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訇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9-5-14 0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訇(Akhond),中國伊斯蘭教教職稱謂。波斯語音譯,意為「教師」、「學者」。亦譯「阿衡」、「阿洪」、「阿宏」等。約自明代後期胡登洲開辦經堂教育時起,中國穆斯林開始稱教授經文的教師為阿訇,后逐漸流行。其地位名列「三道」制或「五道」之下。18世紀末,隨著「三道」制的衰落,阿訇才基本上取代「三道」制,躍居首位,成為清真寺的主要負責人。今為由清真寺經堂大學或經學院「穿衣」畢業,具有較高宗教學識的宗教人員—的通稱。
  一般擔任小寺阿訇的條件是:必須受過經學教育;懂得基本教義和教法,能誦讀、通曉《古蘭經》;能為經堂中小學生授課。
  擔任大寺阿訇的條件是:通曉13本大學經典;熟悉教法、教義;能勝任教授大學學生;品德兼優。阿訇在中國受到穆斯林的尊敬和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教眾大多不通阿拉伯文,對於誦經、了解經義都有很大困難,對教法禮儀也知之甚少,故需阿訇來教育、講解、引導並代為執行。阿訇的職責是「替聖傳道」,領導穆斯林從事宗教活動。
  按照宗教學識素養、地位、職責等的不同,歷史上曾有如下幾種阿訇稱謂:
  1、掌教阿訇。即清真寺的伊瑪目,亦稱「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擔任,專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並帶領禮拜。歷史上曾一度變成世襲,近代已變為推舉聘任。
  2、開學阿訇。即向外地寺坊聘請的為經文大學授經的高級講學阿訇,或稱「統教」,其講學期間稱之為「開學」。以上兩種阿訇頗受尊敬,地位較高,俗稱「阿訇老人家」。
  3、三道阿訇。即協助掌教負責喚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圖白」和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闡釋和執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稱「鳴教」、「督教」、「副教」,合稱「三掌教」或「三道」。14世紀以來形成世襲,18世紀后已不復存在。
  4、住學阿訇。凡上經堂大學稱為「住學」,其學員則稱為「住學阿訇」或「海里凡」、「滿拉」。
  5、小學阿訇。即專教經文小學的阿訇。
  6、二阿訇。較大清真寺內專管宰牲和教經堂小學的阿訇。未設「三道」和小學阿訇的清真寺,二阿訇便一身兼數職。
  7、散班阿訇。即不在職的阿訇,多以為本坊穆斯林舉辦婚喪、誦經等宗教儀式之所得維持生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還將「阿訇」作為「先生」的尊稱,或用作複合人名,如「肉孜阿訇」、「努爾阿訇」等。 (馮增烈)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沙發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5-14 03: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9-5-13 14:55 編輯

阿---什麼呢?不會念啊。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