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0軍倉促入朝參戰:曾軍長負氣要當炊事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8年12月3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的前身,是1948年10月17日,由中將軍長曾澤生率領在長春戰場起義的原國民黨滇系第60軍。

1949年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布命令,將這支以雲南子弟為主要成分的起義部隊成建制地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0軍,轄步兵第148師、149師、150師(同年9月,原第150師撤銷,剛編入第50軍建制的由營口起義部隊改編的步兵第167師,改稱步兵第150師),任命曾澤生為軍長,徐文烈為軍政治委員。

隨後,中國共產黨向起義部隊派來400多名黨員幹部,領導3萬餘起義官兵開展了以控訴舊社會、控訴舊軍隊為核心內容的政治整訓。經歷了那場涕泗滂沱的淚血大控訴后,起義部隊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徹底改造,迅速成長為新型的人民軍隊,並在解放大西南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人民立下了功勛。特別是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第50軍在艱苦卓絕的漢江50晝夜阻擊戰中,打出了國威、軍威,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司令員的交口讚譽。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軍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隨即糾集僕從國介入這場內戰。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扭轉敗局后,越過「三八線」向北進犯。

唇亡齒寒。10月8日,中共中央決定派出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19日夜,首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部隊跨過鴨綠江。

戰後,「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李奇微在其回憶錄《朝鮮戰爭》中說,他的前任麥克阿瑟「深信中國的老百姓隨時都歡迎蔣(介石)打回去」。這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狼外婆」說的。

志願軍第50軍149師445團2營指戰員記得,當年教導員李榮貴戰前動員:「舊社會,大家都被地主狼、軍閥狼咬過,現在美國狼來了,要把國民黨弄回來,你們說,是放進來打,還是堵在門外打?」

戰士們「嗷嗷」叫:「決不讓美國鬼子把國民黨弄回來!」

時任第50軍148師炮兵營營長的楊協中記得,部隊一到遼寧的蘇家屯,軍部文工團就演出了活報劇《打敗美帝野心狼》。劇情簡單:狼來了,要吃人,人團結起來后,把狼打死。

楊協中和他的戰友們牢牢記住了這個簡簡單單的活報劇,即使在戰爭最殘酷的時候,也死死堅守著一個並非簡單的信念:咱中國人團結起來,就一定能打敗美帝野心狼!

根據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剛經過精簡整編,由5.8萬餘人銳減至3.3萬餘人不久的第50軍,於9月下旬,緊急收攏分散在湖北、河南執行水利、生產、剿匪等任務的部隊,乘火車倉促北上,撥歸新成立的「東北邊防軍」建制。

第50軍抵達東北后,按照東北軍區最初的指示,部隊當年不參戰,準備成建制地改為炮兵。豈知,先期到達的部隊剛把現有裝備交上去,10月24日晚10點,軍政委徐文烈接到東北軍區政委高崗的電話,命令第50軍馬上恢復原裝備,即刻乘已經派來的火車向中朝邊境緊急開進。第一列火車剛到安東,部隊在沒有地圖,沒有翻譯,沒有作戰動員,一切供給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又接到上級的命令:立刻過江,參加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25至26日,第50軍全部渡過鴨綠江。

楊協中說,跨過鴨綠江第一印象,一座幾十萬人口的新義州城經美軍飛機狂轟濫炸,已無一間完整的房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街道上,焦木瓦礫遍地都是。廢墟里,老人、婦女和孩子的屍體隨處可見。幹部戰士一路行軍一路破口大罵「美帝野心狼」:比國民黨還壞!

10月29日,擔任戰役預備隊的第50軍進入指定戰區,敵之大部已被友軍殲滅。11月3日,敵全線敗退。

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動了企圖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最後攻勢」。25日黃昏,鑒於西線敵軍已被誘至我預設戰場,志願軍發起戰役反擊。按照志願軍首長的決心,第50軍命令第148師(欠第443團)切斷泰(川)博(川)公路,阻敵西援;第149師加強第450團向竄踞定州、納清亭之美24師的一個團進攻。由於遭敵阻擊、行動遲緩和兵力不集中等原因,部隊連續三夜撲空。29日,第50軍又奉命向博川東南穿插,直取安州,配合主力殲滅清川江北岸之敵。30日,第148師和第149師進至大寧江西岸,由於橋樑被敵破壞,未能過江,又錯過了殲敵的機會。

第二次戰役結束后,第50軍領導赴「志司」(即志願軍司令部)開作戰總結會是準備挨罵的。前車之鑒,早在第一次戰役,第38軍執行迂迴敵側後任務時,因對敵空襲顧慮較大、相信錯誤情報而貽誤戰機,軍長梁興初被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當眾罵得天昏地暗。出乎預料,重蹈覆轍的第50軍沒有受到彭德懷絲毫責備。

不受責備比受責備更難受!

