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襲加沙:流血背後的纏鬥(僅轉載)

[複製鏈接]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09-1-5 0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空襲加沙:流血背後的纏鬥
作者: 馬曉霖 | 2009年01月03日 02:40 | 欄目: 時政-國際
(948) 點擊  |  (79) 評論 | 本文地址: http://maxiaolin.blshe.com/post/3/315181
 

空襲加沙:流血背後的纏鬥

(網路照片:利夫尼在開羅會見穆巴拉克)

導言:關注了加沙大面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後,我們不妨把目光延伸一下,看看這場血案背後的政治較量。諸多跡象表明,加沙不僅僅是哈馬斯與以色列對陣的前線,也不僅僅是阿拉伯主和派與主戰派較量的舞台,甚至還能看到伊斯蘭世界兩大宗派的纏鬥。

加沙之戰對哈馬斯來說,或許是一場中東慕尼黑,陰謀?陽謀?為了真正的巴以和平?為了各自的私利?總之,一場遊戲般的縱橫捭闔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精彩、有趣、讓人開了大眼。但是,誰去吝惜那些倒霉的、死難的百姓呢?政治家或政客們的戰車隆隆碾過,他們只不過是血肉飛濺的泥土;歷史長河奔騰曲折,他們只不過是一略而過的沙石……

埃及總統公開向哈馬斯開火

9月2日埃及《金字塔報》網站頭條消息: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沙姆沙伊赫與來訪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磋商加沙局勢后,通過答埃及電視台記者問對哈馬斯進行了公開抨擊,並重新強調與以色列合作應對加沙困局。

穆巴拉克說,「自1948年以來,為了巴勒斯坦事業,埃及付出巨大,包括犧牲12萬多人的生命,耗資幾十億美元,所有各方都應該對此心中有數」。他表示,「埃及將繼續為此努力,絕不會拋棄巴勒斯坦事業。」

顯然,穆巴拉克此言是回應那些抨擊埃及對以色列大規模轟炸加沙袖手旁觀的言論。

在談到介於埃及和加沙之間的拉法口岸時,穆巴拉克受,「埃及已經與以色列達成諒解,為滿足人道主義之需雙向開放拉法口岸,以色列負責它所有邊界的安全,包括與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邊界。

據穆巴拉克說,埃及與加沙之間還有另外5個口岸。本人注意到,這是這些年來埃及總統首次強調被佔領土的邊界安全控制權屬於以色列。這極不尋常。

談到這裡,穆巴拉克話鋒一轉,開始抨擊哈馬斯。他說:「哈馬斯將歐盟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代表從拉法口岸驅逐,埃以達成諒解為人道主義之需重開過拉法口岸,而哈馬斯則阻撓巴勒斯坦朝覲者通過拉法出境(前往沙特麥加)履行朝覲義務。」

穆巴拉克接著質問說:「難道埃及支持巴勒斯坦事業所得到的回報就是殺害它的一位邊境官員嗎?」穆巴拉克強調說,拉法口岸是對巴勒斯坦個人是雙向開放,是在藉助人員和視頻控制口岸的以色列人進行協調后落實的。
(穆巴拉克電視講話片斷)

2 日當天,以色列《國土報》網站還截取一段穆巴拉克電視講話,具體場合不詳。但是,據我分析,應該發表於12月30日,而且明顯是教訓哈馬斯領導人的:「我們反覆警告過,你們打破停火將招到以色列對加沙的進攻,任何破壞埃及為延長停火而做的努力將是邀請這種進攻。」以穆巴拉克的口才,口若懸河,出口成章,一般是不拿講稿的,而這次,他是在照本宣科,足見事關重大,他非常慎重。

一周前,以色列轟炸加沙后,面對加沙難民巨大的開關逃生要求,埃及一度拒絕提供配合。穆巴拉克曾表示,拉法口岸只能在交給巴民族權力機構控制后才能開放。埃及為此受到巨大輿論壓力,被指責為在過去的半年內「幫助」以色列封鎖、絞殺加沙(以色列國土報報道語)。12月29日,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蘇魯拉公開號召埃及群眾上街抗議政府與以色列聯手進攻加沙。30日,埃及駐葉門亞丁領事館遭當地示威者衝擊,埃及國旗被扯下、燒毀,領事館被掛上巴勒斯坦旗幟。目擊者稱,包括部分埃及公民在內的示威者還破壞領事館的部分器物和文件。葉門通訊社事後說,有20名埃及人、蘇丹人和巴勒斯坦人在這次抗議活動中被拘留。

而埃及並不接受哈馬斯的指責。親政府的《金字塔報》29日稱,哈馬斯應該對以色列進攻加沙承擔部分責任。當天出版的《金字塔周刊》在一篇評論中說:哈馬斯領導人對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火箭視而不見,應該為誘發以色列轟炸加沙而被譴責。該刊稱,「那些不想要和平並喜歡出風頭的巴勒斯坦官員無視埃及的嚴肅警告」,甚至「在以色列外長訪問埃及的當天,用60枚火箭襲擊以色列而破壞埃及延長停火協議的調停努力。」

此前一天,也即12月28日當天,埃及譴責哈馬斯不準數百名在以色列空襲中受傷的巴勒斯坦人離開加沙接受治療。有報道說,數十輛救護車正在邊界地區埃及一側等候運送傷員。

在以色列大舉空襲加沙的時候,埃及當局逮捕了200多名與哈馬斯同宗的穆斯林兄弟會成員。事情真是太巧合了。



埃及忽悠哈馬斯?以色列忽悠埃及?以埃巴合謀哈馬斯?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哈馬斯認定埃及、巴民族權力機構和以色列合謀哈馬斯,使以色列空軍閃擊成功。

我認為,這次以軍的行動,戰略上不存在欺騙性和突然性,因為以軍早就在積極準備與哈馬斯一決雌雄,而且一邊倒的軍事力量也不必在於哈馬斯防與不放。但是,以軍需要戰術上的欺騙性和突然性,以便儘可能地將哈馬斯骨幹一次性幹掉,將其各種設施一次性毀滅。

