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4年草庵居士的預言:2008奧運會,中國全面崩潰

[複製鏈接]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1-28 0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4年03月21日 星期日 於 03:00:00 · 草庵居士 發表在: 經濟隨想

  有很多讀者不斷地來信問我:你在哪家大學學習的經濟學?導師是誰?你為什麼總是蔑視國內的經濟學者。

  其實,我並沒有真正系統地學習過經濟學,我讀的是工商管理。但我覺得大學對人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並不能決定人的一生,一個人的最終發展並不絕對地依賴大學教育。我對經濟學的理解和認識完全來自業餘愛好,甚至是日常生活。至於說我偏向某種理論,那隻能說我對經濟學的愛好和理解是建立在我個人對心理學和哲學的愛好之上。關於我對大陸經濟學者的藐視,完全是誤解,大陸的經濟學者有著從充分的學識,也經過了良好的訓練,他們的知識和見識遠高於我這個經濟學愛好者。但我所鄙視的是大陸經濟學者怯懦和搖擺,儘管大陸學者有著良好的知識和分析能力,但更多的是放棄了自己的良心和一個經濟學者的道德。舉個例子來講,不久前,格林斯潘講了幾句關於大陸匯率的話,結果這幾句非常含糊的話就被大陸經濟學者片面的引用,成為了格氏認定人民幣非要貶值的理論根據。當時我看到大陸學者如此引用感到非常的可笑,於是在大陸的一個著名經濟論壇上發帖說明,結果還引來一位網友的激烈反駁和譏諷。為此,我在上篇文章中特意提到這件事情,並強烈的質疑大陸經濟學者片面理解引用格氏講話的意圖。結果如何呢?在短短的一周之內,國內的經濟學者風向果然大變,人民幣貶值之事尚未辯論明白,馬上就將思想和主題轉移到了「中國面臨經濟通貨膨脹」的議題上去了。並有報道說:仲共上層非常重視未來的通貨膨脹問題。同樣的經濟學者,一周之前高唱中國經濟一片大好,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一周之後又根據格氏的講話將自己的觀點轉向了中國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人民幣面臨著巨幅貶值。各位讀者可以看一看,這樣的中國經濟學者如何讓我佩服?如何不讓我蔑視?

  有一些讀者認為我的文章是在詆毀中國,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些讀者認為我看問題片面激進。其實,看經濟問題必須要看整個社會,看問題必須要全面,如果單一的看經濟數據,往往會給人以錯覺。我寫文章使用一些激烈的語言完全是為了提高文章的可讀性,以引起各界的重視。任何經濟學者或經濟愛好者的研究都是為了社會,經濟理論也是為了能讓人更好地掌握未來,在經濟學中,準確預測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你是否能解釋日常經濟生活,能否能預測到未來的大致方向,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前使用必要的手段來阻止未來的浪費的損失,這才是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課題。

  其實,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會崩潰很簡單,主要看四個問題:

  1.金融是否穩定。

  2.企業是否有競爭力。

  3.社會是否穩定。

  4.人民對政府是否信任。

  如果我們能從這四個方面進行一些詳細的分析,我們不難準確的判斷出這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無視這四個方面的問題,這個國家必然會逐步走向崩潰。

  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我這篇文章又在語出驚人,故弄玄虛。但,我想請各位讀者在讀過這些分析和數據之後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事實往往隱藏在假象之中。

  胡溫政府上台之後,溫家寶先生在今年三月十八日講: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率是25% ,國有銀行去年的不良資產下降了3% ,不良資產降低到了目前的一萬八千億元,整整降低了四百六十多億元。從表面上看似乎成績非常巨大,而仲共媒體也整天以這個數據來說明中國金融改革的巨大成績。並推斷說,按照這個速度,大約在三年內,也就是按照WTO規定,中國全面開放金融領域之前,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完全可以降低到15% 以內,中國的國有銀行完全有能力抵擋海外銀行的衝擊。

  但是,當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中國數據的時候,我卻又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根據中國四大銀行自己公布的經濟數據看:工商銀行使用了三百八十一億元的利潤填補不良資產,建設銀行使用了三百零一億元,農業銀行使用了八十四億元,目前飽受抨擊的中國銀行則動用了三百八十一億元,占銀行全年利潤的92% 。四大國有銀行在2002年為消除不良資產而投入了高達一千一百二十七億元人民幣,全國百姓人均94元人民幣。各位看到這個數據先不要生氣,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下面,這就是既然四大國有銀行拿出了1127億元來消除壞帳,但溫家寶總理怎麼會說只消除了460億元人民幣的壞帳呢?難道是溫家寶先生說謊了嗎?其實,溫家寶先生並沒有說謊,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消除460億人民幣壞帳的同時,一年內又增加了700多億元人民幣的新壞帳,新增加的壞帳竟然接近於消除的壞帳的兩倍。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可怕嗎?但更可怕的是,2002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一年,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都是中國改革開發的二十年來最好的一年,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最好的一年。在這樣好的環境下,中國的企業和銀行竟然還出現如此大的不良資產,你說這不可怕嗎?

