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顯密與華嚴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7-15 0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難承釋迦命令,而傳顯密法給蓮師的因為釋迦入滅后的八年中,要出生一位比釋迦
功德還殊勝的蓮花生大師,因為釋迦示現於世的是應化身的佛體,是培養初級與中
級的導師,而蓮師所現,卻是報身佛體,所傳之法是即身成佛之道,所以釋迦才說蓮
師比他功德更大,釋迦說道:「蓮師是阿彌陀佛的身,千手觀音的口,和釋迦及十
方諸佛的心所化現。」蓮師因為是報身佛,也是釋迦。因為見到眾生根基淺薄,所
以才現初中二種根基的導師相,以培養其能接受上等深法的資格(釋迦在成佛后,本
欲直說華嚴,而開示眾生本性,但看到眾生程度太低,所以又改變手法,而先說小
乘,后說中乘,繼說大乘了)。所以蓮師現報身相來出現於世間,傳無上部即身成佛
之密法者,其實也是釋迦的神威所變化,因為釋迦一生,在四十九年中,已經培養
了初中兩種根基,所以釋迦才用神力,化現出蓮師來傳即身成佛之道,譬如印度的
小乘是不承認大乘的,但是小乘到了真實解釋本乘義理之時,而無法說明所以然,
所以才不得不接受大乘的八識論點,但是到了大乘中最高的法園教中的五毒(貪嗔痴
慢疑)即五智,不凈即凈,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假若說消滅掉煩惱,就會證到
菩提的話那就不應該在這裡用一個「即」字,既然煩惱即是菩提,那麼就不是像一
般講法的那樣,遠離煩惱后,才能證得到菩提。
要知道園教這個五毒即五智之理,卻正是禪宗大澈大悟后的境界,也就是寧瑪紅教
的大園滿見,假若佛法中只有空洞的見地,缺乏了真正解脫生死的手段,那不是就
成了形而上學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哲學了嗎?所以在內地,最早有一部分實證空
性的法師外,以後不論是講五教,或者四教的法師們,不管講的有多麼玄妙,但在
真正用起功來后,大都卻是念佛和持楞嚴大悲十小咒了。有人說:念佛即是最殊勝
的園教,這是凈土宗的道理,卻非華嚴,天台,法華,三論等宗之理,因為華嚴有
「法界觀」,天台有「一心三觀」,法相宗有「五重唯識觀」,禪宗更有:「明心
見性,見性成佛」的觀點。
華嚴宗所講的華藏世界,而在其他派的法師中都講的是空理,好象沒有辦法和手段
來證到華嚴的境界的原因,在華嚴初祖法順等大師以外。卻有幾個真能深入法界觀
的呢?
下次再談!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沙發
metrotown 發表於 2008-7-15 11:18 | 只看該作者

聞思佛慧,能無修乎?

師兄所言,極為在理。佛法以教、證二部而傳世,如人之有二足而能行。有教無證,光說不能行;有證無教,雖行不能說。嗟嘆現今之時,去佛久遠,眾生多有如我之輩,雖說而實不能行,甚為可憐。幸得師兄懇切,直指流弊之所在,若有緣眾生能於師兄言下,真實觀入法界,可不幸哉!

熱切期盼師兄繼續下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3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8-7-16 04: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jogchen 於 2008-7-15 05:38 發表 [顯密與華嚴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而在其他派的法師中都講的是空理,好象沒有辦法和手段
來證到華嚴的境界的原因,.


修密行者,要累世資糧的積累,更要無間三密相應。

佛法本無三乘, 實為當機說。 身為佛弟子,焉能自贊毀他? 行者自重!

[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08-7-16 04:46 編輯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chico 發表於 2008-7-16 05: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師釋迦佛組本無法可說。所說者,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已。法法平等,絕無高下。所見高下,實是眾生心量之差異。
佛法不二,二即是外道,波旬。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7-16 09: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真源湛寂 於 2008-7-16 04:15 發表 [顯密與華嚴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修密行者,要累世資糧的積累,更要無間三密相應。

佛法本無三乘, 實為當機說。 身為佛弟子,焉能自贊毀他? 行者自重!


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是終點都是一樣,末學並未有分高低之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66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6
黃金假面 發表於 2008-7-16 11:21 | 只看該作者

一點看法。。

華嚴宗所講的華藏世界,而在其他派的法師中都講的是空理,好象沒有辦法和手段
來證到華嚴的境界的原因,在華嚴初祖法順等大師以外。卻有幾個真能深入法界觀
的呢?