12月27日的《耶路撒冷郵報》援引一名哈馬斯官員稱,「襲擊發生之前的幾個小時,埃及向我們的代表做出保證,以色列不會在周六發動襲擊。我們現在相信,這是埃及人在故意欺騙我們,給以色列的突襲開綠燈。」

另有報道說,在恢復對以色列的火箭襲擊后,哈馬斯原本是有所提防的,巴勒斯坦民眾也是有所警覺的,但是,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與以色列外長利夫尼的會談以及隨後埃及釋放的安全信號,使所有原本躲起來的哈馬斯領導人和武裝人員公開露面,被以色列情報機構鎖定目標。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也沒有想到,停止一切活動的猶太安息日(星期六)居然晴天霹靂,上百噸的炸彈頃刻間瀉到加沙地帶。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利用安息日打以色列個措手不及,這次,以色列故伎重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是目標換了。
(網路照片,傳說中以色列拍攝的加沙警察照片,何時、何處不詳)

另一位哈馬斯官員對《耶路撒冷郵報》稱,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和他的助手們一直慫恿以色列搞垮哈馬斯,以便他們重返加沙地帶。這位官員說,襲擊發生前不久,阿巴斯和埃及人還宣稱,他們正在試圖恢復法塔赫與哈馬斯之間的「國家級對話」;「埃及人甚至明確告訴我們,他們已經說服以色列不要對加沙地帶發動襲擊。阿巴斯也想讓哈馬斯相信,他要恢復與我們之間的和解對話。」

31日,哈馬斯發言人法齊—伯爾胡姆公開指責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將哈馬斯領導人在加沙的秘密據點提供給以色列。他在一份通過阿克薩電視頻道宣讀的聲明中說,阿巴斯在拉馬拉組成了由總統府秘書長阿布杜—拉希姆前頭的秘密情報小組,指揮在加沙的法塔赫人員搜集哈馬斯領導人的秘密據點,並經過巴以協調渠道通報給以色列。
(網路照片:科威特的「伊斯蘭」議員向「阿巴斯」們舉起了鞋子)

科威特的伊斯蘭議員曾針對埃及拒絕開放拉法口岸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另有伊斯蘭議員竟然召開新聞發布會,向阿巴斯的畫像舉起鞋子,表示蔑視和不歡迎他來科威特訪問。

12 月25日,穆巴拉克邀請以色列外長、未來大選總理的熱門人選利夫尼到埃及訪問,商談加沙局勢。以往埃及領導人都是在西奈半島南端的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與以色列領導人舉行會談。但是,這次安排在開羅,足見埃及方面的重視程度。利夫尼返回耶路撒冷的第二天,炸彈就從加沙上空落下。

北京的阿拉伯外交人士在加沙空襲發生后非常憤怒地告訴我,這就是一場「陰謀」,是以色列、埃及和巴民族權力機構對哈馬斯的一場「絞殺」。他說,埃及情報局長蘇萊曼當面向哈馬斯領導人說,哈馬斯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包括遠在大馬士革的政治局委員馬什阿勒。馬什阿勒十多年前曾在約旦被以色列特工用毒針擊中,特工被約旦警方逮捕。后約旦國王以斷交相威脅,逼迫以色列提供解藥救活了馬什阿勒,並用被監禁的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換回被捕特工。

1日,以色列用導彈炸死哈馬斯軍事首領納扎爾-揚和他的幾個孩子后,以色列《國土報》次日發表一篇巴勒斯坦人采寫的文章說,標題是《拉馬拉,無人為哈馬斯領導流淚(No tears for Hamas leader in Ramallah)》。文章說,納扎爾—揚是以色列政府和阿巴斯共同的敵人,是他調動哈馬斯武裝把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驅逐出加沙。該作者甚至援引一名哈馬斯成員的話說,不排除是阿巴斯要求以色列幹掉納扎爾—揚的。



半島電視台三項民調:「阿拉伯掩護」、「阿拉伯合謀」與「反對停火」

以軍轟炸加沙后,阿拉伯半島電視台首頁很快掛出一個問卷調查:你認為襲擊加沙是不是阿拉伯掩護下的一場轟炸。此調查始於27日止於30日。最終結果是79986個人次,而90.9%的人答案選擇了「是」,選擇「不是」的可想而知。(見上圖)

在這個民意測驗結束后,半島電視台接著又推出另一份問卷:你是否支持哈馬斯回到先前的停火協議?一共56074人次投票,支持重新停火的只有9673人次,佔17.3%,而46381人次反對停火,佔82.7%。(見上圖)

1 月2日,半島電視台推出第三個民意測驗,時間截至到1月5日。測驗的議題更加明確:你是否認為這次以軍對加沙的侵略行動存在著阿拉伯合謀?十多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北京時間2日午夜23:25分我截屏時的投票結果是:總共3275人參與,3034人認為有,佔92.6%,只有241人認為沒有。(見上圖)

這三項民意測驗很有意思,也很說明問題。如果這個統計真實的話,那麼,它就反映了阿拉伯民眾,至少是半島電視台受眾或者其網站的民意取向:普遍認為或相信存在著加沙慕尼黑之謀,以色列、埃及和巴民族權力機構等認同和談解決爭端的幾方在合擊哈馬斯,或者說,埃巴雙方樂得藉助以色列之手搬掉哈馬斯這個和談的絆腳石。還有一點結論,那就是民眾反對與以色列和解,支持哈馬斯用武力和以色列較量的選擇。

當然,如果半島電視台及其背後的力量操縱了統計顯示,則是另一回事。我想不至於,至少,阿拉伯民眾關於對以強硬的態度,可以從另一個渠道得到印證:埃及《金字塔報》網站一項「該不該對以色列進行軍事反擊」民意調查表明,支持者也佔大多數。

