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給你們看看一個真正的漢奸吧

[複製鏈接]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8-2-4 1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五常接受人物周刊採訪(摘)
本刊記者 傅小永 曾繁旭

給農民錢某種程度是害了他

  人物周刊:您了解的大陸農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張五常:農民有飯吃了,有電視看了、有電話打了、有衣服穿了,這是事實。是不是還很窮?是。要不要再幫忙?要。但我是反對福利制度的。我不同意說給他們錢就是幫他們。你給大學一筆錢,學術就能搞起來嗎?你在農村搞福利制度,農民真的能富裕起來嗎?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增加他們的機會,你要發展,首先要自力更生,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你給他錢某種程度上是害了他。

  我個人對農民有感情,很想幫他們,也盡量在幫他們,有農民跟我說,他的孩子病了,沒有錢治病,我會儘可能幫他。說uL們的子弟想學好英文,我會幫他們想辦法。但是我反對最低工資法,反對福利制度,反對人民幣升值,因為這些會害了中國農民自力更生的機會。

  人物周刊:迫於壓力,人民幣升值是未來幾年的趨勢。正是這個原因,有學者對農民生活的改善表示擔憂,能否簡單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

  張五常:道理其實簡單,中國農民要『農轉工』,要轉到工業上去。我不贊同政府鼓勵農民留於農業,從長遠上看,提高農民生活,要鼓勵他們轉到工業那邊去。他們沒有什麼學識,不可能一開始就到微軟上班,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大經理,他們一定要從最普通、最底層的工廠做起。這些工廠是跟越南、印度的同類工廠競爭的,人民幣一升值,那些訂單就跑到越南、印度去了。這是個關鍵的問題。沒有這些接單工廠,中國農民是很難『農轉工』的,這是中國經濟的命脈。北京的海歸博士整天說人民幣要升值,要去搞高科技,他們根本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十年前,中國隨處可見的,凌晨兩三點,幾十層樓高的高吊架上,都有工人在賣命工作,他們只不過是為了多賺幾塊錢。1990年代後期,我說人民幣很強;2002年,我說人民幣是全世界最強的貨幣。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人民幣這麼強,不是因為我張五常,也不是因為北京,而是因為這些能捱苦的人,他們的拚命流汗使得人民幣成為全世界最強的貨幣,這是勞苦大眾的功勞。中國有今天,他們才是功臣。你要人民幣升值,怎麼對得起捱苦的這些人?

  人物周刊:你說『接單工業』是中國經濟的命脈,但接單工廠里經常發生拖欠工資、無故解僱的事,被稱為『血汗工廠』。您的意思是,即使600元一個月,還經常拖欠著不給,農民們也應該在『血汗工廠』里先干著?

  張五常:我父親當年在香港是掃地的,在街邊賣香煙,一邊幫人家打石頭一邊學電鍍,晚上還要自學英文,最後成了香港電鍍業的大師傅。我媽媽沒有念過書,在香水工廠里裝香水,也養過豬,後來才事業有成。在美國念書時,除了洗碗打工,我還要一早起來賣報紙。每個家庭起家都需要一個過程,每個生命也可能都需要經歷這個過程。不這樣起家,中國怎可以發展起來呢?

  農轉工是重心所在,而要成為經濟大國,還有數億農民要轉到工業去。這些農民學識不多,好些連飛機也沒有見過,你要他們跑去搞高科技嗎?與鬼子佬溝通嗎?不可能。他們要從接單工廠做起,月薪600元加食宿,進入工廠學習,勤奮的逐步爬上去,技藝高了,知識多了,收入自然增加。昔日的香港經濟是這樣搞起來的。

  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我奮鬥,自我實現,而不是直接給他們錢。如果沒錢我都不想去幹活,你給我錢、給我福利,我還有動力去幹活嗎?最低工資法、福利制度扼殺了他們的機會,人民幣升值也扼殺了他們的機會。

  北京的諸多海歸、博士,太年輕了,沒有跟蹤過中國改革的艱苦歷程,這怎麼不讓人擔憂呢?他們要張大眼睛看清楚中國的『接單工業』。  

農民五千年來沒有這麼好過

  人物周刊:您認為大陸經濟學者對三農問題認識的主要誤區在哪裡?

