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夜有暴風雪!——中國官方出巡釣魚島透露的玄機

[複製鏈接]

859

主題

1038

帖子

776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歷史背景:

  1936年2月26日,日本國首都東京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暴風雪襲擊,這場暴風雪使本就處於經濟危機大蕭條之中的日本雪上加霜,2月26日凌晨,東京的各大街區陷入死一般的寂靜。突然間,位於日本東京郊外,即將開往中國東北的第一師團駐地內槍聲大作,第一師團和天皇近衛師團的1500多名少壯派軍人在香田清貞、村中孝次、和磯部淺等軍官的糾集下,荷槍實彈、揮舞著軍刀,分別向首相府、警視廳、陸軍省、內務省和參謀本部等要地發起衝擊。先後刺殺了岡田啟介首相、高橋是清藏相以及內務大臣齋藤實和天皇的侍從長鈴木貫太郎等多名政界和軍界首腦要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2.26兵變。隨後,兵變被殘酷鎮壓,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徹底掌握軍隊。一年之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公元2008年,一場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中國和日本也不可避免的被捲入了這場危機的漩渦。面對危機,中國正在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國內市場優勢積極展開自救。但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缺乏的狹窄島國,一旦外部經濟條件惡化,無法通過自身的調節來克服困難。所以,每當遇到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就只有通過對外擴張的方式來轉嫁危機和解決危機。這是日本國的國家本性和無奈之舉。現在日本國內,經濟萎縮,物價高漲,失業人口與日俱增,這和七十二年前深處經濟大蕭條背景下的日本是何其的相似。

  日本自二次大戰戰敗以後,其軍國主義勢力一直沒有被徹底根除。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縱容和扶持,正變的越來越強大,並有可能已經掌握了日本的國家命運,這不是聳人聽聞的說法。上尉的橄欖綠之所以這麼認為是有充分根據的

  首先我們縱觀二戰之後的日本歷史,可以發現,右翼鷹派勢力佔據了日本絕大多數的執政時間,並對日本政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凡是否定和美化日本侵略歷史,堅持恢復日本軍事擴張方針的日本首相往往能夠得到較長的執政時間和大部分民意的支持。二戰以後,執政時間最長的四位首相:吉田茂、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和小泉純一郎無一例外的都是否定侵略,主張對外擴張的鷹派人物。而堅持對華和平外交的日本首相和政壇要人,其結果都是曇花一現,走馬觀花般的草草收場。這些令人費解的現象說明什麼?說明右翼極端勢力和軍國主義一直左右著日本的政治走向和國家政策,而國家的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民意的體現。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軍國主義無論是在政府還是在民間都擁有巨大的市場。

  第二,從日本航空自衛隊前幕僚長發表美化日本侵華戰爭言論來看,日本軍隊已經被軍國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重新控制,日本的高級軍事長官在公開場合發表美化侵略的言論是自二戰之後前所未有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突發事件,而是軍方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也可以看做是軍方對政府的一次嚴重挑釁和警告。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日本軍隊向來就有"以下克上"的傳統。日本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力一直是比較弱的。所以才會造成2.26兵變和5.15兵變這樣的嚴重叛亂事件。隨著日本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日本的普通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和厭恨情緒日益高漲,這些都將會成為日本軍國主義重新抬頭的契機和可利用的條件。

