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滸與佛教

[複製鏈接]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0-28 1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水滸轉里有哪108將他們(她們)的形象是什麼

1 及時雨(呼保義),應該是說仗義疏財(一呼百應)

2 玉麒麟:麒麟,瑞獸也、麒麟乃是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現實生活中或許並不存在;麒麟在百獸中地位僅次於龍。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麒麟對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據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麒麟與鳳凰一樣,乃有雌雄,麒乃雄。麟為雌,麋身、牛尾、魚鱗、足為偶蹄(但亦有麒麟有五趾之說)頭上有一角,角端有肉;麒麟作為吉祥物,中國古代各朝朝政也常採用。史載漢武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圖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麒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採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於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暗喻其顯赫家財與武功.


3 智多星:智力超群

4 入雲龍;喻道術驚天.

5 大刀;他的祖先是關羽,你想想他用什麼武器.

6 豹子頭;臉面神似,喻勇猛無敵


7 霹靂火;可解作雷電之火,喻剛烈驍勇


8 雙鞭;名將呼延贊的後代,使雙鞭,以此名


9 小李廣;李廣,漢之名將,使匈奴驚呼"漢子來了",喻可匹李廣之勇


10 小旋風;如旋風般馳騁官場,他姓柴的,祖上有讓位之名


11 撲天雕;善使飛刀,如猛鷹擒兔,疾奪敵首


12 美髯公;鬍子長的好


13 花和尚;不是真的和尚,破戒,好酒嗜殺,文身


14 行者;打虎將的綽號給了別人,一身裝扮(行者,屬道),估計是為了要跟花和尚(屬釋)對應吧


15 雙槍將:武器雙搶,舞如梨花遍體


16 沒羽箭:指其飛石打人之能,不象是沒有羽端的神箭嗎


17 青面獸:臉上的胎記,讓人覺得威狠如獸


18 金槍手:祖傳鉤鐮槍,說是金,估計是一種譽贊


19 急先鋒:性急好鬥,(參考跟楊志打那一回),可任先鋒,造勢


20 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里,在那個年代不是神行?太保,古時為官名,宋元稱廟祝為太保,也有對綠林好漢的別稱的意思.


21 赤發鬼:估計他的頭髮有些栗,也是鬼妖的一種,怕是想突出他的兇猛,常人不能近


22 黑旋風;膚色黑,如旋風般衝突千軍之中,穿梭敵陣之內


23 九紋龍:身上紋了就九龍,古人以九為尚,為尊,有逆反的意思


24 沒遮攔:橫衝直撞,無人能擋


25 插翅虎:如虎添翼,想想多厲害,他的跳功也是遺一流的


26 混江龍:翻江倒海的猛龍.喻水性好,武藝了得


27 立地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只。古人相信不能犯太歲,而他是頂天立地的太歲星君,誰人敢正眼覷之?太歲頭上動土不是?


28 船火兒:水性好,如船上火之子渡水如履平地


29 短命二郎:二郎神是天界第一戰將,短命有懾人之意(有些牽強,呵呵)


30 浪里白條:膚如雪,如魚越浪.


31 活閻羅:閻羅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撞著活閻羅,你小命能保乎,喻性暴兇惡.


32 病關索:關索,關羽之子,病,估計是使動用法,能讓關索為之愁病.當然楊雄臉色蠟黃,也可以理解為他象病了的關索(只比關索弱一點,勇武可知)

33 拚命三郎:打架最怕別人拚命了,他應該是排行第三吧


34 兩頭蛇;主要突出他的狠,跟現在的釋意不同


35 雙尾蠍:蛇之毒在頭,蠍之毒在尾.兄弟倆應該都是攻擊力能倍增的悍將.


36 浪子:不拘禮法,放浪形骸,瀟灑弄舟,看他後來跟李師師共隱江湖就可知一二


37 神機軍師:神機妙算的軍師,謀略不低.


