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大國到強國:俄羅斯帝王列傳 五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8-12-6 1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亞歷山大一世
亞歷山大一世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十位皇帝,至今仍然是謎一樣的歷史人物。和他同時代的拿破崙評價他是"真正的拜占庭人,細心,虛偽,狡猾",赫爾岑 對他的評價是"加冕了的哈姆雷特,一生都受到被弒父君陰影的折磨",俄羅斯歷史學家維亞傑姆斯基說亞歷山大是"至死都沒有讓人琢磨透的斯芬克斯",而詩人 普希金則說他是"一個軟弱而又虛偽的統治者"。在所有這些評價背後,隱約折射出亞歷山大作為歷史人物的人格特徵。
亞歷山大1777年12月12日誕生於聖彼得堡,是保羅的長子。亞歷山大的降生,令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欣喜萬分,馬上就把長孫抱走,自己撫養。亞歷山大出 生后一年半,他的弟弟,也就是保羅的次子康斯坦丁降生,於是亞歷山大兄弟均在祖母的呵護下成長,葉卡捷琳娜為兄弟倆請來了當時最好的學者,負責兩位皇孫的 教育。
亞歷山大的老師是來自瑞士的學者拉加爾普,拉加爾普同情法國大革命中的雅各賓派,主張法國共和,反對君主專制,他的啟蒙主義世界觀對亞歷山大產生了很大影 響。帶有自由化色彩的良好的歐式教育和啟蒙主義思潮帶來的理想主義,和亞歷山大在日後面臨俄羅斯具體而又複雜的國情形成強烈反差,使得亞歷山大變得茫然不 知所措,最終反而走向早年信仰的極端。這也是俄羅斯幾代君主不斷重複的執政失誤的一個原因。
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法語和德語,五歲的時候學習地理,曾拿著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球儀,在老師指導下,在一個半小時之內,竟 然掌握了祖母當年花了數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識。但是亞歷山大處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中,不可避免地有懶散的習性,最終在學術上也沒什麼明顯長進,對知識的了解大 多停留在表面。
早熟的亞歷山大對人情世故有極早的了解,還在不到十歲的時候,就感覺到了祖母和父親二者之間的對立與分歧。在二者之間的周旋,使得亞歷山大很早就懂得如何 討人喜歡,能夠揣摩別人微妙的心理活動。今天保留下來了亞歷山大在九歲時寫給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信,在每封信中亞歷山大都要寫上讚美祖母的話語,每封信 幾乎都要以"吻您,吻您的手"等話語結束。而且在個別信件中,年幼的亞歷山大還知道在何處不失時機地,但有節制地譏諷嘲笑某位宮中侍臣,常常能引得喜歡熱 鬧的祖母開懷大笑。
亞歷山大年僅十三歲時,祖母就為他找好了未來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看上了德國巴登公國的公主路易莎·瑪麗亞·奧古斯特,後來接受東正教洗禮,改名為伊麗 莎白·阿列克謝耶夫娜。1793年,當亞歷山大十六歲的時候,二人成婚。婚後亞歷山大到父親保羅組建的加特契納團服役了一段時間,結果服役的結果是左耳部 分失聰,據說是由於服役部隊是炮兵,大炮的轟鳴損傷了聽力。
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末期,亞歷山大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祖母一心想繞過父親保羅,讓他直接繼承皇帝位。亞歷山大在祖母那裡表示同意繼位,另一方面回到 父親身邊時又發誓說承認父親是合法的帝國皇帝繼承人。在內心裡,亞歷山大實際是傾向於讓父親繼位,避免在祖母、父親和他本人之間發生衝突,此外他甚至打算 在祖母亞歷過大的時候逃到北美,以躲避皇位繼承的問題。
在這個時期,亞歷山大性格中的主要缺陷已經暴露出來:意志不夠堅強。面對強者,他的表現不是更強,而是趨向於隱藏自己的觀點,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竭力把自己打扮成另一個樣子,他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只能靠推測來揣摩。