  在兩年前,我寫了一系列文章評論中國加入WTO問題,我指出:中國目前加入WTO的時機並不適合,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加入時機,中國大陸為了解決政治問題而對中國百姓說謊,在政治上不進行改革和準備,在經濟上毫無準備地簽定WTO協議。造成了未來中國經濟崩潰的可能。今日的中國金融界正是這個問題的最具體,最危險的體現。我一直強調:中國經濟上的最大的問題不是企業,也不是生產,而是金融,最根本上的是政治體制。

  按照WTO協議,中國還有三年就要開放金融。在國際金融界平均的存貸差(也就是銀行的毛利潤)只有1. 5% -2% ,而中國大陸的銀行是3. 5% -5. 5% ,是國際通行標準的兩三倍。三年後,根據WTO協議,中國金融開放之後,中國銀行面臨著強烈的競爭,如果大陸銀行全部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存貸業務,那麼企業和個人有誰會放著低息貸款不要而要大陸國有銀行的高息貸款?如果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進行存貸業務,中國大陸國有銀行還能贏利嗎?還如何從利潤中拿出一千億元人民幣來沖洗壞帳?在未來,大陸銀行業所面臨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非常危險的。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銀行遍布全國,有豐富的經驗和信用,也有巨大的人力資源。其實,談這些問題都是在浪費時間,這些觀點都沒有任何可以說服人的根據來支持。我早說過,金融業是世界上投資最小,收益最大的行業,只要你有實力,任何時間進入一個國家都可以很快地取得實效。一家銀行或金融機構有要想進入中國,只要能有租辦公室的錢,在加上一些辦公設備和費用,幾十萬元人民幣就可以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區建立一個儲蓄所或分行。人力資源也只需要拿出高薪和獎勵辦法,就可以將大陸國有銀行中經驗豐富的信貸主任們挖走,年薪百萬人民幣對與海外銀行而言,那簡直是小菜一碟。金融行業外的人士可能並不清楚,在海外金融界,每個企業中的核心人士大約只佔5% ,而這5% 的人決定著這個企業的興衰,其薪金也占這個企業全部薪金的60% 以上。海外金融界進入中國,只要利用高薪和福利制度將中國金融界的這少部分精英挖過來,中國金融界就會馬上出現雪崩現象。大量的客戶就會隨著這批精英轉向海外金融機構,更何況海外的金融界有著更多,更好的經驗和實力。而人民幣業務對海外金融界的開放,更是對中國國有銀行的一大衝擊,諸如,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在全球擁有無數的分行,而大陸四大國有銀行卻不具備這個優勢。國內客戶只要將自己的儲蓄存進開辦人民幣業務的海外金融機構,這些個人就可以使用這些海外銀行的儲蓄卡和信用卡在全球提款和消費。中國的外匯管制也就會名存實亡。當中國居民在海外消費,借貸了海外金融機構的金錢,中國政府總不能不讓海外放款機構向中國百姓討還借款吧?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根據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自己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有銀行的贏利全部來源於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及少部分的優質客戶。儘管國有銀行號稱在大陸擁有十萬個分行,但內地的分行中卻有80% 是虧損的。真正贏利的不足20% 。海外銀行根本就不需要在大陸內地開設分行,只需要在主要城市中開辦一家分行,就完全可以在大陸的金融界引發地震。中國大陸目前的儲蓄額高達八萬億,但海外金融機構只要將一萬億儲蓄吸引走,中國的國有銀行就會全面虧損,所謂的自救就會成為一個空話。難道中國老百姓就真的傻到只認中國銀行有信用,而不認為海外銀行有信用嗎?

  有人曾問我:你說中國經濟會崩潰,什麼時間會崩潰?其實,這個問題只要看中國銀行業就能知道。2005中國金融開放,按照過去的經驗,海外金融機構在一個國家金融開放之後的三年才能真正進入這個國家的金融行業,我們無論從南美的巴西,阿根庭還是亞洲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可以看到這點。在這三年中,有實力的海外金融機構基本都可以站住腳根,沒有實力的也會知難而退。這些有實力的金融機構之所以能站住,就是因為他們在三年的時間裡已經爭取到了大量的優質客戶。以我保守的估計,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機構將爭奪到兩萬億美元的儲蓄存款。而這個推測的根據是由海外獨資及合資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所佔比例而來,一旦海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這些優質客戶就會「重返家園」,回到海外金融機構的懷抱。中國國有銀行的壟斷就會被打破。而中國國有銀行因為優質客戶的流失,國內居民的高額儲蓄就會成為嚴重的負擔,虧損日益嚴重。金融機構失去了流通性就會逐步走向滅亡。這個時候,危機就會累積到了極點,國有銀行因為失去了優質客戶就要降低息差來爭取客戶,降低息差就意味著利潤降低甚至是消失。而到了2008年,中國召開奧運會,各項開支巨大,低效率的奧運投資無法儘快收回,銀行壞帳巨幅增加。這樣的結果就會對中國的國有銀行產生真正的危機。人民的信任就會喪失。縱觀世界各國的經濟危機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在短短的一周之內摧毀整個國家經濟。而目前中國賴以生存的「國家信用」也會蕩然無存。事實上,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無論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領導人都在使用「國家信用」來挽救本國經濟,但最終的結果是「國家信用」全面破產,無一不是遭到了失敗。畢竟,在百姓心中,百姓個人的利益要遠高於國家利益。各位能指望中國百姓象韓國百姓那樣的民族在遭受經濟風暴之後出現個人捐獻金銀財產挽救國家經濟的現象出現嗎?相反,我更相信中國百姓會漏夜排隊去銀行擠兌,提出人民幣去兌換美元或黃金,誰願意讓自己辛苦多年的儲蓄成為廢紙?而這種雪崩現象的出現絕對不是幻想,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事實。這種經濟現象一旦發生,中國社會必然就會出現一種更大的混亂,更可能導致中國的崩潰,而未來的中國能否得到拯救這又是一個難以預料的問題。

