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當前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12-22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宋魯鄭  發表於 2008-12-22 02:13:11

改革開放三十年,被認為是1840年以來最為成功的現代化運動。這和過去幾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狂熱的趕超英美的大躍進)屢試屢敗而又代價極高的慘痛歷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正如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所講過的:左和右都會葬送改革。左是要走回頭路,右是要擁抱西方制度。而縱觀改革開放三十年,正是這兩股力量在1989年至1992年鄧小平南巡為止,「意外」構成合力造成三十年間唯一的一次改革停滯期。
不錯,歷經三十年的中國漸進式改革在取得史無前例成功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特別是美國發生了拖累全球的金融危機,對處於經濟下行周期的中國形成了更大的壓力。而就在這個時候,無論左和右都趁機再次活躍起來。再度對三十年來已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開放之路形成新的威脅。如果說當年鄧小平南巡時,左的力量占支配地位,是最大的威脅,以至鄧小平不得不放狠話:警惕右,更要防止左。而現在,右就成了改革開放事業的頭號威脅。從2008年上半年右的勢力所控制和影響的媒體發起「普世價值」討論,到下半年又直接跳出來炮製出「08憲法」,一浪高過一浪。而西方國家在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出於捍衛自己的利益和話語權,也在2008年以「普世價值」為旗幟,多次掀起對抗,對中國形成強大壓力,企圖衝擊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對於西方的陰暗用心,在這裡,只需要舉一個小小的歷史細節就足矣。當年全力向西方看齊的日本在甲午一戰獲勝,打斷了中國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的首次現代化嘗試洋務運動。然而,日本仍不滿足,拒絕清政府派出的談判代表,險惡地指定被號稱「以一人敵一國」的洋務運動核心李鴻章赴日談判並簽訂《馬關條約》,終天達到讓李鴻章身敗名裂的目的,使其退出清政府權利中心,造成清政府被極端頑固派壟斷的局面,從而徹底終結了中國洋務運動,並成為幾年後義和團運動能夠主導中國的遠因。
面對中國現在的問題:腐敗、貧富差距、食品生產安全、環境污染、群體性事件等等林林總總,右派拋出的「普世價值」和「08憲法」方案能夠解決嗎?且看實行民主的西方國家經濟發展階段是如何面目。
美國十八世紀獲得獨立並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實現了經濟起飛,成為世界強國。然而,在經濟起飛的背後卻是和中國現在完全一樣的景象:頻頻發生的礦難、食品生產安全事故、全國性的腐敗。這裡僅舉幾例。1907年12 月6日早上10點,位於西弗吉尼亞莫農加地區的美國聯合煤炭公司屬下的兩個礦井在劇烈的爆炸聲中全面坍塌。當天登記在冊的當班工人362名,另有為數不詳 的大批臨時工,全部遇難。而當時美國全國的人口還不到一億。二十世紀初,美國的礦難每年致使近6%的礦工葬身井下,近6%的礦工落下 終身殘疾。而當時的法院判定礦主無錯!並責備礦工自身缺乏預見和行為疏忽!這種狀況直到羅斯福新政大力推行法律改革時,才開始改變。1977年,美國出台《聯邦礦業安全和健康法》,同時配套措施也一一到位,達到這一步,美國用了近二百年的時間。
1898 年,曾任美國總統當時還是一名軍人的西奧多.羅斯福帶領部隊參加美西戰爭。但由於罐頭中有大量的變質食品,造成數千名美國士兵因腹瀉喪失戰鬥力,甚至數百人喪生。軍隊尚且如此,更遑論日常生活。當時發生毒牛奶事件,前去檢查的官員在和奶場老闆大喝一頓后,隨即蓋上合格的印章。在造成上千人死亡后,歷經五十年才告解決。面對嚴重的食品衛生安全,美國政府先是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隨後通過《純凈食品及藥品管理法》,對不法經銷商嚴厲打擊。從而到現在基本杜絕了食品安全事故。
美國的腐敗到十九世紀就已經十分的嚴重。貪污受賄、收取回扣、巧取豪奪、內部人交易形形色色,十分的猖獗。腐敗從政府漫延到司法。資本家和利益集團收買候選人,政黨則以利益分贓引誘選票,官僚為保住職位或謀取更大利益而捲入其中。格蘭特執政時期(1868--1876),美國的腐敗指數近乎20世 紀70年代的5倍。當時政府簽訂的鐵路協議高達9400萬美 元,實際開支僅4400萬美元,其他都被各級貪污。資本家則通過發送股票方式瘋狂賄賂國會議員,當時的副總統和隨後的當選總加菲爾德統都牽涉其中,但最後 卻不了了之。而腐敗的加菲爾德總統想試圖改變,最終被不滿者暗殺,成為政黨腐敗的犧牲品。
