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巨額財富到底流入誰的口袋?

[複製鏈接]

70

主題

300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嘆 發表於 2009-1-9 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巨額財富到底流入誰的口袋?

作者:何清漣  

最近有兩條新聞,不由得讓我想到一個問題:中國的巨額財富到底流進了誰的口袋?

一條新聞是描繪底層民眾之窮苦。2008年末寒冬,四川平昌縣的60多個民工在失業后,為節約路費,騎著由三輪摩托車改成的「大篷車」,挈婦將雛,行程約 6千餘里,返回四川老家。據報載,這類故事發生多起。民工們備嘗艱辛節約的路費每家大約數百元至上千元,在公款吃喝動輒幾千元的中國官員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於民工家庭來說,卻是經濟蕭條時期過日子的救命錢。

另一條講的是京滬粵三地政府為籌集建設資金髮行為期5至8年的中期票據(即債券)。據有關資訊,購買中期票據的最大買家仍是銀行,如有政府背景的上海城投發行的中期票據,其大部分買家是銀行,只有少部分是券商。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回歸政府操縱金融的老路,用現代金融工具為形式,打通銀行和財政這兩隻中央政府的「錢袋」,拿民眾的銀行存款來代替財政投資。

第一條消息證實民窮,第二條消息則表明最富的地方政府家底其實也有限。事實亦證明,政府也從未在養老、醫療、教育上投入足夠的資金。到目前為止,政府積欠養老保險金將近1萬億,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至少也在1萬億元以上。富,既不藏於民,也不藏於國,那麼中國GDP連續高速增長20多年積累的國力――即巨額財富到底流到哪裡去了?

遠的就不算了,僅以本世紀零年代的數據做概略估計。從2001年到2007年,中國GDP總量從將近10.96萬億元攀升至2007年的24.6萬億人民幣,其中政府財政收入佔GDP總量的比重則從20%左右攀升至24%。不過,中國財政至今仍是「吃飯財政」,佔GDP 總量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財富,其中58%左右用來供養吃財政飯的公務員群體約7,000萬人。

這筆帳在明處,還有灰色收入這筆暗帳。灰色收入到底佔GDP總量多少?這是筆永遠也算不清的糊塗帳。有人提出一個了解官場實際腐敗程度的計算公式,即:

被查處的腐敗案件 + 腐敗黑數 = 實際腐敗數。

所謂腐敗黑數,是指確已發生但未發現,或雖發現但未懲處,因而沒有計算到腐敗案件統計中的腐敗官員數量占腐敗官員總數的比例。國際上習慣用百分比來表示腐敗黑數的大小。中國的腐敗黑數究竟是多少?有的學者估計80%以上,有的學者則認為達到了95%。這就是說,查處曝光的腐敗案件僅占腐敗總數的 5-20%。

大致可以說,財政供養加上灰色收入,中國公務員群體的中上層消耗了國民財富很大部分。但這只是消耗部分,還有通過各種途徑轉移成「私有財產」的部分,這部分已有一些資料備查。如果說海外中文世界里不少文章被中國政府指為「反華勢力」的造謠,沒有可信度,有兩條資料卻很有公信力,中國媒體也登載過。一條是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布的「2006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的150萬個家庭(約佔全國家庭總數的0.4%)佔有中國財富總量的70%――這還只計算了存款、股票等公開的金融資產,未計算灰色收入――而在發達國家,一般情況下是5%的家庭佔有50%至60%的財富。

上述資料只說明中國財富的集中程度,另一條資料則說明集中在什麼人手中。2008年12月10日,趙曉在「盛世危言:一組組令人心驚的數字背後」這篇文章中,引用了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一份聯合調查報告中的數據:截至2008年3月底,中國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 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 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

算清楚了巨額財富流入誰的口袋裡,中國改革的「合法性」還剩多少?這樣的「改革」還需不需要持續下去,請讀者自作判斷。



--原載:《華夏電子報》,2009-01-08
http://www.huaxiabao.org/article.asp?IssueId=278&ArtNb=1
不畏浮雲遮望眼。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沙發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9-1-10 03:17 | 只看該作者
小錢被貪官黑掉了
中錢讓奸商賺走了
大錢被老外套牢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300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6
3
 樓主| 空嘆 發表於 2009-1-10 20:0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大陸財產過億富豪91%是高幹子弟 !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37572

2008年12月10日,趙曉在「盛世危言:一組組令人心驚的數字背後」這篇文章中,引用了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一份聯合調查報告中的數據:截至2008年3月底,中國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 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 20,450餘億元。
不畏浮雲遮望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主題

