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戒三畏

[複製鏈接]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7 0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沙發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12-7 08:56 | 只看該作者
君子畏大人是什麼意思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3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7 09:08 | 只看該作者

狗狗來的。

一是敬畏天命,
一是敬畏居高位者,因為居高位者負重責大任,關係民生安危。
一是敬畏聖人之言,因為聖人之言意義深遠,有益人生。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4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7 09:24 | 只看該作者

字典里的解釋

1.成人(區別於小孩兒)。
  2.舊時稱地位高的官長。
  大人 古代社會對他人或本人父母的敬稱。陸雲《答車茂安書》:「尊大人,賢姊上下,當為喜慶。」
  3.北方部落首領名。烏桓、鮮卑、契丹各族部落與部落聯盟首領皆稱大人,選舉產生,處理部落或部落聯盟事務。
  
《中華在線詞典》: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
  2.在官場中成為下屬對上司的習慣稱呼。
  3.猶言王者。
  4.對宮闈近侍的尊稱。
  5.指世家豪右。
  6.指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
  7.對老者﹑長者的敬稱。
  8.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敬稱。
  9.對同輩或朋輩中年事稍長者﹐於通信時亦常用此稱。
  10.指成年人。
  11.身材長大的人。
  12.古代北方部族首領之稱。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5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12-7 10:11 | 只看該作者
那三戒小時候聽老父說過一直記在心裡,也覺得很有道理。回想起來少年的戒大概只做到了三分,中年的戒做到了六分,看來老年的戒可以做到九到十分。這個進步實在是要歸功於學佛。

但是對於那個三畏,不太喜歡。天生不服權威更加不服大人。我學佛敬佛拜佛都是因為佛的大慈悲。我想人有慈悲心就啥也不用畏懼了,有所畏懼都是因為有私心掛礙,無欲則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6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7 11:14 | 只看該作者

南懷瑾的看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這裡所謂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這是哲學問題,和宗教信仰一樣,我常勸朋友,有個宗教信仰也不錯,不管信哪一教,到晚年可以找一個精神依靠。但是談宗教信仰,第一等智慧的人有,最笨的人也有,中間的人就很難有宗教的信仰。人生如果沒有可怕的,無所畏懼就完了,譬如在座的各位,有沒有可怕的?一定有,如怕老了怎麼辦?前途怎麼樣?沒有錢怎麼辦?沒車子坐怎麼辦?都怕,一天到晚都在怕。人生要找一個所怕的。孔子教我們要找畏懼,沒有畏懼不行。第一個「畏天命」,等於宗教信仰,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態,而有宗教哲學。有一位大學校長說:「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相信命。至於命又是什麼?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他的思想有一個中心。天命也是這樣,這「畏天命」三個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這些都是「畏天命」。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

第二點「畏大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第三「畏聖人之言」,像我們讀《論語》,看四書五經,基督教徒看聖經,佛教徒看佛經,這些都是聖人之言,怕違反了聖人的話。

我們只要研究歷史上的成功人物,他們心理上一定有個東西,以普通的哲學來講,就是找一個信仰的東西,一個主義,一個目的為中心,假使沒有這個中心就完了。孔子說,相反的,小人不知天命,所以不怕。「狎大人」,玩弄別人,一切都不信任,也不怕聖人的話,結果一無所成。這中間的道理也很多,歷史、政治、哲學,都有關係,古今中外歷史上,凡是有所創造的人,總要找一個帽子戴著。

講到這裡,我們想到一個故事:有大小兩條蛇,要過街,大蛇想大搖大擺過去,小蛇不敢過去,叫住大蛇說,這樣過街你我兩個都會被打死。大蛇問該怎麼辦?小蛇說有一個辦法過去,不但不被人打死,還有人替我們修龍王廟。大蛇問他什麼辦法?小蛇說,你仍然昂起頭來大搖大擺過去,但讓我站在你頭上一起過去。這樣一來,我們不但不被打死,人們看了覺得稀奇,一定認為龍王出來了,擺起香案拜我們。還再把我們送到一個地方,蓋一個龍王廟。結果照這個辦法過街,果然當地人看后蓋了一個龍王廟。這個故事分析起來很有道理,所以一個事業要成功,常在上面頂一個所畏的。所以有朋友去做生意,我勸他另外隨便頂一個小蛇去當董事長,也不要當總經理,做一個副總經理就行了。慢慢過街,成功以後,反正有個大龍王廟,自有乘涼的地方,沒有成功則可以少一點事。

還有一個故事,古時有一位太子,聲望已經很高了,還要去周遊列國,培養自己的聲望。這時突然來了一個鄉下老頭兒,腋下挾把破雨傘,言不壓眾,貌不驚人,自稱王者之師,說可以做皇帝的老師,幫助平天下,求見太子。通報以後太子延見,這老頭兒說,聽說你要出國,但這樣去不行,你要拜我為老師,處處要捧我,在各國宴請你的時候,大位要讓我坐,你這樣才能成功。太子問他這是什麼道理?老頭兒說,我以為你很聰明,一提就懂,你還不懂,可見你笨。現在告訴你,你生下來就是太子了,絕對不會坐第二個位置,而你在國際上的聲望也已經這樣高了,再去訪問一番,也不會更增加多少。可是你這次出去不同,帶了我這樣一個糟老頭子,還處處恭維我,大家對你的觀感不同了,認為你了不起。第一,你禮賢下士,非常謙虛。第二,這糟老頭的肚裡究竟有多大學問,人家搞不清楚,對你就畏懼了。各國對你有了這兩種觀感,你就成功了。這位太子照他的做,果然成功了。這不只是一個笑話,由此可懂人生。懂了這個竅,歷史的鑰匙也拿到了,乃至個人成功的道理也就懂了。

有時候把好位置讓給別人坐坐,自己在旁邊幫著抬轎,舒服得很。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一定要自己找一個怕的,誠敬的去做,是一種道德。沒有可怕的就去信一個宗教,再沒有可怕的,回家去裝著怕太太。這真是一個哲學,我發現一個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絕對不同,一個人沒有什麼管到自己的時候,很容易就是失敗的開始,不然,還是回家拜觀音菩薩才好。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7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12-7 12:16 | 只看該作者
說的確實有道理,這下俺也要學習畏懼了。內中有奧妙啊。想起來,我父親有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做畏三。那時候我不懂,心裡覺得很好笑。

[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12-7 12:1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
Servant 發表於 2008-12-7 1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一說實相 的帖子

一說兄,插一句,以前也說過,基督徒的「畏」,不是學來的,而是在「管教」中,不得不接受的。
以後慢慢的告訴你,我的故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9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12-7 22: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8-12-7 12:20 發表 [三戒三畏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一說兄,插一句,以前也說過,基督徒的「畏」,不是學來的,而是在「管教」中,不得不接受的。
以後慢慢的告訴你,我的故事!


大S好!謝謝提醒。所以我總是讓基督教的「畏」滾一邊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0
 樓主|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2-7 23:18 | 只看該作者
最當「畏「的是自己的念頭。善惡業的總根源!
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8-12-7 23:19 編輯 ]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