  曾有一位讀者給我來信問我:你說的中國國有銀行的隱藏的壞帳很多,你數據的來源於哪裡?難道是中國不向世界公布而只告訴你嗎?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可以看看一筆帳就知道大陸銀行隱藏的壞帳有多麼巨大。按照常規,一個企業發行債券是需要有實際資產來支持的。你有一百元的財產才可以發行一百元的債券。但在大陸就有個奇怪的現象,一個企業只有十元錢,但他卻可以發行一百元的債券,而且是政府保證的債券。

  各位讀者可能記得我曾在以往的文章中提到過中國設立了四家國有資產公司。當時的朱熔基先生高興的宣布:國有銀行的壞帳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將全部轉到四家國有資產公司中。國有銀行將輕裝前進。朱熔基先生只講了一個方面,隱藏的另一面沒有講,這就是,在中國政府財政部的主持和支持下,四大國有資產公司馬上發行了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債券,然後將這些債券又賣給了四大國有銀行,從帳面上看,四大國有銀行減少了不良資產,而且又增加了有利潤可以回收的債券,整個經濟層面轉變很多。但實際情況是如何呢?四大資產公司沒有一分錢,接受的一萬四千億元不良資產連百分之十都沒有收回來。先不說中國政府自己違反法律濫發債券,僅中國國有銀行接受的,根本就無法兌現的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債券就根本是百分之百的壞帳。但這筆壞帳竟然冠冕堂皇的以正常資產出現在各個國有銀行帳面之中。而作為這些債券的支付人——中國財政部更是大言不慚。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國去年的財政收入是創造歷史記錄的,其收入不過是一萬七千億元人民幣。各位算一下就會知道,這一萬四千億元人民幣佔了中國一年財政收入中的多大比例。這就是中國金融界隱藏的壞帳之一,但各位讀者不要心驚,這筆壞帳還不是中國政府最大的,更大的壞帳還在後面。

  更大更驚心的問題就是本人反覆強調的社會保障金問題。我的企業受某基金會的委託,曾和國內及海外的朋友共同做過一個課題,這個課題就是對中國經濟進行數學模型推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經濟在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後,中國經濟和財政將面臨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將會因為任何一個風吹草動而引發中國社會的全面崩潰,以至仲共政府的倒台。而能夠挽救這個局面的只有一個解決手段,這就是在未來的數年間,仲共進行激烈的改革,特別是在金融領域進行革命性的改革,並儘快建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根據模型推算,如果要保障中國社會的基本穩定,就必須要在目前中國的四億城鎮人口中建立最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而這個體系的建立大約需要近十萬億人民幣。如果要涵蓋目前的農村人口,其所需的金額更為可怕。而這筆資金則是關係中國政府生存以至仲共存忘的關鍵。沒有這個社會保障金,中國政府就無法挽救經濟危機,更無法阻擋未來的全面崩潰。各位可以想象,當百姓身無分文,而又有病不能醫的時候,這個社會將會出現什麼狀況?

  不久前,國內一位商業廳長到美國訪問,我問她:「您對美國有什麼印象?」這位廳長對我說:「美國不好,綠化不如澳洲和加拿大,城市建設不如日本東京,韓國漢城,甚至不如上海。穿著不如歐洲,說難聽的一點連北京都不如。文化上不如法國和英國,美國沒有什麼可以學習和驕傲的」

