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在找信仰, 而是在找仰信.
仰信, 仰望而相信,希望有什麼力量, 能夠把自己如何如何. 一般看來, 也沒錯. 但這種思想的基礎是虛的,建立在變幻莫測的人心基礎上. 他要向外找一個寄託-----這是極不可靠的, 因人心而信, 必也會因人心而不信. 他以往的經歷就是證明.
熊貓說心外求法, 就是這個意思.
信仰, 因信而可仰賴. 這個信, 不是人心決定的信, 而是對於真實的契合, 不是在外面找, 而是在裡面發現. 在裡面發現一個超越人心本身的東東, 與之契合. 那樣, 外面的變化就不足以讓人動搖了, 只有在這個意義上, 才能稱之為信仰, 信而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