  張五常:只有看清形勢才是真正幫他們,不能胡說一通。那本《中國農民調查》不對。你去好些農村看看,前幾年僱用農工300塊錢一個月,現在500塊錢都請不到了。幫別人插秧,一天60塊,早上7點干到天黑,腳泡在水裡,是非人的生活,但你說要起家能怎麼做呢?一定某些人要這樣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人物周刊:您的意思是,中國農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比《中國農民調查》那本書上寫的好得多?

  張五常:一定是好很多。調查不能像那本書上那樣做的,你要去看看人家去年吃什麼菜,今年吃什麼菜,要看看人家去年有沒有電視,今年有沒有電視。

  一年多來,珠三角、長三角民工荒,提升工資百分之十也不容易聘請勞工,說明農業收入大有改進。中國從農轉工的人口上升得快,轉往工業的生活一定有改進,否則不會轉,『半農半工』的農民多的是,統計上這『半工』的收入不容易計算進來。你問他們有沒有錢,他們當然說是沒有錢。習慣上,誰說農民苦,好像誰就更關心農民,所以大家爭相說農民苦。沒有誰不希望中國農民的生活vn起來的。

  人物周刊:但是貧困在中國農村,特別是西北部,還是大量存在。

  張五常:絕對存在,我從來沒有說貧困不存在,我只是說y齔褐蒫菕C五千年來沒有這麼好過。我覺得不需要看數據,在三農方面的增長每年應該有20%左右。中國的農民倒霉了幾千年,改進農民生活也說了幾千年了,現在才是第一次走出這個黑洞。

  人物周刊:有些人想賣勞力也沒得地方買。統計資料說,失業比例是非常高的。

  張五常:很多機會的。建築工人,一天60塊錢,甚至80塊錢,做司機,一個月800塊錢不止。怎麼會沒有工作做呢?對工作不滿意,想找個工資高一點的工作,辭職了,是不算失業的。

  人物周刊:未來20年,還有三億到四億的農民從農村搬到城市,這是理解『三農問題』的最重要的前提?

  張五常:是。取消農業稅是好的,但是我不贊同補貼農業,我不贊同政府鼓勵農民留於農業,長遠地改善農民的生活,要鼓勵他們轉到工業那邊去。我提出的『大搬遷』,若不發生,大陸的經濟是決不可能趕上先進國家的,就是連台灣也追不上。

  人物周刊:採訪您之前,我們看到一個有趣的評論,題目是《房價再高我們都認了,求求政府不要再調控了》。大家希望房價下降,但基本上對政府的幾輪調控失去信心,越調控房價越高,您認為政府調控核心問題出在哪?

  張五常:多放一點土地出來吧,你要地價跌,你增加容積率(一般指小區的房屋建築面積與小區用地總面積的比率)嘛。站在天上看地球,工業用地的比例是很小的,住宅用地的比例也是小的。這幾年,農業用地轉為工業用地的速度加快,政府緊張,其實不是那麼嚴重,是不用緊張的。還是多放一點土地出來做房地產吧。應該提升供應,而不是約束需求。

  人物周刊: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守住耕地總面積的底線,保證糧食供應的安全,不是合理安排嗎?

  張五常:中國的問題是政府控制糧食進口,應該允許私人進口糧食,這是關鍵。上海兩年前曾經缺過米,我在香港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聽說過缺米,香港自己一粒米也沒種,糧食全部是進口。不要擔心外國封鎖我們的糧食進口,我的感受,北京對自由貿易沒有信心,這是過去200年歷史留下的心理陰影吧。什麼是糧食安全?我曾經指出,沒有任何供應,能比讓他人賺錢的供應來得安全。

  作為人口最多的大國,比例上優質耕地實在少,要成為經濟強國,中國一定要讓大量的農民人口轉到工業去。這樣一來,大量進口糧食無可避免。目前的情況,是好些地區工業用地回報率比農業用地高出很多,而一部小電視機出口可以換取大約兩噸非優質的白米進口。農轉工可圖之利大矣。樂觀一點看,除了稻糧和棉花,中國其它農產品的增長率可觀,沒有大問題。

  談教育、醫療改革、國企、特權階級和貧富差距

  我對中國的腐敗印象真的不是那麼差


  人物周刊:最近的一個新聞熱點,人民大學的一個系主任因為批評院長,而被撤銷了職務,您對此有何評價?從24歲進入加州大學開始,一直到退休,您一直呆在學校,對中國現在的教育整體上作何評價?