對這段說說自己的看法,歡迎指正。
"華嚴宗所講的華藏世界",和"其他派的法師中都講的是空理",是兩回事兒嗎?如此,則華藏世界是另有的了?
凡夫的毛病就在於執實,佛說空則為對治,不拔除自性見,則對華嚴境界的理解是免不了基於二取的基礎上的,凡夫並不需要如此的「有」的安立,也並不缺乏類似的安立。不必想著那個華嚴境界如何「得」,破妄則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66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8
7
黃金假面 發表於 2008-7-16 11:33 | 只看該作者

轉個帖子。。。

有一位偉大的成就者堪布阿格旺波,他這樣講
[ 回複本貼 ] [ 跟從標題 ] [ 關閉本窗口 ] [ 刷新 ]
他在講到積累資糧的時候,說,積累六波羅蜜的前五度,是有相資糧;積累第六波羅蜜的般若度,是無相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聖者是二者彼此雙運。凡夫則是先後有別。

他說,按照藏傳佛教新譯派的觀點,積累福德資糧,是成就二色身(報身、化身)的緣起;積累智慧資糧,是成就法身的緣起。

但是,堪布阿格旺波又說,按照藏傳佛教舊譯派(寧瑪派)的觀點,積累福德資糧,跟「三身」沒有關係。

因為三身一直都在那裡,就好象太陽一直在天上,雲彩來去,會有光線明暗,但是太陽本身沒有增明或減暗。太陽就是太陽,它不因為雲彩是否被消除而有增減。眾生和佛陀一樣,本來就具足三身。但是在佛陀那裡就是三身。不過,在眾生那裡就是佛性,因為眾生還是要揭開烏雲。(但實際上這個烏雲也是錯覺,錯的比較真實而已)

所以,對於烏雲遮避太陽的凡夫而言,似乎有一個佛性到成佛的過程,但實際上,對於證悟的那一剎那,三身從來沒有改遷,沒有一個「佛」被「新成」,沒有一個太陽作為果,被消除烏雲的行為而製造出來。

因此,按照舊譯自宗的講法,積累福德資糧,消除烏雲業障,跟佛果沒有直接關係,因為佛果不是造出來的,但烏雲不消除也不行,因為夢中有情無法覺悟這個「事實」,六道還如水月般的宛在。

以上是堪布阿格旺波站在寧瑪派自古以來的傳統觀點上講述的。

所以,在大圓滿的基與基現竅訣中,以及顯宗的寶性論中,都著重的點出了,本來"法爾圓成不增不減"與「方便對治消除錯覺」之間的關係。就好似永嘉所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里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修道上來說:

顯宗的對治道,他們絕口不談太陽,小心的很,只是去消除烏雲。
密宗的轉化道,他們說,為了太陽,來消除烏雲吧。以果為因,所以也叫果乘。
大圓滿大手印的自性道,則直接指出太陽的體驗,無需操心烏雲,而烏雲本身也是幻覺,本來不存在。

道理如此,但不是講故事,是要實修的。
再者,沒有實修,從道理上辯論,會引發誹謗。
因此,也是要隱秘實修的。
就這樣吧。



本貼由值班版主農民於2008年7月11日 21:43:15修改過

------------------------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

本貼由農民於2008年7月11日15:48:26在〖網海蓮舟佛法論壇(國內版)〗發表.

http://sh.netsh.com/wwwboardm/962/messages/52650.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8
metrotown 發表於 2008-7-16 12:11 | 只看該作者
顯宗的對治道,他們絕口不談太陽,小心的很,只是去消除烏雲。
密宗的轉化道,他們說,為了太陽,來消除烏雲吧。以果為因,所以也叫果乘。
大圓滿大手印的自性道,則直接指出太陽的體驗,無需操心烏雲,而烏雲本身也是幻覺,本來不存在。


如果把「顯宗的對治道,他們絕口不談太陽,小心的很,只是去消除烏雲」這句話稍作修改,改為「顯宗的對治道,他們絕不妄談太陽,小心的很,只是去消除烏雲」,我想這篇文章就很圓融了,就會真正體現「佛法如蜜,中邊皆甜」的道理了。

實際來說,顯宗里的又有分空宗、相宗和性宗,性宗就是完全是講太陽了。而華嚴宗在性宗里來講,又走得更遠了,不光談到「緣起」,更有講到「性起」的道理,從理論上來講,已經超越了因乘和果乘的概念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08-7-17 01:55 | 只看該作者
單純就學佛來講,適合自己的法門是最好的。不然就沒有法法平等了。顯也好,密也好,都是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比較那條路好,那條路差。這條路有什麼優點,那條路有什麼不足,沒有實際意義。容易變成佛學。佛學解決不了生死問題。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0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8-7-17 03: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jogchen 於 2008-7-16 09:35 發表 [顯密與華嚴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是終點都是一樣,末學並未有分高低之意


白紙黑字, 當面扯謊話。 罰你去磕二十萬大頭, 再回來講話, 呵呵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1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7-17 23:36 | 只看該作者
好多謝這位師兄的教訓,這樣可以減輕我的業障,不過二十萬個響頭是否太多?可否
減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2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8-7-17 23: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jogchen 於 2008-7-17 23:36 發表 [顯密與華嚴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好多謝這位師兄的教訓,這樣可以減輕我的業障,不過二十萬個響頭是否太多?可否
減一些?


誰讓你學密宗?二十萬個頭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了。

有時間, 我這不學密的也想去磕呢!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chico 發表於 2008-8-5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樓 Djogchen 的帖子

40 萬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8-5 21: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8-8-5 12:12 發表 [顯密與華嚴 - 菩提樹下 -  backchina.com]  
40 萬如何?

由這裡去五台山是20萬公里,每兩步磕一次頭剛好夠!
普賢菩薩是我的偶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5
chico 發表於 2008-8-5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Djogchen 的帖子

那就峨眉山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6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08-8-6 04:55 | 只看該作者
哦!對不起,我忘記了五台山是文殊菩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6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17
WilliamFord 發表於 2009-1-26 2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