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七日革命:槍決齊奧塞斯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8-12-25      網易歷史綜合  摘自《20世紀大揭秘》,重慶出版社出版

  1989年12月25日下午,羅馬尼亞軍事法庭審判齊奧塞斯庫夫婦后,對其執行槍決。

1989年12月25日,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被槍決。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Nicolae Ceauş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又譯壽西斯古和希奧塞古),羅馬尼亞政治人物,是羅共成員,和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一起反抗安東尼斯庫的法西斯主義親德、意政權。1965年喬治烏-德治逝世以後,他成為羅馬尼亞的最高領導人,直至1989年被槍斃為止。

齊奧塞斯庫在任期間實行獨裁統治,民主被剝奪,他還任命親戚為政府官員,在政治上手段狠辣。在外交方面,他保持獨立自主,與蘇聯保持距離,曾與美國總統尼克松見面,並和以色列保持外交關係,譴責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侵略捷克。

儘管在外交上齊奧塞斯庫有許多成就,但是他經濟上的腐敗無能使得羅馬尼亞出現危機;而且齊奧塞斯庫居住於宮殿的豪華建築物中,過著豪奢的生活,與人民的一般生活脫節。而且齊奧塞斯庫還以秘密警察方式監視人民生活。1989年東歐共產黨紛紛倒台後,羅馬尼亞人民集會要求民主,受到齊奧塞斯庫強力鎮壓,結果引發更大騷動。

齊奧塞斯庫最後準備以直升機從總統府逃脫,結果被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逮捕,他和妻子埃列娜·齊奧塞斯庫被控以「屠殺六萬人民、積蓄超過十億美元的不當財產」等罪名,在經軍事審訊后被秘密槍決,並沒收所有財產。審訊及槍決過程的影片很快在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流傳,羅馬利亞的電視台也有播出。

齊奧塞斯庫之死揭秘

1989年冬天,東歐動蕩波及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示威活動,齊奧塞斯庫總統動用國家武裝力量進行鎮壓。數天後,羅馬尼亞國家電台突然宣布:齊奧塞斯庫總統「下落不明」。不久,便傳出了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的消息。為什麼一個頗有聲望的國家總統突然遭遇如此命運,一時間成為一個難解之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謎底逐漸被揭開。

齊奧塞斯庫總統「下落不明」

1989年末,東歐大陸出現了空前的動蕩,東德、波蘭、捷克、保加利亞相繼出現大規模的政治騷亂,很快,便波及到了羅馬尼亞。羅馬尼亞人心惶惶。

11月29日,羅馬尼亞奧運體操明星科馬內奇率先出逃,尋求西方國家的政治庇護。到美國后,她將出逃的「恐怖經歷」向西方新聞界公布。

這似乎是羅馬尼亞政治動亂的一個前兆。

12月15日,羅馬尼亞邊境城市蒂米什瓦拉發生警察與當地居民的激烈衝突,雙方都使用了武器,造成人員傷亡,全國性的政治動亂開始了。

羅馬尼亞國內動亂開始蔓延之時,齊奧塞斯庫似乎還相當沉得住氣。12月18日,他照常飛往伊朗,作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並同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舉行了會談。與以往惟一不同的是,總統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未隨同出訪。作為羅馬尼亞政府第一副總理,她坐鎮國內,控制事態發展。

此時,在遙遠的德黑蘭,齊奧塞斯庫總統還一再宣稱:「我們的形勢是穩定的。」

12月20日,一個可怕的消息在羅馬尼亞不脛而走:國家保安部隊在蒂米什瓦拉實施大屠殺,幾千群眾喪生,上萬人被逮捕或失蹤。當晚,齊奧塞斯庫從德黑蘭迅即回國,立即趕往國家電視台,對全國發表緊急講話,嚴厲斥責蒂米什瓦拉動亂是「帝國主義和復仇主義集團以及外國間諜機構組織的」,是「企圖阻止社會主義發展,使國家倒退到外國的統治下」的反革命行為。

12月21日,齊奧塞斯庫總統又在首都舉行的群眾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全國保持穩定。

但是,此時群眾已無心聽他演講了。就在這一天,布加勒斯特爆發了反齊奧塞斯庫的群眾示威大遊行,人們高呼:「要自由!不要齊奧塞斯庫!」「要麵包!」示威者衝進書店,焚毀齊奧塞斯庫的著作。

與此同時,以伊利埃斯庫為首的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宣告成立,宣布解散齊奧塞斯庫的全部政權機構。

緊接著,支持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與反對他的國家軍隊和群眾在首都市區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12月22日,「起義者」佔領了國家電台和電視台,宣告齊奧塞斯庫「下落不明」。

倉皇逃離布加勒斯特

此時,一架軍用直升機降落在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辦公大樓,齊奧塞斯庫還留在羅共中央辦公大樓里。街上,激烈的槍炮聲響個不停,齊奧塞斯庫感到大勢已去。

齊奧塞斯庫夫婦決定坐飛機出走。12月22日上午10點,46歲的飛行員馬魯坦接到命令,飛往羅共中央辦公大樓,去接齊奧塞斯庫。當直升機降落在辦公大樓屋頂上時,齊氏夫婦和羅共高級領導人曼內斯庫的妻子及政治局委員博布,還有齊氏的兩名保衛人員出現在屋頂上,他們急急忙忙鑽進座艙,直升機座艙狹窄,其他領導只得留在大樓內。

此時,街上的槍聲漸漸稀了,數百萬人湧上街頭,示威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飛行員馬魯坦心想:「這個任務太艱巨了,要想直升機在數百萬群眾頭上飛過,不為人知是不可能的。」但他必須嚴格執行這一緊急政治任務。

11點30分,直升飛機起飛。座艙狹窄,位置不夠,副駕駛只得坐在齊奧塞斯庫的膝頭上。飛機直飛布加勒斯特以北的斯納戈夫村,齊奧塞斯庫在那裡有一個夏宮。

飛機飛行了25公里,到了斯納戈夫村,在別墅花園裡降落。此時,曼內斯庫的妻子瑪麗婭和政治局委員博布被要求離開直升飛機。瑪麗婭吻了齊奧塞斯庫夫婦的手,被迫離去。而博布離開飛機后不久,即被群眾逮捕。齊奧塞斯庫在別墅匆匆忙忙地打了兩個電話,進廚房吃了點東西,又裝上兩大袋食品,重又登上直升飛機。

齊奧塞斯庫決定飛往布加勒斯特西北18英里的博泰尼軍用機場,準備從那兒飛離羅馬尼亞,逃往國外。

齊奧塞斯庫焦燥不安,他命令飛行員不要與地面指揮塔聯絡。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齊奧塞斯庫保鏢都用手槍頂著飛行員的腦袋。

然而,這位並不忠於齊奧塞斯庫總統的飛行員故意飛得很高,以便使雷達可以追蹤到直升飛機的蹤跡。當接近軍用機場時,馬魯坦告訴齊氏夫婦說,他們可能已被雷達追蹤到了。

齊奧塞斯庫同時也聽到了廣播,說羅馬尼亞領空已被封鎖,禁止飛行。於是,他命令飛行員在軍用機場以外的地方降落,他最害怕落入叛軍手中。直升飛機在距布加勒斯特52公里處一個小鎮附近的曠野上降落了。這時,效忠齊奧塞斯庫總統的人乘坐兩輛汽車追上了他們,齊氏打算到公路上碰碰運氣。此時,已是12月22日下午1時左右。

