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秉誠得救、蒙召的見證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5-5 2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很執著的基督同事發給我的, 想聽聽大家大看法, 看后請留下你的見解吧.

1
馮秉誠名作《遊子吟》節選


馮秉誠博士簡介:
       馮秉誠博士是深受知識分子歡迎的《遊子吟》一書之作者,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78年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1981年獲 碩士學位,1982年赴美,1987年獲Michigan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 和西方儲備大學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工作。1993年後,在威斯康辛醫學院從事醫學基礎研究工作。作者長期崇尚無神論 和個人奮鬥,在神的大愛感召下,逐漸認識了基督教信仰是客觀真理,遂決志信主。1992年復活節受浸,1997年蒙召專職傳道,2001年從美國海外神學 院畢業。現為中國基督徒作家基金會專業作家和威斯康辛州米城中華基督教會差傳牧師。

以下內容選自馮秉誠《遊子吟》第五章(《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第三節(《基督教信仰既符合科學又超越科學》):

基督教與現代科學的發展  

十七世紀的英國是現代科學發展的溫床。英國為什麼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內,科學突飛猛進,遠遠超前於其他國家呢?人們從社會、經濟、政治、實驗方法等諸方面尋找原因。現在多數研究者認為,基督教信仰是促進英國現代科學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基督教一神觀是現代科學的思想基礎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一元論世界觀及由此產生的理性主義,中世紀在西方思想界占統治地位。一元論的世界觀在理智方面抹煞造物主與被造之物的差 別,認為人的理智的實能部分與神的理智相同。因而高舉人的理性,認為人的理智和思想可以洞察宇宙萬物的奧秘,是衡量一切真理的標準。人可以通過自己的默 想,在理智中設立大前題,然後以此前提推演出去,用以解釋各種事物,這叫演繹法(Deduction)。他們注重理智思維,忽視人對事物的觀察分析。  

按此世界觀、方法論,亞里斯多德認為宇宙由五十五個同心圓球組成,最中心是地球,向外分別為水、氣、火、天空星體等圓球。每個圓球都有靈性,神在 所有的圓球之外,對各圓球產生吸引,因而帶動宇宙各圓球運轉。中世紀的教會及科學界,普遍接受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觀,認為神是終極因,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 心。在理性主義的束縛下,以實驗、觀察為主要手段的現代科學不可能得到發展。  

公元一五四三年,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運轉的日心學,並得到天文學家伽利略和凱普勒從實際觀察中得到的數據的有力支持,推翻了地心說。從 此,經驗主義的治學方法開始抬頭,強調觀察外界事物的重要性,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分析、發現規律,即所謂歸納法(Induction)。經驗主義哲學拉 開了現代科學的序幕,伽利略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懷疑主義,只相信經驗過的東西,不承認因果關係確實存在,認為科學只是經驗的歸納, 無法預測將來要發生的事情。休謨(David Hume)是代表人物。  

此外,隨著亞里斯多德宇宙觀的被推翻,神是終極因的觀點,也和地心學一起被許多人拋棄了。人們開始站在純自然的立場,不再追求自然定律的終極因 (why),而只是描述和形容自然規律(how)。唯物主義和自然主義(人文主義)開始在知識界佔上風,認為一切事物皆由物質組成,提倡物質的永恆性,否 定其被造性;強調真理的可經驗性,摒棄時、空之外的任何客觀實體;高舉人的理性,相信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認為宇宙乃機緣巧合的產物,否定超然的造物主的 存在。自然主義否定神后,在宇宙和人類起源問題上留下的空缺,為日後進化論的崛起提供了適合土壤(詳見第六章)。  

然而,基督教堅持一神的世界觀,相信神創造了宇宙萬物,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人可以憑藉由神所賦予的理性去認識神所創造的宇宙萬物,進而認識神、 榮耀神。也就是說,人可以從觀察大自然開始(經驗),藉著歸納和演繹(理性)提出假設,然後再用實驗來證實、修正或推翻這種假設。有人稱此為經驗的理性主 義。很明顯,當今實驗科學所採用的方法,正是源於基督教倡導的理性經驗主義。  

