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方的路

[複製鏈接]

99

主題

407

帖子

1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andT 發表於 2009-1-4 14: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方的路



蕭瀚



1.  這個社會已經爛透了,我猜想中國歷史上可能從來沒有出現過道德如此敗壞的時代,它會走向哪裡?它的腳下有哪些路?會走向活路還是走向死路?



2.  死路之一:民間不寬恕者成為主流,執政者不敢改革,最後愈演愈烈,走向敵對,隨著時間推移,不寬恕者戰勝了執政者,成為新的執政者,狼走了,老虎進門。



3.  死路之二:民間不寬恕者成為主流,執政者不敢改革,最後愈演愈烈,走向敵對,在混亂與動蕩的狀態中,長期沒有穩定的政治,被敗壞的人心開始釋放出所有的惡,發生王力雄先生20年前的驚人預言:「黃禍」——全民進入自殺性震蕩狀態,大規模的人道主義災難,這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參見拙作「中國歷史上的自殺性震蕩」。



4.  活路之一:民間不寬恕執政者,執政者不敢改革,在雙方的博弈過程中,社會各界的合力造就過渡階段的轉型政治,可能會很不穩定,但漸趨穩定,並且出現暫時的報復期,這樣的政治,可能會導致幾十年都難以穩定。



5.  最佳活路:民間逐步覺醒,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意識到應該做真正的公民,於是自覺地不與惡制度、潛規則合作,社會生活在悄無聲息中走上較為健康的道路,最後支持這個制度運行的「臣民服從」狀態結束,中國產生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曼德拉和德克勒克,結束極權政治,走向憲政共和。



6.  構成未來中國最佳活路的核心精神是公民精神,它的關鍵詞是:和平、理性、建設、愛、非暴力、不合作、寬恕。



7.  實踐公民精神的基本方法:遵守良法、拒絕惡法,良心自救。



8.  實踐公民精神分為兩個領域,一個是公德領域,一個是法律領域。



9.  公德領域的公民精神,一般體現為在公共場所的教養和自律的職業倫理,例如不隨地吐痰,不闖紅燈,公共汽車上給幼老孕殘主動讓座,需要排隊的地方不加塞,在餐館吃飯不大聲喧嘩,不用公款支付私人聚會,善待陌生人,在公共場所遇到他人的困難,在力所能及範圍內主動幫忙,對於損害公德的行為能溫和勸阻……;從事各種職業者,則自覺抵禦行業潛規則、惡規則,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對於有些潛規則甚至公開揭發之,批評之……



10.  以上述標準衡量,我自己就還有許多地方沒做好,良心也並不純如白雪,尤其是以前上述問題還沒有完全想明白的時候。現在認識到這些問題,以後應該再不會發生,或者實在難以避免的話,應該是盡量少的發生,我實在不敢說自己百分之百地全部能做到。面對良心的懺悔並不適合宣之於公共領域(應當吸取「文革」的教訓),因此我不打算說具體的事情,我只是要告訴朋友們我自己個人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迴避和掩飾,不承認它們對良心的負面影響;怯懦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承認自己怯懦的勇氣都喪失了。畢竟,每個人都有必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此條,與所有見到此文的朋友們誠摯共勉。



11.  我相信各行各業的朋友們,都因自己身陷潛規則而痛苦過、麻木過,我想現在該是覺醒的時候了,該是拒絕它們的時候了,該是良心自救的時候了,無論是工人、農民、官員、商人、公務員、法官、檢察官、警察、教師、歌星、影星……,我相信大家的內心深處都有相同的焦慮,我衷心地祝願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良心安寧的重要性。我想,為了良心的清明,至少拋棄掉一些生存底線以上的物質性利益是值得的。



12.  只有時時回歸良心的反省和懺悔,才能真切地理解和明白寬恕的價值,在許多情況下,寬恕別人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寬恕,諾獎和平獎獲得者圖圖大主教說得好:「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沒有良心自覺,沒有良心自救,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寬恕沒有基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卻不能寬恕,那就無法進步,只會糾纏於過往;而最糟糕的莫過於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忘了自己眼中的梁木,則除了製造人際仇恨,別的什麼也不會有。



13.  法律領域的公民精神,一般體現在事關公共事務的領域,拒絕與違背良心的惡法合作,消極不合作(例如拒絕接受目前的城管制度)或積極不合作(直接抨擊和反對城管制度),同時遵守並且維護良法,例如遇到犯罪現象,及時報警。



14.  當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儘可能地廣泛傳播和實踐公民精神,在各個行業形成自律的倫理規範,催生以公民道德和職業倫理規範為核心的公民社會,社會才有可能逐漸變得理性、溫和、有序,能夠抵禦各種動蕩。



15.  走向好社會沒有捷徑可循,每個人都得盡量做好自己該做和能做的,每個人都有責任,正如一個惡社會的形成,除了制度之外,還有每個人的配合。無論好社會,還是壞社會,制度都是很重要的原因,但這並不因此就意味著個體的作用是無足輕重的,恰恰相反,好制度是具體的公民精神和公民行動造就的,而惡制度也是具體的「奴隸主—奴才—奴隸」觀念及其行動促成的。



16.  公民社會的精神氣質必須是以愛為奠基,因此對於一切不合理不正義的現象,都應有一種基於愛的糾正力量,勸戒、憤怒、反對、懲罰,都應當有這愛的底蘊。



17.  公民社會的精神氣質里應該沒有仇恨,或者儘可能的沒有仇恨,一旦有了仇恨,那麼一切的前進都可能被拉回到過往的過節之中相互報復,怨懟難消。



18.  公民精神應該是非暴力的,作為一種理念的非暴力必須是絕對的,但落實到具體行動時,會有少量例外,例如面對正在發生的危及人生命的暴力行為時,可以用正當防衛來消除暴力,但以解除危險的暴力為限,倘若超出了界限,則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19.  公民精神及其行動應該是公開的、坦蕩的,不需要權術,不需要陰謀,不需要列寧主義性質的政黨組織(他的政黨理論只是被美化了的黑社會而已)。



20.  愛迪生曾經說過,成功=99%的汗水+1%的靈感。社會變革也一樣,沒有每個人的努力,指望天上掉大餡餅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沒有千辛萬苦的努力,指望奇迹發生,一夜之間地獄變天堂,這是懶漢、懦夫和奴隸的白日夢,不是公民的道德。



21.  人人配合的惡制度很難自然壽終正寢,這種惡制度即使因其自身原因崩潰了,新出現的制度也必然是惡的。將壞社會改造成好社會的唯一途徑,就是不與惡制度合作的觀念和行動成為大眾普遍的共識。



22.  我相信奇迹,但更相信為奇迹的到來而做的準備工作,天助自助者。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審慎地做好自己,按照公民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做,日圖一寸地遠離邪惡,遠離悖逆良心之事,遠離惡法,遠離損害公共利益的潛規則,每天都有進步,是為「可以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那麼奇迹一定會發生。

44

主題

120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沙發
鳳梨 發表於 2009-1-4 1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3
lpknx 發表於 2009-1-4 22:26 | 只看該作者

放眼中南海, 不見李登輝.

眼見故土陸沉, 鬱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主題

502

帖子

12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6
4
yugs75 發表於 2009-1-5 02:57 | 只看該作者
文章很好,可惜轉到這裡來就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