公路上運氣同樣不佳。

齊氏夫婦和兩名保鏢先截住了一輛紫紅色達契亞牌汽車。但半小時后,無線電廣播了他們逃跑的新聞,並描述了這輛汽車的特徵,於是,他們只好在沃克雷什奇村停下來。

下午2時,居住在該村的一個名叫彼得里紹爾的工人吃過午飯後,把他的黑色達契亞1301TX牌汽車開出花園,準備擦洗。門口的柱子上有一個廣播喇叭,報道說,齊奧塞斯庫夫婦正向特爾戈維什泰方向逃竄。此時,街上靜悄悄的,空無一人,鄰居們都在電視里收看「革命」的場面。

這時,一輛紫紅色達契亞牌汽車穿過街道,停在離彼得里紹爾七八米的地方。後面又跟著兩輛汽車,一輛藍色,一輛黃色,它們相繼停下來。一個男子從第一輛汽車裡鑽出來,問彼得里紹爾能否借些汽油。彼得里紹爾剛要邁步去車庫取油,只見那男子突然拉開藍色闊條法蘭絨外衣,拔出手槍,用槍頂著他的脖子,命令他立即發動汽車。

彼得里紹爾不想離開村子,就把車開進右手第一條小街。他的妻子見此情景,立即跑去向愛國衛隊報告。但彼得里紹爾的車沒開出多遠,就被那輛紫紅色達契亞牌汽車截住了。從車裡下來二男一女,強行上了彼得里紹爾的黑色汽車,其中一男一女正是齊奧塞斯庫夫婦。

「快救救我們,把我們帶到你家去!」埃列娜·齊奧塞斯庫一上車就向彼得里紹爾求援。但彼得里紹爾執意不肯,說這太危險,並大聲請求他們:「 別殺我!別殺我!」埃列娜見他如此緊張,就安慰他說:「你要想活命,就好好開車。」於是,汽車向特爾戈維什泰方向開去。那是一個位於首都布加勒斯特西北 70公里處的城市。途中,齊奧塞斯庫還問了彼得里紹爾的名字、工作單位及他是否喜歡自己的職業。

車上,齊氏的保鏢穿著運動服,而齊奧塞斯庫仍和當政時在電視上講話那樣,大衣、領帶、圍巾一應俱全。埃列娜梳裝打扮得像去參加公眾集會,手中提著一個精巧的手提包。

彼得里紹爾40多歲,是3個孩子的父親,他是一個合作社的工人,住在沃克雷什奇村。他非常害怕,握著方向盤的手不停顫抖,渾身哆嗦得厲害,無法穩定操作。埃列娜伏在他的肩頭,問他是否喝多了酒,又問他是否是基督教徒。彼得里紹爾回答「是」。埃列娜鬆了口氣,身子靠在靠背上,好像不那麼緊張了。而齊奧塞斯庫則總是隔著玻璃往外看,嘴裡不停地說:「曼內斯庫丟了!曼內斯庫丟了!」

汽車在公路上忽快忽慢,後來竟噼噼啪啪地亂響起來。慌亂之中,彼得里紹爾一會兒說汽車沒有油了,一會兒又說可能是汽油質量不好導致噼啪作響。埃列娜頓起疑心,懷疑他故意搗鬼。她一把抓住彼得里紹爾的衣領,另一隻手則伸入自己的襯衣里,似乎是握住手槍柄。隨後,彼得里紹爾就感覺到一件冷冰冰的金屬物頂住了自己的後背,但他沒有看到武器。埃列娜吼叫道:「你為什麼撒謊?油箱指針我看得很清楚。羅巴尼亞的汽油是世界上最好的!」她大聲命令道:「 打開收音機!」

齊氏夫婦和保鏢一直商量著究竟往哪裡逃跑。埃列娜建議取道科比亞森林,那裡有羅馬尼亞4號人物迪姆卡的一所別墅。迪姆卡一直是這對夫婦的好朋友,而齊奧塞斯庫則堅持去特爾戈維什泰城邊的特種鋼鐵公司,他曾多次視察這個工廠,並認識那裡的秘密警察頭目。汽車朝特種鋼鐵公司開去。

此刻,電台正廣播米爾恰·曼內斯庫的一篇講話,齊奧塞斯庫剛聽到前面的幾個字,就像昏厥一樣癱倒了,頭垂到儀錶盤上。接著,他又抬起頭來,喃喃自語道:「完了!但情況不是這樣。」

當汽車靠近特種鋼鐵公司的值班崗亭,工廠的第一道門就打開了,齊的保鏢下了車,上前與工人搭話。一會兒,保鏢回來說道:「工人已經罷工了。 」這時,有10多個人圍了過來,有人認出了齊奧塞斯庫總統夫婦,人們開始向車子投擲石塊,同時高呼:「打死殺人犯!」工廠的警衛也加入了吶喊者的行列。這時,埃列娜又一次抓住彼得里紹爾的衣領,命令他開車衝過去。汽車衝進工廠,又從後門逃了出來。

總統夫婦落入士兵之手

從特種鋼鐵公司逃出來后,齊奧塞斯庫哭泣起來,他一邊流淚一邊說:「我年輕的時候,這裡一片荒蕪,什麼也沒有,是我給他們創造了這一切,是我給他們創造了這一切!」

隨後,齊奧塞斯庫命令司機把車子開到離工廠5公里的烏爾半。戰前,當他還是年輕的地下黨積極分子時,就曾隱蔽在這個小城市裡。然而,這一次,他在那裡一無所獲,沒有找到藏身之處。

汽車只好又朝特爾戈維什泰市的保萊斯庫大街開去。齊奧塞斯庫說:「我們還要到市委去碰碰運氣。」

此時,街上到處是遊行隊伍,滿街是旗子、標語和口號聲,汽車數次被堵,無法開快。齊奧塞斯庫對司機說:「我們完了!快鑽進衚衕,別管交通規則。」

在一條衚衕里,車子被一輛裝滿石頭的卡車擋住了去路,齊的保鏢下車去探路。這時,從一幢房子里走出兩個年輕人,他們認出了齊氏夫婦,接著,整條街的人群都騷動起來。齊奧塞斯庫一看勢頭不對,急忙命令司機趕快發動汽車,掉頭就跑,連那個保鏢也顧不上了。齊奧塞斯庫夫婦又大喊大叫起來,命令道:「我們完了,快把我們送到黨委會去!」埃列娜又把一個金屬玩意兒抵住了彼得里紹爾的後腦勺。

隨後,汽車開到了位於特爾戈維什泰市卡洛米特卡河畔的「黨之家」。埃列娜說:「到家了!咱們安全了!」在緊閉的大門前有一對夫婦,顯然對於這輛汽車的突然到來感到害怕。

齊奧塞斯庫走下車來,鎮靜地問道:「可以進去嗎?」那個男子答道,門都鎖了,他沒有鑰匙。他的妻子則大聲說:「快離開這裡,人們會殺死你們的!」

這時,齊奧塞斯庫夫婦決定取道高級別墅區。車子開到了一座無人居住的別墅,埃列娜想停下來,暫時躲在裡面。但齊奧塞斯庫反對,他已經脫掉了那件容易被人認出的大衣,他說:「這裡不行!我在這裡會被凍死的。」

