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8年國內十大新聞點評(轉貼)

[複製鏈接]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09-1-4 0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題:新聞事件見證書寫輝煌的中國--2008年國內十大新聞點評

    新華社記者杜宇、齊中熙、王敏

    年終歲尾,新華社評出2008年國內十大新聞,這些新聞事件再次見證了這一年的不尋常與不平凡。

    這不尋常,來自於我們經濟社會生活所面臨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不平凡,來自於我們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書寫著前進道路上的輝煌。

    成功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於無數中國人而言,是滿懷期待與喜悅之情踏入2008年門檻的。

    然而,自年初發生在南方部分地區的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開始,一系列來自國內國際,涉及自然、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的挑戰接踵而來。

    在新華社評出的國內十大新聞中,有5個新聞事件見證了2008年中國所經歷的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

    繼南方部分地區發生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之後,更大的災難突如其來,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山河含悲,草木嗚咽。

    除自然災害,社會生活領域面臨的考驗也接連不斷。

    拉薩「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18名無辜群眾的生命被奪走,382名群眾的人身受到傷害,幾百家店鋪被砸被燒,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中,一個鮮為人知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損害了29萬多名寶寶的健康,擊垮了一個經過50年打拚樹立起來的品牌,導致了2008年中國公眾對相關食品行業的疑慮與質疑。

    挑戰不僅來自國內,還源於國際。發端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在2008年演變為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並成為今年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

    災害和危機的影響範圍之廣,危害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50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使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公共設施等遭到嚴重破壞,死亡上百人,直接經濟損失1500多億元。

    被專家稱為「千年不遇」的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甘肅、陝西、重慶等10個省份受災,大量同胞遇難或失蹤,經濟損失慘重。

    金融危機波及面越來越廣,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主要指標全面下滑。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9%。這一增速,比1至8月份回落14.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31.8個百分點。

    從第二產業到第一、第三產業,從企業到普通百姓,從股市到樓市,從東部到中西部,無不感受著金融危機逼人的寒意。

    面對這些挑戰,「反應快、力度大」成為社會各界對中央政府的評價。

    自然災害到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啟動應急預案;經濟危機面前,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出台一攬子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種種舉動,帶給人們信心和溫暖。

    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中華民族所展示出的萬眾一心、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輝。

    從全力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到積極開展地震災區對口援建,從天安門廣場上,為地震遇難同胞哀悼時發出的「中國加油」聲,到面對經濟寒流,喊出「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企業」的口號,中國人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樹起一座令世界為之震撼的民族精神豐碑。

    年終歲尾,回望這些充滿挑戰的新聞事件,儘管災后重建尚需時日,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見底」,但值得欣慰的是面對重重挑戰,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11月份公布的投資和消費數據讓人眼前一亮: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開始加速,消費依然保持加速增長。

    前所未有的挑戰帶來民族振興的新機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這場危機是在我國站到新的發展起點、處於經濟新變革階段和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實現經濟發展戰略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並進一步提升開放經濟水平的良好機遇。」

    眾多「第一」永載史冊

    2008年,儘管充滿挑戰,但中國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在逐漸增強的國力和物質基礎上,眾志成城,創造一個又一個「第一」。由新華社評出的國內十大新聞記錄下這些輝煌。

    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並批准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大部制」為突破口的第六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拉開帷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為中國這艘巨輪的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這一年,中國在體育、科技、政治、社會事業、兩岸關係等方面創造了多個「第一」。這些「第一」震驚世界,惠及國人,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自信,將永載史冊。

    被新華社評為國內十大新聞之一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無疑是其中一個標誌性新聞事件。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舉辦奧運盛事,讓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實現了空前團聚。無論是先進的場館設施、還是志願者周到的服務,都讓世界看到了一個開放、自信、包容、友好的中國。北京奧運會也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美譽,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一朝夢圓。

    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同樣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9月27日16時41分,中國「神七」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19分35秒的艙外活動,漫長而又短暫,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中國也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這是一個讓全體中國人都為之自豪的歷史時刻。出艙活動完成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中第二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再進一步,我國將完成交會對接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體育、科技領域實現的夢想,讓世界看到中國的進步與自信,而在兩岸關係方面實現的突破,同樣讓世界看到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11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舉行兩會領導人首次台北會談,簽署了四項協議。12月15日,兩岸海、空運直航及直接通郵正式啟動,標誌兩岸直接「三通」基本實現。

    作為兩岸海上直航破冰鳴笛「第一人」,「立敏輪」船長陳信良說:「直接『三通』圓了兩岸民眾期盼已久的夢。以前台灣的貨輪到天津港很多時候從香港繞航,直航后不僅時間上可以節約一兩天,成本也可以降低15%,今後兩岸的人員和貨物往來將更加便捷和高效。」

    改革開放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

    2008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中國人經歷了大喜大悲,但仍然堅定前行。無論是面對挑戰還是創造輝煌,這種偉大堅韌的力量源自哪裡?

    從新華社評出的國內十大新聞中,不難找到答案:12月1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正是我們直面挑戰、創造輝煌的力量源泉。

    從1978年到2008年,改革開放過了「而立之年」,30年的創造性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並繼續發揮巨大的活力和創造力。

    「如果沒有30年來改革開放增長的綜合國力,沒有這個大背景下積蓄的創新精神和科技進步,就沒有中國航天的今天。」周建平說。

    不僅是航天領域,2008年,無論是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鬥爭取得重大勝利,還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圓滿成功,直至近期面臨國際金融危機採取的積極應對之舉,無不基於改革開放30年來蓄積的雄厚實力、人們觀念的開放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2008年,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日益加重,面臨的挑戰和前進的步伐,也令世界更加矚目。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4 1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9-1-4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4
amely7777 發表於 2009-1-4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主題

1086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5
Howei 發表於 2009-1-5 19: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