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先驅評論:西方「人權外交」難以為繼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2-16 14: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是聯合國通過並頒布《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就在全球各地特別是西方紛紛舉行眾多慶祝活動之際,一向以捍衛人權著稱的法國卻傳出了「不和諧」的聲音。

    12月10日,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在法國《巴黎人報》發表的一篇專訪中承認,過去他向總統薩科齊建議設立「人權國務秘書」一職是「一個錯誤」,因為外交無法處處以人權為原則決定與其他國家的交往。

    眾所周知,庫什內來自法國主張「人權高於主權」的左派陣營,而他本人也是活躍的「人權活動家」,以至於他這番「撥亂反正」式的結論發表后引發軒然大波和招致左派的強烈批評。

  「人權外交」弊端重重

    「人權外交」正式在西方登台亮相是上世紀70年代末的美國,是出於改變美蘇爭霸中不利的局面和轉移本國尖銳的矛盾、政治信任危機而應運而生的。冷戰結束后,「人權」便上升為西方最主要的外交工具和價值觀,甚至一度演變成「人權高於主權」,以殘存的冷戰思維對他國事務橫加干涉。

    為此,不惜以保護阿爾巴尼亞族人權的名義發動「科索沃戰爭」,卻造成了塞族更大的人道災難。2003年,美國高舉人權大旗出兵伊拉克的後果卻是把該國變成全球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民眾生活水平大幅度倒退,而美國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而更令西方尷尬的是,當俄羅斯效仿西方以相同的理念(制止種族清洗)、相同的手法(承認南奧塞梯獨立)來對付西方支持的喬治亞時,西方回應的武器居然是他們認為早已過時和拋棄的「主權」概念,頗令西方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之感。也難怪庫什內不得不承認對西方「雙重標準」的批評「有一部分是事實」。

    更何況,西方國家自身也並非毫無瑕疵,法國以人權為名干涉他國的正當性就由於今年盧安達政府的「種族滅絕」起訴案和歐委會對「法國在處理非法移民問題上違反人道精神」的嚴重批評而受到嚴重衝擊和否定。

    應該說西方這種單邊「人權外交」遇到的挑戰和困境,是庫什內這番講話的主要背景,也是冷戰後人權成為西方主要的外交工具和意識形態二十年的總結,特別是對於一向以「人權活動家」著稱而又擔任法國外交部長的他,不乏親身體會。庫什內的這番講話發表在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波蘭會見達賴四天之後,中法再度交惡、法國利益嚴重受損的背景之下,顯然也是有感而發。

    難以為繼需改弦易轍

    實事求是地講,人權作為人類進步逐漸積累的文明成果之一,是有其漫長的發展過程。而且與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民族特性、傳統價值息息相關。比如,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與強調集體主義的東方在人權的認知上肯定會存有眾多的差異,這也不妨稱為文化的相對性。

    放眼當今世界,人權狀態的國別差異和人權的普遍標準都處在變化和不斷演變當中。儘管自從1948年聯合國發表《世界人權宣言》以來,有關人權的普世價值,在國際社會已經沒有太多原則上的分歧。但對「人權外交」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卻一直存在巨大的爭議,更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實現人權的方案和模式。西方如果把自己的人權觀念強加給全世界,帶來的不僅僅是世界人權狀況的倒退,還有對本國利益的損害。至於某些國家以人權為手段侵害其他國家主權,進而鞏固自身霸權的行徑就更不得人心了。

    當然,就在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發表這通「感言」的同時,歐盟另一大支柱德國依然在強調其「價值外交」,聲稱「不能因政治利益而做出讓步」。但無論如何,西方心中已經明白以自己的人權標準、干涉他國主權事務、行謀取國家私利的「人權外交」、「人權政治化」已經到了難以為繼需要改弦易轍的時候了。(宋魯鄭 旅法媒體人)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2-16 15:00 | 只看該作者
都被小布希給搞砸了,奧巴馬重新包裝包裝,繼續傳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16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