這時已是下午3點45分,夕陽西下,天氣漸漸暗下來,嚴冬的寒氣逼來,整個地區空空蕩蕩,齊奧塞斯庫夫婦決定重新上路。

埃列娜建議去浦里斯卡森林,而齊奧塞斯庫執意要去隆魯克斯燈泡廠碰碰運氣,這是他們這一天的第6個求救點,但這個工廠也罷工了。

當汽車又一次重新上路時,夜幕已經降臨。這時,齊奧塞斯庫夫婦已不再說話了。司機彼得里紹爾想,他們已知道自己完了,他的心稍微鎮靜了一些。隨後,彼得里紹爾問齊氏夫婦,要不要把他們送進某個兵營。他們激烈反對,說:「千萬別去那裡,繼續往前開!」

彼得里紹爾發現前方右側數百米的地方有一個柵欄門,這裡是植物保護中心。他把車子開進去,停在兩棵樹之間,並告訴齊氏夫婦已經進停車場了,埃列娜此時才放鬆彼得里紹爾的衣領。齊奧塞斯庫讓彼得里紹爾進去探問,看看人們是否願意幫助他們。

這位司機直登上燈火通明的台階,走進大廳。裡面有十幾個人,正在從電視里觀看白天發生的事情。彼得里紹爾對他們說,他已經抓到齊奧塞斯庫夫婦,就在樓下的汽車裡。沒想到那些人聽后哈哈大笑起來,因為電視里宣布齊奧塞斯庫夫婦已經「就擒」。他只好反覆解釋,使勁做手勢,那伙人仍然將信將疑,嘻嘻哈哈地讓他悄悄把兩口子帶來,以免驚擾他們看電視。有一位認識司機的技術員發覺彼得里紹爾的驚恐不像是裝出來的,他立即驅散眾人,騰出一間辦公室,讓彼得里紹爾把齊氏夫婦領進來。

彼得里紹爾回到汽車跟前,對齊奧塞斯庫夫婦說:「這裡很安全,他們願意幫助我們。」已是精疲力盡的齊氏夫婦鬆了一口氣,疲憊不堪地走出汽車,看到那位技術員站在台階上向他們招手。齊氏夫婦心裡一陣溫暖,以為得救了。彼得里紹爾上前攙扶著齊奧塞斯庫,埃列娜緊隨其後。他們進了那間辦公室,就被關了起來。那個技術員隨即給一個軍事中心打了電話,一支軍隊很快趕到這裡。當持槍的士兵出現在辦公室門前時,齊奧塞斯庫夫婦驚呆了。齊奧塞斯庫大聲吼叫著,他以為自己昔日的威風可以鎮住這些士兵,但是,一切都成為過去。士兵們不容分說,將齊氏夫婦推上軍車。

總統身上布滿彈孔

1989年12月25日,當歐洲的千萬個家庭正圍坐在五彩繽紛的聖誕樹旁歡度聖誕節時,羅馬尼亞人在激烈的槍聲中,也戰戰兢兢地度過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在這一天的下午,在羅馬尼亞一個軍營的餐廳里,設立了一個臨時的秘密軍事法庭,準備對齊奧塞斯庫夫婦舉行最後的審判。

兩點左右,原羅馬尼亞總統、羅共中央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埃列娜被軍人從一輛裝甲運兵車上押解出來,坐到秘密軍事法庭的被告席——一張普通的桌子後邊。

71歲的齊奧塞斯庫身著黑色外套,面色蒼白,神情疲憊。他的夫人埃列娜包著頭巾,表情木然地坐在他身邊。

一個醫生走過來,為齊奧塞斯庫量血壓。隨後,審判開始。

有人大喊:「站起來,這是法庭!」齊奧塞斯庫和埃列娜就像沒有聽見一樣,仍然坐著不動,兩名軍人走上前,強行將他們拉起來。檢察官說:「齊奧塞斯庫先生,你還有機會在合法組成的法庭面前說話。我希望你為自己辯護……這是你的權利。」

齊奧塞斯庫以抗議的口氣說:「我不承認任何法庭,我只承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政變,我不承認任何人。」

審判長不耐煩他說:「我們根據本國憲法來審判你,這不是你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了解法律。」

接著,檢察官宣布,由公安部宣讀起訴書:「今天審判被告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埃列娜·齊奧塞斯庫,乃是因為他們對羅馬尼亞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這份控訴書上羅列出他們的罪行是:

一、大量屠殺人民,犧牲者超過6萬名;

二、利用秘密警察來對付人民和國家,損害了國家的力量;

三、在各個城市製造爆炸事件,破壞建築物和公共財產;

四、把國家經濟搞得一團糟;

五、在國外銀行存款超過10億美元,並企圖利用這筆巨款外逃。

檢察官說:「大家都知道,到今年12月22日為止,整個國內發生的事情。缺少醫藥,缺少許多人民所必需的東西,許多兒童患病不治而死,軍事醫院中沒有醫藥,沒有暖氣,也沒有吃的……」

接著,檢察官又問道:「蒂米什瓦拉是怎麼回事?你知道蒂米什瓦拉的種族滅絕嗎?」

齊奧塞斯庫吃驚和憤怒地反問道:「什麼種族滅絕?」

檢察官厲聲問道:「是誰下令用刀殺人的?你知道不知道,在布加勒斯特的共和宮廣場上,有人竟向群眾開槍?甚至現在還有人向無辜的群眾開槍?」

齊奧塞斯庫搖搖頭,說:「我不回答任何問題。」

檢察官繼續說:「到處都有抗爭,到今天為止,犧牲的人已超過6?4萬。是你把人民弄窮了。為了逃避你的迫害,知識分子,真正的學者,都已離開了這個國家。開槍的那些外國雇傭兵究竟是什麼人?被告,快回答!」

這時,齊奧塞斯庫情緒變得激動起來,他大聲說:「這是另外一個捏造的罪名,我不會回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面前,我將回答任何問題,我不承認這個法庭。」

這時,辯護律師開口了,他說:「我認為對兩位被告的審判的法律程序是正確的。至於他們簽不簽名,只要有證據,他們仍應被起訴……不過,我要求法庭,此項判決絕不能出於報復的原因。」

齊奧塞斯庫堅持說:「我不承認……」

齊奧塞斯庫顯然蔑視這個所謂的「軍事法庭」,在審判過程中,他經常望著天花板,表示出一種蔑視和傲氣。

檢察官並不理會他的傲慢表情,繼續問道:「為什麼你將所有農產品輸出,而使人民忍飢挨餓?你毀掉了羅馬尼亞人民,毀掉了經濟。這類事在文明世界里是聞所未聞的。」

齊奧塞斯庫分辯道:「事實上是農民第一次可以分配到200公斤小麥。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他們還有權利再分配到好幾公斤小麥……在歷史,羅馬尼亞的農村從來沒有像這樣的重大發展……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有像我國如此快速發展的步伐。」

檢察官顯然不想聽他的分辯,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被告,回答你在瑞士存款的事情!」