總結一下:這樣分析下來,基本可以推斷,阿拉伯民眾確信這是一場以加沙為獵場,以哈馬斯為目標的圍獵行動,以色列是操刀手,埃及在旁觀、助陣者,巴民族權力機構等著獵殺結束后收回並獨佔這個牧場,讓局勢處在總體可控狀態。



馬斯喀特——開羅——紐約,沙特埃及聯手阻擊,哈馬斯成為政治棄兒

(網路照片:海合委外長會議)

據此間消息靈通人士向本人透露:以色列轟炸加沙后,卡達開始積極活動,試圖饒開埃及、沙特說服多數阿拉伯國家同意召開阿拉伯聯盟緊急首腦會議。卡達的意圖是,如果爭取到阿盟緊急峰會,形成強硬決議,將是「抵抗陣營」的勝利,因為埃及、沙特都是主張通過和談解決中東問題的,不敢也不願意對以色列放狠話。

為何是卡達?卡達埃米爾1994年靠推翻老子政變上台,因此,違反了海灣國家的傳統和規矩,被沙特等王室不待見,才成為改革獨行俠,也才成就半島電視台這樣明顯具有叛逆色彩的新媒體。

十多年來,卡達並不是阿拉伯強硬陣線,它甚至是海灣國家中唯一與以色列互設貿易代表處的國家。但是,由於與沙特關係一直不睦,導致屬於遜尼派陣營的卡達倒戈投向什葉派陣營,成為伊朗、敘利亞的政治盟友。沒有背後的大靠山,卡達這個彈丸小國也不會這樣公開挑戰埃及、沙特。

由此,圍繞巴以爭端、加沙衝突,中東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的分裂就再次突現了,兩大陣營幾乎是一清二楚:

遜尼派聯盟:埃及、沙特、巴勒斯坦(法塔赫為主的自治政府)、約旦、阿聯酋、科威特、葉門、阿曼等,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盟國土耳其。

什葉派聯盟:伊朗、敘利亞、卡達,以及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遜尼派)和黎巴嫩的真主黨。哈馬斯和真主黨都受到伊朗和敘利亞的支持、護佑。以色列指責伊朗通過海上、埃及西奈半島向哈馬斯輸送武器,包括製造火箭的技術和零件(我離開加沙前夕,以色列截獲巴民族權力機構的一艘軍火船就來自伊朗,由此導致美以對阿拉法特態度的大逆轉)。敘利亞與哈馬斯、真主黨的關係更是眾所周知。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召開阿盟緊急峰會已經不是事關加沙人道危機和巴勒斯坦事業向何處去的問題了,而是另一種爭奪,另一種內耗,再次顯示了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的民族悲哀。以色列顯然對這種爭奪洞若觀火,也樂得支持一方而遏制另一方。敵友格局圍繞另一個支點再次出現了變化。

最初的交鋒發生於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委)範圍內。12月28日、29日,海合委相繼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召開外長和首腦會議,卡達初戰失利。外長會議發表的公報僅僅將以軍轟炸加沙表述為「令人悲傷的突發事件」。而隨後的峰會上,沙特直接拒絕卡達要求召開阿盟緊急峰會的呼籲,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對沙特通訊社聲稱「缺乏成功舉行和產生影響的條件和氛圍」。另有報道分析說,沙特洞察到,如果召開分會勢必表態譴責以色列而聲援哈馬斯,否則,就無法面對阿拉伯公眾,最佳的出路就是避免開會。

卡達及其陣營的努力到了開羅再受阻擊。31日召開的阿盟外長會議結束時,由於分歧很大,居然沒有發表任何譴責聲明,而是把加沙問題提交給安理會討論。針對這次阿盟外長會議,失望的哈馬斯稱其決議是「滑稽」的。第一,會議公報的表態甚至「不如歐盟強硬」。第二,阿盟沒有向以色列施加壓力促其停止軍事行動和封鎖,而是把球踢給聯合國安理會,「放棄阿盟的責任」。據報道,由於沙特和埃及兩位老大立場很明確,只有 10個阿拉伯國家同意召開阿盟緊急峰會,而根據阿盟憲章,必須有2/3以上的成員贊成才能舉行。

譴責以色列的動議雖然被1日舉行的安理會討論,但是,美英認為它過於偏袒巴勒斯坦而直接否決,胎死腹中。這次,卡達積極推動的外交努力徹底泡湯。



主和陣營為何如此不待見哈馬斯?

(網路照片:納扎爾—揚)

哈馬斯與法塔赫雖然是一娘(巴勒斯坦民族)兩胎,但是,性格、氣質、志向幾乎迥異。哈馬斯是個宗教基因十分突出的抵抗運動,主張用武裝鬥爭或暴力手段收回歷史巴勒斯坦(約巴分治后的巴勒斯坦,即今天的以色列、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最終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作為巴主和派基幹力量的法塔赫是世俗民族主義派別,在武裝鬥爭和暴力手段屢戰屢敗後面對現實,同意通過談判方式收回歷史巴勒斯坦大約22%的土地(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最終建立現代民主憲政國家,這個國家已經在1988年於阿爾及利亞宣布建立,也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承認,現在要做的是,是如何通過對以談判,將紙面上的國家落實到土地上。

在摻雜了伊朗、敘利亞等外部因素后,哈馬斯和法塔赫之間的情況就更加複雜化。哈馬斯視法塔赫(在巴解和巴民族權力機構的框架內)與以色列達成的和平協議為「喪權辱國」條約,視過渡自治政府——民族權力機構為「傀儡統治」。一度在大馬士革組建了反對巴以和平的「反對陣線」。亞辛在世,哈馬斯尚能臣服巴民族權力機構,及至阿拉法特死後,雙方的爭奪就達到白熱化,以至刀兵相向,形成割據。所以,在無法說法哈馬斯聽話的情況下,坐看哈馬斯被削弱、被消滅是法塔赫的必然選擇,此乃瑜亮之痛。