  張五常:對這則新聞不了解,無從評價。但我看現在的教育,是一塌糊塗,不是花錢就可以的。中國現在的教育,是無趣、無味,弊端叢生。中國人智慧天下一等,但半個世紀來,大陸沒有出現多少學術大師,是何等怪事?自由競爭智力,我把所有賭注都放在中國人這邊的。

  醫院也是,公非公,私非私。病人躺在公家病床上可能見死不救。教育制度要改,醫療制度也要改,要允許私人學校,私人醫院,這是起碼的,要讓它們參與競爭。西藥的引進要放寬,允許西藥在中國設廠,這樣才能幫到窮人。

  我的兒子今年35歲,是醫學博士,也是生物學博士,是兒童癌症和血科的專家,在美國。我跟他說,你應該考慮回中國做事情,像你這樣的人才,美國至少有一百多個,但中國可能只有你一個。他說uL樂於考慮,但是他怎麼能到中國掛牌行醫呢?最後我都不好意思繼續說了。中國的衛生制度是不歡迎這樣的人的。

  人物周刊:衛生部的官員說,中國的醫療市場絕對不能走市場化的路線。

  張五常:我絕對不同意他們的看法。我並不是反對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你要允許私人參與。衛生部官員本身即是醫療壟斷的受益者。我在香港大學教書時,薪水是政府給的,我個人反對政府資助大學,但是我沒有說uX來,我要說uX來,同樣拿政府薪水的同事,不是要把我打死。(笑)

  現在上海有些私營醫務所,是外國醫生開的,貴得不得了,如果真正放開,是不需要那麼貴的。香港當年有私營醫院,私立學校,最後公立機構把私立機構都打垮了,因為公立學校老師的薪水是私立學校的兩倍,私立還怎麼做?

  人物周刊:先准許進入,再公平競爭,這是首要的問題?

  張五常:我是從事教育的,希望自己的經濟知識能啟發大陸的年輕人。退休后希望在中國辦一家出版社,利用我的國際朋友,介紹好書給國內青年,這個牌照我怎麼也拿不到。我可以把賺到的錢都捐出去。你到書店裡去看看經濟學專著的翻譯水準,去看看唐詩宋詞,很多都有點亂來。如果允許私人參與,會有大改進的。

  人物周刊:是不是一種心理習慣,大家還是更容易信任公家的、公立的?

  張五常:我說個例子吧。我做了一點慈善,我是清楚的。錢給慈善機構,真正到窮人手上的約十分之一,其它給中間人拿掉了,這是全世界的定律,中國也不會例外。我在街邊看到有人要錢,我把錢給他。但是你要我把錢交給慈善機構,交給政府,我不放心。為什麼不讓私人機構來做慈善呢?

  

中國沒有兩極分化

  人物周刊:去年的改革大討論,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出了問題,您如何看?

  張五常:舉個例子來說,我和太太去百貨商店買枕頭,我說要裝多少盎司的羽絨,服務員就裝多少盎司的羽絨,回家覺得不夠厚,再跑去加多一點羽絨,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現在,很多從美國念書回來的青年,見到中國的市場跟美國的不一樣,就說中國的不對,美國是對的。符不符合美國的,是他們判斷的標準,我想問問,他們到底念的什麼書?他們沒有上過經濟學第一課,不知所謂。批評市場化的那些所謂專家,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市場,不了解市場導向的改革走過多少曲折路才得以實現。

  人物周刊:批評市場化的不僅僅是海歸派和專家,還有底層民眾,他們認為,是市場化讓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大。

  張五常:中國農民的生活,比世界上任何地方(農民的生活)提升得都快。是不是貧富分化,先要算一道數學題。你現在一個月賺10000塊,我賺1000塊,比例是10:1,你的薪水今年上升了10%,那你一個月賺11000千塊,我的薪水上升了20%,是1200塊,以前我跟你相差9000塊,現在相差了9800塊,差距是增加了,但是比例上呢?以前是10:1,現在是11:1.2,長此下去,我的收入一定會趕上你的,你賺多了,我也賺多了,但我的增長率比你快,所以我不應該眼紅。

  如果真是嚴重兩極分化,我一定會講話的,那些數據我怎麼會不知道呢?做實證研究做了幾十年,我走過一條街,就能知道經濟發生了什麼事,逛一家商店就能知道它賺錢的機會有多少,那些專家是無事生非。這幾年跑遍大江南北,知道農民每年的收入增長近百分之二十。五千年來沒有這麼好過。

  人物周刊:市場化是改革惟一的靈丹妙藥?有可反思之處嗎?