38 鎮三山:,威鎮青州三山(好象是清風山,桃花山,二龍山,自己參考原著)


39 病尉遲:尉遲公你知道吧,病,解釋同楊雄綽號


40 丑郡馬:原在王府做郡馬,因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謂丑


41 井木犴:其母夢井木犴投胎而生,也是星宿名


42 百勝將軍:,所謂百勝,虛稱也,喻行軍常勝


43 天目將軍:天目開通后,看見鬼魂等陰性的東西,古人的說法,作者應該是喻他的預見能力吧,畢竟前瞻性對軍事是很重要的

44 聖水將軍:善用水浸兵之法


45 神火將軍:精熟火攻之法


46 聖手書生:秀才,會寫諸家字體.所以謂聖手


47 鐵面孔目:鐵面,公正無私.孔目,宋代在州、府衙門裡設置通判,即共同處置政務之意。宋宮廷中有一種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稱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內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職


48 摩雲金翅;「迦樓羅」,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 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每 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


49 火眼狻猊;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
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
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
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
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
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
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
更為睜崍威武。火眼,可解眼赤,有描寫於原著


50 錦毛虎;錦,白也,白虎,屬孟加拉種.兇猛,喻人.


51 錦豹子,參照上


52 轟天雷,一種火藥武器,也暗喻其如此物殺敵如落木


53 神運算元:通書算,


54 小溫侯:將其比作呂布,溫侯是他的封號.見<<王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封溫侯,共秉朝政。>>


55 賽仁貴:比作薛仁貴,薛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出身於窮苦的農民家庭,武藝高強,尤善騎射,慣使方天畫戟(舞台演出時使槍)。唐貞觀中(約公元637年前後),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遼東,仁貴應募投軍。遼軍二十萬拒戰,仁貴身著白袍,腰懸兩弓,騎馬持戟,沖入敵陣,與之鏖戰,「所向披靡,敵遂奔潰。帝召見嘆異,遷右領軍中郎將,」仁貴自此發跡。(不細究另一個薛仁貴)


56 神醫:醫術如神


57 紫髯伯: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評孫權)紫髯,也是一種外貌描寫.紫髯伯,在<<白眉大俠>>評書也有此人,可參考


58 矮腳虎:身材的問題


59 一丈青:有種說法說「一丈青」是一種的蛇,這蛇看見人
它不怵,還楞往人身上扎,挺恐怖的,盛產於北京香山一帶。施
老頭拿這個做扈三娘的綽號,可能是想說明扈三娘的兇猛。


60 喪門神:喻熱衷於殺人要命


61 混世魔王:程咬金,隋唐年間的好漢,擅使開山斧,號稱三板斧,是個福將,類似於說岳中的牛皋。年輕時做過山賊,販過私鹽。後來隨好漢尤俊達佔山為王,打劫過靠山王楊林的生辰綱,後來投靠瓦崗寨,做了瓦崗寨的皇帝,號稱混世魔王.估計是喻武力勇猛,不是比作程咬金.


62 毛頭星:古時候人們的天文知識不是很清楚,所以給一種星起名叫毛頭星,並解釋為,有角,有毛,你見過有毛的星星嗎,可能見過,在古代,這可是非常不吉利的,遇見要倒大霉的,其實這種星星在現代很簡單,就是彗星。喻敵人遇其就要倒霉


63 獨火星:在古代是傷火氣的,據說火氣大,脾氣大,誰都惹不起,如果懂得天文知識,其實是火星。喻敵人惹不起


64 八臂哪吒:哪吒八臂,比喻能耐了得


65 飛天大聖:同上


66 玉臂匠:善刻金石印記


67 鐵笛仙:吹得一口好笛子。


68 出洞蛟:蛟,無角龍,可查資料,


69 翻江蜃:唇,也是龍的一種,可查資料.蛟和唇都是喜水且熟水的,喻他們兄弟水性了得.


70 玉幡竿:幡竿被稱為迎春竿,就是一種竿.喻膚白高挑,乾淨清朗


71 通臂猿:喻手巧


72 跳澗虎:能跳澗,跳功不錯


73 白花蛇:,蛇的一種,可入葯.猶如蛇一般的敏銳,像靈蛇出洞般一擊斃命


74 白面郎君:說人長的好看,美男子

75 九尾龜:參照原著,"九尾神龜喻多能",指其農務精熟,又兼武藝


76 鐵扇子:按照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說他很懂得招呼客人.(猜的)


77 鐵叫子;善音律,有好嗓子


78 花項虎;脖子有花疤.


