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投石問路

[複製鏈接]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人經同道邀約,來「倍可親」有一年多了。這裡的「一說實相」以及「真源湛寂」等也都有過文字相交,聊得還算不錯;上面提及這兩位網友也曾約老兵「樹下」一敘,無奈身邊許多事物纏著,也自知於佛學毫無見地,恐擾了大家清修,就一直沒來。

老兵這半年多人在四川有些信仰服事,自覺不配,然「蜀中無大將」,俺這「廖化」也就成了先鋒。這不過年了嘛,聖誕節前回了東北老家與親朋相聚,才多得空閑上網來撈點「業餘進項」。

外面那塊「天地」為幾行文字鬧騰得怪歡的,見亦有這裡的高德參與些個 ... ... 老兵頗感困惑;如今佛教也成了「入世」的宗教了嗎?那樣還「出家」作甚 ... ...

年後或者仍要返回四川,那裡諸君諒必曉得乃是佛教的要地,將來少不得與一干佛門弟子打交道的,所以心下想莫若在「樹下」先多聽聽智者的慧語,討問一二,和人談論時免得過於出乖露醜才好。就是這樣,俺來了。

問候眾賢平安!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沙發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5:36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問:佛家對「愛」的普遍性公允的理解是如何的?

那位可以先就此談談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3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5:53 | 只看該作者
拋磚引玉,博一笑:
願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常說般若波羅蜜。願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 《般若波羅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4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5:58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問:耶穌其人其事,佛教歷史上的得道高僧們究竟是怎麼看待的?

我有聽說是視為「菩薩」的 ... ... 是這樣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5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6: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nli7 於 2009-1-20 15:53 發表 [投石問路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拋磚引玉,博一笑:
願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常說般若波羅蜜。願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 《般若波羅蜜》。


煩請先生盡量使用「白話」詳述,體諒老兵鄙陋少識,謝謝!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6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6:09 | 只看該作者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佛而非「三」佛,可對?「比丘」為僧(男性),比丘尼為女性,這是「出家人」;其餘「信男信女」均指「在家居士」,可對?

《般若波羅蜜》好像是佛經的一卷書名,請先生開示梵語「般若波羅蜜」作何解?

謝謝您!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7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東北老兵 的帖子

掉書袋確實沒意思。
就是讓藥師,世尊,彌勒經常教化智慧和度化生死苦海,到大涅磐境界。願一切信仰佛法的人的心能寂靜涅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8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6:14 | 只看該作者
正在跑程序,沒法一一探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9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6:19 | 只看該作者
一佛等於諸佛, 諸佛等於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0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6: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nli7 於 2009-1-20 16:13 發表 [投石問路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掉書袋確實沒意思。
就是讓藥師,世尊,彌勒經常教化智慧和度化生死苦海,到大涅磐境界。願一切信仰佛法的人的心能寂靜涅磐。

掉書袋確實沒意思。


呵呵,同感。
讓藥師,世尊,彌勒經常教化智慧和度化生死苦海,到大涅磐境界。願一切信仰佛法的人的心能寂靜涅磐。


達到「大涅磐境界」,「心能寂靜涅磐」在於信仰佛法的人自身修行上的努力以及理性上的覺悟嗎?沒有「外力」的扶持和幫助?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11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6:41 | 只看該作者
所謂三藏,經律論。是要修持的。而大涅磐境界是頓悟的。如杯弓蛇影,眾生皆苦於幻像。如果你破除幻像而喜,就是涅磐。可是如果你知道從來杯弓中就無蛇影就是大涅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2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7:20 | 只看該作者
今世的「幻象」,在乎其「短暫」,而非沒有知性上的「實存」;這「幻象」實存於永恆中包容著,在「幻象」本身雖不是永恆,卻也不實在是「幻象」了,只相對於人為「幻象」而已 ... ... 那麼,人的「幻象」若能破滅,即可「無所相」溶入永恆。所謂「幻象」,既生髮於人固有之「欲」,「無欲」當可「無相」,惟存一念曰之為——「信」,或可涅磐?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3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7:29 | 只看該作者
「杯」與「弓」相對,「杯」中有「蛇影」,於「弓」是無礙的。「蛇影」難消在於「杯」中有物 ... ... 「杯空無蛇影」吧?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14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8:19 | 只看該作者
沒有證道,幻像就不是短暫的。如果沒有證道,你就會認為幻像是永恆。包括眾生認識的永恆也是幻像。如阿難問世尊的身心問題。 札巴姜臣說:若有執著都是非正見。(希望沒有把人名搞錯)。所謂幻像和幻像破滅都是不正確的。因為幻像就是錯誤的,而幻像破滅在實際上有欲的人的認識,本質就是一隻弓。沒有蛇,也就沒有蛇不見了。所謂存「一」,是道家的觀點,佛教的見識是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15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東北老兵 的帖子

你的這個論斷其實是在肯定二元對立,但是佛是反對二元對立的。因為杯是空,蛇是空。我不掉書袋,蛇是空很好理解,為什麼杯是空呢?因為對弓和蛇的誤解,就是你的苦,你的欲。有沒有杯是不重要的。只有認識了空,你才會無我相,無人相,無杯和蛇相,進而你就不需要杯了。就能大涅磐。如果你需要杯,需要進行否定,在否定的過程,就是輪迴,而不是涅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16
lanli7 發表於 2009-1-20 1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東北老兵 的帖子

剛才去開會,現在去實驗室。謝謝你和我的談論。你是我第一個有耐心與之討論的基督信仰者。明天再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7
 樓主|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9-1-20 19:07 | 只看該作者
嗯,謝謝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8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1-20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東北老兵 的帖子

老兵真想了解佛教,可以先看看佛學14講,看完之後會佛教會有個大概了解。
http://bookgb.bfnn2.org/article/0401.htm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9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9-1-21 05: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東北老兵 於 2009-1-20 15:16 發表 [投石問路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本人經同道邀約,來「倍可親」有一年多了。這裡的「一說實相」以及「真源湛寂」等也都有過文字相交,聊得還算不錯;上面提及這兩位網友也曾約老兵「樹下」一敘,無奈身邊許多事物纏著,也自知於佛學毫無見地,恐擾了 ...


歡迎老兵

老兵啊, 佛法的介紹材料, 網上有很多。 你自己去看看。

不過, 在下要用大白話說說。

1 佛說, 這,色(物質世界)並非實有, 老兵, 老真都不存在 -- 他們都是依照因緣而生。
2 佛法, 是告訴你一套具體的, 能使你自己「證」得 1 的方法。
3 佛學? 呵呵, 應該是學佛, 學習佛, 按照 2 去做, 叫學佛 --- 沒有佛學這個概念, 呵呵。。

1 老兵說, 人可以在水上漂浮 --- 老兵說;
2 老兵法, 老兵總結的一套, 教導他人學會游泳的方法 -- 老兵法;

老兵學是什麼呢?應該是學老兵,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45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20
死` 發表於 2009-1-21 06: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熊貓 於 2009-1-20 09:40 發表 [投石問路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老兵真想了解佛教,可以先看看佛學14講,看完之後會佛教會有個大概了解。
http://bookgb.bfnn2.org/article/0401.htm


拜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