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首位採訪本-拉登記者:戰爭值得用生命去報道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8-12-23 1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資料圖片:1997年,阿內特採訪本-拉登


資料圖片:1991年1月,海灣戰爭打響,阿內特採訪薩達姆。

對於許多人來說,「戰地記者」是一個充滿神秘的職業,何況是一個終身以此為職業,在世界各地戰場上摸爬滾打將近50年、並且榮獲過普利策獎的老人。直到2年前,70多歲的阿內特都還在輾轉於巴格達、阿富汗等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人們說,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彼得·阿內特的身影。

  見到阿內特先生,才發現,這個面色紅潤、慈眉善目、身材發福的老人,和想象中「奪寶奇兵」哈里森·福特之類的幻影英雄形象差之懸遠。直到他開玩笑地說「你的錄音筆好像一個微型炸彈」,才讓人感受到一點煙火瀰漫的氣息。

  阿內特說,很多記者一生中參與過一兩次戰爭報道,或許5年、6年的時間,然後他們覺得心滿意足,結婚生子,轉行,「我之所以有點特別,是因為我一輩子都在干這個。」對事業的全情投入,令他犧牲了曾有的天倫之樂,如今孤身一人。他相信:「任何戰爭都值得你用生命去報道,因為人們有權利知道真相。」 也正是這種「決不犧牲新聞原則」的信念,使得阿內特飽受爭議,不斷受到斥責和威嚇,還曾被炒過魷魚。二次海灣戰爭時,阿內特曾因未接受伊拉克電視台的採訪,公開批評了美國的戰爭立場被解職。

  採訪當中,阿內特先生回憶了當年越戰報道出生入死、驚心動魄的歲月,還與我們分享了他不可預測的精彩人生——包括與世界頭號危險人物本·拉登的當面交鋒。對於中國,他見證了3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偉大變遷,並期待這個東方古國成為21世紀影響全球的重要力量。

  彼得·阿內特

  彼得·阿內特(PeterArnett)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戰地記者,現已年逾七旬,他幾乎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戰爭和國際衝突的報道之中。他是一位長期跟蹤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以及阿富汗戰爭的資深新聞記者。曾獨家採訪過薩達姆·海珊和本·拉登。

  阿內特生於紐西蘭,曾在悉尼、曼谷等地媒體工作。1961年,他加盟了美聯社,之後被派駐越南報道越戰,一直工作了13年,直到1975年,他一共為美聯社寫了3000篇報道,被譽為越戰中最好的記者。他也在1966年因越戰的報道而獲得了世界新聞業的最高獎項———普利策獎。

  1981年,阿內特加入了當時新興的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年後因為報道了第一次海灣戰爭而變得家喻戶曉,這是電視史上第一次直播戰爭,阿內特贏得了當年的美國電視最高榮譽———艾美獎。

  1994年,他出版了一本書《從戰場上歸來》,被《紐約時報》書評版評為當年年度圖書。除了第一次、第二次海灣戰爭,他還報道了中東、拉美、中亞和非洲等地發生的戰爭和衝突。他還報道了薩拉熱窩戰爭、車臣戰爭等地區衝突。他是西方媒體中第一個採訪到本·拉登的記者。

  彼得·阿內特至今一共獲得了57項主要的新聞獎,並在美國、巴西等國大學獲得榮譽博士學位。他於2007年3月出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教授。《我怎麼採訪本·拉登》便是他在中國的所感所講的精華,更有數十幅獨家戰地歷史照片首次披露。本書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

  「100具屍體的血水淹沒我的腳踝」

  問:作為一名終生以新聞記者為職業的人士,我想知道您對記者的定義是什麼?對於戰地記者又是怎麼理解的?

  答:我對記者角色的定位是一個「交流的中介」,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互換信息的一個平台。至於戰地記者,我相信戰地記者是一個記者生涯所能抵達的職業巔峰。戰爭中,每一天都有士兵在你身邊陣亡,交戰雙方的戰爭策略瞬息萬變,時而英明時而糟糕透頂,每一個政策的調整都會影響歷史,關乎成千上萬人的命運。而戰爭的耗費是驚人的,美國為越南戰爭付出了6千億(6hundredbillion)美金。6千億!越南戰爭是二戰後歷時最長、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既然付出了那麼高昂的代價,包括鮮血和金錢,世界各國的人們當然會關心前線所發生的一切,美國國內的人民當然有權利知道關於戰爭的任何真相。而記者就起到這樣一個傳播信息的關鍵性作用。

  采寫關於戰爭的故事,我認為是一個記者最重要的任務。歷史就是被戰爭所驅動、所改變的,一戰、二戰、越戰到海灣戰爭,當然也包括中國。3千年來你們的歷史同樣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戰爭。歷史因戰爭而改變,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抱有的觀點。

  問:我很想知道,您第一次接受報道越南戰爭的任務時是什麼樣一種情形?說真的,猶豫過嗎?

