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對內開放回應外資撤離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1-18 1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1月18日 08:47南方網

如今,如何逐步降低銀行的國有股權,向境內民營投資者放開銀行類金融機構股權,徹底消除國有大型銀行對外匯儲備的覬覦和依賴,是必須考慮的近期對策。

作者:胡舒立

酷寒驟至,外資拋售中資銀行股份的消息接踵而來。我們以為,改革決策者除了對外資退出的「正常交易表示理解」,其回應不可止於對過去若干年來銀行業改革成果的維護和認可。應當看到,如果全球金融形勢保持當前態勢,中資商業銀行將在2009年內迎來境外戰略投資的減持高峰期。這將意味著此前五年如火如荼的金融全球化進程在中國暫時放緩,也對中國近年來所選擇的「以對外開放促改革」的模式形成挑戰。改革決策者應心存憂患,變不利為有利,大膽推進對內對外全面開放,探索銀行股權多樣化的更多形式,將銀行改革引向深入;而「外退國進」,將中資商業銀行「二度國有化」則斷不可取。

從目前來看,外資撤出對中資銀行影響仍然有限。中資銀行不僅資本充足率達標,盈利能力增強,而且資產質量也比較好,並未出現西方金融界那種槓桿數十倍放大的局面。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和豐裕的政府財力本身,也足以對中國銀行業形成支撐。

然而,截至2007年底,中國已經有24家銀行引進了30多名境外戰略投資者,按外資成本計,吸收境外資金約220億美元。以當前全球金融體系的「去槓桿化」壓力,進入中國的絕大多數商業性金融機構很可能會在今明兩年禁售期滿后選擇減持,外商撤資可能發展成整體性行為。

可以預期:其一,中資銀行的治理結構,可能因為外部戰略投資者的缺席發生改變;其二,在當前經濟滑坡之時,中資銀行還面對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風險,其資本金補充機制仍受到挑戰。

在2009年,儘管中國加大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操作力度,但由於私人部門投資因利潤率下降而增長乏力,產能依賴境外吸收的可能性大幅下降,銀行近中期的盈利前景也並不樂觀。作為實體經濟的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體系的盈利直接取決於實體經濟部門的收益。中國企業盈利能力在最近一個季度出現急劇反轉,同比下降顯著,而銀行信貸仍出現同比增長局面,主要集中於企業部門。企業利潤下降而信貸增長,體現出銀行對經濟周期反映的某種滯后性。即使利率政策確保銀行體系仍然可以獲得3—5個百分點的存貸款利差收入,企業部門違約概率也會激增,可能導致更多的信貸本金損失。在此背景下,如果銀行本身的治理結構缺失加劇,政府的干預又相應加大,必然對盈利能力形成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倘若銀行業出現更大問題,則資本金損失在所難免。國有大型銀行可以繼續依靠中央銀行擔保資產質量,攤銷既有損失,但這正意味著重回封閉軌道和舊有治理窠臼;而大量中小銀行的大股東多為地方政府,資本金補充機制不完善,經營困局可能轉化為信用危機。如果出現這種局面,將意味著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傳染釀成重疾。

危機究竟引致倒退還是轉機,全在於洞見與決斷。當年,中國銀行業機制陳腐,不良率畸高,貸款損失遠遠超過了資本金,被廣泛認為已「技術性破產」。改革決策者經過種種磨合與探索,最終在政府注資、財務重組和銀行內部產業化改革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成功上市,初步建立了與現代銀行制度接軌的治理機制,實現了中國銀行業的良性轉軌。在當時的各種制度約束條件下,這一改革只能先行選擇境外投資者和海外上市,並對境外投資者比例有一定限制。但無論如何,改革的核心,在於邁出了銀行產權制度改革的實質性步伐。

如今,如何逐步降低銀行的國有股權,向境內民營投資者放開銀行類金融機構股權,徹底消除國有大型銀行對外匯儲備的覬覦和依賴,是必須考慮的近期對策。在堅持全方位開放政策的同時,還應總結對外引資操作環節的經驗和教訓,通過配套改革,不斷完善治理結構,使境內外多元投資者在銀行治理的層面發揮更大作用。改革可能仍顯漸進之勢,但重心必須突出,策略該當明晰,大智大勇在當前關鍵時期仍是必不可少的。

(原刊於《財經》雜誌總第229期,本報有刪節)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18 1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