  張五常:我要強調一下,我信奉市場,但絕對不是個無政府主義者。那些無論何事都必須依靠市場的言論,是宗教,不是科學。研究公司理論這麼多年,知道市場之不能,所以我不反對政府規劃。舉例說,珠江三角洲的工業發展,因為當年政府的規劃不足,市場有點亂來,在1990年代被政府規劃遠為全面的長江三角洲比下去。後者的環境遠為可觀,而土地所值也較為優勝。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中國的腐敗比下有餘

  人物周刊:去年,北大的張維迎提出並不算新穎的觀點,『尊重既得利益,並考慮予以補償,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招致大面積的批評,你如何看待他的上述觀點?

  張五常:張維迎是很好的學者,我是同意他的看法的。普遍的經驗,從一種制度轉型到另一種制度,對以往的既得利益者不能太絕情,因為假如他們激烈反對,不但改革受阻,難以進行,還會發生預想不到的很多事情。尊重原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並對改革中既得利益受損階層予以補償,這是一個不應該迴避的問題。我當年曾建議用錢贖買他們的權力,但有人說情理、道義上說不通。迴避問題的結果,是貪污盛行。他們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政策的制定者,你不考慮給他們明補,他們自己就會『暗補』,包括腐敗貪污、子女經商等,給社會造成更大的損害。從結果上看,哪怕多給他們一點錢也沒有問題,否則,看不見的手伸來伸去,是貪之不盡的。

  後來朱鎔基處理得好,我是大致滿意的,當然貪污還是大量存在。亞洲的貪污是世界聞名的,比起印度尼西亞、泰國、台灣,大陸官員可能比下有餘。

  人物周刊:很難想象您的這一看法符合事實。在一般民眾的直觀感受里,貪污問題並不讓人樂觀。

  張五常:你們看錯了。我的學生不少是亞洲國家的財政部官員,你要是聽到他們跟我講的那些故事,你一定會嚇壞的,他們的問題不僅是大面積的貪污,而且把貪污制度化了,改起來是很難的。中國的貪污故事我也聽多了,但現在確實改了不少,還有繼續改進的跡象。在這個問題上,要站得遠一點才能看清楚的。老百姓痛恨貪官,從情感上我是很能理解的。

  有不貪污的好乾部,而且應該是佔大部分的。我認識的大陸官員,有不少是這樣的。我對中國的腐敗印象真的不是那麼差。是需要改進,但你不要因為這個說整個國家不行。改革過程中,有些事情怎可能避免呢?要補充的是,不要一貪污,就抹煞他的全部功勞。

  人物周刊:如何從權利界定的角度防止中國特色的腐敗?

  張五常:一個縣長,一個月名義工資2000多塊,到了56歲,還有4年的權力期,假如積蓄真的不是那麼多,他會不會貪一點?二十年前,我說過一句話舉世嘩然。提到貪污,我說如果你把一個美人,脫光了衣服,放在我的床上,要我不想入非非極之困難。後來我寫了一篇短文,在國際學術界搞起了一點波浪。我說不是管制法例引起貪污那麼簡單,好些法例是為方便貪污而設立的。防止貪腐最有效的方法,是廢除貪腐的機會。任何政府管制都創造了貪污的機會,但有些管制,例如交通法例,不可無,貪污也因而無可避免。

  中國的腐敗貪污,還有兩種。一是權力或權利混淆不清,於是混水摸魚。二是公非公、私非私──例如教育與醫療。在公非公、私非私的情況下,以公為私賺取外快很普遍,以至於醫院出現了見死不救的情況。解決這后二者的腐敗,其一是要清楚va界定權利,其二是要公歸公,私歸私。其實這二者是同一回事:防止腐敗就要把權利界定得清楚。

郎咸平不懂什麼叫國資流失

  人物周刊:國企改制是這幾年討論的另一個熱點。您認為郎咸平是否切中了國企改制問題的要害?

