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耕地紅線之爭,一場末路狂奔

[複製鏈接]

86

主題

3217

帖子

85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月華 發表於 2009-1-5 1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耕地紅線之爭,一場末路狂奔
劉松蘿

最近,是否保護耕地的問題再一次成為爭論的焦點。面對名目繁多的棘手問題,有些人認為放開佔用耕地的限制是重中之重。為了增加說服力,還有人認為唯有這樣才能夠改善農民的尚存狀況。至於中國人以後吃什麼,他們相信通過國際貿易完全可以解決。總之,就是半路出家的學者,半吊子的經濟學,以及不承擔後果的空談家。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需求量巨大。即使按照現在的土地和農業狀況,將來也需要進口糧食。耕地一旦大幅度減少,糧食進口量大幅度增加,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錯,國際糧食市場目前的供應尚可,價格也不高。但是,自稱經濟學家的人知道不知道,市場是動態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一旦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其價格就會大幅上漲。不僅如此,只要中國耕地面積減少,就會導致國際糧食期貨價格上漲。網友老林就指出,糧食生產的余量是應該保證的。否則,一旦出現恐慌,就不是靜態分析的那種結果了。

縱觀世界各國,大多對耕地採取保護的政策。我想,這方面的專家應該多發表一些意見。有人說,美國對耕地的政策相對寬鬆,這並不奇怪。美國的人均土地面積遠遠大於中國,同時還是糧食出口國。相比之下,曰本的政策更值得中國借鑒。

即使對於其他物資的進口,西方國家也不是沒有任何顧慮。美國盡量少開採自己的石油,曰本盡量不砍伐自己的木材,就是很好的例證。即使是石油,也不會總是花錢就可以買到。為了保證石油供應,很多大國付出了遠遠高於油價的代價。

這次的爭論提醒了我們,必須從現在起關注耕地的狀況。國內耕地的數量,近期和遠期能夠提供城市開發的土地數量,都應該處於公眾的視野之內。我認為,即使要突破18億畝的土地紅線,也不可以大規模地減少耕地,特別是不可以為了迎合投機的需要短期佔用太多的耕地。特別要指出的是,土地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資源。既然連足夠的耕地都難以保證了,就必須採取措施抑制房地產投機。

我贊成討論耕地問題,只是反對用賭徒的心態研究耕地和城市化。遺憾的是,經歷了去年國內的雪災和國際的糧食危機以後,有些人還是無動於衷。而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告訴我們,過於放任的市場經濟是災難性的。在華爾街賭博已經是後果嚴重,還要拿耕地去賭,實際上是延續了泡沫經濟時代的思維。

應該指出,在目前社會氣氛浮躁,專家的專業水平和個人操守低下的前提下,諸如突破18億畝的土地紅線的決策應該緩行。有些人過於亢奮,有些人急不可耐,不排除是某些利益集團的需要所致。沒有本事搞高科技,沒有本事搞高質量的製造業,依靠壟斷行業和房地產獲取暴利,中國的好日子已經要到頭了。現在,耕地無疑是有些人心目中下一個獲取暴利的目標。人們窮怕了,有些人眼紅了,至於後果......

因此,耕地紅線之爭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場末路狂奔。

不錯,全球化可以讓我們從國外買糧食。此外,我再告訴你們全球化還有什麼用處。過去我們對有些人苦苦相勸:耕地少了,環境污染了,錢多了又有什麼用?你的子孫後代怎麼辦?現在好了,全球化了。與其說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外國的糧食,不如說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外國的護照,子孫就可以移民。中國,不過是一條舊船而已。

請問,難道不是這樣嗎?

2008.1.5.凌晨
http://hexun.com/liqinguan/default.htm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