一直沒開口的埃列娜一聽存款的事,就控制不住情緒,連聲說道:「證據!證據!證據!」

齊奧塞斯庫對此事卻顯得十分平靜,他只是說:「我們沒有任何存款。你們是在故意找碴。」

這時,檢察官拿出一份擬好的文件,說:「你願在這項聲明上簽字嗎?」

齊奧塞斯庫拒絕了:「我不會在任何聲明上簽字。這個法庭是非法的。你們發動了政變,有一天,你們將在人民面前回答問題!」

齊奧塞斯庫講這一段話時,氣憤到極點,他尖聲叫著,使勁揮動手臂,指著審訊人員。

檢察官轉向埃列娜:「你是副總理,你有沒有向蒂米什瓦拉下令開槍?」

埃列娜反問道:「你們也是官員,你們應當知道政府是不會在蒂米什瓦拉下令開槍的。」

檢察官追問道:「那麼是誰下令開槍?外面謠傳這些恐怖分子是國家安全局的人……你,齊奧塞斯庫,米勒將軍(羅馬尼亞前國防部長,傳言自殺而死)是在什麼情況下死的?」

齊奧塞斯庫大聲說道:「米勒是叛徒,是他自己單獨離去,並決定自殺的。他未能執行重建秩序的命令。」

檢察官轉向埃列娜:「你哪兒來的錢支付所有你在上面署名的出版物的費用?以及向全球發行的科學書籍?」

埃列娜揮了揮手,討厭地說:「不要煩我,不要再拿這樣的問題找碴!」

檢察官又問埃列娜:「你有沒有精神病?」

埃列娜斥責他是在侮辱她的人格。檢查官說:「我問這話,只是因為想知道你是否可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回答問題。」

埃列娜轉向她丈夫,用一種聽天由命的口氣說;「什麼都不要說了。」

齊奧塞斯庫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我不承認失敗,也不承認任何事情。我從14歲開始,就為人民奮鬥,人民仍是我們的。」

此時,法庭審判暫停片刻。不久,法庭重又開庭審判,最後宣判道:「根據刑法第162條,第163條,第165條和第375條,我們認為兩名被告有罪,現在特別軍事法庭宣布,判決如下:沒收被告的所有財產,並處以死刑。」

宣判一完,齊奧塞斯庫夫婦就大聲提出抗議,但法庭宣布:「此項判決不準上訴!」

審判結束,齊氏夫婦即被帶上刑場。據一個名叫盧博伊的上尉回憶,埃列娜同她丈夫一起被帶出去時說:「我們希望死在一起,我們用不著別人憐憫。」

刑場在一座建築物的院子里,齊氏夫婦被帶到院子的一端,他們的背後是一堵磚牆,上面布滿了彈孔。71歲的齊奧塞斯庫在最後時刻說:「如果你們想槍斃我們的話,盡可槍斃,但是,我們不承認你們這個法庭。」盧博伊後來說,法庭曾向他們提供辯護律師,但是,他們都堅決地拒絕了。

當地時間12月26日下午4時,一支3人的行刑隊執行槍決。據外電報道,行刑前,埃列娜曾向行刑士兵喊道:「你們怎能向我們開槍,我曾經那麼關懷你們,我是你們的母親。」一個士兵回答說:「不,你不是我們的母親,你是殺死我們母親的兇手。」齊奧塞斯庫拉了拉埃列娜,說:「不要再說了。」這對風雨同舟幾十年的夫婦緊緊擠靠在一起。

槍聲響了,兩名犯人倒在血泊中……

12月26日,羅馬尼亞電視台播放了審判齊奧塞斯庫和他被槍決后的錄像。

齊奧塞斯庫從被群眾歡呼到被逮捕、被審判直至被處決,僅僅發生在32天之內。風暴背後的秘密

齊奧塞斯庫於1918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的一個農民家庭,在9個孩子中排行第三。少年時代,他做過鞋匠的學徒,後來當了工人。16歲時,他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是處於地下狀態的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名活躍少年。自1965年起,他連續擔任羅共總書記24年。

在國際上,他曾一度很受尊敬,因為除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之外,羅馬尼亞是惟一不聽從蘇聯指揮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羅馬尼亞執行獨立的外交路線,例如,它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同以色列保持外交關係,譴責蘇聯出兵捷克。這一點很受西方國家的讚賞。美國的兩位總統尼克松和福特都曾訪問過羅馬尼亞,英國女皇還曾授給齊奧塞斯庫尊貴的頭銜。

然而,為什麼這位14歲起就為人民奮鬥的政治家晚年卻遭到如此的悲慘結局呢?

齊奧塞斯庫自1965年坐上羅共第一把交椅以來,僅用3年時間,就當了羅馬尼亞國家元首和羅馬尼亞三軍統帥。1974年,他又修改了羅馬尼亞憲法,當上了羅馬尼亞總統,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同時,他清洗異己,迫使一大批老幹部下台,在各個關鍵崗位上安插親信和家族成員,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家族統治。

他的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從一名紡織女工平步青雲,最後,當上了羅馬尼亞第二號人物:羅共中央政治局執委、政府第一副總理。

齊奧塞斯庫的小兒子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因齊氏夫婦均已年過七旬,他們又將小兒子任命為一個縣的縣委書記,以便將來接他們的班。

齊奧塞斯庫的大兒媳波麗亞娜是羅馬尼亞少先隊全國委員會主席、團中央書記。

齊奧塞斯庫的哥哥馬林·齊奧塞斯庫,原為羅馬尼亞駐奧地利使館商務參贊。

齊奧塞斯庫的弟弟安德魯察·齊奧塞斯庫,原為羅馬尼亞內政部幹部培訓中心主任。

在羅共中央委員名單里,姓齊奧塞斯庫的就有66人之多。一些其他親戚,包括埃列娜的兄弟等,也擔任了羅共中央委員、政府部長等要職。因此,相傳羅共中央開會,就好像是齊奧塞斯庫的家庭會議一樣。於是,「社會主義是一家」的政治笑話便不脛而走。經過20多年的苦心經營,齊氏居然在社會主義的羅馬尼亞成功地建成了頗有中世紀色彩的「齊家天下。

就在齊奧塞斯庫家庭蒸蒸日上之時,羅馬尼亞的經濟卻每況愈下,成了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物價猛漲,燃料不足,藥品匱乏。8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競相推行經濟改革,而齊奧塞斯庫卻違背時代的潮流,一意孤行,完全拒絕在羅馬尼亞推行任何經濟改革的措施,即便是對中國的改革經驗和成就,也對國內進行嚴密封鎖,不準新聞媒體報道。他振興經濟的辦法是大借外債。為償還債務,他實行了一系列嚴厲的緊縮措施。在羅馬尼亞,連續7個年頭,冬季居民供暖每天不超過4小時。1989年冬季,羅馬尼亞每個居民每日只配給300克麵包,一個月半公斤肉,200克乳酪,1磅食用油,1公斤糖。在很多地區,連這些最低的供應亦不能保證,許多人在饑寒中度日。羅馬尼亞的外債雖然還清了,但人民的忍耐力也到了極限。

導致齊氏下台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1989年12月羅馬尼亞的蒂米什瓦拉「大屠殺」事件。