在祖母的宮中,亞歷山大看起來整天很快活,無憂無慮,很討周圍人的喜歡,對人和藹,態度恭謙,有時候甚至是帶著媚態陪祖母和祖母的寵臣們聊天。他在那裡打 牌,喝酒,聽歌劇,參加舞會;可是,只要一回到父親保羅的封地加特契納的時候,就完全像是變成了另一個人:穿著筆挺的普魯士式制服的軍官,表情嚴肅地監督 部下的工作,而且還能面無表情地聽上司講粗話。這時的亞歷山大完全是父親保羅心目中的標準軍人形象:冷酷堅毅,沒有任何個人情緒,完全就是軍隊這個冰冷的 機器上的一個部件。
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羅一世登基,亞歷山大正式被立為皇儲。此外保羅一世又陸續給亞歷山大加封大量官銜:謝苗諾夫近衛團炮兵上校,聖彼得堡禁衛軍總督,樞密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聖彼得堡步兵騎兵師和芬蘭步兵師欽差巡檢等等。
1801年宮廷政變后,亞歷山大開始主政,首先是更改了保羅一世時代的大部分法令,恢復了貴族的特權,宣布大赦逃亡的農奴,將保羅時代被判刑的12000 多人從流放地赦免或者平反,解除了貴族子弟不準出國留學的禁令,恢復從歐洲的貿易進口。儘管亞歷山大一世推行的政策帶有很明顯的自由主義色彩,但在一些關 鍵問題上,諸如農奴制問題上仍保持保守觀點。
亞歷山大一世曾建立了一個"非正式委員會",實際就是樞密院的影子內閣,成員均為他本人的親密朋友,作為參政議政的補充。1802年,俄羅斯開始實行行政 細化,推行部委制度,各部大臣由皇帝本人任命。1803年,亞歷山大簽署自由耕作法,試圖逐步解決限制俄羅斯發展的落後的農奴制度,規定農奴可通過贖身手 段獲得自由。但實踐表明,大多數農奴甘願委身於大莊園主貴族,竟不願改變自身的農奴地位,缺乏對獲得自由耕中農民身份的嚮往,此外這項法令也遭到莊園主貴 族階層的反對,認為給予農奴獲得自由的可能,將造成俄羅斯社會的動蕩。最後能夠通過贖身手段獲得自由的農奴還不到農奴總數的5%。"非正式委員年"成員, 亞歷山大少年時代的密友科丘貝、恰爾托雷斯基等人曾私下裡解釋說,如果可以廢除農奴制的話,皇帝陛下在登基第二天就可以下詔,宣布所有農奴為自由人;可是 這樣勢必導致整個貴族階層的激烈反對,從而喪失執政基礎。可見沙皇俄國規模龐大的貴族階層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羅斯各項改革的減緩因素,而葉卡捷琳娜時代採取 貴族和其他社會階層分而治之的政策確實是出自不得已。
亞歷山大一世四平八穩的執政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的持續繁榮發展。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亮點還是在軍事和外交領域。

如同以往俄羅斯帝國的皇帝一樣,亞歷山大一世時刻以富國強兵為己任,又完全繼承了祖母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氣魄,不遺餘力地利用一切機會進行領土擴張。
在亞歷山大一世執政之初,法國革命浪潮席捲歐洲,俄羅斯積極地參加了反法同盟,成為1805年至1807年間阻擋拿破崙東進的重要力量。在1805年的奧 斯特里茨戰役中,俄軍大敗,此後俄羅斯和法國簽訂了蒂爾希特和約,對法國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並在實質上暫時退出反法同盟,俄法關係逐漸有所緩和。
但在其他戰線上,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先後在與土耳其的戰爭(1806年至1812年)、與瑞典的戰爭(1808年至1809年)取得了一 系列重要的勝利,極大地鞏固了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在亞歷山大一世執政期間,俄羅斯相繼吞併了東喬治亞(1801年)、芬蘭(1809年)、比薩 拉比亞(1812年)、亞塞拜然(1813年)和華沙公國(1815年)。俄羅斯的西部邊界線在亞歷山大一世時期固定下來並一直維持到1918年。
俄羅斯自1810年開始積極更新軍隊的裝備,開始大規模修建軍事設施。儘管由於當時制度缺陷,這些設施未能完全修建完畢,但對鞏固俄羅斯國防還是起到了積極作用。
1812年,拿破崙率軍攻入俄羅斯,俄羅斯開始了衛國戰爭。戰爭初期,俄軍節節敗退,亞歷山大一世認識到自己無力指揮軍隊奪取勝利,於是就把指揮權轉給德 托利將軍,此後又再次任命庫圖佐夫為俄羅斯軍隊總司令。在庫圖佐夫指揮下,一把火燒掉了莫斯科,俄軍主力部隊撤出了莫斯科。拿破崙的軍隊拿到手的只是一座 殘垣斷壁,沒有給養的空城,在俄羅斯的寒冬到來之際,饑寒交迫的法軍被迫後撤。以逸待勞的俄軍乘機追襲,拿破崙大敗。
