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網民呼籲抵製法貨 法國政客不以為然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12-9 0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9:21  新華網
  法國領導人執意會見達賴,在中國公眾中產生了重要影響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龍發自北京 時隔七個月,一場抵製法國貨的聲浪再次在中國網站上掀起。

  最早的抵制文章出現在12月1日的中華網上。這篇題為《薩科齊會見達賴危害中國核心利益,中華網發起對法國貨的第二輪抵制》的帖子稱,「薩科齊宣布會見達賴后,中國外交部推遲(原定十二月初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年度峰會,但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薩科齊隨後報復性取消中歐經濟峰會,明確告訴中國,他要在涉及到中國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問題上,走上不歸路,因此發起抵製法國品牌的行動,呼籲網友簽名支持。」

  眾多中國網民支持抵制

  在中華網那個帖子的最後,作者列出了香奈兒、家樂福、路易威登(LV)、迪奧、歐萊雅、空中客車、鱷魚服飾、雪鐵龍等50多個法國品牌。不到兩天時間就獲得近7萬簽名。

  星島環球網的一份調查也印證了中國網民的抵制呼聲依舊高漲。在這項題為「您會抵製法國貨嗎?」的調查中,共有8489人參與投票。贊成「再次抵製法國貨」的人佔81%;有68%的人「最近堅決不去買法國貨」;而在「您認為再次抵製法貨能起到刺激兩國關係的作用嗎?」問題中,認為「會,可以逼法國做出選擇」的佔58%。

  在一些門戶網站關於薩科齊會見達賴的新聞跟貼中,網友們亦認為給法國以顏色的方法之一就是抵製法貨 。一位新浪網友稱:「一定要讓法國受到懲罰,否則還會有更多的薩科齊出現。現有的中法商貿活動都要停或是『放涼』, 我們需要生活方式越快越好, 但我們更需要尊嚴。」另一位新浪網友稱:「強烈建議必須取消法國空客合同,必須要法國知道中國人民不是好惹的,頂。 」

  一些法國政客竟不以為然

  面對中國網民的抵制,法國政客卻不以為然。原法國參議院「西藏工作小組主席」布羅西亞表示,「全球處於經濟危機之時,中國需要歐洲,歐洲也需要中國。如果出現抵製法國貨的情況,只會持續幾天或幾個星期,最終雙邊經濟聯繫還會繼續下去。」

  一些法國網民甚至也號召「抵制中國貨」。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6日報道,「法國八九大街網站」的網民「沉思者」認為,如果中國人拒絕進口法國貨,法國也只損失1.4%的市場,而如果法國人抵制中國貨的話,中方的損失將遠遠超過法國。另一位法國網民寫道:「法國應該重整國內產業,不應該無休止的進口來自中國的廉價劣質產品,首先是法國的消費者對劣質產品已經厭倦了。」

  法方應重視中國公眾呼聲

  中國人厭煩的是一些法國人的傲慢。 4月7日,當北京奧運會聖火抵達巴黎傳遞后,「藏獨」分子用暴力手段從坐在輪椅上的中國殘疾運動員金晶手上搶奪火炬未遂。讓人憤憤不平的還有法國媒體的態度,《費加羅報》和《解放報》等主流媒體對火炬傳遞的報道標題竟然是「火炬在巴黎慘敗」、「給中國一記耳光」。

  隨後,一場抵製法國貨運動從海外華人社區席捲至中國國內,法國超市巨頭家樂福成為第一個被抵制的對象。4月下旬,很多中國人都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5月8日-24日,所有人都不要去家樂福,理由是家樂福的大股東捐巨資給達賴,支持『藏獨'。請轉發給你所有的手機、MSN等的聯絡人,讓家樂福門可羅雀17天。」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幾天後,很多中國人真的將簡訊中的內容付諸實踐。武漢、福州、北京等地的家樂福超市門口均出現程度不同的抗議行為。當時,焦急萬分的家樂福總裁迪朗在巴黎兩次約見本報記者,稱「家樂福不應該在政治中扮演任何角色,我們只是商人,關心的就是顧客的所思所想。」 不過,迪朗這次不必緊張。與上次相比,中國人這次要理性很多。12月6日,薩科齊見達賴當天,全國各地的家樂福平靜如常。

  12月1日,在天涯社區「該不該抵製法國貨?」的貼子里,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沒必要抵製法國貨。「迦太基人」認為:「真正的法國貨抵制的人買不起,買得起的人不會去抵制。」「HowardRoark」則認為:LZ(樓主)你有本事不坐地鐵不坐火車不坐飛機,國內地鐵列車和高速列車很多都是法國產,飛機法國產的空客佔一大半。」

  其實,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所說,「法國領導人執意會見達賴,在中國公眾中產生了重要影響,激起廣大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希望法方重視中國公眾的正義呼聲,也希望中國公眾冷靜理智對待目前中法關係狀況。」(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