  張五常:他不知道國有企業的癥結在哪裡。1990年代初期,有些國企白送人也沒人要的,有人問我,張教授你要嗎?我說不要,要了等於是仗義幫忙,要了你就得負責員工的生活。後來改了,工廠拿去,工人的生活不用你負責,有人要了,並不一定是要它的設備、廠房,要的是那塊地皮。有些人廉價拿得國企,改為私營,成功了,賺到錢,有人看得眼紅。但我們也要看到那些輸得七零八落的中計者。很多不同的故事,不要隨便一般化。

  人物周刊:改制過程中,變著法子把公家的錢裝到自己的口袋裡也是屢見不鮮的。

  張五常:是有的。先回答要不要改,再回答公正性的問題,前者重要得多。郎咸平說,國企比民企好,要停止產權改革,這很不負責任。他對中國的產權改革的歷史完全不了解,是要罵的。任何制度都是會有問題。不能因為出了問題,否認整體方向,那是大錯特錯。

  什麼叫國資流失?郎咸平自己是沒有想清楚的。1990年代,大多數國有企業是虧本的,是政府負擔,遲早是要沒有的。一部分之所以賺錢,是因為有政府壟斷,比如出版、金融、通訊。如果沒有壟斷,這些企業也是要賠錢的。從各國普遍的經驗上看,沒有壟斷權力,國營企業最終都會完的。

  人物周刊:您認為郎咸平是在誤導國企改制?

  張五常:我不熟悉他的觀點,他不是學經濟學的。我最反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五千年來的中國從來沒有這麼倒霉、這麼差過。這麼多人花這麼多的心血,才有了現在這樣的奇迹,他怎麼可以信口開河,把所有人的勞動抹煞了呢?他在《亞洲周刊》上罵中國人,我最反對他這一點。

  人物周刊:按照您的看法,改革以後的關鍵是什麼?農業問題、壟斷國企還是其它?

  張五常:每個時期都不一樣。最初的時候是承包制的改革,接著是價格管制的問題,然後國企改革,現在有幾家特別大的壟斷權力的國企,比如通信、石油。我1981年寫的文章說,改革到這一點是最困難的,就是有大壟斷權的機構,現在還是存在。

  人物周刊:中國的改革,如您所說,並非漸進,而是速進,你認為,中國會像俄羅斯那樣走向權貴資本主義嗎?

  張五常:有權力是可以賺得很多,這是轉型期不可避免的,但希望走到最後不要再這樣。

  強有力的領導成就中國改革

  人物周刊:對一個經濟學者來說,是不是只要經濟發展,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民主、自由、公平可以不要,或者暫時不要考慮?

  張五常:每個人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民主派也是。有個真正好的憲法后,再民主投票吧。因為投票就是把你口袋的錢投到我口袋裡,你又想把我口袋的錢投到你口袋裡。不少民主人士都是我的朋友,他們可沒讀過哈耶克、貝貝爾、布坎南、弗里德曼、阿羅,這五位都拿諾貝爾獎的。哈耶克不太熟,其它四位很熟,這五位對民主投票都做過研究,知道是有問題的。

  你真要投票的話,先把憲法做好,清楚界定人與人之間的資產權利。憲法不做好,讓民主投票投出好結果,很難的。

  人物周刊:您認為,相比俄羅斯、印度,中國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有個強有力的領導?

  張五常:假如沒有***,中國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改革成果。這方面,科斯的看法和我一樣,讓投票決定改革,是不會有製作為的。假如不是***改的話要什麼人去改?什麼人能夠去改?不要太天真了。當然是有很多問題(笑),哪個黨沒有問題?

  到今天為止,中國的改革是相當好的,起碼在歷史上沒有見過這麼好,這是大家都肯定的。

  人物周刊:20多年前,您推斷中國要走向資本主義道路,是驚世之言,非議頗多。現在大家好像不是怎麼關心『主義』了?

  張五常:1988年,弗里德曼和我都同意,最好的資本主義和最好的社會主義是同一回事。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沙發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8-2-4 17:26 | 只看該作者
看看他的樣子和另外的高論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D5%C5%CE%E5%B3%A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49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3
太涼 發表於 2008-2-4 18:00 | 只看該作者

跟他比你差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4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2-4 18:30 | 只看該作者

真知灼見,精彩紛呈!

