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薛涌:須知道淘糞也是國學

[複製鏈接]

168

主題

356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ascade05 發表於 2008-12-28 0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view.QQ.com  2008年12月27日08:28   文新傳媒  薛涌  我要評論(59)

最近因為廣東某環衛企業以年薪10萬元招聘大學生當推廣清淘化糞池服務的業務員,鬧得媒體沸騰。我寫了幾篇文章為大學生從事這種行業辯護,講到這種基層的、對社會有益的工作是如何鍛煉人等等,道理已經很清楚。不過,依然有許多讀者質問:大學生從事糞業,豈不是浪費人才?言下之意,清淘化糞池裡沒有學問,配不上大學生的訓練。

這種心態,反映出了我們的教育和社會觀念上的一種偏見。試問:如果一個大學生畢業研究國學,是不是浪費人才呢?如果一個大學生畢業成為石油勘探的業務員,是不是荒廢了學業呢?如果大家認可上述行業的價值,那麼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從事淘糞業也絕不是浪費人才。要知道,淘糞不僅有學問,而且是門「國學」,甚至應該「申遺」。

先說淘糞為什麼是國學。國學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是本國的學問,第二是外國沒有,或者外國雖然有卻沒有我們這麼發達。我在美國的大學里講課,每講到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就不免自豪起來,覺得這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是國學。美國學生不服氣,馬上問:「這有什麼新鮮的?基督教傳統里有『黃金定律』,講的話幾乎一模一樣,我們從幼兒園時就學,怎麼就成了你們的國學呢?」遇到這樣的挑戰,我不免一愣,馬上給自己解圍:這證明不同的文化在價值觀念上是相通的。

不過,一講起淘糞來,那些美國學生就沒有辦法挑戰了。講淘糞比講儒學更讓我為我們這個民族和文明自豪。我問學生:在工業化以前,你們西方的土地能養多少人?我們中國的土地能養多少人?十七、十八世紀英格蘭的農業革命,被歷史書吹得神乎其神。但宋代江南的畝產,比中世紀英格蘭的畝產高了幾乎三倍。即使比起所謂「農業革命」后的英格蘭,也快高出30%。法國年鑒學派的掌門人布羅代爾對亞洲特別是江南的稻米經濟大為驚嘆。因為在歐洲中世紀,一塊地種了一年就得拋荒休耕,使地力恢復,否則怕是連種子也收不回來。而亞洲的稻田則全然不同。他引述歐洲傳教士的話:這裡不僅每一寸地都被耕種,而且一塊地一年種兩季!

這樣狠地使用土地,怎麼就不怕地力衰竭呢?關鍵還在於用糞。中國自古便有「惜糞如金」的話。翻開《杭州府志》就知道,在杭州經營糞業的公司叫「金汁行」,淘糞的規矩很多,各家競爭必須信守條例。在北京,1949年前城門外布滿了糞廠。各區的糞成色不一,富人因為飲食考究、蛋白質攝入量大,進而糞中油水大,其糞便價值高,被有勢力的大糞場所壟斷。日本的情況也大同小異。江戶時代作家馬琴的日記中記載,他一家七口(五個大人兩個小孩),所產之糞被一家農民包下來,定時前來淘糞不說,而且每年一個大人的糞價值五十個茄子,逢年過節外加若干新鮮蔬菜。江戶的房租,則會隨著房客的增多而下降,就是因為房客產糞。這也恰恰證明了中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古訓。

我並不是說西方沒有淘糞術,但遠不如中國或者東亞社會這樣複雜精到。大糞對於當時的農業,如同石油對於今日之工業,乃能源之命脈,學問大得很。當時中國和日本人口之密集,是歐洲不可想象的。我們不妨想想:那時沒有自來水,這麼多密的人口,衛生如何維持?看看世界歷史,世界人口死亡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缺乏乾淨的飲水。可是,如清人包世臣所描述,南方人清理糞便及時,修建糞池,環境就比較乾淨。這一點後來在二十世紀初也被日本的調查人員所證明。最有戲劇性的例子還是發生在日本。1870年代,雄心勃勃的明治政府要把東京建設成世界一流都市,要模仿倫敦這一帝國之都,修建自來水金屬管道系統,並以重金請來了設計倫敦系統的著名工程師R.W. Atkinson。Atkinson先測試了東京所用的傳統竹桶供水管中的水質,然後告訴日本人:「你們的水比倫敦的還乾淨,要倫敦的系統有何用?」這一驚人現象背後的關鍵,還在於日本人如同中國人一樣惜糞,清理迅速,很少有環境污染。只是明治時代對西方崇拜過分,對自己的國學有所疏忽。

如上所述,沒有這種獨特的淘糞產業和技術,中國就不可能有這麼高的糧食產量,不可能養活這麼多人口,自然也不可能有從宋到清的經濟繁榮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如今我們有季羨林先生這樣的國寶,因為他精通土火羅文等等,有人說他是國學大師,我也完全贊同。但是,淘糞豈不和中華文明關係更大?淘糞當然是國學,而且確實值得申遺。能和我們競爭的,也就是日本等幾個東亞國家而已。

另外,在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的今日,化糞業更有現實意義。糞便不僅可以作為再生的肥料,而且也是再生能源。如今世界人口飲食蛋白質攝入量奇大,糞的價值也就更高,可惜卻被白白棄擲。無怪乎在加拿大教書的Vaclav Smil教授靠研究糞便而著作等身,而且建立了廣泛而崇高的國際聲譽。他研究的重點地區就是中國。他一再呼籲,如今世界最大的資源浪費之一,就是對大糞的浪費。可見,這種國學,我們不研究人家會如獲至寶地拿過去研究。難道這樣的學問,不值得大學生問津嗎?(作者系美國薩福克大學助理教授)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28 2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