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該準備過苦日子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18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12月18日08:25   華商報  秋風 

推薦:中國財政支出結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秋風 知名學者


面對2008年下半年財政增收「高位回落」的嚴峻態勢,廣東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嚴控一般性支出增長,省級單位明年實行公務購車和用車零增長、會議經費零增長、公務接待費用零增長、黨政機關出國(境)經費預算零增長等「四個零增長」。(12月15日新華網)如果其他地方政府有先見之明的話,恐怕也需要做同樣的調整,甚至在這幾個方面實現負增長。


過去若干年來,大約有兩三屆政府,是生活在GDP、財政雙雙高速增長時期的,政府官員已經習慣於大手大腳地花錢。但從現在開始,政府官員恐怕要適應新的財政環境了。從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開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度減速,甚至已經出現負增長。


經濟衰退時期,財政的供給與需求會產生嚴重衝突。一方面,經濟減速,民眾的收入下降,政府必須增加民生投入,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不受嚴重影響。同時政府還可能根據凱恩斯主義政策擴張投資,以刺激經濟增長。這些措施意味著,政府需要多花錢。另一方面,衰退時期,全社會的經濟活動萎縮,政府的稅收必然減少。這樣政府就陷入一個自相矛盾的困境:政府需要多花錢,但政府的進項卻會減少。


這樣的經濟、財政、社會現實,對各級政府構成嚴峻的挑戰,政府除了改變既有的財政行為模式之外,別無他路可走。在財政規模不再增長、甚至可能萎縮的情況下,政府必須調整財政資源的分配比例。那麼,怎麼調整?


各級政府目前的財政支出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行政管理、國防、司法等維持基礎性社會秩序的國家基本開支,包括公共工程在內的建設性開支,教育、醫療、各種福利保障在內的民生開支。


長期以來,中國的財政與其他國家相比就有一個特點,即有相當規模的建設性開支。雖然過去若干年,這部分比例有所下降,但隨著政府出台諸多刺激經濟措施,這方面的比例又將回升。另一方面,隨著經濟衰退,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減少,甚至出現生活困難,民生方面的開支將會增加。


這兩部分開支增加壓力將擠壓第一部分開支。在這其中,有些開支又是剛性的,像司法之類的開支隨著司法體制改革可能同樣需要增加,那就只有從政府各個機關一般行政管理開支中擠擠了。事實上,這方面也確實有很多水分可以擠出來。2006年8月,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引用的數字顯示,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元,公車消費3986億、公款出境旅遊性消費2400億元。三項相加達一萬多億。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這也是一個十分扎眼的不合理現象。人們一直呼籲對此進行約束,但始終不見成效。


政府馬上就將面臨財政困難,並且可以預料,這種困難會越來越嚴重。這一點倒是構成財政結構良性調整的一大良機。民眾情緒的變化,也迫使政府必須壓縮這方面的開支。在經濟繁榮時期,公眾與輿論或許尚可容忍政府官員放縱地消費。在經濟衰退、民眾生活普遍艱難的時期,民眾和輿論不大可能繼續容忍公務員大手大腳地消費。最近幾個月來,網路論壇對公務員的公費旅遊甚至個人消費異常敏感,就與此種心態有關。公務員出國旅遊的賬單、公務員所抽的香煙的牌子,在網路上有成千上萬的評論。


明智的政府會對民眾的這種情緒變化作出及時回應,準備過苦日子。政府如果能夠率先削減行政管理開支,尤其是那些以公款進行的炫耀性、奢侈性消費開支,那整個社會就可以形成共度時艱的團結意志,否則,政府即便拿出一些錢用於民生領域,民眾也會覺得政府缺乏誠意。而事實上,如果不趕緊壓縮開支,也會很快就發現,沒有多少能夠用於民生的錢。  

0

主題

14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沙發
yelao 發表於 2008-12-18 23:12 | 只看該作者

野老乾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