埃及是主導中東和平的頭號阿拉伯國家,也因此享受著巨大的和平紅利,不僅本國免去巨大的備戰開支,而且每年從美國獲得20多億的軍援和經援,僅次於以色列。這幾年,埃及的地區地位江河日下,逐步被沙特和伊朗取代,淪為中東二流國家,渴望通過調解巴以衝突而重塑大哥地位,然而,這個更多受伊朗和敘利亞影響的哈馬斯根本不鳥埃及,致使其斡旋努力屢屢受挫。哈馬斯與埃及反政府的穆斯林兄弟會一脈相承,密切聯手,本來就引起埃及反感,而走私武器的行為又使埃及承受著美國和以色列的巨大壓力。凡此種種,導致埃及更加明確地站在阿巴斯一方。這次哈馬斯逆勢而上,不顧埃及警告而打破停火,埃及非常惱火,藉以色列之手教訓、削弱以至消滅哈馬斯,也是應有之意。

轟炸加沙前,英國倫敦出版的阿拉伯語日報《阿拉伯聖城報》分析說,埃及可能不會反對以色列向加沙地帶發動目的在於推翻哈馬斯的有限度的軍事攻擊。而BBC駐開羅記者說,如果以色列真的要對加沙發動進攻的話,埃及可能會對此視而不見,因為它自己仍對哈馬斯上月拒絕前往開羅同法塔赫舉行和談感到惱火。

沙特是阿拉伯大國,是麥加和麥地那兩大伊斯蘭聖地的監護國。阿以爭端遲遲不能解決,使其君主制家族統治面臨民眾的巨大政治壓力,所以,一直努力促和,從上個世紀80年代處提出「法赫德八條」到2003年再提和平倡議,都足以說明。沙特也是巴勒斯坦事業最主要的財神爺,因此,歷來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特別是奧斯陸協議后,有較大的發言權。哈馬斯與法塔赫在加沙火併后,沙特王室曾大力斡旋。一位阿拉伯人士去年曾透露,哈馬斯當時由於後台態度強硬,拒絕停火,沙特國王大光其火,連續兩次威脅說「我以真主的名義發誓」不再支持巴勒斯坦事業,才逼迫哈馬斯與法塔赫簽署了有關停火磋商的《麥加協議》(2007年2月)。

由於哈馬斯尾大不調,沙特一度不得不直接向伊朗求情。據悉,沙特政府邀請伊朗外長訪問沙特,提出一個交換條件,即伊朗幫助做哈馬斯的軟化立場工作,沙特則幫助調解伊朗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沙特對哈馬斯與伊朗和敘利亞的密切關係原本心存芥蒂,為了巴勒斯坦的事反讓沙特去求宿敵伊朗,沙特肯定不爽……

以色列無意與哈馬斯纏鬥

最後再說幾句以色列。以色列起先默許哈馬斯在被佔領土產生、發展,以期排斥、取代在境外代表巴勒斯坦事業的巴解組織。而後者的道路終究證明不可能成為以色列的和平夥伴,因此,同樣是武力打擊,以色列也知道胳膊肘子往哪裡拐。

我在加沙3年間,見證過以色列和巴民族權力機構的蜜月與惡鬥,但是,我能感覺到,那是吵嘴、砸鍋、摔碗不離婚的夫妻磨合,而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不共戴天。雖然,以色列也選擇清除一些主和派里的極端強硬者和武裝、暴力活動的襲擊者、組織者,但是,總體上是不動主和派的骨幹力量的,即使發展到砸爛其罈罈罐罐,下手基本上是有準頭、有分寸的。

以色列那個時候也頻繁轟炸加沙,因為是懲戒性的,一般不以造成過多傷亡為目的,會提前預警巴方將要襲擊的目標,要求其人員於規定的時間前撤離預選目標。甚至,以色列的直升機在攻擊一些目標時,會事先盤旋一段時間。有時,在發射導彈或火箭前,會用機槍掃射相關目標,驅趕人員離場。

我印象最深也十分感慨的一件事是,以色列戰鬥機曾向約旦河西岸的一個巴勒斯坦目標投擲兩枚重磅炸彈,其中一枚沒有爆炸,以軍及時將此情況通報給巴方,提醒對方注意。我當時專門寫過一篇網路記者日記,發表在新華網的《記者日記》專欄,相當於今天的個人博客。果若無情或視為死敵,大可不必多此一舉。當然,這一切是都是強者對弱者的遊戲,也是基於一種基本的互信而產生的鬥力和鬥智。

地區大勢如此,對手強大如此,盟友也在期待著合適的價碼尋求與以色列和解。哈馬斯如果繼續穿新鞋走老路,真的沒有機會、沒有出路了。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40多年,兩代人的光陰就這麼浪費了。領導人換了幾茬了,戰略也該調整了。談而不打,或許沒有出路,至少百姓能過日子;打而不談,出路更加渺茫,而百姓就慘透了。

以色列人有這麼一句政治名言:你們過去能夠得到的,今年得不到了;今天能得到的,明天得不到了。

以色列人還有個邏輯:土地換和平是個好東西,你不打我,我幹什麼要還給你土地?你打我,我當然不還給你。

面對這樣的邏輯,我經常找不到答案。或許,真主、上帝都找不到答案。他們能做的,或許為締造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這對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死冤家而懊悔。

79 條 關於 "空襲加沙:流血背後的纏鬥" 的評論
評論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222.93.167.* | 2009/01/05, 00:43
穆斯林是世界的毒瘤,令人噁心!
亂 [回復]
訪客:女蘇 | IP地址: 218.63.92.* | 2009/01/04, 22:21
混亂中自有其秩序?
[回復]
石書霞 | IP地址: 118.76.26.* | 2009/01/04, 21:28

有深度,細讀了.
[回復]
訪客:言言 | IP地址: 218.6.199.* | 2009/01/04, 20:48
「誰去吝惜那些倒霉的、死難的百姓呢?政治家或政客們的戰車隆隆碾過,他們只不過是血肉飛濺的泥土;歷史長河奔騰曲折,他們只不過是一略而過的沙石……」說得真好!
[回復]
周德勇 | IP地址: 125.62.49.* | 2009/01/04, 14:20