  聽了這位年輕廳長的話,我就約她去看看美國的救濟中心。因為在LA市中心,所以我們就步行前往。在剛走出辦公大樓的時候,就看到了公共汽車在載客。這位廳長看到一位殘疾人坐著電動輪椅乘公共汽車。這輛公共汽車為了讓殘疾人進入,汽車司機反覆移動了兩次汽車,然後啟動公共汽車內隱藏的自動升降踏板,將殘疾人接入公共汽車。這位廳長看著很好奇,問我:「美國公共汽車都這樣先進嗎?」我回答說:「我沒有乘做過美國的公共汽車,如果你願意,我們一同乘坐一次。」於是,我和廳長一同上了公共汽車,只見汽車司機走到殘疾人前,將汽車上標有殘疾人標誌的座椅掀開,露出專門為殘疾人輪椅固定的裝置並幫助參加人繫上安全帶才開動汽車。公共汽車只坐了一個街區,我們就下來了。這位廳長對我說:「我改變看法了,美國公共汽車太讓我受刺激了。如果中國整個社會,連公共汽車都能為弱勢團體設計並考慮的這樣周到,中國才是真正的發達了……」

  事實上,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國家穩定的最基本要點。一旦社會政策出現問題,社會保障機制才會發生作用。這樣就會避免整個社會動亂和損失。才能及時地利用先進的制度和政治體系進行糾偏。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完好的社會保障機制,這個社會就會隨時陷入混亂。畢竟當人走投無路的時候,什麼樣的事情都會發生。當一個人連生存都無法保障的時候,難道他還怕政府的專制嗎?任何法律和制度都是限制生存不受限制的人的,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任何嚴厲的制度和刑罰都不會阻止他求生的慾望,當一個社會充滿了絕望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面臨著崩潰,面臨著巨大的動亂。中國社會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當一個人的生存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在整個社會找不到任何希望,沒有任何機構可以救濟他。而這個問題產生結局會是多麼可怕。

  仲共企圖依賴股票上市圈錢來解決中國國有銀行問題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制度上不解決,海外的投資者就不會上當受騙。仲共知道目前國有銀行的問題與現狀,也知道2005年中國按照WTO協議需要開放金融,更知道中國國有銀行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甚至會倒閉的前景。但仲共心存僥倖,按照目前的打算則是想儘快擺脫困境,減少壞帳,然後讓四大國有銀行成功上市。其實這個想法並不錯,但問題是國有銀行並不爭氣,儘管朱熔基叫喊著上次銀行不良資產的轉移是最後一次免費午餐,但實際上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並沒有按照預計的目標減少。為了上市,為了審查,國有銀行唯一的辦法就是逼迫中央政府再次進行「免費的午餐」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立資產公司,將不良資產轉移走。就象前面所講的那樣,政府負債,但問題是,這種債務遊戲能否玩下去?胡溫政府能否承擔數萬億的新增不良資產。即使是這樣做了,中國國有銀行還能有動力改造嗎?是不是又成為一個永遠的「壞賬製造者」?以本人的觀察來看,中國國有企業按照計劃在2005年上市的可能性是非常的低,以至於接近於零。

  中國的金融界如此,那麼中國的企業和整個經濟層面又是如何呢?人們說中國經濟正在「健康」發展,仲共官員在電視里講:我國一個是投資增長,一個是外貿增長,有了這兩件寶物,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是平穩的,供求也就是平衡的。但這種說法並不合乎邏輯,單有投資增長和外貿增長,並不能保證經濟達到「供求總平衡」。而事實也恰恰相反,數據顯示:中國的「總供給」已經大大超過了「總需求」,出現了非常的不平衡。今年,不僅沒有一種商品供給不足,而且商品種類中86%供過於求,而且國內的「庫存積壓商品總值」已經高達4萬億元之巨!這個數字在1996年約為1. 33萬億元,經過5年,於去年達到3萬億元庫存。而現今僅只1年,就飛速脹大到了4萬億元,它與GDP 的比例約為41%。這是個令人恐怖的比例,但在我國似乎沒有人因此恐怖,大家仍然興高采烈,高唱讚歌或者大扭秧歌。但要知道,在西方國家,這個比率通常不會超過1%!

  再看看商品房,據中國官方資料,1999年的前5個月,我國住宅投資額、商品房竣工面積均比頭年同期增長3成多,而商品房銷出的面積,僅比頭年同期增長13. 65%,也就是說,我國商品房的空置率很高。因1995- 1997年叄年的商品房可供量為44018萬平方米,因此計算出當時的商品房空置率為16%,當時有專家說,這種比率是一個「危險期」。但中國人對什麼 「危險」歷來是滿不在乎的。果然,3年過去了,大家相安無事,時至2002年7月底,據報道,全國商品房的空置面積仍在大增,已經高達1. 2億平方米,比起3年前增加了3000多萬平方米,全國商品房空置率居然已高跳為26%,這個數據是美國的4倍、是香港的8倍、是國際警戒線的2. 5倍。但直到今天,仍然是全國遍地大興土木,拚命地蓋著華貴大廈,商品房價格也居高不下,有誰真的拿「危險期」當回事了嗎?另給大家算一筆帳,以中國大陸每平方米商品房售價兩千元人民幣計算,僅僅將去年累計的12億平方米的空置房屋出售出去,就需要兩萬四千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對於大陸的居民儲蓄總額不算什麼,但和另一個數據相比就顯的非常可怕了。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中國大陸2002年全國工資總額是多少嗎?一萬兩千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要想將空置的商品房全部賣出去,中國靠薪金生活的百姓也要不吃不喝兩年才可以消化。更不要提今年新開工的房地產項目。