科學研究有一個大前提,即相信宇宙萬物是按一定的規律運作的,這種規律不隨時間、地區和研究者而改變。這一前提被稱之為自然劃一原理。這一原理也 是直接來自基督教的一神世界觀。無神論演繹不出這一原理,使宇宙此起彼伏的多神論也無法使自然規律在整個宇宙和諧統一。過去在歐美佔支配地位的基督教信 仰,為科學研究建立了大前提,提供了正確、有效的方法論,使現代科學孕育於西方成為歷史的必然。




  




馮秉誠得救、蒙召的見證

迎向朝陽

神對人的揀選是獨特的。基督徒信主的經歷各不相同,有的以感情為前導,信主自然、迅速;有的則需克服重重理性障礙,長期思考、掙扎。我屬於後者。旅美九年後,才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回歸正途。

一九八二年我從北京赴美攻讀博士學位,不少牧師曾登門傳道。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工作者,我堅持無神論,與之激烈爭辯。他們開化不了我,往往以贈送聖經而告結束。幾年後,我已有各種版本的聖經七、八本,但我從未認真看過,也不參加任何的查經活動。

一九九一年上半年,我在俄亥俄大學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開始找新工作。以此為契機,事情開始發生變化。那年是在美國找工作比較困難的一年。我先後發 出百餘封申請信,遲遲未有結果,妻子和我都有些焦急。恰在此時,我們所在大學的中文查經班的周令儀(LEO)姊妹,邀請我妻子參加查經。我妻子本不想去, 但對方一連四個星期,來電話誠懇相邀,礙於情面,她最後同意去看看。不想,一去就被吸引住了,從此她每周查經不誤。查經班的弟兄姊妹為我找工作的事禱告。 我去位於克里夫蘭市(CLEVELAND)的西方儲備大學( 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進行工作面試的頭天晚上,我們的朋友,原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徐可立、王國慶夫婦特地來我家,為我禱告。我雖不信,但覺得禱告有益無害,未加反對。沒想 到,第二天去面試途中,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

克里夫蘭離我的住處有二百哩,第二天早晨我獨自驅車前往。當我駛上一段筆直的高速公路時,突然滿目金光閃耀,陽光 在路上,車裡車外一片金黃。這樣連續了四、五分鐘,我十分驚懼。那時我開車已八年多,曾多次迎著朝陽開車,但從未遇見這種景象。忽然間,「求你保守秉誠全 家,用陽光照耀他們的道路」的話語閃現出來。啊,這不正是昨天晚上,可立在我家禱告時說的話嗎?我頓有所悟,心裡一陣火熱,情不自禁地默禱道:「上帝呀, 難道您真是在向我顯現嗎?如果是,求您保佑我面試成功。假如我得到這個工作,我就信……。」面試很順利,在激烈競爭中,我如願地得到了克城這份工作。妻子 也意外地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工作。我該相信上帝了吧!沒有。因我心存愚頑、刻變時翻,沒有履行信主的諾言。

敞開思想

到克城后,我妻子與孩子,每星期五晚上,都去大學附近的中華克里夫蘭查經班。每次我開車送他們到查經班后,自己去實驗室。查經結束時,再去接他們。 有時去早了一點,查經還未結束,出於禮貌,我只好坐下來聽聽。看見他們對聖經逐字逐句地學習、理解、談心得,酷似當年的政治學習,我覺得可笑。聽到他們口 口聲聲稱自己是罪人,並斷言世人都有罪時,我相當不快。我工作認真,待人誠懇,克己助人,一直贏得人們的尊重。捫心自問,何罪之有?我雖思想抵觸,但也試 著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常常暗自禱告。禱告后,問題都迎刃而解。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一種暗中助我的,超然力量的存在。因此,我開始向基督徒提問題, 但不少回答不能使我滿意。有人說:「應該先信起來。只要信了,你就會感到上帝的存在。」對此我頗為反感。我還沒有認準的事,怎麼可以「先信起來」呢?當 時,我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懷疑態度,便有朋友說:「如果你能信上帝,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成為基督徒了。」我雖不時參加查經,但仍滿心狐疑,這樣持續了好幾個 月。