很透徹的深度報道.
[回復]
夏河年 | IP地址: 59.54.147.* | 2009/01/04, 12:57

真理與射程成正比。
長期的封鎖,換誰也受不了。
[回復]
訪客:梁淑艷 | IP地址: 219.147.65.* | 2009/01/04, 12:11
以色列正揮舞著戰爭的屠刀,加沙平民的鮮血浸染2009年元月。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61.183.221.* | 2009/01/04, 11:36
中國人支持巴勒斯坦的多是很自然的, 因為大部分不承認以色列有1000多年後的復國權, 因此對人肉炸彈之類的看法是不支持但理解。
[回復]
訪客:老虎 | IP地址: 220.201.192.* | 2009/01/04, 09:47
伊朗、敘利亞對哈馬斯及真主黨的支持是中東和平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原因,但這只是外因。內因是哈馬斯和真主黨這些打著民族解放旗號,實為權力爭奪的政治利益團體對權力的無比貪婪。對這一點,很多人好像有所忌諱,避而不談。對其實質不加以徹底揭露,造成中國所謂的「憤青」大量出現,也為我們自己埋下了危險的隱患。專家和學者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怕只怕因果報應,將來我們會為今天自己埋下的種子買單。
[回復]
訪客:frankk | IP地址: 67.204.16.* | 2009/01/05, 02:03
這才說到了問題的實質.巴勒斯坦的問題就像辛亥革命后的中國,早就淪為暴徒野心家利用民族和宗教矛盾,攫取權利和實現個人野心的舞台,他們根本不是為了什麼民族理想.以色列是為民族生存而戰.可憐的是愚昧無知的巴勒斯坦民眾,不斷地為野心家們輸送自己的子弟做炮灰,還反對像阿巴斯這種能夠理性面對現實的政治勢力的主張--真是一個被上帝詛咒的萬劫不復的民族.
【凡轉載僅供參考,不代表已得到轉載者認可,請讀者注意分辨、查證、思考,請勿盲信、盲從】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沙發
 樓主| 伊蘇 發表於 2009-1-5 04:58 | 只看該作者

僅轉載

[回復]
胡正誠 | IP地址: 67.193.205.* | 2009/01/04, 02:06

自己弱小的民族無論怎樣,都會失去很多,拿歷史,或者什麼正義來說事,只是弱小民族領導人維持統治的借口。

國際舞台上就是一個叢林法則,以色列對美國的影響力,就是搞定了叢林裡面的大老虎。

平民,總是最可憐的。
[回復]
王海峰 | IP地址: 222.216.228.* | 2009/01/04, 01:36

自納塞爾去世、受前蘇聯影響的民族主義式微,中東阿拉伯地區似乎缺乏方向感。
或許這是一個發展中地區都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那裡太需要有能力、有影響力的大國了。
比較看好沙特-約旦-埃及可以成為當地的骨幹國家,不過就算這三方達成默契大概也需時日。
[回復]
鄧啟耀 | IP地址: 58.63.157.* | 2009/01/03, 23:34

佩服博主的精彩分析!長見識啦。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5

多謝鄧老師,過獎了。
[回復]
資中華 | IP地址: 119.125.136.* | 2009/01/03, 23:32

拜讀!欣賞!

新的一年開始了。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6

新年好。
[回復]
喻文波 | IP地址: 222.80.154.* | 2009/01/03, 23:11

拜讀,欣賞!問候馬總:新年快樂!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6

文波好。祝你新年新氣象,牛氣衝天。
喊打喊殺 [回復]
訪客:東北大米 | IP地址: 61.154.212.* | 2009/01/03, 22:34
戰爭的結果是妥協,這兩個民族幾代人了都沒有搞懂。 或者是搞懂了,故意裝作不懂。戰爭真不是什麼好鳥。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9

或者搞懂了,故意裝著不懂。很是有趣,得問問他們。戰爭的確不是什麼好鳥,連孵化的盡的鳥蛋都是炸彈、導彈。
[回復]
崔麥來 | IP地址: 222.134.151.* | 2009/01/03, 22:23

晚上好,拜訪朋友,拜讀大作!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9

新年好。
[回復]
曾建雄 | IP地址: 124.126.188.* | 2009/01/03, 21:48

讀了這篇,真是一次很好很全面的學習!馬總新年好!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11

建雄兄好。新年快樂。
歸納一下各位專家的中心思想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3.112.181.* | 2009/01/03, 21:26
各位專家學者寫的那麼多字,說的那麼多話,對於老百姓來說理解你們的意思就是巴勒斯坦人民應該承認現實,放棄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爭取(包括土地、難民等),在這個基礎上展現政治智慧並展開努力(包括巴以、敘以、黎以等問題),以爭取和平為第一己任,不要再引發生靈塗炭(這個理由似乎很充分),在導致巴以爭端的重大問題上做出痛苦讓步,否則的話中東和平無望,因為以色列已成既成事實,它的軍力足夠強大,同時有美國的支持,為了保證以色列國的存在也不應該再讓它做出什麼讓步了,請專家捫心自問,你們是這麼想的嗎?我的話比較粗糙和淺薄,不知理解的正確與否,如有不妥還請諒解。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3.112.181.* | 2009/01/03, 21:31
對了,還有一點老百姓的理解忘了補充,那就是目前國際社會應該協調一致向巴勒斯坦方面施壓,逼迫其就範,以期達到巴以和平的目標。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19

謝謝你的憂慮,至少我不會這麼想。談判已經成為普遍共識,談不下來的東西,往往打也打不下來,除非巴勒斯坦人有能力把以色列端了。巴以的談判差距有,但是並非解決不了,只是整個談判進程以及格局沒有理順。
我本人一直贊成實現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這才是真正的和平。所以,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可能是向單方面施加壓力,不可能是零和遊戲,一定得是雙贏、多贏。
[回復]
蘇張林 | IP地址: 124.164.210.* | 2009/01/03, 20:07

