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明打左燈 暗向右轉 摸著石頭 卒子過河——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功過與是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21 1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時評  文章加入時間:2008-12-19 14:56:58  作者:●評論員 張崇川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將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由此揭開了「一切向錢看」的改革開放新篇章。因此,1978年被視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元年。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進入12月,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媒到民網,紛紛舉辦紀念活動,曆數3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歌頌三代領袖的「聖意英明」,核心詞就是一個:「為中國喝彩」。
  但是,正當中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金融海嘯卻使官方隆重紀念的喜慶氣氛大打折扣,更使中國陷入各類新矛舊盾被密集引爆的危局。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戰略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檢驗與挑戰。

  ■ 中國民間的反思與諍言

  在中國官方舉辦各類30周年紀念活動的同時,民間人士也在對「30而立」進行檢討與反思。
  12月12日,中國《財經》舉辦的「2009:預測與戰略」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專家在發言中就無可避免地涉及到改革話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指出,30年改革開放是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市場經濟體制所必需的器物層面,我們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步伐比較快,但民主和法制的建設卻遠遠滯後市場經濟的推進。在個人價值和個人權利為核心的社會意識方面,我們則更為落後。因此,當務之急是加緊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建立真正具有現代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現代化中國。
  改革派學者劉軍寧在《選擇周刊》發表文章指出:今年本來應該是中國改革進入而立之年,但現在改革似乎反而正在倒下。當代民謠「新三座大山」:教改把你父母逼瘋;房改把你腰包掏空;醫改為你提前送終。表明中國民眾對改革產生了厭惡情緒、逆反情緒,甚至有抵觸改革之心。中國的改革不僅沒有解決甚至沒有觸及舊體制的根本問題,反而給社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新問題,需要對改革進行深度的反思。
  劉軍寧認為,經過30年,在今天的中國,對舊制度、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已經沒有幾個真正的信仰者了。中國的改革,出乎其發起者的意料,消解了舊體制的價值基礎,但是改革自身卻沒有價值基礎,這就是改革自身的問題所在。

  ■ 海外研討會的批判思考

  今年10月中旬,美國西東大學、21世紀中國基金會和中華學人聯誼會,聯合主辦了為期3天的「中國的歷史教訓和未來挑戰:紀念大躍進50周年和改革開放30周年」國際研討會。60餘名來自中國大陸與海外的專家學者出席。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秦暉在發言中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經濟增長奇迹的原因進行了比較觀察。秦暉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來源於中國的低自由、低福利和低人權。中國如果不搞全球化,就相當於北朝鮮,不可能有什麼奇迹;如果不是低人權,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東歐國家,也不會有太大的奇迹。但全球化和低人權這兩個加在一起,就出現了奇迹。
  秦暉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並非「中國僅有」,並非「獨一無二」,而是與白人獨裁、實行種族歧視時代的南非非常相似。南非白人是歧視、壓榨黑人,中國則是歧視、利用農民工。在民主化前夕,南非也曾有過長達近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是非洲唯一的工業化國家。
  一位美國學者指出,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走的是一條「國王資本主義」道路,就像17、18世紀的歐洲國王一樣,決不會輕易放棄收稅收費的「天賦權力」,決不會輕易容忍平民參與的議會存在,那是為了保護「國王一族」的權益,而在今日中國,就是要保護「中共一黨」的壟斷權益。中國的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共組織、中國政府及其特殊利益集團。

  ■ 中國改革的功過與是非

  中國官方的紀念文章,民間人士的反思批判,完全是兩股道上跑的車,沒有任何交集。這些截然不同、針鋒相對的分析解剖,說明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功過是非存在著重大的原則性爭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國家面貌獲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確實得到了提升,同時,民眾的思想言論表達自由、個人和集體的維權意識、因表達不同政見而遭受懲罰的「風險係數」,這些公民的政治與社會權利也或多或少地獲得了拓展的機遇,這一切,充分顯示了主導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威權體制」的「優越」與「彈性」。對此,應該給予充分評價。
  但是,30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的代價也是「無以復加」。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傳統誠信價值的棄毀、貧富貴賤差距的擴大、官場貪瀆風氣的定著、社會人際關係的淪落、司法公平公正的假象、公共投資決策的失誤、官民警民衝突的蜂起……,等等等等,如果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之際,只知道一味歌功頌德、自威自福,絲毫不作任何反省反思,這樣的紀念又有何用?
  觀察家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明打左燈暗向右轉,舉的是「社會主義」的和諧大旗,走的是「從頭到腳流膿流血」的資本原始積累老路,言行背逆、誠信無存,自在情理之中。改革開放的過程,猶如是「摸著石頭卒子過河」,但卒子一旦過了河,就再也沒有回頭路。改革開放30年的功過與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但中國現今已進入「臨界狀態」,任何時候出現「拐點」都屬「正常」,直面現實、認清時勢,才是30周年紀念的本質意義之所在。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23 22:32 | 只看該作者
唯有民主與法制
國家建設之必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