據羅馬尼亞前總理彼得·羅曼回答德國《明鏡》周刊記者時說,立即審判和處決齊氏夫婦,主要是擔心忠於齊奧塞斯庫的武裝力量營救他們而造成更大的內亂,根據已經得到的消息說,武裝的傘兵部隊正策劃營救這對夫婦。

羅馬尼亞總統揚·伊利埃斯庫說,軍方敦促迅速處決,因為他們擔心出現「恐怖組織」。這是導致齊氏夫婦迅速被審判又被處決的直接原因。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沙發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1-1 22:57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1月1日

齊奧塞斯庫之死

張漢文 周榮子

2008年第8期 炎黃春秋雜誌


毛澤東會見齊奧塞斯庫夫婦


齊奧塞斯庫夫婦在所到之處都組織群眾舉行盛大歡迎。圖為齊夫婦在參觀一學校時,學生們手舉齊夫婦的照片


1989年12月22日中午齊奧塞斯庫夫婦在黨中央大廈屋頂乘直升飛機逃走


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群眾衝進黨中央大廈后,把齊奧塞斯庫夫人的照片踩在腳下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是前羅馬尼亞黨政領導人。他曾多次訪華,為中國人民所熟悉。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颳起一場政治風暴,幾天後齊奧塞斯庫及其夫人埃列娜竟倒在本國人的槍口下。我們是新華社駐羅馬尼亞記者,親歷了這場政治風暴,見證了齊奧塞斯庫之死。

山雨欲來

齊奧塞斯庫在執政後期實行個人專制,壓制民主,不顧百姓生活,引起社會上的不滿。

1979年在羅共十二大上,羅共創始人之一、前羅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康斯坦丁·帕伏列斯庫即席發言,批評齊奧塞斯庫擺脫黨的領導、凌駕於黨之上。他反對齊奧塞斯庫連任黨的總書記。當時,這件事被西方媒體稱為「一顆政治炸彈」。

1987年11月15日,羅馬尼亞中部工業重鎮布拉索夫市工人群眾舉行了大規模的反對齊奧塞斯庫的示威遊行,示威者以全國著名的「紅旗」卡車廠的工人為主。

1989年3月,6名羅馬尼亞前高級黨政幹部通過外國電台聯名發表一封給齊奧塞斯庫的公開信,指責他造成國民經濟崩潰,踐踏人權,使社會主義名譽掃地。這6名前領導人是:前黨中央第一書記(1954年4月至1955年10月)、前政府副總理格奧爾基·阿波斯托爾,前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亞歷山德魯·伯爾勒德亞努,原外長科爾內留·曼內斯庫,羅共創始人之一、前羅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康斯坦丁·帕伏列斯庫,羅共黨報《火花報》前總編西爾維烏·布魯坎,和羅馬尼亞前駐美國大使館政務參贊米爾恰·勒強努。

由於《自由歐洲電台》等西方等廣播電台的傳播,此信在羅馬尼亞家喻戶曉。羅普通百姓對此信給予稱讚,認為說出了他們心裡的話。許多人說,面對齊奧塞斯庫的獨裁統治,連老幹部都無法忍受,站出來說話了。

廣大群眾對齊奧塞斯庫十分不滿,但由於當局的嚴密控制,人們無法發泄,就編了許多政治笑話諷刺、挖苦齊奧塞斯庫。當時羅馬尼亞政治笑話很多,流傳很廣。下面選笑話兩則:

一次,在一家肉鋪前許多人排長隊等候買肉。一大清早人們就來排隊了,十分辛苦,能否買到還是未知數。一個人罵罵咧咧地說:「市場供應這麼糟,全是齊奧塞斯庫搞的。現在我去把他幹掉!」說完便走了。過了一會兒,此人返回,繼續排隊。其他人就問他是否把齊幹掉了。他一言不發。大家就罵他是膽小鬼,放空炮。此人實在忍受不了了,就大聲說:「那裡的隊伍排得比這兒還長!」

在布加勒斯特,許多申請出國的人正在排隊領取護照。其中一人回頭看到他身後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斯庫看到他吃驚的樣子便說:「既然大家都要出國,那麼我也走。」此人立即對齊奧塞斯庫說:「如果你走的話,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出國呢!」

十二月風暴

1989年12月的政治風暴是從羅馬尼亞西部的蒂米什瓦拉颳起來的。蒂米什瓦拉是羅馬尼亞西部最大的城市,它距離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邊界只有40多公里。城市居民除了羅馬尼亞族人外,還有匈牙利族、日爾曼族和塞爾維亞族。在這裡人民打開電視機就能看到匈牙利、南斯拉夫的電視節目。

1989年 10月匈牙利政局發生劇變,執政的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建為社會黨,匈開始實行多黨制。羅馬尼亞的匈牙利族人對進在咫尺的匈牙利政局變代十分敏感。1989年 12月間,匈牙利電視台多次播放羅馬尼亞匈牙利族牧師特凱什·拉斯洛批評齊奧塞斯庫的言論。對此,齊奧塞斯庫十分惱火。12月15日晚,幾名羅馬尼亞警察打算強制匈牙利族牧師拉斯洛從這座城市遷走,結果遭到200多名匈牙利教徒的強烈反對(羅馬尼亞是多民族國家,羅馬尼亞族佔全國人口的89%;匈牙利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匈族人占這個國家人口的百分之6%—7%)。第二天(12月16日)下午,這個城市爆發了有上萬人參加的遊行,其中多數是羅馬尼亞族人,他們的要求已從反對讓匈牙利族牧師遷居變成反對齊奧塞斯庫專制。16日晚,齊奧塞斯庫在布加勒斯特連夜召開黨中央會議,商討對策。17日在齊奧塞斯庫的指令下,羅馬尼亞軍警在市內開了槍,抓了一些鬧事者,平息了騷亂。18日齊奧塞斯庫按原計劃出訪伊朗。20日下午齊奧塞斯庫結束訪伊回到布加勒斯特。

12月20日晚,飛揚跋扈、過於自信的齊奧塞斯庫決定21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群眾大會,支持他在蒂米什瓦拉採取的鎮壓行動。他萬萬沒想到,這次集會恰恰給憤憤不平的群眾提供了上街鬧事的良機。21日中午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共和國宮廣場上,數萬名布加勒斯特市民出席了這次群眾大會。12時15分齊奧塞斯庫走上設在羅共中央大廈陽台上的主席台,開始講話。但沒過多久,群眾便開始起鬨,會場上一片混亂。齊奧塞斯庫未講完話,便退進室內。與會的人們很快匯成幾支隊伍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開始了遊行示威,他們高呼反對齊奧塞斯庫專政的口號。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軍警同遊行示威者對峙。

12月22日上午10時,即在布加勒斯特爆發示威遊行的第19個小時,支持齊奧塞斯庫的羅馬尼亞軍隊開始倒戈,羅馬尼亞軍人從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撤走。羅馬尼亞防暴警察再也擋不住遊行隊伍的衝擊。示威群眾立即匯成幾股洪流向齊奧塞斯庫所在的黨中央大廈聚集,並向黨中央大廈衝擊。一些人打破一層樓的窗戶,把齊的著作和畫像扔了出來。齊奧塞斯庫夫婦看大事不好,下令調來直升機,從大廈的頂部平台逃走。12時10分,直升機起飛後向首都布加勒斯特北部郊區飛去。

