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國博弈:奧巴馬的水準也只是個「學生級」

[複製鏈接]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2-3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from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 ... w=1&id=89385300

中國的一些精英對奧巴馬心存恐懼,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認識上的誤區。這是因為這位黑人參議員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叛逆、冒險和能言善辯。他在參議院任職不滿一屆就決定競選美國總統;曾兩次發表語驚四座的政策聲明:一個是如果需要,他願意跟金正日或卡斯特羅這樣的共產主義「獨裁者」進行面對面地談判;第二是如果美國有確鑿證據證明本·拉登的確藏在巴基斯坦的北部山區,而巴政府又不允許美國入境剿殺,他會考慮在那裡使用核武器!

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消除下列這些沒有根據的顧慮,以一種自信的姿態來妥善處理中美關係。

1、誤區之一:「奧巴馬必然成為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

奧巴馬目前作為政治家來看,只不過處在「學生級」的水平,他的威力和魅力被媒體和網民過於誇大了。

筆者認為,自羅斯福、戴高樂和毛澤東相繼過世之後,世界上「教授級」的政治家也只出現過兩位:一個是美國的基辛格,他用戰略眼光來看待外交問題,最著名的就是「均勢理論」和「有限戰爭理論」。他的七十萬字的《大外交》是國際政治學的「聖經」,成為今天每個政治家、外交家的必讀教程。其中的內容也給中美關係定了調,說明了美國不能親近中國的理由(無論中國如何討好美國都於事無補)。

另一個是日本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中曾根的學識比不上基辛格,可能是受其環境的制約(因為日本畢竟不是政治大國)。但中曾根從日本的現實出發,創立了戰後日本的戰略思想,最具代表的就是《日本21世紀的國家戰略》。此理論作為日本21世紀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日本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講師」級的有三位:第一位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他從冷戰後國際形勢的實際出發,認為經濟競爭已成為冷戰後國際競爭的核心內容,以此創立了柯林頓經濟學。將傳統上一直提倡「自由貿易」的美國轉變到更體現美國國家利益的「公平貿易」上來,把開拓國外市場、擴大對外貿易置於美國對外戰略的優先位置,制定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國家出口戰略」。

第二位是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根據俄羅斯自身的條件和國際經濟發展特點制定了以石油和核能為武器的「能源戰略與能源外交」。他不僅靠能源項目調劑與歐美關係,也用能源主導獨聯體外交。內聯獨聯體,外聯上合組織,力圖恢復俄羅斯過去的超級大國地位。

第三位是中國的鄧小平。鄧小平從當時中國遭受孤立的現實出發,提出一條擺脫困境的戰略思想,這就是韜光養晦戰略。需要強調的是,此理論產生的年代是美蘇爭雄,中國國力有限,不能不「忍辱負重」。而今天國內外環境都已發生根本的變化,中國不自覺地就被早早地推到前台。美國的《中國軍力報告》甚至把中國的「韜光養晦」戰略說成是「在國際上進行戰略欺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繼續奉行「韜光養晦」戰略,無異於是以苟且偷安為目的的「鴕鳥政策」。

就奧巴馬的個人素質而言,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他是有可能成為「講師」級中的一員。不幸的是,筆者本人對此並不樂觀。他的角色很可能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一樣,只是國家困難時期的過渡人物,只有短短的四年任期而已。

所以,中國網民不應該抱怨美國「民選」選出一個奧巴馬,而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中國一定要到快到亡國的時候才會推舉出一個毛澤東?!

2、誤區之二:「奧巴馬是挽救美國的救世主」

美國的精英首先認識到:在「自由經濟」模式和美國形象被國際世界紛紛指責和懷疑的今天,如果能有一種代價最小的方法來改變這種糟糕的情況,那就是讓一個黑人成為美國總統。

不要迷信美國民主的作用。美國大多數選民是愚蠢的,他(她)們也許會懷疑一個政客的人品和動機,但卻會輕信一個口號。尤其是對那些認為「國家走上錯誤的道路」的極端悲觀主義者們,看見用「變革」作為許諾的候選人和「Unite the country」的美妙的聲音,怎麼能不讓這些心力交瘁的美國人為之心動?!

奧巴馬究竟有什麼?無非是大話加空話。美國的華人對此顯得比較「理智」。這倒不是因為華人的智商比其他族裔要高,而是中國近代一些政治團體都無一例外地用一些很有誘惑力的口號忽悠過民眾,比奧巴馬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可最後又有誰兌現過?! 所以,華人對奧巴馬那種小兒科式的煽動,有相當強的免疫力!