一次,查經查到馬可福音第九章,一個人求耶穌為他兒子治病。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 不足,求主幫助。」這段經文引起大家共鳴:信主,但信得不足。我為孩子父親的誠實和懇切態度所感動,開口暴露了自己的活思想:「我對耶穌至今半信半疑,這 是由我的特定身份決定的。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是一個經過文革的知識分子,是一個勤于思考、崇尚個人奮鬥的知識分子。」見大家投來的驚異目光,我索性將心裡 的話倒個痛快。「從認識論看,在原始社會,人類的認識能力低下,被各種自然現象所威懾,於是把打雷、地震、山洪等當著火神、地神、山神,頂禮膜拜。隨著生 產力的發展及人類對自然的深入認識,人們逐步拋棄了神的觀念。因此,有神論是知識低下階段的產物,無神論則是知識上升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結論。」我的潛台詞 是:像我這樣一位在國內受過高等教育,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去搞迷信、拜上帝,不是太可笑、太不光彩了嗎?

文革開始時,我正在文革旋渦中心的北京大學就讀,目睹了文革的全部過程。我全身心投入,但被對立派綁架、毒打后,發配到內蒙。后又輾轉於河南農村、 煤礦、機關,直到一九七八年才重返學術生涯。整個國家的滿目瘡痍,個人身心的深刻創傷,使我下決心不再去崇拜任何人和事。好不容易從對人的迷信中醒悟過 來,我怎麼可能又去崇拜一個洋偶像呢?只有我真正相信的,才可能成為我的精神支柱。我有自己的事業,能用所學為社會服務,儘力助人。我內心充實,不需要別 的精神支柱。宗教信仰只不過是無知老婦和心態軟弱者的拐杖。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切得憑個人奮鬥,別的什麼都靠不住。我慷慨陳詞,甚至引用了〈國際歌〉的歌 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對我的發言,查經班中議論紛紛,我卻不予理會。

與我的高傲、自負相反,團契負責人、西方儲備大學醫學院的唐興禮教授,卻十分謙和地對我說:「你的這些問題並不奇怪,我們初信主時也遇到過。解決這 些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多學習。對聖經、對基督教有較多了解后,再決定取捨也不遲。」我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他是教授,尚如此謙卑,我一個博士后,有什麼可 驕傲的呢?既然聖經中有答案,不妨去找找看。從此,我每周參加查經班活動,還向團契的弟兄姊妹借書。又從賓州和加州的福音書店定購了一批參考書,希望從中 尋求答案。不看則已,一看就被強烈地吸引住了。這些書把我帶進一個我從未涉獵過的廣闊領域,在我眼前展示出屬靈世界的奇特畫卷。我如饑似渴,貪婪地吸吮 著,我手不釋卷,每天讀到深夜。疑團逐漸消失,心裡慢慢亮堂起來。

意外發現

過去我一直認為科學與宗教完全對立。然而,當我得知前三個世紀的三百名偉大科學家中,竟有百分之九十二信神。其中包括我所崇敬的哥白尼、克卜勒、伽 利略、波義爾、牛頓、法拉第、歐姆、焦耳、孟德爾、巴斯德、馬克斯威爾、蒲朗克、愛因斯坦等時,我大感意外。當代許多著名科學家、宇航專家、諾貝爾獎金得 主,都是基督徒的事實,使我頓時矮了一大截。高傲、自負的心,開始謙卑下來。我頭腦中關於科學與宗教,無神與有神等根深蒂固的觀念,開始動搖。我深感對這 些重大問題,有重新思考、認識的必要。我素以無神論者自居。可是,我是無神論者嗎?此名稱應該指那些對有神論和無神論做過系統的比較、研究,而信仰無神論 的人。我從來沒有作過這樣的研究,只是盲目地將無神論的結論接受下來而已。我夠不上無神論者,只是一個道聽途說、自認為無神的人。

我向來推崇小心求證、邏輯推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可是,我對基督教的態度科學嗎?這一反思是我參加查經活動后開始的。每當帶領查經的人,要大家 翻到某一卷某一章時,我就不安。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聖經各卷的編排順序。問人吧,覺得丟臉,只好自己前後亂翻一通,當然是找不到。最後還得別人來幫忙,我極 為尷尬。我過去沒有研究過基督教,卻斷言基督教愚昧、荒唐,這正反映出自己的武斷、無知。我沒看過聖經,甚至連聖經的目錄,都未讀過一遍,就認定聖經不符 合科學。這隻能說明我有先入為主的理性偏見,沒有用科學的態度對待聖經。

