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是中國北方土語,具有多種或褒或貶的含義。「不折騰」是對摺騰的否定,同樣也是褒貶不一。
胡錦濤「不折騰」出口伊始,國內外媒體界的雙語精英頓時「暈頭轉向」。各國報道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各種譯法,如「翻來倒去」(do not flipflop),「別走岔路」(do not getsidetracked),「別反覆」(donotswaybackandforth)、不躊躇(nodithering),「沒有重大變化」(nomajorchanges)等等。可就是沒能將「折騰」這個詞中所蘊含的「沒事找事」、「製造混亂」、「自我消耗」等核心涵義表現出來。
當然,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能對「折騰」的含義「心領神會」。從小處講,小小老百姓搗鼓個小買賣叫「折騰」,買賣做好了那叫「會折騰」,搞到虧損關門欠了一屁股債了那叫「瞎折騰」、「死折騰」。從大處講,毛澤東發動大躍進,土法上馬大鍊鋼鐵,畝產萬斤糧放衛星,那叫瞎折騰;發動文化大革命,大破四舊,大揪牛鬼蛇神,群眾組織武鬥……那叫「往死里折騰」。對於折騰的多重含義,中國老百姓是太清楚了,可謂刻骨銘心。
胡錦濤提出「不折騰」,中國民眾無疑會舉雙手贊成,但又不得不問一句:究竟是要求誰「不折騰」?
中國官方媒體一個聲地為「不折騰」大唱讚歌,稱其「是一種高度的政治責任和高度的政治清醒」,「深刻地回答和解答了中國未來向何處去的問題」。但中國網民問道:我們不想折騰,可得先讓腐敗分子不折騰才對。「折騰是特權嗎?你們可以折騰,我們就不能折騰!」一位網民總結說:不折騰也許真的解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方向,但卻沒能回答老百姓怎麼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