奧巴馬之所以被美國既得利益集團選中作為「黑馬」,目的是在不損害既得利益集團核心利益的前提條件下,挽救美國的國際形象和恢復世界對自由主義的信心。美國既得利益集團這手牌打得不錯:以法國為首的原本怒氣沖沖地要來華盛頓找美國算賬的老歐洲們立馬收斂了那幅兇相,原本提倡改革世界金融體系的新興國家也急急地向美國表忠心,印度媒體更是滿腹牢騷地抱怨:白白替美國當了那麼多年的圍堵中國的先鋒,結果連個電話都不給打...美國又重新找回了當老大的自尊。

不管你認為是美國既得利益集團的陰謀也好,還是美國「自由、民主」價值觀的體現也罷,用一位從小就離開父親的黑人當美國總統無疑是「美國夢」的最好的詮釋。看看法國著名報紙《費加羅報》是怎麼說的吧:「能讓世人看到擔當經濟危機的一種期待,他會在全球格局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國國際關係專家也說說,從來沒有一個總統候選人像奧巴馬那樣如此吸引全世界「眼球」,沒有一人像他那樣激起人們對美國的憧憬和幻象。

不過,吹捧歸吹捧。奧巴馬本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在選舉時就沒有提出什麼實質性的「改變」的國家發展戰略,過渡內閣中不是華爾街的代言人,就是華盛頓的老政客,就靠這樣一伙人你還能指望什麼?!

美國的利益集團和政治精英並不需要他的執政能力,他們需要的只是他那張黑色的皮膚!

3、誤區之三:「奧巴馬將改變中美關係的基本格局」

美國對華政策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中終於形成了固定的框架,今天不管是布希還是前總統柯林頓都是在這個框架中運作的。除非奧巴馬要作重大的戰略調整,否則他也不會改變政策的基本框架。因為,要做重建一個框架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現實的是金錢和能力。遺憾的是,這兩樣條件奧巴馬和美國都不具備。

如果對此還有懷疑,我們看看他在2004年競選參議員時的政策文書是怎麼說的吧:「美國必須在中美分歧上(比如台灣)立場堅定,但在可以使兩國團結的事務上採取靈活的策略。我們必須堅持勞工標準,人權第一,讓中國對美國產品全面開放市場,並嚴守與美國公司的法律合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中國經濟的長期不穩定會帶來全球性的後果。」

雖然奧巴馬在競選中對中國提及不多,但就在競選之前,他組建了一個「參議院美中工作小組」,力主通過全面美中接觸和對話發展中美關係和有效地解決國際問題。這個小組還挑選了了解亞洲問題的亞裔專家,可見奧巴馬對中國的重視。在競選中,奧巴馬錶示支對華的接觸政策,讚賞海峽兩岸緩和台海緊張局勢和改善關係的努力,支持目前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等中美之間的合作。

今年1月奧巴馬在回答台灣問題時說:「明確表示我們希望雙方經由對話和平解決雙方分歧,保證台灣海峽永遠不會發生軍事衝突。任何解決台海僵局的方式都應為海峽兩岸的民眾接受。」

這些表述都表明了奧巴馬的觀點明顯地受到柯林頓的大陸和台灣政策的影響,估計今後也不太可能有較大的改變。因為,他個人的這些觀點不僅與拜登及幕僚們的思想不謀而合,更重要的是:這是美國利益集團的共識,事關核心利益,豈能當兒戲?!

美國商會發布的《巴拉克奧巴馬主導的對華政策》中透露了奧巴馬關於中美關係的一些基本認識:「只要美中兩國認識到我們的共同利益,就能在很多方面實現雙方的目標」,「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施行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為兩國乃至整個亞洲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4、結論

中美關係的穩定對處在風雨飄搖中的美國的重要性不亞於中國,在當前形勢下更是如此。從歷史上看,中國雖然不是國際政治的主角,但在大國博弈有舉足輕重的地位。70年代前中蘇關係默契,美國的勢力差一點就被趕出亞洲;80年代后中美關係曖昧,蘇聯和東歐就土崩瓦解,至今俄羅斯還耿耿於懷。

從奧巴馬這幾天的動作來看,他目前缺乏外交經驗,羽翼遠未豐滿,在對華關係仍然需要有一個像柯林頓和布希早期的那麼一個磨合期。所以,目前對奧巴馬下任何結論都為時過早,因為他目前還是一個正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上課的一個小學生。中國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冷靜,冷靜,再冷靜。就像俄羅斯那樣,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最近中國出台的4萬億投資「救市」方案就是一個既冷靜又自信的舉措:如其是白白地向華爾街扔一個數千億的美金的「肉包子」,倒還不如自己用來享用!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奧巴馬的當選對中國不利,也不過只能博得中國人的冷眼一笑而已。中國的進步和發展不應該是投機主義的犧牲品,不能總是依賴於別人犯錯誤。畢竟,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看誰更強,而不是比誰更爛!

理性的看待奧巴馬的當選吧,畢竟這個傳說IQ只有125的年輕總統的當選遠遠不是世界末日。

(潘宏斌 美國田納西)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3 1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