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美等國是如何搞垮中國的直升機工業的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8-12-1 0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法美等國是如何搞垮中國的直升機工業的



提起中國大型客機工程--運10飛機項目的下馬,大家心裡都有說不出的痛楚,美國是怎樣利用中國人搞垮中國大型運10飛機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這裡就不說了,在這裡我要說另外一件事,法美等國是如何搞垮中國的直升機工業.
50年代,在毛時期,中國利用和蘇聯友好的關係,引進技術,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建立了直升機生產線,仿製出米4(中國叫直5)直升機,代表著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可以說起點不低,然而直5直升機的動力是活塞式發動機,不能飛青藏高原.能飛青藏高原的渦軸式發動機在外國也還在研製中.
1962年,中印邊境爆發戰爭,中國軍隊挾以往作戰餘威,將對手打的大敗而逃,落荒而歸,在追擊戰中繳獲大量新式裝備,其中包括兩架直升飛機,一架是米4,中國已經能造,沒有要,很大氣地還給了對手,一架是才出廠正在試用渦軸式發動機的高原型直升機米8,正是中國所需要的,沒有還給對手,自己留著研究仿製,1966年開始製造,1969年試飛成功,轉入批量生產,這就是直6直升機,標誌著中國直升機研製生產由活塞式發動機跨入先進的渦軸式發動機時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直6直升機一共生產了17架.能飛青藏高原.早期的米8直升機上安裝的是一台1985千瓦的渦軸式發動機,中國仿製的直6直升機上也是安裝的一台仿製的,命名為渦軸5的1985千瓦的渦軸式發動機,但米8直升機從試飛第二架開始就安裝兩台單台功率為1103千瓦的渦軸式發動機,原因是一台發動機不安全,要是發動機出故障,飛機就沒有動力了,安裝兩台發動機,一台出故障,另外一台還能工作,提供動力,的確,中國有一架直6直升機出過事故,好像是在公主嶺市,發動機內減速器抱軸卡死,后經改進,問題得到解決,當然,安裝一台發動機的安全性比不上安裝兩台,於是,中國開始了研製安裝兩台渦軸5式發動機的重型直升機,這就是直7.
中國在毛時期仿製過許多國外產品,雖說是仿製,但要求較高,很多仿製出來的產品性能都超過原來的仿製對象,比如,我曾介紹過,沈飛在仿製米格21時,一個工人建議,將尾翼的一塊墊板拿掉,直接焊上去,使我們仿製出來的飛機比仿製的原型機減輕了4公斤的重量,在空中,減輕了4公斤的重量可是了不得的.還有其它的,這裡我就不多說了.1971年中國研製直7直升機時,技術要求也不低,性能比當時蘇聯的米8直升機高得多,安裝兩台單台功率1985千瓦的渦軸5式發動機(蘇聯的米8直升機當時才安裝兩台單台功率1103千瓦的發動機,八十年代后的型號才安裝兩台單台功率為1210千瓦的發動機),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可以和歐美法俄現在的重型直升機相媲美的標準,最大起飛重量達14400千克,最大載重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350千米,實用升限6千米.1975年完成裝配兩架,準備一架用於靜力試驗,一架用於試飛,79年初完成全機靜力試驗,就在準備整機試飛時,79年6月28日,有關部門決定停止重型直升機直7的試飛,整個項目下馬.
有關部門決定整個直7項目下馬,美其名曰是為了兩條腿走路,一是仿製法國的超級黃蜂直升機,即直8,二是準備和美國合作生產美國的黑鷹直升機讓路,這些項目都是在得到"友好"國家口頭承諾的基礎上決定的.仿製法國的超級黃蜂,是人家六十年代的淘汰產品,先是開價很低,口頭上答應幫助我們實現國產化,等我們總體上馬後一個螺絲一個螺絲地找我們要設計費,由於依賴人家,原來自有的渦軸5式發動機技術丟棄不用,在"好心"的法國幫助下,仿製出法國在超級黃蜂上的渦軸式發動機(命名為渦軸6),耽誤了幾十年,直8直升機上的渦軸6式發動機技術和螺旋槳技術都過不了關,裝三台仿自法國的渦軸6式發動機的直8直升機,不但造價高,而且使用成本又高,根本不實用,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上,比直6直升機生產得數量還少.歐洲早就升級換代了.法國在我們仿製超級黃蜂直升機時就已使用性能比超級黃蜂高的超級美洲豹直升機了,現在的歐洲各國則在使用NH90,EH101直升機.而我們呢,直8直升機丟了可惜,花了大價錢引進,耽誤了那麼長的寶貴時間,不丟又不好用,人家根本不可能將技術先進的產品賣給我們,尤其是可以軍用的直升機產品,成為名副其實的雞肋,現在只好在已有的直8直升機上安裝購自加拿大的渦軸式發動機,勉強使用,假如軍事上有事,估計人家又要像"友好"的美國對我們禁運黑鷹直升機一樣,對我們禁運在直8直升機上使用的加拿大渦軸式發動機.這麼淺顯的道理,一般老百姓都能想到,為什麼有關領導就想不到?是明知?還是裝糊塗?
美國的黑鷹雖然實用,口頭承諾願意和我們合作生產100架,可還要我們自己摸索在青藏高原複雜氣候條件下的使用數據,和美國共享,先後死了兩位解放軍的中將,最可悲的是當初答應在中國合作生產100架,賣給中國24架后."友好"的美國看到中國已徹底停止直7的研製,和法國合作的直8開展的很不順利,搞垮中國直升機工業的目的已達到,飛青藏高原複雜氣候的數據也弄到手了,就不賣了,理由很簡單,美國法律不允許賣給中國.
現在據說中國又在和俄羅斯商談合作生產米171直升機,性能和我們以前的直7差不多,走了30多年,又從頭開始,本來只比人家落後幾年,現在比人家落後幾十年了,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毛的戰略眼光是一般人所沒法比的.
直7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不存在虛誇現象,因為作為直升機的心臟__渦軸5式發動機技術上已經過關(當然還需要不斷改進),當時中國製造了十六七架直6,十八台渦軸5式發動機,到1979年停產時,一直在中國的天上飛來飛去,從東北森林地區到西北荒漠地帶,從南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無處不留下動力安裝了渦軸5式發動機的直6直升機的身影,因此在直7上裝兩台渦軸5發動機是完全可行的,不是什麼憑空妄想,要是30年前搞成,動力性能堪比現在的米171直升機,而且是在30年前,蘇聯還沒有米171直升機時,在毛時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不是一句空話.
當時有關領導那麼熱衷於停掉中國自己的研製項目,購買外國產品,一是出於********的需要.二是有些腐敗分子假公濟私,謀取私利,好讓自己的子女們藉機移居國外,沈圖當民航局長時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利用購買外國飛機的權利,將自己的女兒送往國外定居,美國人恰好鑽了這個空子,趁機搞垮了中國許多在毛時期立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
要是當年直7繼續搞下去,這次救災那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至少你不賣,我自己可以造.現在自己技術又不過硬,造又造不出,人家又禁運,買又買不來,給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是青藏高原真的有事,裝活塞式發動機的直5是飛不上去的,靠那24架使用了30多年的黑鷹怎麼行?即使在商品社會裡,有些東西是錢買不來的.
***********************************************.
希望現在的中國領導人要有戰略眼光,不要只顧眼前利益,重蹈覆轍,斷送幾代中國人建立起來的事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