  這樣嚴重的「供需失衡」,縱使金融業沒有腐敗的問題,僅只由於我國消費品及商品房的高度積壓,國家的金融都會自然而然地發難以避免的高「呆賬」率。因為商品積壓么,因此全社會資金就必然陷入周轉不靈。

  可見,中國經濟的「庫存承受力」和「呆賬承受力」,的確是異乎尋常!在這一點上,中國人真是了不起。如果說它「偉大,光榮,正確」絕對是名副其實。若是西方國家,41%的庫存率,26%的商品房空置率,25%的銀行壞賬率,它們早就完蛋了。而十多年來,仲共政府治理的中國創造的這「繁榮昌盛」,不斷地創新世界經濟史記錄,也是令人驚嘆不已。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樓主|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1-28 08:30 | 只看該作者

  2001年,我曾寫一篇文章指出,中國經濟不是產業失調,而是社會結構失調。中國經濟問題不是因為內需不足無法促進經濟發展,而是整個社會沒有內需。如果我們能看一看中國最基本的數字,我們就可以明白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全國工資總額,是中國最清白的「合法收入」,1999年的全國「工資總額」僅有0. 987545萬億元;2000年也只有1. 065919萬億元!2002年,全年工資總額也就在1. 2萬億元左右,而2001年國家財政給全國4500萬政府公務員漲工資,也就是拿出了700多億元。即使是這700多億元都流進了消費品領域,各位看看,能否消化掉過去存在的3- 4萬億元庫存?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稱,2002年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元,同比增長7. 5%,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 9%。這個數據這是非個令人感到困惑的數據,如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說,1年起碼可以達到人均7008元,那麼3. 6- 3. 8億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收入總計就將為2. 5- 2. 7萬億元。實際上,全國的工資總額只有1. 2萬億元。其間相差一倍。換句話說,城鎮居民的灰色收入高達1. 5萬億元人民幣。而關於中國農民的收入就更加令人費解,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說2002年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94元,比頭年增長1%,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 3%。照此計算,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全年就將近2400元,中國農村約有10億多人口,那麼全體農民的全年收入將超過2. 4萬億元,佔了GDP 的1/ 4。這可能嗎?反過頭來讓我們再從宏觀上看看「居民儲蓄」。直到1999年時,除了1995年以外,從來沒有「居民儲蓄增加額」超過了「工資總額」的時候。但即使這樣,也顯得事情有些不對頭,因為「儲蓄增加額」相當高,幾乎可以約等於「工資總額」的80- 90%。1995年,「居民儲蓄增加額」居然比該年的「工資總額」還多出44億元。這已經是很奇特了,但更奇特的事情還在後面。中國從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僅只3個季度,居民儲蓄就提高了1萬億元,從7萬億元達到8萬億元。這就是說,若是4個季度的時間,居民儲蓄將達到1. 25萬億元的增長。而後來的事實,就更為離奇。根據仲共官方興奮宣布的消息,中國大陸居民儲蓄總額至9月末已經高達8. 45萬億元!這就是說,從去年9月末的7萬億元到今年9月末,1年之間,居民儲蓄總額居然狂漲了1. 45萬億元!即將超出「工資總額」高達3000億元了!這說明了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大量「來源不明」的錢擁入了「居民儲蓄」,難道百姓們拿到工資后都不吃不喝將工資收入放家家中「孵化新錢」嗎?其說明了什麼?這筆高達1. 5萬億元的人民幣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這筆錢的來源很簡單,這就是執政掌權者的「腐敗收入」。