有沒有神

我一直是個好強的人,自以為是多,自以為非少。但我能知錯就改,不文過飾非。首當其衝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神?只要看看宇宙萬物,答案是不難找到 的。我們的地球是個好例子,如果地球稍小或稍大,都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大氣層。它與太陽的距離,若稍有改變,地球不是太熱就是太冷。月球的存在,影響了地 球大陸和海洋的形成,但它也是以獨特的方式形成的。地球軸心的傾斜度,恰使大地有四季之分……,這一切是如此精確、完美,很難相信是偶然形成的。必有一位 智慧的造物主,由他精心設計和刻意創造的。聖經精闢地指出:「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 叫人無可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馬書1:20- 22)。牛頓在〈原理〉一書寫道:「證諸天文系的奇妙安排,可知宇宙間必有一全知全能者」。「宇宙萬物必有神」。天文學家開爾文(Kelvin)窮一生之 力研究天文數理。他的結論是:「不相信有神的天文學家,一定是痴子!」

水又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水在生命過程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多數物體都是熱脹冷縮。水卻是例外,低於攝氏四度后,反而膨脹。所 以,冰塊總是浮在水面上。否則,海、河、湖、沼在嚴冬,會全部凍實,水中生物將無法生存。水的這種奇特性質,只能源於造物主的匠心。生物界更是奇妙。綠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僅為地球上的動物製造了食物,並釋放出生物所必須的氧氣;而生物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則是光合作用的必須原料,多麼巧妙的配合!生物 體的複雜、協調、奇妙,更使我們嘆為觀止。怎麼可能相信生命是由無機物產生,和隨意進化來的呢。雖然分子生物學正突飛猛進,但要在試管里,製造一個活細 胞,仍是遙遙無期。即使有一天在實驗室里造出了生命,它肯定是睿智設計、嚴謹控制和辛勤勞動的結晶。它所證明的,絕不是進化論,而是創造論。

過去我一直以為,自然規律是自有永有、亘古無限的,是宇宙萬物的「第一因」。一切思索到它面前就停止了,它成了我心中的「神」。但越來越多的科學數 據表明,宇宙不是永恆的,有其開始和結束,因而必定是受造的。宇宙中的自然規律與社會律法一樣,必須靠權威確立,靠權威運作。其自身沒有思想、意志。它也 是被造之物,而非第一因。那麼,為什麼會有自然規律?它從何而來?是什麼力量支持它的正常運作?在無神論思想的束縛下,人們有意或無意地迴避著這些問題。 每個誠實正直、努力追求真理的人,對這些問題,稍加探索,就很容易動搖無神的觀念,邏輯地導出,有超越自然的神,創造宇宙萬物。

靈性世界

隨著急救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因心臟病突發而暫時死亡的病人,被挽救回來。這使得美國心臟科權威羅林斯(Maurice Rawlings),有更多的機會,親耳聽見,被他挽救過來的病人,訴說死後的經歷。死者都有靈魂出竅,見到早期謝世親人的共同經歷。有的靈魂到了美麗的 樂園,有的則被置於陰森之地。這些見證,使羅林斯極為震動。他更有意識地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最後寫了一本書。中譯本叫〈死--怎麼回事〉。一九九一年聖誕 節晚上,我從教堂回家后,繼續讀這本書。作者的身份、地位和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使我對此書內容的真實性,深信不疑。我從小就聽到許多關於靈魂不死的故 事,對此我一直沒有定見。不信吧,親友們的親身經歷是那麼栩栩如生,而且他們沒有必要編瞎話;信吧,在理性上,又與我的信仰相悖。我只好採取「信則有,不 信則無」的含糊態度,竭力迴避。面對羅林斯的書,我不能不正視,靈性世界確實存在了。有靈魂上天,就有靈魂下地獄。我後背不禁一陣發冷,陷入深思...。 正在這時,一位朋友掛來電話。談到神的事時,她說她信。九一年她父親病危時,她無法回大陸探望,內心十分痛苦。她不斷禱告,求神讓她見父親最後一面。後來 她夢見父親來看她了。幾天後,就傳來父親去世的消息。當她在國際長途電話中,向母親描述父親去時的儀容、穿戴時,她母親非常驚訝,因為她夢中見到的與實際 情況完全相同。神確實垂聽了她的禱告,滿足了她的要求。剎時,一位又真又活的神,彷彿就站在我面前。我對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崇敬和畏懼。那天晚上禱告時, 我身不由己地第一次雙膝下跪……。