還有比不受責備更難受的。

在一面山坡的樹林里,第50軍的作戰總結會就像開了鍋,人們的情緒相當激烈,尤其是軍部的處長、科長們,沒有幾句好話。

「打的什麼屌仗?連美國佬的一根屌毛都沒抓到,太窩囊了!」

「打定州、納清亭三次喪失戰機的責任不在下面,軍部的命令下晚了嘛!整個戰役,軍部既不靠前面的148師和149師,也不靠後面的150師,下達命令總要等『志司』的電報,每次都是深夜兩三點鐘才往各師發報,一級一級傳到連隊已經快天亮了,部隊顧慮空襲,白天要隱蔽,只能夜間行軍,怎麼不撲空?」

「我看是部隊首長右傾!『志司』戰役之初就指示過:『不怕敵人西進,就怕敵人東撤。』我們完全可以據此主動尋求戰機。」

「38軍有彭總1928年平江起義時的老底子,第一次戰役沒打好,挨罵!第二次戰役穿插三所里打得漂亮,全軍通報嘉獎,當『萬歲軍』!想想吧,彭總寬容我們能是好事?」

「我們是什麼部隊?想挨罵都挨不上邊!」

本來,會議是讓大家提意見,總結作戰的經驗教訓,可意見提著提著,民主精神就「發揚」到牢騷怪話上去了。一位幹部沖著徐文烈政委就翻開了陳年老賬:「當初,我不願意調來,硬要『個人服從組織』,現在倒好,沒臉見人了!」

「沒臉見人」的人啟發了一位想有臉見人的人,他沒好氣地提出:「這個部隊我是不想呆了,我要求調回老部隊!」

啟發是連鎖的,參加會議的處長、科長,只要是老部隊來的,幾乎都提出了類似要求。

軍政治部的一位幹部甚至提出:「把這個部隊編給人家算了!」

曾澤生的臉一陣紅,一陣白。這是一支他從國民黨陣營拖過來的隊伍,如今,卻成了如同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霍桑筆下的恥辱標記「紅字」。雖然,發牢騷的人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臉上有光彩的地方,並未存心不敬他人,但是,曾澤生還是感受了從未有過的難堪。

曾澤生的難堪,不僅僅於此時此事。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第50軍實行特殊的領導體制:曾澤生可以列席參加的軍黨委常委會,領導曾澤生參加的「軍政委員會」。

對「黨指揮槍」的原則,曾澤生最初很不適應,但他沒說啥。既然部隊交給共產黨了,理應守共產黨的規矩。曾澤生不是中共黨員,這事,他沒話可說。

有話可說的,曾澤生也沒說。兩個多月前,部隊在湖北接到了北上備戰的緊急命令時,徐文烈曾經找曾澤生徵求意見:近半百的年紀,又患多種疾病,是不是留下來,不去了?

基於民族大義和個人榮辱,曾澤生一口謝絕。可沒幾天,他不知道從哪誤聽,徐文烈他們半個月前就知道這消息了。曾澤生異常惱火:是不是信不過我曾澤生,才不告訴我?才勸我留下?

曾澤生憋著一肚子火,但又很有涵養地不露聲色:是騾子是馬,咱們戰場上遛遛看!

豈知,遠赴高麗國打老美,「遛」了兩個戰役,曾澤生的氣還是不順:怎麼每道命令都要經過他政委徐文烈過目?一軍之長有這麼指揮打仗的嗎?

還沒等曾澤生把氣順過來,軍機關的處長、科長們到先發起氣來。一個令曾澤生異常痛苦的事實,不由分說地從人們意識深處蹦出來,擺上桌面:大家看不起這支起義部隊!