臘八節快樂!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12

臘八快樂,臘九發財。
[回復]
弓峰剛 | IP地址: 118.78.104.* | 2009/01/03, 19:13

亂了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20

確實亂了。
[回復]
鍾建光 | IP地址: 125.33.150.* | 2009/01/03, 16:36

祝願世界和平!祝願馬王爺2009心想事成!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20

多謝。願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成真。
我看過殷罡與網友的交談 [回復]
訪客:艾方英 | IP地址: 61.184.86.* | 2009/01/03, 15:36
殷罡和馬先生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接近一致。哈馬斯如果不改弦更張,只有死路一條。因為不僅巴勒斯坦人不會接受他(除了在槍杆子逼迫下的投票),國際社會更是深深地厭惡,就連一貫支持他的伊朗、敘利亞現在也不敢公開支持。這就說明,哈馬斯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有放棄暴力,與巴解組織聯合起來,爭取合法建國,這樣哈馬斯才能在未來的政治生活中走的更遠。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5:51

哈馬斯,說的不好聽,更多充當了別人的棋子和毛瑟槍。
[回復]
殷罡 | IP地址: 221.223.75.* | 2009/01/03, 17:18

是這樣的。
[回復]
訪客:亞伯拉罕裔 | IP地址: 125.45.66.* | 2009/01/03, 14:34
地區大勢如此,對手強大如此,盟友也在期待著合適的價碼尋求與以色列和解。哈馬斯如果繼續穿新鞋走老路,真的沒有機會、沒有出路了。 -------------------我覺得哈馬斯不是頑固不化, 把伊朗和美國關係的因素放進去, 哈馬斯是在等待他所需要的政治時機, 他路線的轉變不能不顧全伊朗, 哈馬斯路線的轉變不在於以色列對他打擊的深度, 也不在於阿以關係, 埃以關係, 而重在與伊美關係的走向, 和敘以關係; 美國伊朗關係緩和之時, 就是哈馬斯轉變路線之日.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52

贊同。請看我對方文、殷罡跟帖的回復。
[回復]
王富春 | IP地址: 124.225.223.* | 2009/01/03, 14:26

拜讀!問候了!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53

新年好。
必須徹底剷除哈馬斯 [回復]
訪客:艾方英 | IP地址: 61.184.86.* | 2009/01/03, 14:04
堅決支持以色列的正義行動,徹底剷除哈馬斯恐怖組織。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09

這樣空喊口號沒有意思,浪費時間和網路資源,還讓人感覺你是以色列軍方發言人似的。建議認真討論問題。
哈馬斯是把以和平的最大絆腳石 [回復]
訪客:艾方英 | IP地址: 61.184.86.* | 2009/01/03, 14:02
別說加沙沒有人道災難,就是有,也是哈馬斯帶來的,也是加沙老百姓自己選擇的。你們既然選擇哈馬斯做你們的後盾,就必須承擔哈馬斯給你們帶來的災難。哈馬斯根本就不要和平,因為巴以的和平是對哈馬斯的最大威脅,因為一旦和平了,哈馬斯就沒有了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哈馬斯才堅持恐怖襲擊,每當巴以和平出現曙光的時候,哈馬斯就開始恐怖襲擊,遭到以色列打擊后,就把屎盆子扣到以色列頭上。周而復始,這樣哈馬斯就有了恐怖襲擊的介面和存在的理由,就可以繼續裹挾加沙民眾,發動恐怖襲擊。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04

請繼續賜教。
[回復]
呂名 | IP地址: 202.101.188.* | 2009/01/03, 13:52

戰爭對一些方面來說,一定是有利可圖的。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3:58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5.45.66.* | 2009/01/03, 13:41
甚至「在埃及外長訪問埃及的當天,用60枚火箭襲擊以色列而破壞埃及延長停火協議的調停努力。」 ----------一處錯誤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3:59

哈,多謝,吳老師提醒我半天沒找到,被您這麼指正就清楚了。馬上改。真愚鈍。
[回復]
鄭永林 | IP地址: 123.174.112.* | 2009/01/03, 13:01

辛苦!精闢的論斷!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02

哪裡啊,綜合分析推斷,漏洞或許不少。新年好。
鳳凰網就以空襲加沙民意調查表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5.45.66.* | 2009/01/03, 12:46
以色列空襲加沙致使千餘人傷亡,你怎麼看? 總票數(73747)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支持以色列。哈馬斯經常挑釁,非武力不能解決問題。 39.6% 29205. 2 支持哈馬斯。以色列恃強凌弱,是國家恐怖主義。 41.6% 30652. 3 誰都不支持。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雙方糾纏數千年,已難以分清誰是誰非,反對戰爭傷害平民。 18.8% 13890. 美英拒絕呼籲以色列停火,你是否支持? 總票數(64918)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支持。事情是哈馬斯挑起來的,不能叫以色列單方面停火。 39.6% 25732. 2 不支持。美英和以色列是一夥的,就是想發戰爭財。 54.9% 35612. 3 說不好,美英不能左右以色列的決定。 5.5% 3574. 以色列醞釀地面進攻,你認為形勢將怎樣發展? 總票數(64026)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哈馬斯經此一役將徹底被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31.4% 20077. 2 以色列陷入持續性巷戰,哈馬斯退入零散報復,戰局更不可控。 53.8% 34421. 3 中東多國將捲入戰局。 14.9% 9528.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jiasha/
重新粘貼,便於閱讀。感謝分享。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3:09

以色列空襲加沙致使千餘人傷亡,你怎麼看? 總票數(73747)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支持以色列。哈馬斯經常挑釁,非武力不能解決問題。 39.6% 29205.
2 支持哈馬斯。以色列恃強凌弱,是國家恐怖主義。 41.6% 30652.
3 誰都不支持。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雙方糾纏數千年,已難以分清誰是誰非,反對戰爭傷害平民。 18.8% 13890.