不過關於制度的話,就有點遜色,畢竟是搞經濟的,不是搞社會學的。姓「資」還是姓「社」其實不是關鍵問題,而「是否民主」才是關鍵。民主制度建立了,該姓什麼聽民意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5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2-4 18:33 | 只看該作者

關於腐敗的解藥

腐敗的根源在於不民主。民主實現了,腐敗分子先就難得被選上,就是選上了也呆不住的。這就是民主的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
Hanxin 發表於 2008-2-4 20: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2-4 18:33 發表
腐敗的根源在於不民主。民主實現了,腐敗分子先就難得被選上,就是選上了也呆不住的。這就是民主的力量。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7
luckyice2 發表於 2008-2-4 22: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2-4 18:33 發表
腐敗的根源在於不民主。民主實現了,腐敗分子先就難得被選上,就是選上了也呆不住的。這就是民主的力量。

小心陳水扁晚上去找你,給你兩顆'民主'子彈.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426

帖子

1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7
8
GoodWeb101 發表於 2008-2-4 22:48 | 只看該作者
你的「漢奸」是怎麼定義的?建議取消這個稱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9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2-5 00:27 | 只看該作者
民主是解決中國問題的良藥嗎?
為了民主,難道要不惜製造混亂嗎?
各位好好想想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45

帖子

7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4
10
mikire 發表於 2008-2-5 01:01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中國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來發展經濟與國力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在國力空前鼎盛時才進行民主改革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522

帖子

33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4
11
fztutu 發表於 2008-2-5 01: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GoodWeb101 於 2008-2-4 22:48 發表
你的「漢奸」是怎麼定義的?建議取消這個稱號。

你丫不是覺得當漢奸挺光榮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2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12
hotfire605 發表於 2008-2-5 02:03 | 只看該作者
我對這個題目感到很傷感,張五常先生是我見到的唯一值得佩服的華裔經濟學家,
而本貼的作者可能是帶著目的去傷害這位本應讓我們所有人尊敬的老先生.此人在1985年的<中國的前途>中準確的預測了中國的改革,其中一點就是既得利益分子會因為手中的利益而反對改革.中國人口之大,走社會福利制度是可望不可求的.再說,10元錢的福利,有幾元能到貧者的手上呢?在我們這個法制不健全的國度,福利往往只是便宜了經手的人.東北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 福利下崗職工的銀子被用在了官員的扶貧上. 深圳的廉租房據聞有許多被公務員分了.可能資本主義只認識錢,可是當錢變成唯一的衡量標準后,社會變得更有生產力了.
人是自私的,但不能沒有良知, 樓主的意見讓人費解,難道張先生從他的建議中得到什麼了嗎? 如有確鑿證據,情拿出來!

中國人口眾多,沒受過教育的人,或mei受過過硬教育的人很duo.這樣的人連自己的命運都沒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民主是讓他們選我們大家的未來,你有這個膽量嗎,讓一個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選擇你的未來? 假設10億農民投票說以後禁止農產品進口,我們怎麼辦?

我們就這點資源,那麼多人,學澳洲,加拿大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學習日本,韓國.提高我們每個人的價值,生產力!福利制度會把我們都毀了! 新勞動法一開始就讓商界傷透了心,廣東大量工廠倒閉,這就是政府想看到的嗎?人民失去工作,沒錯,他們生活的很苦,但他們的工作讓他們,與我們的民族第一次看到了希望.他不就是需要那簡單,辛苦,儘管不多但比他在農業上所得遠豐,卑微但卻偉大的工作嗎?我們的民族不就是由這樣千千拚命工作, 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公平的換回美好的明天的可愛的人兒組成的嗎?.看到'一元錢的午餐'我會覺得自己應該珍惜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們的努力與困苦是有所值的.
樓主不知道是被感情控制的笨人,還是為了自己利益不惜傷害他人的狠人?