心理學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為了擺脫心靈痛苦,通常藉助「自衛機轉」,其中有潛抑、升華、外射、內射和反向作用等主要形式。曾澤生選擇了以責備別人掩飾自己尷尬的外射形式。他鐵青著臉,冷不丁從嗓子眼兒里擠出一句低沉卻擲地有聲的牢騷:「50軍軍長我也不想幹了,情願到38軍當一名炊事員!」

一言既出,舉座皆驚,會場氣氛瞬間被曾澤生從未流露過的情緒凝固了!

持平而論,曾澤生髮牢騷是不對的:仗沒打好,氣可鼓而不可泄,一軍之長責任非同尋常!

持平再論,曾澤生髮牢騷並非絕對的不對:這是他思想境界升華過程中,再自然不過的一個時代性的表露。

兩年前,曾澤生率部撤出長春城投奔共產黨的頭一個晚上,與潘朔端同睡一鋪炕,二人徹夜長談,通宵達旦。潘朔端向曾澤生和盤托出了第184師起義、改造的全部經歷,敞開心扉暢談了自己的全部感受。

曾澤生吃了26年國民黨的飯,到46歲時,突然換了胃口,一時有些消化不良,但他還是悟出了一些與切身利益關係密切的情況:自己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把持軍權了。

對共產黨政策似懂非懂的曾澤生想到了老長官盧漢。1945年,當蔣介石要收走盧漢的兵權時,一班謀臣謀劃了「舍軍從政」的對策,盧漢由此東山再起。借鑒老長官的成功經驗,曾澤生鄭重地向共產黨代表劉浩提出:部隊全交給共產黨,軍長我也不當了,希望能安排我任安東省省長。

經耐心解釋、勸說,曾澤生收回了上述意見,明確表態:一切聽從共產黨的安排,決不再提個人職務上的要求。

兩年後,曾澤生食言了。

此「言」,「食」得高尚!

中將軍長要求當炊事員,在國民黨軍隊無疑是天方夜譚的瘋人胡話。官就是官,兵就是兵,尊卑有序,貴賤有別。對官長要稱「官」尊「座」,什麼司令官、長官、值星官,什麼委座、鈞座、總座、局座,什麼軍座、副座、參座,甚至營座、連座等等,不如此,就是不敬。當苦力服勞力的只配叫「夫」,什麼腳夫、轎夫、伙夫、馬夫,等等,不如此,就不能顯示役使苦力者的高貴。

共產黨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司令員、值班員、炊事員、飼養員,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民主精神變革的標誌!

也許,曾澤生是想借題發泄一下不滿,但無可否認,共產黨的平等精神已在短短兩年時間裡,漸漸植入了他的潛意識之中。

曾澤生以他非常態的表達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他人格追求的常態飛躍。這飛躍,為打破會場氣氛敞開了大門。

軍司令部副參謀長李佐長春起義前任原國民黨第60軍182師副師長,起義後代理暫編第52師師長,聽到大家的牢騷,他苦笑了一下:「你們都有地方去,我能回到哪兒去呀?」一句不言而喻的提問,把眾人逗笑了。

見緩和了氣氛,李佐把自己的感受向大家推心置腹:「國民黨打仗,消極避戰保存實力比比皆是。今天大家的情緒反映了截然相反的精神,怕打不著仗,怕打不好仗。我看,只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就一定能打勝仗。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曾軍長負氣要當炊事員不是孤立的現象。由於部隊倉促出國參戰,思想工作「不摸底」,思想動員沒跟上,政治工作和黨的工作一度「陷於停頓」,以至於指戰員中「右傾保命、短工幫工思想」有所抬頭,「走糊塗路,吃糊塗飯,打糊塗仗,糊裡糊塗在朝鮮」之類的怨言,一度流行。

針對存在的問題,第二次戰役結束后,軍黨委決定:利用作戰間隙,全軍上下普遍開展為期一周的思想整頓,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判右傾思想」,檢查「戰鬥意志和戰鬥積極性」,總結作戰的經驗教訓。同時,調整了個別「思想右傾」的團以下帶兵主官。

經過整頓,部隊求戰熱潮空前高漲,全軍指戰員憋足了勁,一定要打個翻身仗!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2-5 02:04 | 只看該作者
曾澤生這個窩囊廢到哪兒都是窩囊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