俄羅斯軍隊在同拿破崙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一路東進,攻陷巴黎,整個歐洲的命運都掌握在亞歷山大一世的手中。在1813年至1814年間,亞歷山大一世成為歐洲反法同盟的盟主,1814年更是以反法聯軍總司令的身份,在巴黎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儘管俄法戰爭結束,拿破崙遭到流放,但歐洲的君主專制體制已經遭受到了嚴重打擊。為了穩定局勢,亞歷山大一世頒發了自由化色彩濃厚的波蘭王國憲法,給予波蘭高度的自治,並許諾在時機成熟后,給予其他併入俄羅斯版圖的地區同樣程度的自治。
1816年至1819年間,在亞歷山大一世主持下,在波羅的海地區開始推行農業改革。此後他又秘密地準備了一項取消農奴制度的法案,但遭到了貴族地主階級的強烈反對,亞歷山大一世迫於壓力,只好讓步,法案暫時被擱置起來。
亞歷山大一世執政期間,俄羅斯政界的腐敗成為頗為頭疼的問題。亞歷山大的反腐措施使得政府里很多人對亞歷山大心懷不滿,加之他還從歐洲聘用了大量的專家進 入政府,最終俄羅斯保守派開始全面抵制亞歷山大一世制定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這樣亞歷山大一世就無法利用衛國戰爭結束后的有利局面,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 使俄羅斯的發展發生質量上的飛躍,也就錯過了這個歷史良機。
亞歷山大各項改革的最終失敗,一方面固然是由於俄羅斯社會普遍瀰漫著保守懷舊情緒,保守主義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了上風,外加落後的農奴制和無處不在的腐敗 也成為阻礙改革的重要障礙,但在另一方面,亞歷山大一世的性格、處事方法和執政風格也是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他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做什麼,都希望以救世主 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儘管他以最真誠的願望希望俄羅斯社會進一步開放和自由化,但他的自由主義過於理想化,和俄羅斯的現實格格不入。此外亞歷山大一世意 志軟弱,過於愛惜羽毛,希望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做一個好人,不願和社會保守力量發生衝突,所以每項改革措施出台後,都是嘗淺輒止,知難而退,最終也沒有一項 措施能夠得到切實地執行。
在亞歷山大一世時期,俄羅斯的秘密社團逐漸發展起來,它們的活動也漸漸地開始半公開化。在所有的會道門類型的秘密社會團體中,起源於西歐的石匠會最為著 名。亞歷山大一世看到了石匠會對其政權的威脅,在1822年下詔宣布石匠會為非法,禁止石匠會在俄羅斯的活動。儘管此前,亞歷山大一世曾在1820年巡視 了石匠會在敖德薩的總部,並一度自稱是石匠會在俄羅斯的保護人。
亞歷山大一世與皇后早年生下的兩個女兒夭折,此後亞歷山大一世不和皇后住在一起,而是和情人瑪麗婭·納雷什金娜成為實際上的夫妻。這樣亞歷山大一世在法律上就沒有了子嗣。1823年,亞歷山大一世起草了秘密詔書,在詔書中宣布立三弟尼古拉為皇儲。
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得到密報,軍隊中正在準備政變,少數軍官陰謀推翻他。亞歷山大一世並沒有採取鎮壓措施,而是獨自動身前往南方修養。在途中亞歷山大一世患了重感冒,同年11月19日因病逝世於亞速海濱的塔甘羅格。
亞歷山大的神秘死亡引發了種種傳聞,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因為早年弒父奪位的心理陰影追隨終生,亞歷山大一直有沉重的負罪感,最終不堪負重,只好對外宣 布因病過世,而自己獨自出走西伯利亞,化名費奧多爾·庫茲米奇,後半生一直過著隱居生活。但是,根據現有的大量歷史文件和亞歷山大一世病逝時在場證人得證 詞來看,這一說法不過是個神化。
亞歷山大之死在此後成為一個未解之謎。蘇聯政府為了取證,特意在1926年打開了亞歷山大一世的靈柩,進行化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靈柩裡面空無一物, 至今仍沒有發現亞歷山大一世的遺骸。而在西方的史料中,一直流行的說法是亞歷山大一世自行宣布退位,將皇帝位讓給了弟弟尼古拉。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7 1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