議院投票通過並經美國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后,將適用於接受政府7000億美元「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ARP)的300多家美國銀行。
根據議案,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國銀行招人時,必須優先考慮美國公民,之後才能考慮僱用外國人;此外,銀行如果根據美國勞工部H-1B簽證項目為外國人申請簽證,之前三個月及之後三個月內均不得辭退或替換美國僱員。
H-1B簽證項目旨在為美國引進海外高級專業人才提供「綠色通道」。
裁員要裁外國人
這項議案的提出可能與美聯社1日公布的一項美國銀行僱用情況調查有關。
調查顯示,如今接受政府救助的十多家美國銀行中,過去6年共向勞工部提出2.18萬份H-1B簽證申請,涉及的工作崗位包括銀行副總裁、法律顧問、投資分析師、人力資源專家等。崗位的平均薪水為9萬美元左右,約為美國家庭收入中間值的兩倍。
格拉斯利說,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非常時期,再考慮到這些銀行正在依靠政府救助,「他們簡直在把美國納稅人當傻瓜」。格拉斯利上周要求微軟公司實施5000人裁員計劃時優先考慮裁減臨時僱用的外籍員工。
「保護主義」抬頭
獨立參議員桑德斯說,這一措施能有效防止美國銀行利用納稅人的錢,一面裁退美國員工,一面輸入海外「廉價勞動力」。
不過,美國一些有識之士認為這項政策「不明智」。智庫美國政策國家基金會負責人安德森說,海外才俊不應僅僅因為沒有出生在美國而遭美國公司拒之門外。美國移民律師聯合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議案純屬出於恐懼的「本能反應」,生效后只會妨礙經濟增長。
聲明說,一旦議案落實為法律,美國銀行將在僱用外國員工上顧慮重重,難以引進那些能為美國人創造就業崗位的「全球頂尖人才」。
美國國會議員先前已提議為總統奧巴馬的經濟刺激方案附加「買國貨」條款,規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築用鋼鐵必須為美國出產。這一條款因貿易保護主義嫌疑引起多國強烈批評。
(編輯:姜來)
本文來源於"僑報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