79 中箭虎:中箭不死的虎,也喻虎猛,引來箭石無數,樹大招風嘛

80 小遮攔:參考沒遮攔


81 操刀鬼:屠戶,拿刀的鬼,索命厲害啊


82 雲里金剛;金剛 ,是梵文Vajra的意譯,意譯為「縛日羅」、「伐折羅」。本來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話中的狼牙棒、粗棒,是眾神之王因陀羅的武器。金剛由金、銅、鐵;山岩製成,有4角或l0O個角,還有1000個利齒,在佛教中,金剛以其譬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成為堅固、不滅的象徵。古印度兵器金剛桿也作為豐產的象徵,也曾作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則表示伏魔、斷煩惱、堅利智的法器。雲里的金剛,喻犀利剛勁
83摸著天:身長卻似摸著天


84 病大蟲:大蟲,虎也,病,解釋參上


85 金眼彪:形容惡狠


86 打虎將:打老虎有一套 ,其實沒打死過老虎


87 小霸王:孫策也有這個綽號,應是匹西楚霸王的力大.


88 金錢豹子:打鐵的,渾身都被火星燙出疤來,象是金錢豹,喻狠猛


89 鬼臉兒:貌丑可退敵,不過這裡沒有貶義的意思


90 出林龍:如出林餓龍,兇惡可嗜人也


91 獨角龍:龍的異種,藉此喻兇猛


92 旱地忽律;忽律是鱷魚,朱貴是步軍頭領,在陸上活動,可能是由於此人生性「兇橫狡詐」(不是貶義啊),所以被稱為旱地的鱷魚——旱地忽律。也可能指他行動迅速,鱷魚的速度是很快的,特別是捕食獵物時.


93 笑面虎:不是貶義,指兇狠不露於色,他是搞情報工作的嘛


94 鐵臂膊;臂膊粗大有勁,是個劊子手,喻殺人不手軟


95 一枝花:愛插一枝花在耳鬢,


96 催命判官:古人認為人死的時辰到了是地獄判官來索命的,喻能立取敵人性命


97 青眼虎:是西域人,所以青眼,虎喻猛


98 沒面目:到處找人比武摔交,自稱沒面目,指其摔交技術厲害


99 石將軍:喻作將軍,指武藝了得


100 小尉遲;參考病尉遲


101 母大蟲:雌老虎,很厲害哦,特別是剛生完的時候


102 菜園子:好弄園圃,隱喻以事園圃潛藏爪牙,君不見劉備的菜園事?


103 母夜叉; 夜叉是佛教中的護法,在印度語里是YACHI,喜歡吃人,但也是護法。 可以在佛教的經典中找到: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崐「夜叉」是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 崐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崐是「維護眾生界」。


104 活閃婆;活閃,也叫霍閃,在江淮一代是閃電的意思,更加形象的說明的人物的特點,閃電,瞬間即逝,王定六走路,跳著走,轉眼間人就不見了,古人綽號大多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容易讓人記住。
其實人們不好理解的是婆字,難道王定六像個老太太?當然不是,婆字,大多跟印度佛有關,其實不見得有那麼複雜,你想呀,閃電又叫什麼:電母,所以就不難理解電母--霍閃婆--活閃婆

105 險道神:人高長大,如在險道的惡神.


106 白日鼠:精靈聰巧,白天也敢過街的老鼠沒兩把刷子怎麼行


107 鼓上蚤:比喻輕功了得,翻牆走壁,攀緣納梁,如跳蚤躍鼓


108 金毛犬:西域人,善相馬,是否以犬的靈敏嗅覺喻其見事快捷?

[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08-10-28 19:36 編輯 ]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沙發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0-28 19:34 | 只看該作者

水滸與佛教

水滸中有「三世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起來的,因此三世佛有縱橫之分。橫三世佛指東方藥師王佛,主管東方琉璃光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中央現在佛,釋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縱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這四句話就是魯智深一生的判詞:

「林」指林沖,「山」指二龍山,「江」指宋江,四句指的是魯智深到東京后結識林沖,奪取二郎山,以及三山英雄會合梁山泊英雄攻破青州,見了宋江,同歸梁山泊。「遇水而興,遇江而止」一句說得非常明白,魯智深將以在梁山泊歸於宋江為其終。
另一說法:水滸中的「三世佛」指的是文殊菩薩,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
遇林而起:遇到林就有爭鬥廝殺。赤松林、林沖、野豬林、萬松林,琳琅山松林。
遇山而富:遇到山就有財富好運。桃花山、二龍山、烏龍嶺、琳琅山。
遇水而興:遇到水就興旺發達。水泊梁山。
遇州而遷:遇到州就有大的變動。青州歸水泊,華州被擒被救,杭州圓寂。
遇江而止:遇到江就終止完結。宋江,錢塘江。

~~~~~~~~~~~~~~~~~~~~~
一提起《水滸傳》,大家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出一百單八將的雄姿。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丑或俊,不一而足。但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和事迹,使他們不再是紙上死板的符號,而成了人們心中靈動的形象,永不磨滅。
花和尚魯智深或許是梁山好漢中最受大家喜愛的形象了。他的天真甚至略帶有一絲孩子氣為他爭奪了不少人氣。魯智深是個直人,心裡從不藏著掩著,有什麼就說什麼。他有著極單純的性格,愛便愛得痛快,恨就恨得徹底。他第三回剛一出場就義救金翠蓮婦女。他本與那兩人非親非故,只因路見不平,便慷慨相助,當下掏出五兩銀子,然後便向史進與李忠二人借。史進掏出十兩。而李忠只掏出二兩。魯智深並沒有因為李忠是史進的師父就給他面子,只把十五兩遞與金老,把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說道:「你也是個不爽利的人。」弄得李忠很下不來台,可是讀者誰也沒有覺得魯智深做得不對,而是覺得對這種小氣的人就該這樣。從此在魯智深心中,李忠就是小氣吝嗇的代名詞,不再被他看得起,而史進卻和他交情一直很好。這就是愛得痛快,恨得徹底,不僅是他,連讀者也被感染,一股豪氣在心中蕩漾。

可豪爽如魯智深一般的人也不願過漂泊無依的生活。在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後,流亡天下,到了五台山落髮為僧,總算暫有容身之所,可是沒多長時間,就因醉打山門,大鬧五台山而被「介紹」到大相國寺,又因在野豬林救了林沖而被高太尉報復不能容身,不得已再次浪跡天涯。茫茫天下,何處為家,即便豪爽如魯達也不禁感到有些茫然。《寄生草》中有一段唱詞特別好:「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茫鞋破缽隨緣化。」原來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寧靜的港灣,讓漂泊的心靈有一個依靠。

要說到梁山武藝第一人,非林沖莫屬。豹子頭,林沖,讀起來有一股氣勢在其中。林沖這個人頗有些爭議,喜歡他的人可以找出他身上很多的優點,如:武藝高強,待人寬厚等。而不喜歡他的人只吐出兩個字:窩囊!的確,林沖有些軟弱。妻子被高衙內調戲,他忍了,自己被高俅設計陷害,他忍了,在刺配滄州的路上差點被押解的公差所害,他也忍了。有人說,這正是他精於世故的表現。「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他僅僅是一個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不是總教頭。最高也只是一個中下級軍官,他拿什麼去和炙手可熱的高太尉相抗衡呢?所以他一忍再忍,誰知道這不是他復仇前的假象呢?可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他內心宅厚,隨遇而安的表現。

林沖是一個好丈夫,他對妻子呵護備至,也因為愛,恐自己耽誤了妻子的青春,才會將她休掉。愛之深,痛之切,一紙休書,每一字都讓他痛斷肝腸,可為了妻子,他無怨無悔。林沖是一個好朋友,只可能是他的朋友背叛他,而他絕不會去背叛他的朋友。所以他才會被陸謙陷害。可也正是因為此,他才會交到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魯智深。兩人僅在大相國寺菜園子里見過一面就結為生死之交,是因為兩個人都在靈魂深處找到了對方與自己的契合點,這或許就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吧。即便是對陌生人來說,林沖也是一個好人,他救濟過李小二,讓他免受官司;他不忍去殺一個無辜的路人去作為自己投靠梁山的投名狀。而當他被刺配滄州時,是李小二夫婦時常幫他;當他因交不了投名狀而無可奈何時,恰巧來了青面獸楊志。這可能只是巧合,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好人有好報。