12月22日一個新的政黨——羅馬尼亞救國陣線成立。它是群眾自發行動起來後由一些羅馬尼亞頭面人物組成的,也是當時在羅馬尼亞發生的一系列重大行動的策劃和組織者。

救國陣線的主要領導人伊利埃斯庫,他原來是羅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因與齊奧塞斯庫意見不一,1971年被齊奧塞斯庫解職。齊奧塞斯庫死後他當選為羅馬尼亞總統(1990—1997年)。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颳起的這場政治風暴,其勢頭之猛,風速之快,出乎眾人的意料。它最終使這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馬尼亞共產黨失去了執政地位。

途中變故

直升機向何處飛?齊奧塞斯庫拿不定主意。他決定先到布加勒斯特以北幾十公里處的總統別墅——斯納戈夫別墅。12時30分直升機抵達總統別墅。齊奧塞斯庫夫婦下機后,匆匆走進別墅,把一些物什裝進兩個藍色的大提包里。在一個提包里他們還放了一些麵包。

直升機載著齊奧塞斯庫夫婦和他們的兩名保鏢再次起飛。飛機起飛后機長瓦西里向空軍指揮部通報了情況。他試圖掉轉直升機飛往離首都不遠的一羅馬尼亞空軍基地,但在齊奧塞斯庫保鏢的威脅下,他只得向西北方向飛行。瓦西里偷偷向基地報告了自己的方位,並盡量升高,使雷達便於跟蹤。最後,他對齊奧塞斯庫說:「地面雷達已捕捉到我們,幾分鐘之後防空武器有可能使我們粉身碎骨。」齊奧塞斯庫一聽大為吃驚,要求立即降落到地面。直升機降落在布加勒斯特西北52公里處的一條公路上。

現在齊奧塞斯庫一行只剩下4個人:齊奧塞斯庫夫婦以及衛隊長內亞戈耶和保鏢馬利安。這時,馬利安攔住一輛駛過的羅馬尼亞國產達契亞小轎車。馬利安拿槍對著車主說:「快下車,把車鑰匙給我!」車主是位醫生,他看到是齊奧塞斯庫夫婦,感到十分驚訝,但他非要自己開車。齊奧塞斯庫上車后便坐在車主身邊,他的夫人坐在後排。汽車狹窄,後排坐不下三個人,齊奧塞斯庫夫人和衛隊長上車后,保鏢馬利安未上車,便留在公路邊。齊奧塞斯庫下令把車開往夫人埃列娜的老家——登博維察縣的首府特爾戈維什泰市。下午2時,汽車出了故障。衛隊長劫持了另外一輛小汽車,並讓車主繼續前行。由於沿途多次被當地示威的群眾阻攔,汽車便開往特爾戈維什泰縣警察局。18時15分他們從後門進入警察局。這時,縣警察局局長正同在政局劇變中成立的政黨——羅馬尼亞救國陣線的兩名代表進行交談。他們看到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後,立即對齊夫婦進行了搜身檢查並通知了當地的兵營領導。當地的兵營的指揮官馬雷什少校把這一情況向羅馬尼亞國防部最高領導作了彙報。國防部命令把齊夫婦轉移到兵營里,嚴加看管,絕不能讓齊的親信把他們救走。齊奧塞斯庫夫婦當即被送進了兵營。這個兵營是主管羅馬尼亞中部布加勒斯特、布拉索夫和特爾戈維什泰三市空防任務的防空基地。

秘密處決

自齊奧塞斯庫夫婦被關進防空基地的兵營后,親齊奧塞斯庫總統的羅馬尼亞保安部隊人員聞訊后開始向兵營打槍,企圖救出這對逃難的夫婦。為了防止齊奧塞斯庫被人救走,羅馬尼亞軍方向該兵營調集了坦克、反坦克炮、裝甲車和山地作戰部隊,當時兵營里共有駐軍1200人。

齊奧塞斯庫夫婦在兵營里被關了三天三夜,從未出過兵營的大門。走出大樓進院子有幾次,是在專人監護下上廁所。有兩次齊夫婦被關入裝甲車裡,是為了防止「保安部隊」進攻兵營后被救走,也為了確保齊夫婦的人身安全。

12月24日羅馬尼亞救國陣線領導人在布加勒斯特開會決定設立特別軍事法庭審理和處決齊奧塞斯庫夫婦。

12月25日是聖誕節。下午1時,羅馬尼亞救國陣線組建的特別軍事法庭在兵營內開始對齊奧塞斯庫夫婦進行審判。審判團由7人組成。齊奧塞斯庫夫婦完全否認這一軍事法庭的合法性,並在審判時拒絕回答法官提出的問題。辯護律師問齊奧塞斯庫夫婦是否要求上訴。被告如提出上訴,羅馬尼亞最高法院要予以審理,即使駁回上訴也要一周時間;被告不上訴,判決便是終審判決,處決立即執行。齊奧塞斯庫對此不予理睬。由救國陣線指派的辯護律師還問齊奧塞斯庫夫人過去和現在是否有神經病。如果埃列娜說有,那法庭也不能對她進行判決。軍事法庭必須把她送到醫院進行檢查。這種檢查一拖就是好幾個月的時間。但埃列娜說沒有。特別軍事法庭是以下述罪名判處齊奧塞斯庫夫婦死刑的:屠殺罪(有六萬多人是殉難者);破壞政權罪;破壞公共財產罪;損壞國民經濟罪;在外國銀行存有10多億美元並企圖逃往國外(事後,事實證明在國外銀行存款這一罪名是無中生有)。

審判結束后,齊奧塞斯庫夫婦一先一后被捆綁著押送到室外。兵營里沒有刑場,廁所前的空地便成了執行槍決的地方。從樓房到刑場約有30米遠。廁所有兩扇窗子。齊奧塞斯庫被帶到了兩扇窗子之間的牆下,面對著持槍的士兵站好。當押解他們的士兵走開后,齊奧塞斯庫高呼:「自由和獨立的羅馬尼亞萬歲!」隨後而來的埃列娜則唱起了《國際歌》。這時,持槍的士兵在行刑隊指揮官尚未趕到的情況下,便開了槍。齊奧塞斯庫中彈后跪倒下,後腦勺撞在了廁所的牆上。他死後仍睜著雙眼。齊奧塞斯庫夫人頭部中彈,顱骨開花,腦漿外溢。

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后,法醫對他們的屍體進行了驗證。然後讓士兵們用毛毯把屍體裹起。當晚,審判團成員乘直升機返回布加勒斯特,順便也把齊奧塞斯庫夫婦屍體帶到布加勒斯特。直升機停在了羅馬尼亞武裝部隊的體育俱樂部—— 《星》俱樂部的體育場上。參加審判的人把兩具屍體抬下直升機后就急忙去吃飯了。他們返回時,直升機已飛走,但放在地上裝有齊奧塞斯庫夫婦屍體的包裹卻不翼而飛了。人們大吃一驚,天色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屍體到哪裡去了?

