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割肉」賤賣在華資產 高盛不斷讓步急於套現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16 2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外資股東減持中資股的消息已經成為城中焦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近期股市走勢。在瑞銀、美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按捺不住的減持衝動背後,高盛卻似乎一直相當冷靜。

  目前,高盛以「高盛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義共持有164.76億股工行H股,占該股票總發行量的4.9%。



就在不久前,針對媒體對高盛會否減持工行股份的疑問,有工行人士曾表示,高盛目前現金量充足,不擔心其會減持工行的股票。

  果真如此嗎?

  1月13日,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601168.SH,以下簡稱「西部礦業」)發表公告稱,該公司股東高盛(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 (Delaware) L.L.C.)於2008 年8 月7 日至2009 年1 月9 日期間,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出售西部礦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78040968股,佔西部礦業股份總數的3.27%,減持后,高盛持有西部礦業114259032股,佔西部礦業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79%。

  到目前為止,高盛的不減持行動似乎還僅僅停留在中資銀行股上。

  「割肉」賣資產

  近日,本報記者從北京某房地產企業處獲得的信息顯示,高盛正急於低價處理其位於北京CBD繁華地段的甲級寫字樓——京匯大廈。據該企業內部參與談判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該企業最近曾數次通過中介與高盛就京匯大廈交易價格問題進行商討,且高盛已做出多次讓步。

  該消息人士不願意披露有關的細節詳情,僅告知最新的價格已與高盛2006年時購入的價格相差無幾。從高盛之前多次的讓步來看,其認為高盛繼續降價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當然,我們並不急著買。」該消息人士稱,雖然該公司內部認為這一價格水平已經可以接受,但仍期待有進一步砍價的空間。「我們知道高盛不只是和我們一家談,但我們也不是只有一個項目在手。」在現金為王的時期,該消息人士及其所在企業的信心滿滿。

  最近在中國忙著賣物業的投行不止高盛一家,摩根士丹利也在上海急著拋售錦麟天地,且久未能成交。

  上述消息人士所在公司判斷,高級寫字樓市場起碼在今年內,買方市場的局面不會發生根本變化,因此他們並不著急。但他們公司內部對高盛的積極態度仍頗感意外:「我們之前也沒想到他們可以讓步那麼大、那麼快。北京最近的房價雖然掉了一些,但總體水平比起2006年時還是要高不少的。高盛現在的這個報價,估計他們可能是缺錢了。」

  與京匯大廈的例子有些類似的是,高盛選擇這個時候減持西部礦業也很有「割肉」的味道。西部礦業的股票曾在2007年8月時創出歷史的最高價68.5元。而高盛出手賣出的時期,該股的價格在5.5到11.5元的區間,以均價9.53元計算,僅有歷史最高價的13%左右。

  首現季度虧損

  一連串的跡象顯示,高盛似乎有些著急套現。它真的不缺錢嗎?

  根據高盛2008財年第四季度財政報告,該季度的凈收入為負15.8億美元,虧損21.2億美元。相對於2007財年第四季度攤薄后每普通股盈利7.01美元和2008財年第三季度攤薄后每普通股盈利1.81美元來說,2008財年第四季度攤薄后每普通股損失為4.97美元。這是高盛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且虧損程度巨大。

  高盛2008年12月15日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08年11月28日,高盛年度凈收入為222.22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的459.87億美元減少52%。其中,因投資中國工商銀行導致浮虧4.46億美元,2007年同期,該數額為浮盈的4.9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工行導致的虧損記錄在第四季度的金額為6.31億美元,高於全年總損失。

  談到虧損的原因,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認為,「第四季度的業績反映了非常艱難的運營環境,包括各級資產估值的大幅下跌。」

  雖然目前披露的信息中都沒有反映出高盛最近的現金流狀況,但其他投資銀行在出現首度虧損后都發生了現金極缺的情況,令人不得不懷疑高盛會否重蹈覆轍。

  遠水未解近渴

  在首度出現虧損、未來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高盛是否如其他金融機構一樣,需要變賣資產自救?如果是這樣,是否會變賣在華資產?變賣在華資產的遠水是否能解近渴?

  國內某外資銀行資深財務人士黃女士對本報分析說,根據中國的外匯管理制度條例,若高盛要將套現得來的現金轉移到國外,將面臨不少操作困難。

  首先,外匯管理制度條例中規定,境外金融機構能匯出國外的資金只能是所獲利潤部分。對於高盛來說,套現得來的現金中,只有扣除掉成本后的利潤才能匯出去。以西部礦業的案例為例,則能匯出的金額只有套現總金額的一半左右。

  其次,中國嚴格的外匯管理機制要求,大額的匯出款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審批,其過程將花費不少時間。如高盛總部出現現金緊缺的情況,時間將是一個關鍵問題。

  再次,根據國內的法規,境外機構在華投資所得利潤,如不在中國進行再投資而需匯出國外,將被徵收相應的企業所得稅。這對匯款出境的企業而言,是不小的利潤損失。

  而據黃女士介紹,如果出售的是在香港上市的H股,則便利很多,不會有上述的諸種難題。

  有可能減持工行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資深投資分析師程先生同意黃女士的意見,認為高盛若真要套現匯錢給美國總部,減持H股是更好的選擇。他預測,高盛近期內減持工行H股,是相當有可能的事情,現在之所以還沒有採取行動,很可能是因為「沒溝通完」。

  程分析師稱,境外機構投資者減持中資銀行,並非因為看空中資銀行的未來前景,而主要是因為其母公司的資金壓力造成;而且,冒著與中資銀行和中國政府搞僵關係的風險,也不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各機構一直都否認減持的傳言。

  更重要的是,這些減持行動必須要事先與中方的股東溝通和協商。程分析師認為,高盛到現在還沒開始減持,很可能是因為「還沒溝通完,沒排上隊」。

  可以說,境外機構投資者要賣出所持有的中資銀行股票,最需要的是與中方股東方的協商和配合。雙方也有合作的需要:一方面,中方股東不願意看到大規模減持導致的股價大幅下挫,影響各方對中資銀行的信心;而同時,股價的大幅下挫更無疑會給減持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09-1-19 00:41 | 只看該作者

高盛不養豬了,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