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謂是《水滸傳》中最經典的片段之一了。即使當林衝到了滄州時,他仍是守著本分,等著自己出獄,好回到東京汴梁與家人團聚。可是天不遂人願,高太尉始終沒有放過他,就算他被發配到滄州也不行,必欲將他置之死地而後快。幸好天佑善人,大雪壓倒草房,才使林沖逃過一劫。當他聽到差撥、富安、陸謙泄露密謀的對話時,再也無法忍耐了。畢竟林沖也是一條血性的漢子。林沖的心裡彷彿有一根弦,他越是退讓,弦便綳得越緊。終於,弦斷了,此刻的他再也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他也沒辦法再退讓了。當他把尖刀插進陸虞侯的心口時,他知道他只能反了,從此他就走上了一條以一己之軀對抗大宋王朝的路,他原本不想這樣,可惜他已無法回頭。大雪紛紛,烈火熊熊。一人,一槍,一斗笠,雪地上兩行伴著北風漸漸遠去的腳印,給人留下的只是無盡的凄涼與無奈。

如果說魯智深是個豪人,林沖是個好人,那麼我想不出該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武松。相比而言,魯智深像佛,林沖像聖,而武松更像一個人,一個平平常常的小市民。

武松一直想象一個普通人一樣過普普通通的生活。可是背負了天傷星的命運就註定與普通無緣。本以為是店家欺詐,悠閑地上了景陽岡的武松,沒想到真碰上了老虎。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那麼壯碩的一隻猛虎就真的被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要在平時,恐怕他連打虎的勇氣都沒有,就是這麼巧,打虎武松的名頭在江湖上傳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至於後來李逵怒殺四虎與之相比也遜色三分。武松因受陽谷縣知縣抬愛,做了步兵都頭。本來他也就滿足了,或許今後表現出色還能再往上升個兩三級的。然後置地,娶妻,生子,在當地小有名望地終老一生。可是此時他偏偏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女人——潘金蓮。

潘金蓮本不是一個放蕩的女人,否則她就不會拒絕那個大戶。他只是想嫁一個自己中意的人,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可惜她看上的是她的小叔武松。武松未必對潘金蓮不動心,有人說武松不食人間煙火,若是如此,他為什麼要娶張都監的養女玉蘭為妻呢?玉蘭比潘金蓮可是差一截。問題在於潘金蓮是他的嫂嫂,中間隔著的倫理道德的鴻溝,是武松無論如何都無法逾越的,所以武松才會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她。這也間接地導致了她與西門慶勾搭在一起。錯不在武松,只是他已無法再安安穩穩地當他的武都頭了。潘金蓮與西門慶毒殺了武大郎,這一下將武松逼到了風口浪尖上。這條血性的漢子不得不採取行動了。不知道當他將尖刀剜向潘金蓮的胸口時,心裡想些什麼。哥哥被嫂嫂毒死了,毒死哥哥的嫂嫂被自己殺死了,自己僅有的兩個家人就這樣離自己而去,武二郎心中的悲憤又能向誰訴說?即便是幹了這麼大的事,他隨遇而安的個性還是沒有改變,他自收服罪,被刺配孟州后就安心當他的囚犯。而後與金眼彪施恩交好,仗義地幫他打跑了蔣門神,重奪快活林。可沒想到這使他連囚犯都無法安穩地當下去。不多久張都監就把他要了過去,對他十分器重,還要把養女玉蘭許配給他,正當他沉浸在光明前景的美夢中時,天傷星的命運又一次無情地捉弄了他。張都監的千般好處原來只是為了陷害他。當他憤然殺死一十五口人時,他的心,冷了;他的血,涼了;他的夢,碎了。當他落草以後,出場次數就不多了,有也是以冷麵殺手的形象出現,那個豪氣過人的打虎武松,已經永遠留在了景陽岡。這正是:

一部水滸傳,梁山眾生相。起義稱兄弟,豪氣豈萬丈。

招安征南北,魂各歸天上。芳名傳千古,一百單八將。



《水滸傳》,忽有所悟,覺得該書是「崇道抑佛」的。不知對否,試舉數例,聊為證明。
我們先來看道教:
其一,皇帝出世乃是上界天仙下凡所致。宋太祖是上界霹靂大仙下凡,宋仁宗是上界赤腳大仙下凡。而天仙則是道教虛構出來的。至於宋徽宗是何方神聖下界,《水滸傳》卻沒有交待。而宋徽宗是一個推崇重新道教的皇帝呵。《水滸傳》對此沒有交待,這應是一個疏忽。
其二,道教祖師道行高深。宋太宗時瘟疫盛行,朝廷派員邀請江西信州龍虎山道通祖師張真人(是否張三丰?)前來祈禳,做了七天法事後,瘟疫盡消。怎麼沒見高僧出來禳災呀?
其三,宋江等108將都是妖魔,來到世間后,義氣為先,屢犯王法,但最後都接受招安,封官授職,封妻蔭子。死後還得到黃帝聖旨,獲准起蓋廟宇,妝塑神像,接受百姓的享祭。
其四,宋江受到九天玄女的保護,並授予三卷天書。后九天玄女又授予玄女秘訣,助他破了遼軍的太乙混天象陣。九天玄女始見於漢代《緯書》。該書編造了一個九天玄女助黃帝破蚩尤的故事。唐代道士杜光庭據此整理成《九天玄女傳》,他明確地把九天玄女當作道教的神仙,並且身份很高,是「黃帝之師,金母元君之弟子 」。有她護佑,宋江焉能不勝?