447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4
老乾媽 發表於 2009-1-11 20:58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01月11日11:21   重慶時報  譚夢媛 



幾張假鈔的編號都是一樣的

相關新聞



百元假鈔各地出現引關注 暴露反假鈔機制漏洞

百元假鈔引發恐慌 專家稱只教認假幣是在推責

網友稱不希望HD90成為中國銀行業的三聚氰胺

視頻:實拍HD90高模擬百元假鈔

錢為工友代領,夫妻揣身上大半月

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呀!」去年12月23日,來自忠縣的孫雲和吳莉夫妻,終於領到兩人在工地打工掙來的2400多元工資。為給兒子買電腦,兩人沒捨得用,天天貼身揣在身上。然而前日,孫雲意外地發現:24張百元大鈔中,有19張都是假的!


夫妻共領2400元工資

2008年12月23日,在南濱路上某工地一間工人住的寢室內,吳莉從工友李海那裡領到了2448元錢,這是她和丈夫去年9月至10月期間,在長壽一工地打工掙的,是原來的老闆廖成結算的。吳莉說:「做完那個工地,我們和幾個老鄉一起來現在的工地,我做雜工,丈夫做木工。」

廖成回憶說,當時他是在渝北一碗水附近一家銀行櫃檯取的5萬元錢,下午開車將錢送到南岸,通知工人領走,孫雲夫妻因為有事無法準時前往,便讓老鄉李海代領。

當晚拿到錢,吳莉點了下數,便將錢揣進了貼身衣服夾層的一個包里,「根本沒想過錢會有假,看也不明顯。」

貼身揣大半月發現19張假鈔

次日,吳莉將錢交給孫雲,孫雲點了點錢,放進錢夾。因為想攢錢給正讀書的兒子買電腦,夫妻倆決定暫不動用這筆錢。

「每天,我都把錢隨身帶在身上,睡覺的時候就壓在枕頭底下。」孫雲說,直到元旦過後,因為兒子打算暫不買電腦,他們才捨得動用這筆錢。

「9號我拿錢去買菜,別個給我說是假的。」孫雲說,在對方的提示下,他仔細檢查了錢夾里的24張百元大鈔,發現其中竟然有19張是假的!

孫雲說,但當時和他一起領到工錢的工友並未發現異常。

「這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啊」

昨日下午,吳莉與孫雲將1900元假鈔出示給記者。

記者注意到,其中有8張編號為XQ開頭的同號假鈔,其餘為HD、FG等開頭的,有兩三張又分別同號。

這些假鈔中,有幾張的盲文和其他一些紋路,用手觸摸有明顯的凹凸感,正面左側可見水印。但左下角的綠色防偽標誌,顏色單調,轉動時不見變色。

「這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啊,我們肯定不會拿出去害人,但是上交了又心痛!」吳莉不停地抹淚,而孫雲重重嘆口氣后,又小心地把錢放進錢夾。(文中人物系化名)

假鈔編號

HD 90269879 1張

HD 90269881 2張

XQ 13889537 1張

FG 88366539 2張

FG 88366542 3張

FG 88366541 2張

XQ 13889539 8張

相關新聞

黑摩的3次換錢 真鈔被換假鈔

本報訊(實習記者 曾雪)昨日早上7點,剛從外地回來的農民工張先生準備去重慶北站買火車票,在渝澳大橋上搭上一輛無牌照的黑摩的,上車時說好價錢3元錢。司機卻把張先生拉到人和加油站,要求給83元車費。司機振振有詞地說:「我們這個是3元錢一里路,這麼遠就是83元。」

老實的張先生只得拿出了一張100元的給司機補。摩的司機卻要求再換一張一百的,一共換了3次。兩人的拉扯換幣引起過往計程車的哥詹師傅的注意,詹師傅知道張先生的錢被換成假鈔后,要求摩的司機還錢,摩的司機開起摩托就跑了。最後詹師傅把張先生送到人和派出所報案。

大連市民收TE、JD編號百元假鈔

本報訊 9日,大連有市民反映,他們也收到過假鈔,其中冠字型大小碼以「HD」、「HB」、「FA」開頭的假鈔居多,另有冠字型大小碼以「TE」和「JD」等開頭的版本。據市民吳先生介紹,一共收到過六張百元面值的假鈔。其中有四張百元假鈔以「HD」開頭,另有兩張分別是以「TE」和「JD」開頭。
一句話 辣辣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