  按照仲共官方公布的數據,中國平均工資月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2001年是中國城市家庭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的1年。據官方宣布,中國的城市居民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為6860元,按可比價格比2000年增長了8. 5%,若城市家庭平均3. 58口人,那麼每月可支配收入是6860元÷12=571. 67元,如果按照每月人均竟只有區區159. 68元!各位可以試想,每月每人159. 68元人民幣,即使是你在中國落後地區生活,你會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你還能有多少錢去儲蓄?從這點上也證明了海外一種判斷:大陸貧富分化已經遠遠超出了想象,10% 的富裕階層佔據了全中國90% 的財富。而這些「腐敗收入」者是不會將收入轉化為投資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投資收益會高於「權利腐敗」。而大陸政府想依靠這些人的消費來促進全國整體經濟「內需」,這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百分之九十的勞動者沒有消費能力,耳聽為虛是為了溫飽而煎熬,這經濟能有內需嗎?相反,腐敗得到的金錢,更需要洗錢,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最近大陸破獲的洗錢集團為什麼能在一年內洗出兩千億美元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個腐敗者最需要的都是將自己的不義之財轉移出去,而不是在當地投資。數年來,仲共並非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利益集團在其中,所以沒有任何人去追查。數年前,我批判朱熔基先生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就是這個原因。積極擴張額定財政政策並不是擴大百姓的私人經濟,也不是改善百姓的生活,更不能促進消費,而是利用國家的名義去做低效,甚至是毫無回報的事情。而仲共的經濟學者及相當部分的經濟決策者為了政權的穩定,盲目不顧一切地高什麼大型工程,妄圖一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其結果是又造成了權利機構和掌握權利的人的更加腐敗的途徑。大量的國家財富以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為名,被全中國1% 的權利控制者轉移吞噬。根據中國官方的說法,對外出口和海外投資是支持中國發展的主要支柱,在這裡,我想試問一下仲共官員,累計起來數以萬億計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的最終效果在哪裡?這麼多錢在這幾年來為什麼沒有能促進內需?為什麼中國經濟增長還需要依賴海外投資和對外出口?各位仲共官員和經濟學者能給中國百姓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在短短時間裡,中國經濟界和政府官員翻來覆去。開始是朱熔基先生對外喊話「人民幣面臨著升值壓力,中國政府是個負責任的大國」,現在又有官員叫喊著「大陸經濟過熱,面臨著通貨膨脹」。各位反覆之快讓人難以置信,政府官方經濟數據相互矛盾,互煽耳光,讓我等海外無業遊民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我自知我不懂經濟學理論,只是個經濟學愛好者,但我知道凱恩思理論是有條件的,通貨膨脹發生的基礎是地區性的封閉,而在國際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最容易發生的經濟通縮,中國經濟問題更不是什麼通貨膨脹。難道中國經濟真的發展到了高度發達的地步了嗎?事實上,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經濟通縮將成為今後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問題。各位讀者看過上面的數據,很清楚地就可以分析出來,中國的問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體制和政治問題。內需不是刺激出來的,而是需要培養出來。讓中國90% 的百姓每天為生存發愁,他們怎麼去投資?他們怎麼去消費?難道他們不考慮自己老年的退休問題嗎?難道他們不考慮自己的醫療費用問題嗎?一個沒有良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不會是一個穩定的國家,也永遠不會有發達的「內需」,更何況中國是個兩極分化創造世界記錄的超級大國。

  談過了中國的經濟現狀,讓我們來看看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會是如何?看看它為什麼會崩潰?什麼時候會出現崩潰的臨界點?

  首先我們看看重點中的重點——金融業。

  2005年,中國開放金融業,海外金融機構大舉進入中國。無論是仲共還是國民,海內外一片歡騰。但唯一不高興的是四大國有銀行,這四大國有銀行在2003- 2005的兩年多時間裡,沒有能按照計劃消除壞帳,不良貸款仍保持在一萬億左右。所以,上市圈錢的計劃遭遇困難。仲共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放棄四大國有銀行,而是再行成立資產處理公司,將四大國有銀行不良壞帳剝離。但由於原資產公司壞帳處理不力,仲共政府財政部極有可能不再願意承擔責任而引發爭論與分歧。即使是仲共政府同意由財政部承擔責任,這樣一來,仲共政府就必需承擔近三萬億元人民幣的壞帳,也就意味著要發行近三萬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債券,每位中國公民需要購買2, 300元。

  隨著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大量的合資企業和優質國有企業將轉向海外金融機構。海外金融機構憑藉服務,資金及技術手段與中國國有金融機構競爭。中國國有銀行的存貸差將由現在的3. 5% -5. 5% 降低為2% 。整個國有銀行將由贏利轉為虧損,2% 的技術精英因為各種原因將跳槽到海外金融機構,國有銀行客戶大量流失。中國國有銀行因為上市計劃遭延遲,本身問題無法得到有效改善,競爭力日益下降,銀行的流動性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走向惡性循環。

  到了2008年,海外金融機構站穩腳跟,國內居民及企業大量儲蓄轉移到海外金融機構,特別是海外金融機構的全球服務更將吸引中國大陸的富裕階層儲蓄。海外金融機構吸引儲蓄將佔到全國總儲蓄額的1/3以上。中國國有銀行出現贏利及流動兩大困難。中國國有銀行因為北京奧運會建設貸款回收困難,有將造成一萬億元人民幣的新壞帳,最終將因某種風吹草動的小事而引發居民擠兌,銀行因無錢支付而引發更大的恐慌,造成政府出面干預,大量印刷發行鈔票,從而引發人民幣大幅貶值。

  其二再看仲共財政危機

  根據目前狀況,大陸財政收入一萬七千億元人民幣,以每年收入增長百分之百十計算,截止到2008年,仲共政府財政收入不過三萬億元人民幣,即使是以百分之十五計算,也不過是四萬億元人民幣。但大陸國債將達到四萬六千億-六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隱藏的壞帳,保守估計,中國的國債總額也將高達九萬億以上,僅國債就將是政府財政收入的兩倍。而與此同時,社會保障金缺口將達到十五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即使是中國經濟仍舊按照官方預期的那樣,以百分之七的增長率持續增長,相應的GDP總值也不過是十八萬億元人民幣,那時的仲共政府財政將達到難以承受,甚至是難以維持的恐怖的狀態。

