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門事件」中最神秘的幕後線人「深喉」去世

[複製鏈接]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2-22 0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美國媒體報道,「水門事件」中最神秘的幕後線人「深喉」、尼克松時期的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18日因心臟病去世,終年95歲。
    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闖入華盛頓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竊聽情報遭到逮捕,美國政治史上頭號醜聞「水門事件」由此上演,《華盛頓郵報》記者得到內線「深喉」的消息,讓鮮為人知的內幕大白於天下:5名男子均是共和黨的「暗探」,總統尼克松最終為此辭職。
政界及新聞界受到影響
    神秘的「深喉」在「水門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最終導致尼克松總統下台。但是「深喉」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30多年來,它對美國的政治以及新聞界、影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深喉」事件充分體現了美國媒體對線人的保護意識。
    「水門事件」是最大的政治醜聞之一,它對美國的政治體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30多年來美國歷任總統都以此為鑒。
    不管是在當時還是長遠來看,神秘的「深喉」對美國新聞界產生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
    當時,與「深喉」聯繫並報道了「水門事件」的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都很年輕,但他們因此一舉聞名世界,並獲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獎。他們的經歷給無數年輕記者以信心和激勵,鼓舞記者們勇敢、執著地追蹤事實真相。
    而且,「深喉」事件也改變了美國的新聞報道,使那些秘密的消息從此開始更多地登上「大雅之堂」,《華盛頓郵報》許多有關「水門事件」的報道中都使用了不署名的消息來源。自那之後,「深喉」逐漸成為這種秘密報道的代名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深喉」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美國媒體對線人的保護。30多年來,人們始終不知道線人「深喉」的真實身份,《華盛頓郵報》和相關記者也一直非常謹慎地保守秘密,最大程度保護了線人。
    美國的法律對線人界定較明確,即分佈於社會各階層、各領域,以不同面目出現、實際服務於聯邦當局的人。在美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政府部門,如司法部門、情報部門、軍隊都有大批線人,甚至新聞媒體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線人提供線索。
    因為美國媒體間競爭激烈,各大媒體都極重視從政府要員、社會名流等消息靈通人士中發展線人,並非常嚴格地保護線人。
    20世紀70年代,《紐約時報》記者靠線人獲得一份美國國防部有關越戰的高級機密文件,並公之於眾。
    國防部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紐約時報》交出幕後「泄密者」,但法院最終裁決該報享有報道「五角大樓文件」的權利,也有權不把線人的名字告訴政府。
    為保護消息提供者,美國媒體此後一直嚴守不透露線人的原則。「深喉」事件則成為體現這一原則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0: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