美英拒絕呼籲以色列停火,你是否支持? 總票數(64918)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支持。事情是哈馬斯挑起來的,不能叫以色列單方面停火。 39.6% 25732.
2 不支持。美英和以色列是一夥的,就是想發戰爭財。 54.9% 35612.
3 說不好,美英不能左右以色列的決定。 5.5% 3574.

以色列醞釀地面進攻,你認為形勢將怎樣發展? 總票數(64026)

選 項 比 例 票 數
1 哈馬斯經此一役將徹底被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31.4% 20077.
2 以色列陷入持續性巷戰,哈馬斯退入零散報復,戰局更不可控。 53.8% 34421.
3 中東多國將捲入戰局。 14.9% 9528.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jiasha/
疑問很大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07

這個統計是否準確,怎麼有點像埃及或卡達媒體的統計啊?昨天還有人建議我到商業主流網站看看,說中國網民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鳳凰背後有阿拉伯投資沒有?有以色列宗教背景沒有?應該調查一下。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60.185.113.* | 2009/01/04, 08:53
「中國網民一邊倒地支持以色列」,真能瞎忽悠。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60.185.113.* | 2009/01/04, 08:51
有什麼可疑問的?
鳳凰網、鳳凰電視台的許多論調和央視驚人的一致 [回復]
訪客:艾方英 | IP地址: 121.62.76.* | 2009/01/03, 19:34
幾乎都是站在哈馬斯一邊說話,非常不爽。一個媒體如果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即使人云亦云,也要有點良知。CCTV現在幾乎是謊言的代名詞了。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5.45.66.* | 2009/01/03, 14:43
哈哈! 鳳凰背後也許有阿拉伯的投資, 和猶太教的背景. 也許, 也許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54

哈哈,我看阮主編的模樣很「猶太」的,不過,這個調查結果是很「阿拉伯」的,真暈啊。看來,先入為主只能把我們自己搞糊塗。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121.204.47.* | 2009/01/03, 12:39
關係太複雜了,哈馬斯是當地的癌瘤。
[回復]
姬鴻勛 | IP地址: 218.95.186.* | 2009/01/03, 09:39

拜讀了,問好。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11

請老師批閱,拜讀不敢當,折殺學生了。順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並代問各位師長好。
[回復]
肖天蒔 | IP地址: 59.53.156.* | 2009/01/03, 08:38

謝謝介紹。馬先生新年快樂!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11

謝謝來訪。新年快樂。
專家灼見 洞若觀火 [回復]
訪客:吳寶瑞 | IP地址: 117.8.166.* | 2009/01/03, 08:05
曆數了「一鍋粥」中的八寶,理清了「一團麻」的頭緒;診明了(或曰看透了)世人揪心之痛的病根兒。 謝謝專家,謝謝學者,謝謝扁鵲! 美玉微瑕,請閱「留言」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12

吳老師好風趣啊。多謝鼓勵,多謝指正,我已經一一修改錯謬之處。新年好。
[回復]
方文 | IP地址: 61.51.201.* | 2009/01/03, 06:23

分析有理有據,撥雲見日。
打擊哈馬斯,是以色列、埃及、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三方達成默契的結果,我贊成這個觀點。
2008年12月16日安理會通過的俄羅斯和美國提出的第1850號決議,除利比亞棄權外,獲得其餘14個理事國的贊成。
該決議「歡迎」2007年達成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共同諒解》與《按執行結果實施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永久性兩國解決方案路線圖》「支持」(巴以)雙方無一例外地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所有核心問題。「籲請」所有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決意執行四方原則和《阿拉伯和平倡議》並遵守各項承諾的巴勒斯坦政府。
而哈馬斯,無疑是該決議得以實施貫徹的絆腳石。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22

哈馬斯到了生死抉擇的歷史關頭。必須做戰略決斷:

是玉石俱焚,還是和平共存?它既然認可和平協議框架下的立法會選舉和自治政府選舉並積極參與,就說明已經在事實上接受了巴以奧斯陸和平精神和原則。它的表現實在匪夷所思。

我以為根本的原因是三親六姑太多,使其無法徹底跟過去了斷,既然不了斷,就被美以敵視(很自然的反應),被國際社會主和力量孤立;一旦被孤立,不選擇妥協,就選擇硬拼,結果愈加孤立,最終網沒有破,魚死不少。
所以,解決巴以問題,必須標本兼治。既要推動巴以和談,更要全面啟動推進整個中東地區的和解,誰也別拉下,這樣,和平紅利,人人有份,誰也不眼紅,也也不拖別人的後腿。
[回復]
蒙民生 | IP地址: 122.0.163.* | 2009/01/03, 05:32

拜讀了。

感覺像現代版的春秋戰國。

蠻複雜的。似乎阿拉伯各國都在各自探尋自己的出路。

有時候是英雄(含梟雄)主導歷史,有時候是民眾在塑造英雄。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23

比春秋戰國還複雜。真亂。新年快樂。
[回復]
吳端凌 | IP地址: 69.110.132.* | 2009/01/03, 04:54

站在王爺家的地板上讀好文章。

各種勢力纏鬥,唯百姓遭受塗炭。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25

哈,端凌好。我把太師椅給你搬過來,請坐,上茶。說的是,願賭服輸,軍人之間的較量生死隨命,可惜了那些不能左右自己命運的老百姓。
非常地道的分析 [回復]
殷罡 | IP地址: 221.223.76.* | 2009/01/03, 04:02

你的分析非常地道。我的感覺是:蘇萊曼早就被哈馬斯纏得精疲力竭,沙特約旦已是忍無可忍恨得牙根發癢,敘利亞沉著冷靜不溫不火,伊朗穩穩噹噹靜候奧巴馬出牌,以色列一板一眼報仇雪恨,哈馬斯忽冷忽熱進退兩難,一台大戲拉開了序幕。一個基本脈絡是:阿拉伯國家沒有一個願意看到哈馬斯站穩腳跟取代阿巴斯,伊朗同美國的關係一旦解凍哈馬斯就會面臨三方夾擊,後果可想而知。因此,美伊關係將決定哈馬斯的最後命運,除非以色列坦克鋌而走險在春節前就席捲加沙。至於卡達,不過是個跑龍套的,到頭來白忙活掙不到幾個錢。可憐了加沙的百姓。
哈馬斯何時才能上花轎?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51

