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川地震災區重建有序進行 當地居民安然過冬zt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川地震災區重建有序進行 當地居民安然過冬zt
國際在線專稿(張軍勇、陳濛、劉東偉、冷奇豐 四川站劉濤、邵立肅采):11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半年祭。六個月過去了,如今寒冬來臨,災區民眾如何過冬?他們生活得好嗎?災區的重建進展如何?還面臨著哪些困難?帶著對災區的深切關注,CRI記者半年後重返災區。

  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發生已半年,時間在撫平傷痛的同時,也見證著堅韌的災區人民開始新生活、重建家園的勇氣和力量。

  記者首先走訪了震中的汶川映秀鎮。這個在地震中幾乎完全被毀的小鎮已逐漸恢復了生氣。當地民眾居住在臨時安置板房內,生活正常而規律,有的人還開起了小商店;在地震中飽受驚嚇的孩子們早已開始上課,臉上堆著天真的笑容。映秀鎮黨委副書記蔡代敏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鎮里的頭等大事就是安排好老百姓過冬:「現在考慮到天冷了,我們政府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去解決老百姓過冬的問題。現在已經保證的是,每個人一床棉被,每個人一套絨衣,電熱毯每戶一床,棉大衣到的比較少,我們就按照每戶一件,針對特別困難的老百姓單獨又給了一件。每戶一套爐具,已經安裝到位,昨天(11日),老百姓家裡的爐子都已經生火了,都在進行取暖了。」

  都江堰市是地震發生當晚中國總理溫家寶指揮救災的地方。在地震中,該市有3000多人遇難,城區八成以上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多億元人民幣。為解決受災群眾的居住問題,都江堰展開了大規模的永久性住房建設。在都江堰的向東娥鄉,部分受災群眾近日已喜遷新居。向娥鄉東林村村民苟天志先生說:「這次地震,國家給了很大的幫助,(我們新建住房)全部是國家援建的,每個人30平米,國家給你新房,給你辦產權證,老百姓不需要出一分錢,新房建好后直接搬進新居。春節前,(我們村)大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人能搬進新家。老百姓對政府很有信心。」

  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李克福先生告訴記者,對在春節之前不能搬進新居的受災群眾,政府將通過渡房加固加厚等措施進行保暖改造,增強其防風、禦寒能力,確保群眾能安全過冬。他透露,災區所需的保暖棉被、棉衣褲都會在月底前送到受災群眾手中。他說:「整個四川籌集棉衣棉褲110萬套件,棉被100萬床,對口支援的18個省市每個省市10萬床棉被,10萬套棉衣褲。」

  這個冬天,對災區民眾來說一定是個溫暖的冬天,因為全國各地向他們伸出了溫暖的雙手。為了讓受災群眾安全度過寒冬,各地民眾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災區民眾安全過冬,來自中國各地的保暖衣物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在保障受災群眾過冬的同時,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都江堰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陳捷先生表示,今後3年,都江堰市恢復重建工作的重點將放在基礎設施上,新建的建築物的抗震標準將比過去有明顯的提高。他說:「目前,所有的學校恢復重建規劃和設計方案都已經完成,很多學校建設工程已經開工了。我們的目標是明年9月1日,所有學生能到新的課堂上學。此外,醫院的恢復重建也要求與學校同步,還有安居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也在同步推進實施。我們恢復重建工程設計的水平是非常高的,所有工程質量上都要求達到抗8度地震的等級。」

  根據中國政府的《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四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約為1萬億元人民幣。近日,中國政府出台了擴大內需的10項措施,其中就特別提到要加快地震災區重建各項工作,並決定明年災后重建資金提前安排200億元。中國政府決定加快重建進度,不僅有助於災區經濟加速恢復,更主要的是惠及廣大災區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居民收入,幫助他們早日安居樂業。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沙發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6 | 只看該作者
西藏下撥920萬元確保地震災區群眾安全過冬
新華社拉薩10月28日電(記者顏園園)自27日起,西藏出現大面積強降雨雪天氣,當雄地震災區氣溫驟降至零度以下。為保證地震災區群眾生產生活安全,西藏下撥920萬元救災應急款。 ? ?