曾稱霸全球一百多年的超級大國英國直到1952年首都倫敦還發生造成四千人死亡、持續五天的嚴重污染事件,史稱「倫敦大霧事件」。痛定思痛的英國人於1956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氣法律———「凈化空氣條例」,禁止在首都地區燃用煙煤,並加強了城市綠化工作。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效果顯而易見,到上世紀70年代,倫敦終於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通過美、英兩國的例子,一是說明民主制度下同樣無法避免中國現在問題的產生,任何制度下的經濟發展規律是基本甚至完全相同的。二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只能是立法。
如果發達國家目前已經度過問題叢生的時期,我們再看後起的民主國家是什麼狀況。印度實行民主六十餘年,既貧窮(是中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又腐敗(德國透明國際組織2008年腐敗指數85位,中國72位。透明國際專門評論中國說:「中國今年的得分和1995年我們第一次發表清廉指數的時候相比,中國的得分進步了1.4分。這個進步在整個亞太地區還是非常實質性的巨大進步。),4.5億人處於聯合國貧困線標準下(中國1.3億,中國的可耕地遠少於印度)。飢荒指數在全部88個國家中排名66位(中國15位,據總部設於華盛頓的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而凡是倒數三十位的國家,都是飢餓嚴重存在而迫切需要首先解決的國家。另飢餓是最大的挑戰的印度還居然一直是糧食凈出口國。與此相應的,儘管印度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但是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體現兒童生活狀況最重要的指標「五歲以下兒童夭折率」印度為千分之七十六,高居全球49位(死亡人數越少名次越靠後,中國千分之二十四,101位,美國千分之八,151位)而其原因,就在於飢餓造成的營養不良。中國兒童低於正常體重的僅7%(美國2%),印度43%!而印度頻頻發生的恐怖事件更是令人慘不忍睹,今年12月發生在孟買的空前恐怖襲擊只不過是一個縮影而已。泰國則更慘,君主立憲七十多年了,總是在軍事政變和群眾暴力之間惡性循環。現在是專制也不成,民主也不成,整個國家算是廢掉了。而腐敗排名也高居全球80位,緊隨其後的亞洲國家就是印度。至於和中國曾同為社會主義的俄羅斯,在葉利欽的民主十年,國家居然到了崩潰的地步,出現和平時期人均奉命減少的罕見現象,而俄羅斯的腐敗排名更淪至驚人的147位。而和俄羅斯同時進入轉軌的東歐國家,除東德有西德這一親兄弟外,其他國家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都因腐敗和有組織的犯罪行為而受到歐盟的制裁。至於美國親自一手靠武力建立並靠武力扶持的民主國家伊拉克,更是淪為極不安全的人間地獄,迎接布希最後一次訪問的兩隻「民主之鞋」算是給出了答案,其腐敗排名名列全球倒數第三,居178位(美國另一個傑作阿富汗,腐敗排名176位。)。而華人社會第一個搞西方民主的台灣,二十年間不僅被稱之為「全球最大的笑話」,更給台灣人民帶來經濟下滑、社會分裂和對立、政黨貪污腐化的亂世。以至於台灣評選2008年度代表字,「亂和騙」高居第一和第二。至於早已成為失敗代名詞的拉美和非洲那就更無需多談了。
最後,我們再看看民主共和在中國唯一的一次試驗帶給中國的是什麼。從1912年民國成立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短短37年, 共經歷了兩次復辟(袁世凱帝制、張勳復辟)、無數次大小軍閥混戰和三次大規模內戰(北伐、國共內戰、將閻馮大戰),以及一次幾乎要滅亡中國的外敵入侵和從上(總統賂選)到下的腐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人均壽命不足三十歲(毛澤東去世時,中國人均壽命已達六十五歲接近當時的發達國家水平),文盲率高達80%。(現在為4%)。
然而,民主制度在全球和過去中國這樣的表現,右派卻拿來做為中國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且鼓吹民主可以解決中國的問題,如此公然的扭曲事實,用意何在?!難道中國現行體制遠勝於印度、俄羅斯、泰國、非洲、拉美、東歐轉軌國家的表現仍然不足以說服他們帶有偏見的眼睛嗎?一百多年已經多災多難的中國如果再喪失掉這一次現代化機會,中國將永無葬身之地。中國不會、西方也不會再給中國一次機會,從民國的廢墟中再次站立起來!
面對左和右特別是右冀勢力的空前活躍,所幸的是當前中國發展唯一主導性政治力量中共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規模空前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會上,擲地有聲的明確宣布:「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2-22 12:48 | 只看該作者
凡到國外看過的人心裡大概都清楚,中國存在的問題歐美一樣也不少,腐敗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醫療保健問題,住房問題,等等。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