[ 本帖最後由 hotfire605 於 2008-2-6 14:0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426

帖子

1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7
13
GoodWeb101 發表於 2008-2-5 0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fztutu 的帖子

你這個傻子專門愛好封別人為漢奸,
無恥到了極點。
還是老老實實搞你那不入流圖像處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02

帖子

35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2
14
flyinghorse73 發表於 2008-2-5 03:3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需要漸進的民主,大躍進式的民主不適合中國,完全西方化的民主同樣也不適合中國國情,中國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至於是何種形式,需要很長時間去探索。

民主講到底是上層建築,中國目前先發展經濟,但政治改革顯得明顯滯后,各方呼求整改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希望以後我們能夠走上一條民主富強之路。

樓上幾位說得對,如果真正實行民主,那麼那些腐敗分子就沒有機會身居高位;即使以外上台,在高位上也不會呆長,民主的力量最終會把他們拉下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730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15
招財貓 發表於 2008-2-5 03: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tfire605 於 2008-2-5 02:03 發表
中國人口眾多,沒受過教育的人,或受過過硬教育的人很少.這樣的人連自己的命運都沒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民主是讓他們選我們大家的未來,你有這個膽量嗎,讓一個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選擇你的未來? 假設10億農民投票說以後禁止農產品進口,我們怎麼辦?


嚴重同意中.
Quitters never w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16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8-2-5 04:12 | 只看該作者
那就看看是誰沒有良知。

原帖由 hotfire605 於 2008-2-5 02:03 發表
我對這個題目感到很傷感,張五常先生是我見到的唯一值得佩服的華裔經濟學家,
而本貼的作者可能是帶著目的去傷害這位本應讓我們所有人尊敬的老先生.此人在1985年的<中國的前途>中準確的預測了中國的改革,其中一點就是既得利益分子會因為手中的利益而反對改革.中國人口之大,走社會福利制度是可望不可求的.再說,10元錢的福利,有幾元能到貧者的手上呢?在我們這個法制不健全的國度,福利往往只是便宜了經手的人.東北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 福利下崗職工的銀子被用在了官員的扶貧上. 深圳的廉租房據聞有許多被公務員分了.可能資本主義只認識錢,可是當錢變成唯一的衡量標準后,社會變得更有生產力了.
人是自私的,但不能沒有良知, 樓主的意見讓人費解,難道張先生從他的建議中得到什麼了嗎? 如有確鑿證據,情拿出來!

一面叫囂著「我對中國的腐敗印象真的不是那麼差」「中國的腐敗比下有餘」,鼓吹著中國腐敗合理的人,一面說不應該給人民福利,原因竟然是福利往往只是便宜了經手的人。這是福利保障的問題還是腐敗的問題?是應該著手解決腐敗還是應該放棄給人民最基本的福利保障?

中國人口眾多,沒受過教育的人,或受過過硬教育的人很少.這樣的人連自己的命運都沒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民主是讓他們選我們大家的未來,你有這個膽量嗎,讓一個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選擇你的未來?


你很喜歡蔑視人民的智慧嘛。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怎麼了?就沒有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了?你憑什麼剝奪別人選擇的權力?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大家如何選擇還是剝奪別人的選擇的權力?

假設10億農民投票說以後禁止農產品進口,我們怎麼辦?

假設那個領導一拍腦袋說以後禁止農產品進口,我們怎麼辦?
假設那個領導一拍腦袋說以後要臨門一針,我們怎麼辦?
假設那個領導一拍腦袋說還要上鄭州中原製藥廠,我們怎麼辦?

原帖由 hotfire605 於 2008-2-5 02:03 發表
我們就這點資源,那麼多人,學澳洲,加拿大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學習日本,韓國.提高我們每個人的價值,生產力!福利制度會把我們都毀了! 新\\勞動法\\一開始就讓商界傷心,廣東大量工廠倒閉,這就是政府想看到的嗎?人民失去工作,沒錯,他們生活的很苦,但他們的工作讓他們,與我們的民族第一次看到了希望.難道讓一個農民去修火箭嗎?他不需要那簡單,辛苦,儘管不多但比他在農業上所得遠豐的卑微但卻偉大的工作嗎?我們的民族不就是這千千萬萬努力,拚命工作, 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公平的換回美好的明天.看到一元錢的午餐我會覺得自己應該珍惜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們的努力是有所值的.
樓主不知道是被感情控制的笨人,還是為了自己利益的狠人


廣東的企業都倒閉了嗎?那些工廠倒閉僅僅是新勞動法造成的嗎?

而且張無常說得很清楚嘛:
「很多機會的。建築工人,一天60塊錢,甚至80塊錢,做司機,一個月800塊錢不止。怎麼會沒有工作做呢?對工作不滿意,想找個工資高一點的工作,辭職了,是不算失業的。」
這麼多「機會」,怎麼叫「人民失去工作」?

