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巴馬應從布希汲取的十大教訓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9-1-21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就職典禮,正式就任美國第44屆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將面臨一系經濟和政治難題。在國內,美國目前正處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高達7.2%。在國外,面臨伊朗核問題、加沙衝突和改善俄美關係等一系列棘手難題。美國《華盛頓郵報》專門就此發表評論文章,列舉奧巴馬上台後應該從布希身上汲取到的十大教訓。

教訓一:總統應確定基調,不要縱容內部分歧

2002年秋,布希總統在白宮戰情室親眼目睹了內閣內部一次針鋒相對的激烈對峙,對峙雙方分別是國家安全顧問康多莉扎-賴斯和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在拉姆斯菲爾德簡要彙報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關於伊拉克戰爭計劃之後,賴斯希望能夠複製這份代號為「波羅的步驟」的簡報幻燈片,卻遭到了拉姆斯菲爾德的堅決拒絕。拉姆斯菲爾德當著布希總統的面這樣對賴斯說,「你沒有複製的必要」,然後繞過會議桌直接拿走了這份最高機密文件。布希當時僅僅表示,「我會讓你們二人共同合作一起完成這件事。」然後他轉身離開。最後,賴斯不得不私下裡派助手前往五角大樓,通過私人關係從參謀長聯席會議獲取了這份簡報。

布希一直都無法容忍拉姆斯菲爾德的強勢作為。布希兩屆任期內所受到的創傷,其實並非來自對手,而是來自一群背後中傷者。他們對布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從未認可,甚至對布希總統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一種長期阻礙。

教訓二:總統應避免爭鬥,以防破壞內部團結

就在同一關鍵時期,副總統切尼也在敦促國務卿鮑威爾去認真思考伊拉克可能與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鮑威爾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切尼所說的那麼糟糕,於是他將切尼的結論稱之為「發燒」。私下裡,鮑威爾習慣將由國防部副部長道格拉斯-費斯所負責的政策研究與制訂辦公室稱為「蓋世太保辦公室」。而費斯卻與切尼有著共同的觀點,他們都在猜測基地組織與伊拉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薩達姆-海珊和本-拉丹確實沒有勾結,這是鮑威爾所做出的正確結論。但是,切尼與鮑威爾並沒有當著布希總統的面去正式爭論這個問題。也許這樣的討論本來有可能是影響戰爭發動的關鍵因素之一。切尼總是向總統私下提出建議,卻很少要求與其他人進行辯論以驗證他的觀點。在美軍入侵伊拉克后,切尼與一些助手和朋友舉行了一個慶祝宴會,他在宴會上對與會者說,「鮑威爾總是對我們的努力持保留態度。」切尼的話引起了人們對布希總統的吹捧和對鮑威爾的嘲笑,這種嘲笑破壞了布希政府的內部團結。長期爭鬥和互相敵視抑制了布希政府內部的公開辯論。一旦有公開辯論,髒話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

教訓三:總統應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

總統其實沒有必要事必躬親、親歷親為,但他必須要清楚地知道下屬們的所做所為,這一點別人不能代勞。例如,前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喬治-凱西將軍認為布希總統對伊拉克戰爭沒有基本的掌握和了解。布希總統甚至還一直在詢問敵軍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凱西認為,布希總統只是把這場戰爭當作是一場常規戰爭,沒有把它當作是一場針對伊拉克民眾的鎮壓叛亂運動。凱西的繼任者戴維-彼得雷烏斯將軍後來也認為,「我們不可能在伊拉克取得勝利。」2008年5月,布希總統仍然堅持認為他對伊拉克戰爭的認識非常透徹。

教訓四:總統切忌主觀獨斷,重大決策應諮詢下屬意見

2003年6月18日,就在伊拉克諸多問題尚未暴露出來的時候,戰後伊拉克首位長官傑伊-蓋納就曾向拉姆斯菲爾德發出警告稱,解散伊拉克軍隊和清退太多的社會復興黨成員將是一個悲劇性錯誤。但是,在與布希總統會面后,蓋納再也不提這種警告。而且在向布希提交的報告中,蓋納有意取悅布希,稱在他與伊拉克人舉行的70次會談中,伊拉克人總是這樣說,「願上帝保佑喬治-布希先生!」布希總統有時會主觀認定自己非常了解助手們的個人觀點,因而不需要與他們進行一對一交談。在他的任期內,他所做出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就是入侵伊拉克。在做這項決定時,他並沒有直接諮詢鮑威爾和拉姆斯菲爾德,也沒有向中情局局長喬治-特內特了解必要的情況。

教訓五:總統應勇於面對外界的批評和質疑

在2003年12月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向布希總統提到了當時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關於收到陣亡士兵家屬來信的感受的言論。布萊爾的原話是,「收到這種仇恨性質的來信后,如果有人告訴你他不會因為這種質疑而難受,請不要相信他的話。」對此,布希的回答是,「是的,我從沒有因為受到質疑而痛苦。從來沒有。」

總統和將軍們其實一樣,都不得不要面對質疑,但他們應該學會喜歡外界的質疑。當選總統奧巴馬未來的國家安全顧問、前海軍陸戰隊司令詹姆斯-瓊斯認為,「你不應該是一隻學舌的鸚鵡。」質疑並不是敵人,相反它可以幫助領導人做出正確的選擇、做出重大的決定,甚至以後必要的政策修正都需要來自外界質疑的幫助。