據西藏自治區民政廳救災處工作人員任鴻儒介紹,目前,民政部門已為受災最為嚴重的拉薩、日喀則、山南地震災區運送了保暖帳篷、食品及相關物資,保證災區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災區群眾安全過冬有了保障。

當雄縣格達鄉羊易村是近期當雄地震的震中。自27日凌晨起,當地開始降大雪,至27日夜,羊易村地上積雪已達4厘米。目前,格達鄉及各所屬村幹部均已前往各村、組了解情況。

當雄縣副縣長、當雄縣抗震救災一線指揮部負責人張義泉說,目前,羊易村受災群眾都住進了保暖帳篷,爐子都生起了火,救災棉衣被已下發到群眾手中。政府下撥的大米、麵粉、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準備充足,百姓安全溫暖過冬有保障。牛羊過冬用的草料、生火取暖用的柴禾及牛糞已儲備好。

據統計,目前,西藏民政部已向拉薩市各災區運送了2030頂保暖帳篷、1800床棉被、1300床棉褥;向山南受災地區運送了200頂保暖帳篷;向日喀則受災地區運送了200頂保暖帳篷、320床棉被、200套棉衣褲、200件羽絨大衣。

任鴻儒說,西藏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大到暴(雨)雪天氣后,民政部門高度重視,並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視由強降雪引起的災情,切實做好防範應對工作,尤其需要密切關注地震災區的情況;一旦發生災情,要迅速採取應急措施進行救援;及早做好各種防抗災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和調運工作,確保發生災情后,能及時將物資調運到受災地區,分發到受災群眾手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6 | 只看該作者
瑞麗:地震災區群眾溫暖過冬 麗江:2萬貧困學生喜領寒服
元旦期間,安寧市委、市政府將10萬元救災資金和價值10.7萬元的棉被、衣服等救災物品送到「12·26」地震災區瑞麗市,幫助地震災區群眾溫暖過冬。

據悉,連日來,省紅十字會捐助的價值21萬餘元救災物資、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捐贈的15萬元、成都市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12萬餘元救災物資等已陸續抵達地震災區。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發生地震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財政先期安排抗震救災應急及恢復重建資金200萬元。災區各級黨委、政府把抗震救災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州、市(縣)及時投入抗震救災應急資金數十萬元,派出工作組深入一線抗震救災,組織受災群眾積極開展生活生產自救。同時,積極調運、發放救災物資,使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房住、有被蓋、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傷病及時醫治、災區孩子有學上、災區無疫病。目前,德宏州把恢復重建工作與正在開展的盈江「8·20」、「8·21」災后恢復重建和移民搬遷工作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確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恢復重建任務。

記者 李紹明 戴川 曾濱 (雲南日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4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6 | 只看該作者
雲南:全力保障地震災區群眾安全過冬
新華網雲南頻道10月19日電(記者 王長山)在日前舉行的雲南省政府盈江和楚雄等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會議上,雲南省省長秦光榮說,現在氣溫逐漸轉涼,冬季即將來臨,必須提前做好受災群眾過冬的各項準備工作,以人為本,千方百計安排好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

據介紹,盈江「8·20」 、「8·21」地震及四川仁和會理「8·30」、「8·31」地震共造成雲南98.9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1人,重傷82人、輕傷312人,緊急轉移安置21.6萬人。目前,盈江和楚雄等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應急搶險階段的任務已基本完成,正全面進入恢復重建階段。

秦光榮說,災區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作為當前恢復重建工作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組織強有力的工作組深入災區,進村入戶,逐戶檢查核實各項救助措施的落實情況,抓好糧油、蔬菜、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工作。