超越科學

相信有神后,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就容易理解了。我以前認為科學至上,科學方法最可靠,凡科學方法不能驗證的事,皆不可信。後來我明白了,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方法也是有限的。科學是一條認識物質世界的大道,但對非物質的屬靈世界,則鞭長莫及。

我以前認為只有基於客觀事實的科學發現,是真實可信的。對神是否存在等這一類必須靠信心接受的事,就心存懷疑。我逐漸意識到,人的生活、學習、工 作,沒有一樣不是靠信心的。我們吃飯,要相信買來的東西無毒;我們乘車,要相信司機及汽車保險可靠;我們上課聽講,要相信老師講的是真理。在日常生活中, 不靠信心,我們更寸步難行。就科學本身而言,在研究之前,我們必須要假定宇宙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認識的。這個假定也只能憑信心持守。歷史常常捉弄人。我這 樣一個,以科學家自居,蔑視基督教的人,怎麼也沒想到,我們現今遵循的科學方法,竟是由基督教倡導的。古時希臘人,堅持多神主義,認為宇宙是浮動紊亂,不 可能加以系統研究的。基督徒則相信,宇宙由獨一的真神創造,是有規律和可以認識的。法國著名科學家帕斯噶(Blaise Pascal)在〈默想錄〉中深刻地指出:「有人宣稱,只有用理性證實的事物,才能被認為是真實的。但是,我們能夠用理性證實的事很少。例如,如何證明人 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如何證明明天太陽一定會再度升起?這種深入我們下意識的,就是一種說不出的信心。成為一個基督徒就是發現,自己有信心,因此把信心建 立在真理的根基上。」

當我了解到基督教改革運動對西方工業革命和現代科學的、巨大的、歷史性的影響時。我痛感自己所堅持的「科學與基督教絕對對立的觀點」,是片面、無知 的。神創造了宇宙及一切規律,科學研究只是去認識這些規律。所以,神的創造和科學研究是和諧的。只是,與神的大能相比,人類的認識能力太低,僅可以認識神 向我們顯明的極少一部分。而且,科學研究只能解釋規律,卻無法知道為何會有這些規律,以及這些規律是如何被創造,被保護和被持守的。因此,神的創造遠遠超 越了科學。然而,當人們熱烈地祝賀、獎賞在認識自然規律中取得成就的科學家時,卻常常把創造並守護這些規律的神,冷落一旁,甚至武斷地否定他的存在。這實 在有失公正。而那些集有神論者和科學家於一身的人,卻是最勤奮、最睿智和最有成就的精英。「追隨上帝的思想」,也許正是許多科學巨匠成功的秘訣。

美國國家航空及宇宙航行局(NASA)太空研究院的創始人,澤斯杜魯(Robert Jastrow),寫過一段深富哲理,新人耳目的話:「對於一個靠理性的力量而生活的科學家,這故事的結局像是惡夢。他一直在攀登無知之山,並且快要到達 巔峰。當他攀上最後一塊石頭時,他竟受到一群神學家的歡迎,他們已在那裡恭候無數個世紀了。」