教訓六:總統應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做出準確判斷

2004年到2006年間,中央情報局一直向布希總統報告稱,伊拉克局勢已變得越來越暴力、越來越不穩定。2006年,布希政府負責伊拉克事務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歐蘇立文在向總統彙報時以「地獄」來形容巴格達局勢,「那裡就是地獄,總統先生。」但是,美國國防部卻對伊拉克局勢保持樂觀,他們在向布希彙報的報告中聲稱,到2009年伊拉克的安全將可以完全依靠自己。實際上,不管是「地獄」論,還是「自給自足」論,布希從來就沒有堅信哪一方的絕對真實性。

教訓七:總統要敢於講真話,對民眾做到真實坦蕩

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後的數年間,布希總統一直在向公眾堅持他的樂觀估計。在2006年10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布希總統仍然堅稱,「我們肯定是勝利了。」雖然是處於戰爭形勢的最低谷,他的盲目自信言論「我們勝利了」仍然是他的口頭禪。在當時,任何能看到電視屏幕的人都知道戰爭形勢越來越惡化了。2005年2月5日,新一任的國家安全顧問史蒂芬-哈德利向布希總統提交了一份關於布希首屆任期內美軍佔領伊拉克若干問題的機密評估報告。哈德利說,「在政策部署方面,我的評估分值是B-。在政策執行方面,我的評估分值則是D-。」後來,布希總統也承認,他其實早已清楚伊拉克政策並不可行。連美國總統都承認政策的失敗,那美軍怎麼可能贏得勝利?

「911」事件后,布希總統曾經表示,反恐戰爭將可能會持續一個時代,美國本土還有可能會遭遇其他恐怖襲擊。這一番率真的講話體現著布希總統偉大的領導能力,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威望。如果總統能夠發出現實主義聲音,那他總有可能成為偉大的總統。

教訓八:總統應把崇高的理想和有效的執行相結合

2003年,布希總統曾經說過,「我認為我們有義務去解放人民。」我們可以相信,他當時確實希望能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民帶去真正的民主。2005年,在準備他的第二任就職演說稿時,布希告訴他的首席撰稿人邁克爾-格爾森,「美國的未來和安全將依賴於自由的傳播。」布希的理想讓格爾森頗費了一番腦筋,最終他把布希的外交政策寫成了好象愛因斯坦的宇宙統一場論那樣具有劃時代意義。在這份長達17分鐘的演講稿中,布希總統的理想似乎不亞於「全世界暴政的終結」。

但是,這種崇高的理想卻常常蒙蔽了布希政府的眼睛,使他們根本看不到後來對民主的瘋狂破壞。比如,2005年,布希總統和他的戰爭內閣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伊拉克推行自由選舉,但是這種選舉也導致了2006年伊拉克宗派主義暴力活動的爆發。

教訓九:總統應具有戰略眼光,能制定長遠規劃

只有總統或者國安安全顧問才有權組建機構去專門研究政府的下一步戰略。然後,政府再根據這種戰略去制定詳細、可行的戰術計劃。至於戰術計劃的執行,則相對較為容易,當然這通常也需要總統的介入和參與。但是,評價一個總統的功過是非和能力,不是根據他日常處理危機的能力,而是他的長遠計劃成功與否。例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作戰計劃僅僅關注敵軍的多少與強弱,很少有人關注塔利班和社會復興黨失敗后可能會帶來的問題和危機。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如解散伊拉克軍隊、逼迫社會復興黨成員離開政府機構以及廢除最初的伊拉克政府委員會,這些都是在伊拉克當地制定的,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均沒有介入。

現在,加沙戰爭將考驗當選總統奧巴馬的智慧和能力。奧巴馬應該牢記布希政府的教訓,制定長遠的規劃。1993年,柯林頓總統上台時曾承諾要在前兩年內削減聯邦財政赤字。最初的計劃看起來很不穩定,因此柯林頓政府為之預熱了一年多。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削減聯邦開支和增加稅收的基本戰略不變。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戰略計劃,寧願犧牲當前短期的代價以贏得長遠目標的實現。這種基本戰略為柯林頓時期的經濟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訓十:政策的制定應該具備透明度

即使是發生於白宮中的幕後故事,總統也應該把一些真相公之於眾。2008年3月8日,哈德利發表了一篇特別評論,公開解釋了布希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真實難處。哈德利說,「總統將因此更有權威,更加自信。」總統應該以一種中立、公正的態度與一些重要顧問進行辯論和討論。在其任期內,總統應該將一些內幕故事公開,至少是部分公開。但是,通常最應該公開的版本都要很晚才會公開出來。等到公開時,它已經過時而成為歷史。(蕭熙)

15

主題

3234

帖子

133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0
沙發
F.Z. 發表於 2009-1-21 10:03 | 只看該作者
你有資格教別人怎樣做總統,不如你去做總統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主題

2382

帖子

680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0
3
magicthinkpad 發表於 2009-1-21 10: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jd713 於 2009-1-21 01:54 發表 [奧巴馬應從布希汲取的十大教訓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就職典禮,正式就任美國第44屆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將面臨一系經濟和政治難題。在國內,美國目前正處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高達7.2%。 ...


是zjd你寫的文章嗎?真厲害哦,知道的東西還不少哦。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21 1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