第二天(12月26日)清晨,護送屍體的官員在運動場的一大土堆後面找到那兩個大包裹。原來,25日晚有手球運動員到過運動場,他們看到有兩個長包裹放在那裡,覺得很不雅觀,便把它們般到大土堆的後面。他們哪裡知道包裹里是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屍體呢。

四天後,即12月30日下午傍晚,裝有兩口棺材的冷藏車在軍人車隊的護送下抵達布加勒斯特西南郊的根恰公墓。這時天色已黑,雪花紛紛揚揚地自天而降。車隊穿過市區向根恰公墓駛去。

在根恰公墓,軍人把兩口棺材放在相距二三十多米遠的已挖好的兩個墓穴中。埋葬時沒有舉行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任何圍觀者。墳墓的十字架是第二天才放上去的。齊奧塞斯庫的十字架上寫著:「波帕·達恩上校1920—1989年」,埃列娜的十字架上寫著:「埃內斯庫·瓦西里上校1921—1989年」。羅馬尼亞當局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掩人耳目,不把事態擴大。也有人說,這是為了防止有人掘墓毀屍。

隨著政治風波的平息,羅馬尼亞當局覺得再在齊奧塞斯庫墳頭上弄虛作假已無任何意義,於是派人把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姓名寫在了墓碑上。1996年年初布加勒斯特一家大企業的工人在齊奧塞斯庫墳地四周豎起了鐵欄桿。

從革命者到專制者

齊奧塞斯庫1918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在青少年干過鞋匠和鐵路工人,年輕時就積極投入了反對本國資產階級統治和法西斯勢力的鬥爭。1936年他18歲時加入當時處於地下的羅馬尼亞共產黨。從1934年起他就多次被捕,曾被關押在有「羅馬尼亞巴士底」之稱的多夫塔納大獄達五年之久。1944年8 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協同羅馬尼亞軍隊中的愛國人士和包括當時的羅馬尼亞國王在內的皇室成員舉行武裝起義,推翻親法西斯德國的政府,並向德國軍隊開戰,之後蘇聯軍隊進入並解放了羅馬尼亞。

1965年3月前,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書記處書記。1965年3月羅最高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生病逝世,47歲的齊奧塞斯庫被任命為羅共中央第一書記。齊上台後工作是小心謹慎的,注意堅持集體領導。1968年蘇聯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對此,以齊奧塞斯庫為首的羅馬尼亞共產黨和政府採取了堅決反對的態度。羅馬尼亞本身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齊奧塞斯庫不妥協,加強了軍事準備,並在全國成立了大規模的民兵組織——「愛國衛隊」。齊奧塞斯庫堅持獨立、反對外來干涉的立場受到全國的擁護,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讚許和支持。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齊奧塞斯庫逐漸變得居功自傲起來。1971年,當時的羅共中央書記伊利埃斯庫在意識形態問題上提出了與齊奧塞斯庫相反的意見,結果被貶到地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74年羅實行總統制,齊奧塞斯庫作為總統擁有了直接頒布法律、任免政府成員的大權。在此之後一直到他在1989年12月下台,齊奧塞斯庫一人兼任了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國防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主席等所有黨政最高職務。齊奧塞斯庫本人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了主宰一切的絕對權威。其他領導人對他必須俯首帖耳、恭敬從命。不聽話,提出不同的意見的人,就被解除職務。在國內、國際重大問題上,齊奧塞斯庫都是一人說了算。

個人迷信越搞越烈,齊奧塞斯庫走到哪裡,都要組織群眾的盛大、隆重的歡迎。群眾必須提前幾個小時到場,即使風吹雨淋、烈日暴晒也要參加。甚至當著齊的面還要高呼「萬歲」。這種狀況持續了近二十年時間。每次舉行大會,羅官方都組織一批保安部隊成員坐在會場的頭七八排,即一種政治「拉拉隊」。齊奧塞斯庫講話時,每隔二三分鐘這些人都站起來鼓掌、叫好。這時出席大會的其他人也不得不站起來鼓掌。齊奧塞斯庫每講一次話,大家不得不站起幾十次。

20世紀80年代,齊奧塞斯庫的夫人埃列娜在政壇上上升到僅次於她丈夫的地位,成為黨內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並掌管羅黨內人事大權。在政府里,名義上她是副總理,但實際上她是「超級總理」。羅馬尼亞各級官員都習慣地稱齊奧塞斯庫為「一號」,其辦公室為「一號辦」,埃列娜為「二號」,「二號辦」。齊奧塞斯庫的3個弟弟也擔當了羅共和軍隊的要職,他的小兒子尼庫也當上了羅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即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在羅馬尼亞形成了齊奧塞斯庫家族統治的局面。

經濟決策的失誤

在齊奧塞斯庫執政的頭十年頭裡,羅馬尼亞經濟是上升的,人民的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後來他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經濟發展計劃,要在短期內在羅馬尼亞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優先發展重工業,重點發展化工、機器製造和鋼鐵工業。為了發展重工業,羅政府從西方大量貸款購買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高積累、高速度、高指標是齊奧塞斯庫經濟政策的核心。國民收入的積累率每年都達30%以上,有的年份竟達33%。齊奧塞斯庫不顧本國國情,建設了一批耗能高、經濟效益差的大工廠、大企業。本國缺乏鐵礦和焦煤,卻建設了兩座年產量各為1000萬噸的鋼鐵聯合企業;羅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國原油年產量只有1000萬噸,卻建設了年加工能力在3500萬噸以上石油加工企業。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猛漲,羅馬尼亞不得不花更多的錢進口原油。而羅加工的石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賣不出好價錢。在經互會(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組織)範圍內,羅出口的本國部分原油和石油產品換不回自己急需的現匯,只能換回低檔次的工業品。在收入少,支出多的情況下,外債猛增。20世紀80年代是羅馬尼亞的還債高峰期。齊奧塞斯庫執意要在1990年以前還完全部外債,為此採取了最大限度限制進口和增加出口的方針。結果羅本國大量的食品、肉類、電力出口運到國外,以換回羅本國急需的外匯,結果造成本國市場上農副產品的嚴重短缺。

對經濟問題不內行的齊奧塞斯庫卻在經濟建設方面獨斷專行,結果是決策連連失誤。現舉以下幾個事例。

萬噸水壓機:羅馬尼亞東北部的雅西市是著名文化名城,齊奧塞斯庫決定要在這裡建設一座重型機械廠,並下令安裝一台萬噸水壓機。他不考慮這台萬噸水壓機的造價和大型鋼錠的運輸問題(每個鋼錠重450噸),硬讓工程上馬。羅方決定從中國購買一台萬噸水壓機。水壓機運到雅西后,請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安裝。萬噸水壓機在安裝期間,齊奧塞斯庫就要前來參加工廠落成典禮。這急壞了當地的領導,他們要求中國專家設法救急。中國專家設法把水壓機裝上,但警告說只能按一次按鈕,如按兩次就會把機器搞壞。齊奧塞斯庫進廠后,廠領導向他彙報說,按照他的指示工廠已全部投產,請他啟動萬噸水壓機。結果,齊奧塞斯庫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高興地站在水壓機前用右手食指按動了電鈕,水壓機咔嚓一聲軋了一下。齊奧塞斯庫十分得意併發話再裝一台萬噸水壓機。齊奧塞斯庫走後,已「投產」的萬噸水壓機被拆開,重新安裝。