  而在2008年,仲共為了舉辦奧運會,大量的非生產性投資又將投入,其中相當一部分將會由政府財政支付,此數目保守估計也將在三千億左右。奧運會後大陸政府又面臨著大量新建奧運會基礎設施的資本回收問題。長期下去,這筆收益十分有限,甚至可能是虧損的資本都將成為大陸政府的新的壞帳。仲共政府的財政均衡將走到一個非常可怕的臨界點。

  而在未來的幾年裡,仲共政府,為了維持海外投資和出口加工這兩個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持點,不得不使用美元「體外循環」的方式,但同樣,仲共政府面對著巨額外匯儲備,又不得不增發貨幣以維持平衡。事實上,這種危險的局面在今天的中國已經開始出現,根據不久前仲共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M1和M2已經面臨問題。2003年上半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餘額為20. 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 8% ,高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和物價增長幅度之和十個百分點,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到了2005年,中國按照WTO協議開放金融,海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在中國境內的任何人民幣貶值跡象又都會引發資本外逃會擠兌現象。外資金融機構的全球性服務將使中國大陸的外匯管制形同虛設,沿海富裕階層儲蓄將通過海外金融機構的各種「創新」服務流向海外。這時候的中國政府就必須要面臨著嚴峻的經濟與財政上的考驗。而為了挽救國有銀行及民眾擠兌,最終的結果是寄希望於「國家信用」而濫發貨幣,造成人民幣大貶值。而「國家信用」是否能維持仲共政府則是個相當微妙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看,世界各國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都曾使用「國家信用」這最後一招,但至今仍沒有成功的先例,均是以失敗而告終。仲共政府能否以此挽救中國崩潰,各位均可拭目以待。

  其三,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社會將如何?

  仲共政府一直企圖以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來促進「內需」發展,但經歷了十年的促進,即使是在國際社會經濟景氣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內需」仍然是一蹶不振。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大陸的財富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二。社會保障機制沒有建立,百姓沒有風險保障,只能依靠儲蓄進行最低級的自我保障。三。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秩序沒有得以維持和建立。四。盲目的以GDP為指標,好高務遠,浮誇成風,政府投資浪費,沒有監督。

  2008年,仲共政府開放金融,同時對海外製造業和商業也全面開放。海外金融機構的進入將會對中國的金融資本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再分配,各個金融機構將會讓資源配備轉移到各自的投資中國的海外關係企業,中國國有企業中的優質企業也將會因為海外發展及各種資金問題轉向海外銀行。而這種戰略上的金融資本轉移就勢必引起中國經濟發展上的重大變化。中小型國有企業就日益依賴日趨末落的國有銀行,同時,國有銀行因為自身利益也會對這些效益不佳的國有企業提高門檻,而這些企業就會面臨著資金不濟,人員流失,競爭無力的局面。中小私人企業雖然在資金上會因為國有企業放棄壟斷而得到緩衝,但又面臨著海外大型跨國公司的嚴重擠壓。發展起來步伐艱難,中國國有及私營企業都將逐步走向世界加工車間。而這個世界加工廠的結局就是中國全面淪落成為世界勞工,成為全球經濟鏈上的最初級一環,日益陷入深淵,成為獲利最少的一個世界經濟環節,勞工問題和環保問題將日益突出,民眾矛盾加深,政府為維持統治及「穩定」,勢必將加大鎮壓力度。而這種相互促進,相互擠壓的結果將會在經濟危機走向臨界點的時刻而爆發,從而引發整個社會走向崩潰,仲共任何經濟失誤都將引發仲共與民眾的激烈衝突,從而導致政治上的垮台。而此時的現象又會與當年國民政府在大陸濫發「金元劵」造成中國社會全面混亂並導致失去民心的結果相當的近似。

  其實,促成中國社會及經濟崩潰的原因很多,今日大量的民眾失業,及未來在2005年之後海外企業大舉進入中國所造成的中國中產階級難產及絕對數量上的劣勢都將會給中國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不可否定的是,仲共政府如果不面對現實,及時改變執政政策,全面,快速進行改革,中國走向崩潰絕不是危言聳聽。當你們看到上面關於中國的經濟數據和現實時,難道你們不認為中國是在走向崩潰嗎?當今世界上還有幾個這樣的國家?