聖經六十六卷書,分別由四十多個作者寫成。歷時一千五百多年,作者中,上有君王、宰相、先知,下有漁夫、牧羊人、稅吏。儘管作者們的身份,那麼不同,時空阻隔又那麼巨大,但整本聖經意思連貫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沙發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8-5-5 22: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lue Ivy 於 2008-5-5 22:36 發表
克里夫蘭離我的住處有二百哩,第二天早晨我獨自驅車前往。當我駛上一段筆直的高速公路時,突然滿目金光閃耀,陽光在路上,車裡車外一片金黃。這樣連續了四、五分鐘,我十分驚懼。那時我開車已八年多,曾多次迎著朝陽開車,但從未遇見這種景象。忽然間,「求你保守秉誠全家,用陽光照耀他們的道路」的話語閃現出來。啊,這不正是昨天晚上,可立在我家禱告時說的話嗎?我頓有所悟,心裡一陣火熱,情不自禁地默禱道:「上帝呀,難道您真是在向我顯現嗎?如果是,求您保佑我面試成功。假如我得到這個工作,我就信……。」面試很順利,在激烈競爭中,我如願地得到了克城這份工作。妻子也意外地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工作。我該相信上帝了吧!沒有。因我心存愚頑、刻變時翻,沒有履行信主的諾言。

吼。吼。吼!
披啥外衣不要緊,光看這段話,跟那些在土地廟中磕頭跪拜的老太太有啥分別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我這個小人物,而我則以此為榮。

《娶四個老婆的感覺》 -- 請看在美一方的網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3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5 23:00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就評過了。從做科學並且世俗的人眼裡來看,顯而易見就是這位馮博士在科學上江郎才盡,又換了一個他比較擅長的吃飯傢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
問? 發表於 2008-5-5 23:48 | 只看該作者
很多見證都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因為它見證的不是舊約里的那個上帝,而是見證第一因的存在。誰說這個第一因一定是舊約里的耶和華上帝呢?

就好像我舉出一大堆的化石,來證明恐龍的存在,然後我指著我們家後院里一隻老母雞說,這就是恐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5
Servant 發表於 2008-5-5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Blue Ivy 的帖子

歡迎總斑竹,也感謝神,在你周圍,安排著執著的基督徒。

我們可以在這裡,討論一些具體的問題。

-----------------------
這裡,是《遊子吟》的轉貼,和一些討論:

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實性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68898


第二章  《聖經》是神默示的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71486


第三章 誰 是 真 神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75470


第四章 耶穌基督復活的證據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79300


第五章 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84092


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86754


第七章 進 入 永 生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0265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6
sousuo 發表於 2008-5-6 0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coolermaster 的帖子

為什麼要有分別呢,人不都是一樣,不分高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5-6 18:31 | 只看該作者
我情願相信神,也不願意相信某些執著的嫉妒徒.

神呀, 請不要安排他們在我身邊吧.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5-6 18:34 | 只看該作者
這人5月31號到蘇黎市進行福音講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9
618o382 發表於 2008-5-6 21: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lue Ivy 於 2008-5-5 22:36 發表
水又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水在生命過程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多數物體都是熱脹冷縮。水卻是例外,低於攝氏四度后,反而膨脹。所以,冰塊總是浮在水面上。否則,海、河、湖、沼在嚴冬,會全部凍實,水中生物將無法生存。水的這種奇特性質,只能源於造物主的匠心。生物界更是奇妙。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僅為地球上的動物製造了食物,並釋放出生物所必須的氧氣;而生物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則是光合作用的必須原料,多麼巧妙的配合!生物體的複雜、協調、奇妙,更使我們嘆為觀止。怎麼可能相信生命是由無機物產生,和隨意進化來的呢。雖然分子生物學正突飛猛進,但要在試管里,製造一個活細胞,仍是遙遙無期。即使有一天在實驗室里造出了生命,它肯定是睿智設計、嚴謹控制和辛勤勞動的結晶。它所證明的,絕不是進化論,而是創造論。



這證明了馮秉誠不是無知,就是故意顛倒因果。

自然界中生物存活的環境紛繁複雜,生物為了適應各種環境而進化成各種形態。冰層下水中的魚就是其中一種進化的結果。如果水沒有「低於攝氏四度后反而膨脹「這一特性,水中的魚就進化成其他的一種形態,例如鑽入河床下面。

馮秉誠大概沒有聽說過,在非洲沙漠中有一種魚,乾旱的時候變成魚乾兒,一有水的時候,又變成正常的魚。用有這種魚的河泥做成土坯砌成土牆,若干年後土牆廢棄了,雨水把它變成泥后,這種魚又會活過來的。馮秉誠是不是又該讚美土坯的特性呢?