據介紹,雲南省將特別重視解決好因災無房、無生產資料、無生活來源等「三無」群眾的生活,按照每人每月補助200元的標準,連續補助2個月。要以解決好受災特困戶、軍烈屬、五保戶、殘疾人以及「三無」人員的生活困難為重點,儘快將明確的生活補助資金髮放到群眾手中,並搞好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冬令春荒救助措施落實,提早準備足夠的棉衣被、取暖設備等物資,切實保障受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目前,仍有大量受災群眾住在救災帳篷和簡易防震棚中,居住環境較差。雲南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加快推進受損房屋鑒定加固工作,對經鑒定可以回遷的要及時組織受災群眾回遷,同時要繼續廣泛開展疫病防治工作,採取有效措施, 搞好集中安置點的食品、飲用水衛生和環境消毒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強化疫情報告制度,保證在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衛生防疫等方面不出任何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5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7 | 只看該作者
四川:「四個確保」讓每一位災區群眾安全過冬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汶川地震災區群眾安全過冬問題,明確提出確保過冬住房、確保禦寒衣被、確保冬春口糧、確保衛生防疫,以「四個確保」讓每一位災區群眾吃得飽、穿得暖、不受凍。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農村350多萬戶農房毀損,其中需採取防寒保暖措施在過渡房中過冬的約有53萬戶;造成城鎮居民住房毀損166萬套,其中需重建37萬套,也有受災群眾保暖的問題。全省災區和高寒山區、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困難群眾過冬共需棉被360萬床、棉衣褲360萬件(套)。在災后安置階段,四川災區各級黨和政府就把確保上千萬受災群眾特別是農村高寒地區群眾安全溫暖越冬作為核心問題,在過渡房建設、物資籌集等方面充分考慮、早做準備,並從10月初開始在農村高寒地區開展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攻堅月」活動。還組織開展了加強農村自建過渡房保暖措施的專項整治行動,指導各地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

  在保過冬住房上,四川全省在重災區建成3000多個災民安置點,建成活動板房 65.99萬套,資助53萬農戶自建了過渡房。從8月份起,災區各級政府就組織對過渡安置房採取加固加厚措施確保防寒保暖。進入10月後,針對海拔 1500米以上的農村高寒地區,進一步拉網式檢查自建過渡房安全過冬措施的落實情況,又組織災民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倒塌房屋可利用的材料,通過加固、加厚、鋪油氈、築土牆、蓋草屋頂、圍草帘子等措施,增強自建過渡房的防震、防雨、防風、防水、保溫、禦寒能力。目前,自建過渡房的 53萬餘農戶,已全部完成防寒保暖措施。

  在保禦寒衣被上,通過廣泛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衣被活動, 社會各界踴躍向災區捐贈禦寒衣被和取暖用品。全省共接收、發放省內外捐贈和採購棉被327.4萬床,棉衣褲365.8萬件(套),電熱毯、取暖器等取暖用品30萬件。其中,省財政安排專項採購資金6500餘萬元,災區各級政府也安排資金採購了一批棉衣被和取暖用品。為防禦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保障災區群眾安全過冬,四川還在加緊組織物資發放的同時,在省級採購棉被中調劑12.8萬床作為禦寒物資儲備。

  在保衛生防疫上,四川重點加強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對災區175萬兒童、老人和醫護人員進行流感疫苗免費接種,對18個對口支援縣集中安置點群眾提供中藥大鍋湯服務。還組織專家編寫了冬季易感疾病和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健康知識,製作了以冬季防病為主題的電視公益廣告和專家訪談節目,印製了2200套冬季防病專欄和10萬份冬季防病健康知識張貼畫,免費發往災區。

