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性的善與美,會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發出耀眼的光芒。比如對於吳加芳來說,他人性至善而為人所知的一刻,就出現在災難不期而至,生命受到無情摧殘的時期。這個普通的四川男人,在大地震后,騎上摩托車,背起自己的亡妻,準備給妻子一個有尊嚴的葬禮。
媒體記錄了這一刻,這張「給妻子最後的尊嚴」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在這樣的一瞬間,最讓人感動的,是天災對生命無情,而愛卻能夠挺身而出。就是因為這份愛發生在平凡人身上,用平凡的方式實現,才更加能夠在困難的時候照亮我們的心。
對我們來說,這個曾經照亮黑暗的故事,就停在那個我們熟悉的畫面上,戛然而止,常憶常新。
我們既不會向前追溯,也不會向後跟蹤,因為這其實都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向前追溯,其實我們相信,吳家芳和他去世的妻子,也會有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和任何一對普通的夫妻沒什麼兩樣。而向後跟蹤,吳加芳也可能會找到新的愛情,繼續自己平凡的生活。
也正因此,這些天來眾多媒體圍繞吳加芳的報道才顯得有點突兀。媒體報道稱,深圳市南山區婦聯在媒體上看到了吳加芳準備再婚的消息,因為被他的故事感動,所以向他發出邀請,請他和新婚妻子參加深圳的大型集體婚禮,並且會承擔全部的費用。
這樣的新聞來得這樣毫無預兆,當真嚇了人一跳。其實這些天來,一輪新的網路討論已經火熱了,比如,吳加芳該不該在半年的時間就再婚,該不該出席有「秀」的色彩的集體婚禮。討論是正常的,人們還不習慣這個悲情的故事用這樣的方式延續。
無論如何議論,這樣的邀請卻是完全出於好意。人們願意看到善的舉動可以得到回報,積極給予對善的表態和支持,內心延續的是一種追求大團圓的思路。
可這份好意,卻傷害了我們內心的崇高感。對吳加芳來說,所有能夠帶來更好生活的努力,都是值得讚許的,現在需要討論的,倒是我們的好意,應該如何分配。
一個背亡妻的丈夫,和任何一個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人,沒有任何區別。他為自己而活,沒有必要為我們,讓自己永遠停留在那個畫面當中。
我們可以忘記吳加芳,其實最好的方式,也是忘記他,讓他安靜地生活。我們其實沒必要一定要表彰什麼,在夫妻間相互給予的愛,也不需要我們用福利去表彰。
我們拚命想去鼓勵善,去表彰善,但如果是用這樣的方式,其實反而做作了,反而生分了。
因為,在災難中照亮我們的,是人性的善,是愛,它沒有被刻上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