  答:當一個年輕人第一次涉足新聞傳媒領域時,沒有人一開始就願意當一個戰地記者。戰爭的危險和殘酷,人盡皆知。我第一次當記者是在紐西蘭一個鄉村地區為一家農業報紙工作,那個時候我又怎麼能預知將來在我32歲的時候能因為戰爭報道獲得普利策獎?可以說我和在中國任何一個期望成為記者的年輕人專業起點相當。

  我成為戰地記者有些偶然,1961年加入美聯社之後,我一直在印尼工作,還曾跟隨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加諾出訪,然後又因為一篇關於印尼政府軍事戰略的分析報道被驅逐出境。1962年7月,我到了新加坡,我的主管突然對我說:彼得,我們現在派你去報道越南戰爭。你願意去嗎?我說,我願意,過去的報道給予了我經驗、自信和勇氣。我當時還是單身,很有點「野心」,我聽說那些在越南前線的同行們都出了名,我也想和他們一樣,寫出最具爆炸性的新聞,搞點大名堂出來。因此對於這項任務,我想不出什麼理由不要去,我知道前面會有槍林彈雨什麼的,但這些不足以讓我願意遠離戰場。當時越南戰爭已經愈演愈烈,所以我一直留了下來,長達13年。

  問:您為報道越南戰爭做了什麼準備?13年的報道過程中您認為哪些經驗對於戰地記者來說是最實用最重要的?

  答:你說的「準備」如果是指需要帶上的東西的話,那麼包括結實的靴子、蚊帳、雨衣、醫藥箱、刀、吊床、毛毯、水壺、軍裝等等,因為越南到處是茂密而潮濕的叢林。如果你指的是預先思考怎麼報道戰爭,那我無可奉告。你所能依賴的只有過去的經驗,包括採訪溝通能力、信息搜集技巧等。除了親臨現場感受戰爭的巨大震撼之外,沒人可以傳授或者向別人討教怎麼報道,一切都要靠你在實地工作中自己摸索。即便是我給你上了20個學期的課,如果你從沒親臨現場,又怎麼會明白?這就像前線的戰士,子彈從你頭上飛過去,將領們命令開火回擊,他們會想到怎麼來教嗎?不。如果你不自己學會,你就死定了。

  當然,我的確也從別人那裡得到過幫助,當時美聯社西貢分社社長寫了一本《游擊戰報道的要點》,裡面的經驗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在越南你最好識水性;如果你聽到一聲不是從我方部隊傳來的槍響,千萬不要站起來尋找槍聲來源,第2槍可能就打中你了;如果受到襲擊,臉朝下靠腹部爬行;與軍隊同行時不要離縱隊的排頭兵太近,不要靠近播音員和救護人員,他們是敵方的主要襲擊目標;盡量貼著指揮官,他的位置比較安全,也有助於獲得信息……總之,「表現得像個戰士,竭盡全力活命,千萬別逞英雄」。還有「只報道,不判斷」。

  問:我聽說在越南的13年裡面,您時刻與死亡陰影相伴,但奇迹般從未受過傷,是真的嗎?

  答:13年之後,當我回首這一段越南往事,我才意識到自己多麼幸運。我沒被幹掉,更從來沒有在報道中受傷或者被抓捕,除了有一次遭到毆打之外。我曾設想過,或許我會被綁架,但這些本來似乎理當發生的事情,一次都沒有出現,當時我想,好吧,一直幹下去,直到有一天真的撞上不幸,但一切都順利得超乎想象。

  不過,在越南我的確每天都品嘗到戰爭的血腥,有一名軍官就在我的身旁被越南狙擊手擊中。1967年11月,我在一個高地上度過了最艱難的兩天, 我曾經絕望過,我一度目睹2顆250磅的炸彈從飛機上拋下來,以為那就是我的最後時刻,但第一顆在距離我藏身的地洞100米的地方爆炸,另外一顆距離我只有20米,但沒有爆炸。還有一次,我登上了一架裝載著屍體袋的飛機,袋子裡面有100具士兵的屍體。我是唯一活著的乘客,當飛機急劇傾斜下降的時候,袋子裡面滲出來的粘稠的血水,淹沒了我的腳踝。

  戰地記者這份工作的危險性,也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恐怖到極點,根據有關統計,越南戰爭期間共有數千名記者被派往戰爭前線報道,但最後有60名記者為此殉職。你要是換個角度,從這個比例來看,其實危險性還不算特別大。我是一個樂觀的人,不是嗎?哈哈。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沙發
dj-diesto 發表於 2008-12-23 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3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8-12-24 10:07 | 只看該作者
這位記者很忠實與自己事實的報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53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4
w.t 發表於 2008-12-25 0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