  為加強飲水和食品衛生監督監測。四川在重災縣開展了水質常規指標定期檢測和災區學校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集中行動,規範災區建築工地食堂衛生管理。並積極儲備醫用物資,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高寒地區基層醫療機構採購必需的過冬儲備藥品,開展冬季重點疾病防治培訓,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疾病防治水平。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再次要求全省各重災市州立即召開縣(市、區)長會議,督促檢查 「四個確保」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強調要充分調動各級組織的力量,簽訂責任書、落實責任人。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明確本地區工作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查找薄弱環節。改進工作作風,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把保暖防寒措施落實到家家戶戶,同時要重視研究極端情況下的應急措施,落實責任制,實行嚴格的問責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6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17 06:48 | 只看該作者
全國援助四川災區群眾溫暖過冬全記錄zt
12月21日,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時段開始了。在四川地震災區,受災群眾已早早感受到從四面八方匯聚的暖流。

  行走在災區,讓人眼眶濕潤的場景常常「闖」進攝影記者的鏡頭:援建工地上忙碌的身影,捐贈現場熱切的面容,一件件精心編織的毛衣,一車車翻山越嶺的物資……

  早在涼風乍起時,帶著對災區群眾的無限牽掛,「暖冬行動」已全面展開。

  「第一鍬土」火熱掀開

  11月7日,立冬。都江堰市胥家鎮實新村,上海市援建都江堰市社會綜合福利院的工地上,施工正緊張進行。同一天,安縣人民醫院重建工程現場,遼寧金帝二建公司總經理楊建明不停指揮著施工。

  對於援建者而言,立冬這個時間節點,成了「快些、更快些」的無形「動員令」。援建者們都憋著一股勁,與冬天賽跑。居民永久性住房建設、教育衛生等公共設施建設的「第一鍬土」被火熱掀開--

  12月15日,在北川縣白什鄉,山東省德州市援建的全鄉永久性住房建設2008年目標任務全部完成,121戶重建戶搬進新家,692戶維修加固農房也全部竣工。

  江西省把幫助災區群眾解決好生產生活問題,作為對口支援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派出120位專家,對小金縣受震房屋進行現場鑒定,劃撥602萬元維修加固補助經費,現已全面完成危房加固工作。

  受援地也不等不靠。政府出政策和資金,群眾發動「民間智慧」,援建省市找後援,採取加固、加厚、搪泥、鋪油氈或彩條布、築土牆、圍草帘子等措施,增強自建簡易過渡房的防風、防漏、保暖、禦寒能力。不斷完善活動板房配套設施,確保居民取暖用電安全,確保災區群眾度過一個溫暖安全祥和的冬天。

  這裡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北京市對口什邡援建前方指揮部辦公室幹部張志良剛領了結婚證,喜酒還沒來得及辦;規劃設計部工作人員王棟的愛人剛剛懷孕……他們都一頭扎到了什邡,忍受著對妻兒的思念和水土不服的考驗。從福建廈門來彭州市龍門山鎮掛職的鎮黨委副書記周興壽,已習慣了龍門山深處的寒風冷雨。

  溫暖冬衣,暖身更暖心

  早在立冬之前,一車車禦寒衣被就翻越千山萬水,陸續到達各個災區。

  11月5日,雨後初晴。一列貨車滿載著福建省各地群眾捐獻的棉衣棉被,停在彭州市火車站內。這一天,到達彭州火車站的禦寒物資就有20個車皮,更多的棉衣被還在源源不斷運達。這一天,劍閣縣江石鄉江石村二組75歲的陳少珍接過黑龍江省援建人員送上的棉衣、棉被,激動得一連說了幾個好。老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0月下旬,黑龍江省援建劍閣前線指揮部就已啟動「暖冬計劃」。

  更早的是在9月初,廣東省援建方就明確提出「暖冬計劃」。如今廣東對口支援的汶川縣,人人有棉衣被,家家有電熱毯,戶戶有烤火爐。

  對口援建省市大力開展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攻堅月活動,募集調運和儲備糧食、冬衣、棉被、食用油等過冬物資,確保受災群眾冬有房住、冬有衣穿、冬有飯吃、冬有水喝。

