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億網民是涵養中國公民社會的希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1-14 1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敬偉  發表於 2009-01-14 07:45:03 本文刊於1月14日燕趙都市報、山西晚報
   
    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CNNIC)13日發布了《第23次中國網際網路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數達到2.9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寬頻網民數達到2.7億,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三項指標繼續穩居世界排名第一,顯示出中國網際網路的規模價值正在日益放大。(1月13日《中新網》)
    上述數字,說明中國沒有在信息化時代「再慢一拍」,而是穩居時代潮流。作為信息時代的載體,網際網路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現實世界延伸至虛擬空間,不僅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衝破了文明文化和種族的藩籬,使人類能在統一的數字化平台之上進行即時交流。而且,網際網路也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並衍生了難以估量的規模經濟。可以說,離開了網際網路,人類已經寸步難行。
    近3億中國網民,不是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而自然產生的「分子」,而是因為信息技術在中國普及和民眾追捧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這3億網民大都屬於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一代,這些網上衝浪者留戀的不僅僅是恣肆的娛樂感受,還有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的全球化和普世化。這種超前的意識和行為不僅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多元語境,也會突破網際網路的邊際對現實社會產生倒逼效應,從而彌補現實生態的短板缺陷,使現實世界和虛擬空間和諧一體。就此而言,中國網民起到了使中國傳統社會和最前沿的全球化社會模式無縫對接的紐帶作用,是中國現代化的催化劑。
    這不是對中國網民的無限溢美而是客觀評價。俗話說,見微知著。近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每一次激蕩變化,從高層決策到民間瑣事,都會激惹起中國網民的條件反射,第一時間在網路空間得以映射。中國網民發揮出的虛擬力量,已經成為最有力的現實民意,誰也輕忽不得。這股洶湧的民意,不僅讓彎曲報道奧運和侮辱華人的CNN道歉,也成為中國社會隨時隨地監督官員和影響公權決策的力量。以今年發生的幾次網路事件為例,網民們不僅讓言行不謹涉嫌猥褻女童的廳官林某丟了烏紗,也讓戴名表吸名煙的科官周某丟官,更讓違規出國考察和涉嫌集體受賄的某些城市向公眾通報事情的來龍去脈。可見,中國網民以極其廉價都又非常有效的方式,對權力運行和官員私德進行了全過程的風險監控。這,無疑對澄清吏治,強化官員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說西方社會津津樂道於媒體監督的「第四權」,中國網民則顛覆了這種精英監督的有限模式,在虛擬網路世界展現了無限監督的草根話語權模式。更堪一提的是,中國政府對於來自網路空間的網民話語權,秉承開放和尊重的態度。每年兩會,溫家寶總理都會通過網路吸納多方民意,所謂決策依據。而參與「兩會」的代表委員,「兩會」期間開設發表政見和網民互動的博客也已成為慣例。自由言說、自由表達、多元社會,發軔於虛擬空間,中國網民無疑成為權利實踐的主角。
    更重要的是,3億網民構成的網路空間,不僅僅是催生了大眾文化的鵲起和自由表達的多元社會,也釋放了中國網民的權利意識和自主思維。因為網路,人人成為作家已成為現實;因為網路,新興的網路經濟也漸成規模;因為網路,中國人的創意性、創造性也得到極大的發揮。依託網路的中國知識經濟智慧創意也開始嶄露頭角。當然,虛擬空間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如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法治約束,如存在著信息污染泛濫,如網民不知節制地濫用權利等。但瑕不掩瑜,中國網民從整體上看是好樣的。
    網路是青年的樂土,青年是國家的未來。3億網民,就是涵養中國公民社會的希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