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除夕這頓「年夜飯」----閑話春節晚會

[複製鏈接]

80

主題

94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麥芒 發表於 2009-1-18 2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方有句話說:「上帝是給天下人做飯的大廚師。」套用到我們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上,中央電視台倒更象這樣一位大廚師,為天下人準備精神筵席的年夜飯。這的確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文化景觀。十幾億人同時被一台節目整夜拴在電視機前,全社會其他所有娛樂設施、傳播媒介幾乎無不退避三舍,自甘伏藏,一任這台節目獨步天下,席捲九州。這樣的事情不但在中國為曠古所僅見,查遍世界電視史,怕也只能算四海孤例,這是10年間電視在當代中國創造的一大奇迹。

  不少論者便紛紛出來探究箇中奧秘。不錯,春節晚會本質上是屬於家庭的,而電視的最大優勢正在於深入家庭。除夕之夜,既能坐享盛況空前的專場演出,以盡喜慶吉祥之興,又不耽誤闔家團圓、共同守歲的骨肉天倫之樂,難怪家家戶戶都歡迎春節晚會一花獨放了。這也算一種「得民心者得天下」吧。此外還不應忘記,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電視機比電話機多的國家。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屬第三世界,但在電視事業上卻大約可以劃歸發達國家,屬第一世界。這也是我們的國情。

  眼見這10年間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和內容也因此而發生了一點嬗變。年前好多天,零星的春節晚會消息便撩撥著人們的期待感並提高著社會的興奮度。及至播出,傾城傾國自不必說,最時髦而通用的春節熱門話題也隨之確立。接著便有了當今最大規模的文藝批評活動。此後,晚會的影響還將繼續延及久遠。這種對一件精神產品的消費形式也是獨一無二的。

  中央電視台的始作俑者們終於越來越感到了事情的嚴重。任何一種文藝作品,搞不出來可以有不搞的自由,唯獨春節晚會,時辰一到必須交卷。否則將「無以謝天下」。何況觀眾的本性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眼看胃口越來越高,卻偏怪編導劣手無能。而心思挖空、腦汁絞盡想出幾個招數,又只能一次性使用,自然便越往後越要生出技窮之嘆了。更讓人神經緊張的是,一旦砸鍋,就砸了天下人除夕的大鍋。1985年那台晚會組織不善,竟搞得舉國騷然,輿情洶湧,大有「一夜不慎,全年皆輸」,「一丑遮百俊」的態勢。為一個節目承受如此沉重持久、周而復始的壓力,也是其他新聞文化界同行所不曾體驗的。

  春節晚會的主角----登台出鏡的演員們也常常懷著複雜的感情。藝苑中人,不論泰山北斗,明星新秀,或國寶級,或國際級,如聞有請幾乎全都會招之即來。未被遺忘便是莫大欣慰。即令平時開價驚人,咳唾成珠的巨子名媛,此時也無須「抬之使高,饜之使足」,並一定會表現出格外溫順恭謙。不過,上了台也不能擔保個個生輝。這樣的場合如果大失水準,那簡直無法「一手遮天下人之耳目」。所以,春節晚會對文藝圈中各方頭角,又是一則一喜,一則一懼的過考和過關。

  十年晚會就這樣一直辦到今天。究竟何去何從,各界意見並不一律。行業內外不少人提起這檔事便有臨深履薄之感,主張及早降溫甚至見好就收。現在看來顯然失之消極和多慮,並過於拂逆民心了。深厚的民俗傳統和巨大的歷史慣性決定了春節將長期存在,而電視和春節一經互相發現,使電視找到了特殊生長點,並使春節增添了時代內容,這樣,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春節晚會大概就註定要和春節結下不解之緣了。與其將它視為畏途,抱怨觀眾慾壑難填,何如慶賀電視的巨大成功與勝利,珍惜國人的厚望與寶愛呢?其實春節晚會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賜良機,花更大氣力去經之營之,讓它成為推動創作的強大槓桿,介紹新人的黃金舞台和普及文藝的百花園地,一定還能成更大氣候。需要擔心的不應是春節晚會風頭太勁,倒應該是如何確保群眾的熱情長盛不衰。

  恐怕還要從廣搜博採第一流節目入手。既然為天下人備年夜飯,理應取天下之佳肴盛饌,玉盤珍饈。即令不能把四方精萃一網打盡,也至少應該展示各地綜藝的主要收穫,標記下全國是年達到的水準和高度。這便需要有相應機制和一套可操作性很強的辦法來發現、培植、甄拔、遴選節目。不把視線跳出狹窄圈子,沒有充分餘地精中求精,春節晚會就很難有真正的推陳出新和持久的完美豐盈。

  而從近年實踐中逐漸達成的一項重要共識,要算春節晚會必須擺脫舞台化,加強電視化了。電視綜藝離不開舞台,但卻從根本上不是簡單被動的舞台搬家。春節晚會的效果不是以演出現場觀眾的感受為尺度,而是以電視機前觀眾的感受為尺度的。這個觀念的轉變具有革命性。當代電子技術如此神通廣大:現場直播,時空交錯,特技變化,立體參與,大信息綜合處理,多機位切換運動……使電視能夠樞機六合,吐納萬里,聚百態於尺幅,會古今於同時。用電視的思維去貫穿整個節目的構想、設計、表演、製作,我們正創造一個面貌全新的獨立藝術品類。中央電視台今年晚會起用了不諳陳規、嫻於電視手段的青年才俊領銜執導,大約便是基於這一認識。

  十個晚會,萬斛心血,無論如何要好好感謝中央電視台為中國人做了件「不朽之盛事」。社會需要推動社會生產、物質精神概莫能外。對於懷才抱志的電視界大手筆們,要成功,正是時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