馮秉誠大概沒有聽說過,也有不靠光合作用的食物鏈,例如深海海底,很多生物靠海底火山獲得能量。

無數事實證明了生命的頑強的適應性,這就是進化,而不是什麼神創論。

如果真是耶和華創造了世界,以耶和華一貫惡毒的言行。我可以給你關於水的特性的另一個解釋。
耶和華為了消滅所有的生命,創造了秋天和冬天以便殺死所有的動物和植物。
秋冬時,一部分植物被凍死了,另一部分適應了寒冷,頑強地活下來,今天我們才幸運地能看到它們。
冬天時萬物凋零,所有的動物沒有食物。耶和華讓水封凍了水面,所有的動物沒有水喝。動物以強大的適應性,戰勝了耶和華創造的邪惡,適應了環境,學會了各種生存技巧。

耶和華為了消滅那種魚製造了乾旱,但是那種魚活下來了。

耶和華為了消滅海底生物的祖先,把他們投入了高壓有時高溫,沒有陽光的海底,但是他們活下來了還繁衍了後代,才有了今天的海底生物群。

總之,是生命戰勝了邪惡的耶和華,才有今天的世界。耶和華真是個LOSER!

[ 本帖最後由 618o382 於 2008-5-7 21:27 編輯 ]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0
Servant 發表於 2008-5-6 2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Blue Ivy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1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6 2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618o382 的帖子

好響的耳光,加分了。
早就說里程這廝就是科學上江郎才盡才改行做牧師以騙人糊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2
溫和寶 發表於 2008-5-6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如果里程真是個學過科學的人,再寫出這樣沒水平的東西,就是真無恥了。應該是還有什麼其它目的,與遠志明類似。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5-6 23: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618o382 於 2008-5-6 21:19 發表
馮秉誠大概沒有聽說過,在非洲沙漠中有一種魚,乾旱的時候變成魚乾兒,一有水的時候,又變成正常的魚。用



這種魚肯定挺好吃的,魚乾。。。。。。。。口水ing。。。。。。。。。。。
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7 02: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寶 於 2008-5-6 09:28 發表
如果里程真是個學過科學的人,再寫出這樣沒水平的東西,就是真無恥了。應該是還有什麼其它目的,與遠志明類似。


他確實是啊,好像是博士論文還是博士后研究出不來結果來著。反正很菜的。從他寫的這些爛玩意兒來看,有兩種可能:

1 科學素養實在是差的沒法兒說了,所以科學上不出產品,投入基督教等等倒是還合拍。這樣就不算有歪門邪道,不是故意騙人,不過是素質本事使然;
2 科學上道理挺明白,更知道如何去披上科學的外衣來蒙人。

我倒傾向於是第一種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8-5-7 0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618o382 的帖子

高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6
NYLASH 發表於 2008-5-7 09:17 | 只看該作者

可憐的神!

需要的時候被奉成救世主, 不需要的時候就給踩在腳底.
到底是神利用了人, 還是人利用了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7
研究 發表於 2008-5-7 11: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618o382 於 2008-5-6 21:19 發表

在非洲沙漠中有一種魚,乾旱的時候變成魚乾兒,一有水的時候,又變成正常的魚。用有這種魚的河泥做成土坯砌成土牆,若干年後土牆廢棄了,雨水把它變成泥后,這種魚又會活過來的。 ...


好奇。什麼魚這麼神奇晒成了干還能活?叫什麼名?有照片嗎?分類學上的位置在哪裡?學習了。先謝謝!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8-5-7 12:03 編輯 ]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8
研究 發表於 2008-5-7 12: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5-6 23:17 發表
好響的耳光,加分了。
早就說里程這廝就是科學上江郎才盡才改行做牧師以騙人糊口的。


你也相信晒成魚乾的魚還能活?

我只聽說過肺魚有抗乾旱能力,是在旱季到來之前,鑽入泥里用分泌的粘液將自身包裹而保持自身的水分,雨季到來的時候復甦。。。。。。。。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7 1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研究 的帖子

Both families of the Order Lepidosireniformes hibernate to survive the drought without water. Protopteridae can hibernate without water for up to 2 years.

Taxonom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ngfis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20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7 1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研究 的帖子

the original post said nothing about "曬". you don't have to be like CNN to voice yourself her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