張無常喜歡歪曲事實,偷梁換柱,中國的貧富兩級分化按照張式理論,居然就沒有了。中國年人均收入城鎮居民一萬多RMB,農村年人均收入只有幾千RMB,而有些人坐擁上千億的資產,不叫貧富分化?

再拿國資流失來說:

1、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 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這發生在1990年前?工行和中行都是送給你都沒人要的企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他號稱經濟學家,難道這不叫國有財產流失?為這種損害中國的行為搖旗吶喊,不是漢奸是什麼?


張無常不但是漢奸,還是某些利益集團的走狗。叫囂著「這幾年,農業用地轉為工業用地的速度加快,政府緊張,其實不是那麼嚴重,是不用緊張的。還是多放一點土地出來做房地產吧。應該提升供應,而不是約束需求。」

而事實是房地產開發商大量囤積土地謀求暴利:全國最大的「地主」是碧桂園,2007年7月末,該公司總土地儲備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500萬平方米。其土地儲備量超過土地儲備量第二的房地產企業近一倍。但碧桂園的土地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郊區,因而其資產價格相對低廉。而萬科是擁有接近50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為59%,超過1500萬平方米(2007年上半年)的土地儲備規模以及中國首家銷售額突破200億元的房地產企業。又如新世界(14.08,1.07,8.22%)在全國各地的土地儲備已達1753萬平方米;越秀投資房地產業五年保持了300億元左右的資產規模,土地儲備達600萬平方米;華潤置地去年基本盈利為6億港元,其總土地儲備量也達到819.9萬平方米。富力地產最新公布的公告顯示,截至7月11日,富力地產全國的土地儲備量約為2092萬平方米。

鼓吹讓中國的農業用地轉為工業用地,中國13億人誰來養活?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養的起。為了某些小集團的利益損害中國、損害廣大人民的利益,不是走狗是什麼?

你和張無常一樣喜歡歪曲事實,中國什麼時候提要學澳洲,加拿大了?

看看誰是笨人?誰是為了自己利益的狠人?誰沒有良知?

[ 本帖最後由 無言 於 2008-2-5 04:3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17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2-5 05: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愛國有罪嗎? 於 2008-2-4 09:27 發表
民主是解決中國問題的良藥嗎?
為了民主,難道要不惜製造混亂嗎?
各位好好想想吧。


依你看,什麼才是救中國的良藥?不行民主,那就只剩下集權與專制,民眾只好盼著專制者是青天和救世主?國際歌里都會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誰是我們自己?不就是民眾嗎?靠民眾不就是民主嗎?中共一拿到政權,就把民主像舊鞋子一樣拋棄了。

沒有民主基礎的法制,是專制。為什麼一個人或一群人就有凌駕於他人之上的睿智和專權?一定要智者才可以治人?普通百姓的素質太差?連毛澤東都會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民眾也太沒有信心了。不要把實行民主等同於社會動亂,民眾的總體意志得不到體現才會是最終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源。民主意志真正得到體現之時,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始。

你看到的中國問題所在是什麼哪?貧窮、兩極分化、貪污腐化?這些正是不民主的產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1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18
探詢 發表於 2008-2-5 07:12 | 只看該作者
把他扔到大別山裡餓幾天就知道有沒有貧富分化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63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egistered User

Rank: 2

積分
59
19
asd__001 發表於 2008-2-5 07:49 | 只看該作者
以下與本文無關,有感而發.

民主有那麼靈嗎?民主了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嗎?
民主了就不怕洪水,颶風,暴雪,乾旱,地震,海嘯,瘟疫了嗎?
民主了就沒有貧富差距了?就徹底解決腐敗了?就一定能不浪費資源了?
就一定能不污染環境了?
好象有不少人認為民主了這些就都解決了.
聽起來跟當年的共產主義一樣美好.
有些人對民主的迷信和有些人對共產的迷信已經不相上下了.
這兩樣都不怎麼可信.
制度確實是很重要,但制度不是一切.不是什麼問題都是制度引起的,制度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當愛國發展到對制度的迷信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34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20
teo718 發表於 2008-2-5 07:53 | 只看該作者

說得沒錯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