多謝殷兄捧場。

我知道,蘇萊曼這些年基本上穿梭於開羅、加沙、耶路撒冷和拉馬拉了,到處忙著救火。

中東和平是埃及與以色列一起埋下的橄欖樹,這棵樹到現在碩果不多,甚至有枯萎的跡象。埃及當然非常著急,埃及並不在乎道義和虛偽的手足情意,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否則,穆巴拉克在阿拉法特與巴拉克談判的時候,他就不會橫加阻攔了。這就是我對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人滿懷同情的原因之一——他們是無奈而無力的悲情人物——想和而不能。

我一直主張,中東問題是一盤棋,必須全面解決。布希因為「911」之怒而頭腦發熱,失去與伊朗、敘利亞和解的機會,對中東和平進程而言實在可惜。當時,如果美國接過伊朗同情和願意幫助其反恐的橄欖枝,而不是公開羞辱哈塔米總統,怎麼會有強硬派把內賈德推上台?這是伊朗人反過來抽美國人的臉。如果美伊和解了,順道再主持敘以解決遺留問題,巴以問題也就水到渠成地解決了。

美國處理對華關係的思路如果用到解決中東問題,肯定有所幫助——如果一位對華強硬,中美關係、美台關係、台海關係,朝核問題乃至中日關係等等,都不會是今天的狀況。

再回到中東問題。西方人並不了解東方文化,他們用個體自由至高無上這個標準用來分析、判斷和處理國際問題,肯定是行不通的,至少不是很暢通。中東地區的文化、傳統非常獨特,家族、部落、群體利益高於個體利益;精神追求大於物質享受;宗教紐帶強於法理規則,如果不認識到這些獨特的文化基因,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格、政權氣質乃至國家行為習慣,就不可能解開中東問題這個麻團。

布希民主化改造中東的努力失敗了,再也不提了,根本原因就在於此。再好的東西硬塞給人家吃是會被反感的,再香的東西一股腦填進肚子腸胃是無法消受的。凡事都需要預熱、鋪墊最終通過軟著陸的方式實現,是最好不過的。

布希或者他的智囊們還沒有意識到,中東問題也會是如此。解決巴以問題要從外圍入手。說服巴以這對冤家徹底和解,必須先擺平巴勒斯坦眾多的娘家人,到那個時候,你看哈馬斯上不上花轎?
[回復]
訪客:訪客 | IP地址: 222.212.16.* | 2009/01/03, 22:59
馬王爺分析得很透徹,這次衝突表面上看是哈以衝突,實際上是跟中東的大氣候密切相關的.雙方背後都有人,阿拉伯國家(遜尼派)是很反感哈馬斯跟伊朗走得太近,而且對哈馬斯的政教合一的政治態度很警惕,特別是哈馬斯通過暴力奪得加沙割距一方.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馬先生:你認為這次衝突和近半年來原油價格暴跌有沒有直接或間接關係?謝謝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65.* | 2009/01/04, 00:04

多謝肯定。衝突和油價暴跌沒有關係。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零敲碎打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雙方都需要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回復]
殷罡 | IP地址: 221.223.75.* | 2009/01/03, 17:27

說得在理。穆巴拉克還是比較聰明的,不讓穆薩當外交部長了,提拔為阿盟秘書長,否則,穆巴拉克的日子更不好過。

美國的外交政策,離聰明還差得很遠。

哈馬斯的主體,最終是要變的。
[回復]
訪客:亞伯拉罕裔 | IP地址: 125.45.66.* | 2009/01/03, 13:00
伊朗同美國的關係一旦解凍哈馬斯就會面臨三方夾擊,後果可想而知? 伊美關係好轉直至見交伊朗也不會傻到拋棄哈馬斯, 只會影響哈馬斯強硬政策的轉變
[回復]
劉光清 | IP地址: 125.110.229.* | 2009/01/03, 03:28

坐沙發!馬王爺辛苦,這麼晚還筆耕.新年快樂!
[回復]
馬曉霖 | IP地址: 124.14.74.* | 2009/01/03, 14:56

多謝問候,新年快樂。過年了,放假了,稍微有閑了,湊點熱鬧。
【凡轉載僅供參考,不代表已得到轉載者認可,請讀者注意分辨、查證、思考,請勿盲信、盲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1-5 05:02 | 只看該作者
醫療人員稱以軍事行動已致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09年01月05日 00:13 
http://www.chinanews.com.cn/gj/zd/news/2009/01-05/1513597.shtml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5日電 綜合報道,據醫療人員4日稱,自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發動軍事行動以來,已有至少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加沙醫療機構負責人稱:「死亡人數至少已經升至500人,其中包括87名兒童,另有超過2450人受傷。」


  去年12月27日,以軍開始代號為「鑄鉛」的軍事行動,當天首先派出50架戰機,向50個目標投擲100枚炸彈,目標包括哈馬斯基地、訓練營、總部、辦公室;30分鐘后,60架戰機再向60個目標襲擊,目標包括收藏於地下碉堡的火箭發射器。

  以色列國防軍地面部隊3日晚從巴勒斯坦哈馬斯管控的加沙地帶北部邊境進入加沙,「鑄鉛」軍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以色列國防軍聲稱,大批以色列裝甲部隊、工程兵和步兵已經進入加沙地帶北部,以破壞哈馬斯基礎設施,並攻佔火箭發射台以防止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火箭彈襲擊。

  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發射的火箭造成5名以色列人喪生,57人受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主題

7346

帖子

168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1681
4
amely7777 發表於 2009-1-5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