斯洛博齊亞化肥廠:斯洛博齊亞市位於羅東南部多瑙河平原地區,是農業區。20世紀80年代初,齊奧塞斯庫夫人埃列娜到此訪問時「靈感一動」,下令在此建立一座大型化肥廠。儘管這樣的化肥廠在羅馬尼亞已有不少,化肥產量能滿足國內需求並有出口能力。斯洛博齊亞化肥廠第三期工程是1984年第二季度開工的,投產總額為23億列伊(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的外匯比價約為:1美元兌換12—14列伊)。花外匯買來的設備安裝完畢也無法開工,因為缺少天然氣。工廠領導只好請求上級調撥天然氣。結果一等就是5年。機器設備閑置不動,就會損壞。廠方只好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為此他們白白花費了10億列伊。由於解決不了天然氣供應問題,這座化肥廠就「自生自滅」了。

核電站:建在多瑙河畔的切爾納沃德核電站是羅馬尼亞第一座核電站,這裡計劃安裝5台發電能力各為70萬千瓦的機組,設備從加拿大進口。在第一台機組從加拿大進口后,齊奧塞斯庫擅自決定其餘的機組由本國自行製造,而且每台的造價不得超過100億列伊,即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所報價格的一半。羅工廠企業只得自己動手製造。但羅本國工業尚不具備生產核電設備的水平,投產期只得大大向後推遲。該核電站第一台機組是在齊奧塞斯庫死後第七年,即1996年才投產的。

小型軋材廠:齊奧塞斯庫作出了讓全國40個縣每個縣工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列伊的決定。羅經濟界人士認為,這樣做沒有考慮每個縣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強行把各地的工業產值拉平。羅西南部的梅赫丁茨縣雖已建成一座大型化工聯合企業,但工業產值還上不去。縣領導決定根據齊的指示建設一座年生產25萬噸軋材的軋材廠,1979年開建,1987年建成。1988年全年只軋了17630噸小型鋼材。齊奧塞斯庫得知后十分高興,下令再建一套軋制20萬噸鋼材的生產線。第二年新生產線投入使用。1989年全年該廠只生產了48626噸鋼材,即實際生產能力的10.8%。

錯誤的經濟政策,使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在20世紀80年代,羅農副食品供應的緊張程度是這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所未有的。群眾日常所需的鮮肉、熟肉、奶製品、蛋類、食油供應極為緊張。人們需要排幾個小時的隊才能買到。許多婦女和老人凌晨就開始在副食店前排隊希望能買上一些肉,但不少人排了數小時的長隊,結果還是什麼也買不到。咖啡是羅馬尼亞人的必須飲料,但商店一直無貨。走後門能搞到,但價格要翻幾番。從1987年下半年起,市場上的藥品供應也開始緊張起來。藥店門口,人們也排起長隊,許多藥品長時間無貨。

羅馬尼亞冬季嚴寒,冬季民用煤氣、暖氣和電力供應不足也給百姓生活帶來更大的麻煩和問題。老人、孩子受凍,生病。醫院的病房、產房、手術室因得不到適當溫度而無法進行正常的醫療手術。燃料的短缺也使公共交通受到影響。

弄虛作假成風

在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黨政機關自上至下浮誇、作假成風。

齊奧塞斯庫宣布1989年羅全國糧食產量是6000多萬噸,實際只有1823萬噸。小麥每公頃的實際產量為3170公斤,虛報的產量是8160公斤;玉米1913公斤,虛報16500公斤;大豆440公斤,虛報8100公斤等等。弄虛作假竟成了時尚,如實反映情況會遭到批評和排斥,甚至會丟官,而說假話會受到表揚和重用。齊奧塞斯庫每到一工廠參觀,事先都要作充分的準備,全廠提前三天停工,打掃衛生,裝點門面,張貼標語,還要掛出反映生產成績如何「蒸蒸日上」的報表。布加勒斯特「八月二十三日」工廠是齊奧塞斯庫常去的地方。齊奧塞斯庫指示該廠要實現發展生產的「高速度」,每年生產1萬台電機。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所有東歐國家加在一起,一年才能生產1萬台這種電機。齊奧塞斯庫在一些工廠還要參觀職工的食堂。從電視上看,所參觀的食堂飯菜花樣比飯店還豐盛。實際情況是,由於市場副食供應極差,多數工廠的食堂已關了門。1987年前蘇聯領導人葛羅米柯在訪羅時曾參觀布加勒斯特一家國營食品店,看到商品豐富,購物者裝滿了塑料袋。蘇聯人一走,這些購物者立即把自己手中的塑料袋交給站在一旁的羅內務部軍官。原來,排隊的人都是內務部指定的人,商店裡豐盛的蔬菜和食品也是在蘇聯客人來之前臨時擺上去的。

在羅馬尼亞本國的經濟困難、市場供應十分緊張、群眾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下,齊奧塞斯庫卻大言不慚,謊話連篇。1989年4月19日在為慶祝羅馬尼亞還清全部外債的群眾大會上,齊講話說:「羅馬尼亞是在確保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還了外債的。」還說,到2000年羅將成為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十分發達的國家」。他甚至說,在本世紀末(指20世紀末)羅馬尼亞將開始實施共產主義的工作和生活原則。聽了這些,羅馬尼亞人真是哭笑不得。

1988年齊奧塞斯庫70大壽時,羅馬尼亞報刊大肆宣傳齊奧塞斯庫著作在國外出版的盛況,羅報刊報道說在維也納、紐約,以及在加拿大、土耳其等國都出版發行了齊的著作。知情人說,這是羅馬尼亞派人出了重金買下了出版權。

1989年10月8日他在未通知手下人的情況下到布加勒斯特幾個大的副食商場視察,看到那裡的貨架上空空如也。他十分生氣,批評了有關部門。兩天後,他在打了招呼的情況下再到這幾家商場視察,看到那裡的鮮肉、熟肉、奶製品花樣繁多,十分豐富。他認為是他的「視察」使市場供應發生了變化。但他走後,農副食品又從貨架全部撤掉。

(本文兩位作者先後為新華社駐羅馬尼亞首席記者)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3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1-4 01:20 | 只看該作者
實在是恐怖,現在理解金正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660

帖子

46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刀客

Rank: 3Rank: 3

積分
468
4
miyatacn 發表於 2009-1-4 08:34 | 只看該作者
獨裁出現這樣的事情太正常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53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5
w.t 發表於 2009-1-4 13:10 | 只看該作者
歷史的悲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6
letmegogo 發表於 2009-1-6 00:05 | 只看該作者
獲悉此事後中共黨內某些人被嚇地不輕。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比齊奧賽斯庫的5條罪狀來地少。國內上下充滿了恐怖氣氛,到處戒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7
靛藍金屬蘋果 發表於 2009-1-10 17:02 | 只看該作者
拉出來再槍斃一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8
snortbsd 發表於 2009-1-20 05:59 | 只看該作者
one thing need to be clarified is that there was no 瑞士存款 for 齊奧塞斯庫夫婦. it was done to justify the killings of that couple.

Romania is always a poor country for the central europe. not like other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for some reasosns, it was always an agriculture oriented country. even now after almost 20 years, it still is a poor country in central europe.

i lost the Jewry there i bought for my ex-girlfriend. "lost is a nice word here for "stole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6: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