我們再來看佛教:
其一,和尚都是色色的壞東西。《水滸傳》轉述蘇東坡的話說,「不禿不毒,不毒不禿,轉禿轉毒,轉毒轉禿」,這是對和尚的刻毒的調侃。但蘇東坡一生與僧侶交往甚多,其中最有趣的是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交往。據說蘇東坡在瓜州任職時,與佛印所住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蘇東坡作了一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意謂自己禪定已深,不受世俗評議影響。他派人把偈子送給佛印禪師。禪師看后,在上面批了兩個字:「放屁!」蘇東坡看了批語,大為光火,親自乘船過江問罪。禪師說,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為何一屁就打過江來了。蘇東坡聽後方感自愧不如。看來《水滸傳》引述的蘇東坡的話語只是他一時的戲謔之語。《水滸傳》又說,「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宮,四個字色中餓鬼」。不但如此,《水滸傳》還專門作了解釋。但凡世上之人,惟有和尚色情最緊。因為他們吃飽喝足,閑著無聊,免不了寂寞難耐,慾火攻心。世俗之人則難有閑著的時候。有錢人家操勞事多,心神難定,縱有嬌妻美妾同床共枕,卻難生情趣。至於普通老百姓,終日為柴米油鹽發愁,即便妻子有些顏色,也沒有什麼意興。這種分析最能體現出市井文學的特色,它沒有像《紅樓夢》那樣矯揉造作地掩飾人的性慾本能。可不,病關索楊雄家做道場時,眾僧看到他那頗有姿色的老婆,個個都成了豬八戒,禁不住心猿意馬,把佛性禪心都拋諸腦後了。這是很要命的話,很惱人的描寫,恐怕就連得道高僧見了也會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我們也可注意到,這種市井文學的人性論,與在上層佔據主流地位的宋明理學絕然不同。後者是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
其二,魯智深到五台山出家,首座和眾僧紛紛反對,覺得這人形容兇惡,沒有出家人模樣。但智真長老對其弟子說,他是天星下凡,日後正果非凡。後來,宋江率魯智深到五台山參拜時,智真長老一見到魯智深便說,「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默然,倒是宋江為他打了圓場。魯智深後來就如他師傅說的,在杭州六和寺坐化。死後朝廷還給他封了個法號。看來,成佛自是前身註定,與個人修行無關。不僅主張漸悟的各種佛教毫無必要,就連主張頓悟的禪宗南宗也毫無必要。禪宗南宗曾經認為,成佛不需要經過長期刻苦修行,也不需要鑽研佛教教義,而只需當下領悟即可。即使是惡貫滿盈的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水滸傳》中魯智深的故事卻告訴人們,不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如此說來,佛教休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3
 樓主| 翡翠 發表於 2008-10-28 19:39 | 只看該作者
資料:
《水滸傳》表面上對於佛教貶抑,實際上他讚揚的是另一種佛教:即象魯智深那樣性情真率,嫉惡如仇,為朋友赤膽忠心,故吃酒喝肉也不妨成佛。同樣,《水滸傳》對於儒家也不是一味地尊奉。《水滸傳》是一本反封建壓迫、反對假道學的小說,抑惡揚善,崇真去偽是其主旨,這與三教在本質上是沒有違礙的。但與士大夫所理解的儒、釋、道有不同,體現了一種民間的態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主題

8866

帖子

208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人微言輕 才疏學淺

Rank: 4

積分
2082
4
老李 發表於 2008-12-20 09:32 | 只看該作者

問樓主一個問題

水滸為啥是一百零八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主題

8866

帖子

208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人微言輕 才疏學淺

Rank: 4

積分
2082
5
老李 發表於 2008-12-21 09:13 | 只看該作者

朝廷派員邀請江西信州龍虎山道通祖師張真人(是否張三丰?)

此張非彼張!龍虎山原名雲錦山自東漢中葉以來,由祖天師張道陵起,在龍虎山傳承六十三代,歷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最長的道派。
好酒而無量  好色而無膽
好財而無道  好賭而無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