  自小泉純一郎下台之後,接任者安倍晉三和福田康夫迫於國際環境的壓力和自身利益的需要一改小泉的強硬外交政策,準備和中國搞緩和,結果不出所料,都是在執政不到一年之後就匆匆辭職。如果單單從經濟方面去解釋,顯然不充分,小泉執政5年都沒辦法搞好日本經濟,難道安倍和福田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能使日本經濟起死回生嗎。日本國民沒有理由只對小泉寬宏大量而對安倍和福田就嚴格苛求,在日本高層的政治權利更迭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確實有一隻勢力巨大的幕後黑手一直在操縱和掌控。按照日本的慣例,在鴿派首相下台之後,接任的一定是一個鷹派。現在接過首相接力棒的就是一個主戰的鷹派---麻生太郎。但出人意料的是,被日本右翼勢力寄予厚望的麻生上台之後卻並沒有執行他們所期望的那樣繼續保持對華強硬的政策,而是一反常態地玩起了中國人最擅長的手段---韜光養晦。這一招完全打亂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如意算盤。於是情急之下,就炮製了田母神俊雄事件,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試探麻生的態度,摸清麻生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二是藉此向麻生表明軍方的立場,如果麻生要一意孤行,軍方是主戰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越俎代庖。取而代之。從麻生對田母神俊雄事件的處理來看,顯然是和軍方站到了對立面。於是我們看到了1936年2月26日之前的背景再次在日本列島出現。山雨欲來風滿樓,如今表面平靜的日本其實是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12月8日,我們注意到這樣一條重要的消息,中國的"海監46號"及"海監51號"在日本時間上午8時進入釣魚島海域,日本政府向中國"提出抗議"。而中國的答覆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有關船隻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這是中國政府一次極為罕見的國家行動,而且是主動出擊,意圖堅決。中國政府一改往常在釣魚島問題上不和日本發生正面衝突的政策,而是高調出巡釣魚島並明確嚴正的宣示主權。這次行動的意義,非同尋常。上尉的橄欖綠判斷,這是中國對日政策即將發出重大轉變的明確信號。而在此之前,中國的海軍艦隊歷史性的首次穿越日本的津輕海峽,前出太平洋。這些都說明中國正在對日本逐步施加軍事壓力。本來按常理判斷,日本方向並不是目前中國最緊迫的戰略方向,而麻生上台之後也沒有給中國製造什麼麻煩。中日關係也仍然維持著福田首相以來的緩和局面。但中國偏偏選擇對日本主動出擊,這隻能有一個解釋,就是日本國內的形式已經發展到中國不得不出手的地步,這不是麻生的問題,但麻生顯然已經沒有能力控制國內形式的發展。日本極端右翼勢力極有可能利用此次經濟危機,鋌而走險。美國為了應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早已自顧不暇。奧巴馬入住白宮之後,進行全球性戰略收縮是必然之勢。最要命的是,日本的極端右翼勢力一直是美國用來挾制中國的棋子,得到美國長期的縱容和包庇。在美國沒有能力單獨抗衡中國之時,扶持日本右翼勢力上台,也極有可能是美國破釜沉舟的唯一選擇。畢竟,日本右翼勢力和日益強大的中國比起來,後者要可怕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不發展核武器和大型航空母艦,美國可以允許日本做任何事情。日本右翼勢力也將由幕後操縱開始走向前台,直接挑戰中國!

  中國在最近的一系列軍事動作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在日本發生非常事件之時,從外圍控制住局勢,確保中國的戰略利益不受損害。同時也是要通過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來震懾日本島內的極端右翼勢力。

  種種跡象表明,今夜的日本將有一場暴風雪,中國正在時刻關注日本的氣候變化,未雨綢繆,積極備戰,在必要的時候,堅決出擊,掌握戰略主動權。絕不會讓軍國主義的陰魂在日本重新復活。
很多時候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相信你的解釋,朋友不需要你的 解釋


好貼與你分享。謝謝您的回帖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沙發
dj-diesto 發表於 2008-12-29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66

帖子

14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
3
1989+2005 發表於 2008-12-29 10:46 | 只看該作者
想當然的成分太大。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中國也不能倖免,而且中國的國力與美國比,更脆弱。美國可以利用日本右翼牽制中國,中國又能利用誰?難道用激化與日本的矛盾來幫助麻生太郎?

你以為中國真的放棄了韜光養晦的政策了嗎?大錯特錯!中國至少還需要10年的和平發展才能真正強大。看看胡錦濤最近的講話就明白中國當前的重點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29 1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6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5
5
2630 發表於 2008-12-29 17:1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分析有一定道理,危機時刻,也是最容易出現戰爭的時刻。高層也許只是猜測,但是要向日本顯示一下決心,打擊日本的氣焰。正所謂先下手為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1087

帖子

2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9
6
解放台灣! 發表於 2008-12-29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70

帖子

2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8
7
閑聊 發表於 2008-12-30 01:4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這次強硬的出手是使世人有點意外。威懾可能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8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12-31 17:05 | 只看該作者
小心為妙。

威懾服人最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