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令
他走強兵救國的道路,經歷了漫長的征途。1911年,離別新婚3個月的妻子,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研習軍事。1914年考入保定軍校第三期,191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投入湘軍,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代理沅江縣長。1926年5月參加北伐戰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營長、團長、參謀等職。1928年退役回鄉。1929年5月重入國民黨軍,任憲兵司令部中校參謀,12月編入南京衛戍司令部。1932年1月任憲兵司令部總務處長,主管全國憲兵的編製與訓練工作。1936年3月由上校處長攫升為少將參謀長,1937年3月任憲兵副司令。
抗日戰爭爆發后,參加和指揮了抗擊日軍的南京保衛戰。1937年11月,日軍佔領上海,然後兵分三路對南京實行大包圍。在這危急存亡之時,他奉命身兼憲兵司令、警備司令、防空司令、南京警察廳長、南京市長等職,帶領15萬將士擔負拱衛南京的重任。11月26日,戰火已迫近南京城郊,他命令守城部隊全力抗敵,並指揮部隊設立了清涼山防區和明故宮防區,同仇敵愾,經過10多天苦戰,日軍屍橫遍地。但是,由於守軍裝備落後,孤軍背水,加之各部隊各自為戰,以致傷亡慘重,南京形勢發發可危。12月9日7時許,日軍首先攻進光華門,繼而逼進通濟門、中華門。他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況下與敵人決戰。為了殲滅敵人更多的有生力量,他下令縮短防線,集中兵力退守;為了阻擋日軍的野炮部隊,命令將水西門的橋樑徹底破壞;令憲兵部隊增援清涼山的陸軍師和敵人展開巷戰,將突入光華門的日軍前鋒部隊基本殲滅。12日拂曉,南京城外的日軍兵力劇增,守軍各陣地先後陷落。他被迫下達多方向突圍命令。13日上午7時,他率領掩護撤退的部隊抵達江邊,看到國軍遭到水陸夾擊,軍民死傷遍野,悲憤至極,疾聲呼喊:「殺身成仁,今日是也!」遂率部與日軍衝鋒、肉搏,血戰5個小時。國軍彈盡援絕,江邊官兵多數戰死,血流成河。他目睹慘狀,無回天之力,痛不欲生,遂舉槍自殺殉國,時年45歲。
有人在其遺照上題:「敦詩篤禮,義膽忠肝,氣吞暴日,名並鐘山。」國民政府追授他為陸軍中將。抗日戰爭勝利后,他的名字刻在南京雨花台抗日軍人忠烈碑上。全國解放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