  據統計,我省災區和貧困地區需禦寒衣被救助360餘萬人,需棉被360萬床、棉衣褲360萬套(件)和一部分取暖用品。「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所有人的溫度加起來,就會凝聚成太陽!」為運送過冬物資已三赴災區的網友「冬天裡的一把火」在他的博客里寫道。

  12月5日下午,青川中學板房會議室見證了浙江嘉興兩位殘疾人的大愛。嘉興高速公路交警支隊殘疾民警占立明的5000元助學捐贈,桐鄉市聾啞業餘自行車運動員張正明的愛心衣物和他騎行千里的愛心旅程,在這裡圓滿交匯。5000元,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給占立明的慰問金,占立明想到的卻是災區的學生們。

  在河北國欣棉被廠,工人加班加點,為災區群眾趕製加厚棉被;在北京市街頭,市民排起長隊,等待捐獻棉衣被;在江西贛州,在吉林長春,許多「愛心媽媽」親手編織毛衣,精選毛線、細挑花樣,盡量讓每件毛衣不同樣,讓災區孩子也能穿出自己的特點。

  在重慶、山西、湖南、湖北、香港、澳門,企業在募捐,社區居民做起志願者,民間組織、網站論壇紛紛發起向災區獻愛心的號召。

  省內也在行動。為確保災區和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我省各級財政加大禦寒物資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安排專項資金21590萬元,共採購棉被71.73萬床、棉衣褲21.2萬套、取暖用品31.5萬床(台)。

  在黨中央提出「送溫暖、獻愛心--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衣被活動」中,截至12月20日,我省共接收捐贈和採購棉被399.1萬床、棉衣褲490.2萬件(套)、捐贈衣服431.9萬件、取暖用品45.8萬件(個)、烤火爐1.9萬台。

  不讓愛心「打折」

  10月30日,濛濛細雨中,3批次87節車皮捐贈物資送達什邡市紅白鎮,車上是92萬餘套棉被和床上用品。紅白鎮是什邡市最遠的鄉鎮之一。冬季雨雪天氣長,最冷的時候可達零下十幾攝氏度。村民們自發排隊從工作人員手中領過一件件愛心棉衣。

  60多歲的村民趙發勤接過棉衣時,當場就穿了起來:「看看合不合適?」他向身旁其他村民說道。「你穿上年輕10歲了。」不知是誰叫了一聲。村民們大笑起來。

  「為了以最快速度將棉衣被發放到群眾手中,什邡市民政部門預先制定發放方案,做好協調、服務和監督。」什邡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這批禦寒物資3-4天內全部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據介紹,在禦寒物資的發放上,我省民政部門按照高寒地區和邊遠山區優先安排、其它地區不留死角的要求,始終堅持「統籌兼顧,重點發放」的原則,將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和阿壩州6個地震重災市州以及遇難者家庭、重傷殘家庭、居住在臨時過渡房家庭、低保家庭、五保對象、農村特困家庭老人、兒童和傷殘人員作為禦寒物資發放重點。同時,在省級採購的禦寒物資中調劑1萬床棉被、1萬套學生裝解決綿竹、什邡、北川、安縣、平武、青川、汶川、茂縣、劍閣、漢源等10個極重災縣市初高中寄宿制困難學生禦寒過冬問題。

  按照「公開化操作」、「信息化管理」、「社會化發放」的要求,我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捐贈款物申請、審批、發放等相關制度,做到每個環節有據可依。嚴格堅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規定。具體分配方案,由物資分配組根據各地上報需求信息提出分配方案,大宗物資分配必須經省民政廳黨組會議集體研究確定分配方案。所有捐贈救災物資一律實行分級管理的原則。形成層級監督制度,採取明查暗訪的形式,深入重災區督促檢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