  中國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情。民眾的積怨已經如同欲噴的火山。目前,仲共賴以維持統治的理由只剩下兩個,這就是——穩定和經濟發展。各位讀者可以看到的是是仲共的穩定是依靠獨裁和強權來維持,而經濟發展則其不惜犧牲中國百姓未來利益及資源來維持的。中國未來的經濟與社會所面臨的不僅僅是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資源上的危機和信仰上的危機。一旦中國經濟與社會崩潰,中國是否能走向民主自由尚是未知。在今天的社會,暴力已經離我們遠去,但經濟的力量缺是越來越大。早在八十年代初,有人就這樣預言仲共的改革開放:如果將中國比喻為一頭猛獅,在鄧小平之前的仲共是騎在一頭沉睡的獅子背上,改革開放之後的仲共已經成為了一個只能僅僅抓住獅子尾巴的駕馭者,中國這頭沉睡的獅子將在經濟的帶領下橫衝直撞,早晚會將仲共甩到海角天涯,但仲共之後的中國就會是我們希望的自由民主中國嗎?。

  各位讀者,我相信讀這篇文章的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看到中國全面崩潰的一天,我們不希望悲劇總是在中國大地上重演。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感到悲哀,我知道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中國,這使我感到更加的悲哀。我想問各位,你們誰能阻止中國走向崩潰,讓惡夢遠離中國百姓。

  仲共的官員們,國內的經濟學者們,我真心地希望你們能認真地看看自己的國家,用自己的良心為中國的百姓考慮一下未來,為了少數人的利益,你們選擇了不同的「路徑」,你們已經浪費了一代人的時間,我不知道當你們面臨崩潰的中國,你們會如何選擇,但時間真的不多了。中國已經遭受了太多的災難,難道你們真的失去了人的良知了嗎?。

  悲哀的中國百姓,你們的希望在哪裡?是什麼讓中國走向崩潰?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918

帖子

28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6
3
鉤藤 發表於 2008-11-28 11:11 | 只看該作者
腦殘凥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3234

帖子

133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0
4
F.Z. 發表於 2008-11-28 12:00 | 只看該作者
居士言之有理,但最可怕的是民憤!水能載舟亦能沉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laodai 發表於 2008-11-28 12:34 | 只看該作者
說「崩潰」說了快60年了,他不會是最後一個。

沒腦袋的蒼蠅!在妄想和狂燥中亂撞。

還有那個「郎大嘴」,成了經濟界的「宋祖德」,大忽悠!

一直懷疑有些網友具備了「自閉症」的特徵:井底觀天,蝸網一隅。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73

帖子

18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4
6
彈花機 發表於 2008-11-28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
7
JacksonWan 發表於 2008-11-28 13:47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文章我一看標題就不看了,其實,如果將幾年來此類聳人聽聞,自找嘴巴抽的狗屁文章都列出來,完全可辦個滑稽戲大展覽.
其實,本來對輪子還有民運之類持中立立場,只是毒運輪寫的東西讓人實在太噁心,特別是我一看那個大紀元報紙就想吐,本來好好辦下有點譜的報多好,結果全是胡說八道不著邊純罵人的垃圾文章,太讓人反感,現在反倒讓我對毒暈輪極反感.大家都是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對中國的進步與問題認識得再清不過了,這種文章給大家看不是對牛彈琴嘛.我倒是建議毒運輪只辦一下英文版就夠了,反正老外不了解中國的多了,去蠱惑忽悠一下老外肯定有效,而且還能拿更多賞錢,如果寫中文文章,越寫越讓人煩,真得太失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主題

780

帖子

2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8
8
damao(501) 發表於 2008-11-28 15:10 | 只看該作者
不是全無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177

帖子

12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3
9
zgynkmsgh 發表於 2008-11-28 15:10 | 只看該作者
誰打了誰的嘴巴?!!!!!
臉比城牆都還厚。
還有更厚的,正在練自打嘴巴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24

帖子

2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5
10
睡不好 發表於 2008-11-28 18:54 | 只看該作者
人家好歹也念過不少書,說的一點沒有道理吧,也不是,說的很有道理,恐怕也未必,以前學的一點點的馬克思的東西看,LZ的分析有點形而上學,沒看到世界的變化是動態的,中國的變化也是動態的,這就顯得激情多一點,理智少了一點。另外,中國人有個毛病,就是認牌子,要是LZ有個什麼研究會的理事之類的牌子的話,也許會效果更好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11
DaHL 發表於 2008-11-28 20:4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大學教育有問題,教育出這麼多腦殘了還不知道吃藥的!

中國教育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像美國一樣每間教室都要掛國旗。
教育出的孩子要有自信的信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12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28 2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64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13
domyself 發表於 2008-11-28 21:23 | 只看該作者
好象預言沒有印證吧。再拿岀來幹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925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14
diablozhao 發表於 2008-11-28 21:39 | 只看該作者
放屁....也要挑時段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70

帖子

2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8
15
閑聊 發表於 2008-11-29 00:40 | 只看該作者
SB!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65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67
16
south58 發表於 2008-11-29 07: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cksonWan 於 2008-11-28 13:47 發表 [2004年草庵居士的預言:2008奧運會,中國全面崩潰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種文章我一看標題就不看了,其實,如果將幾年來此類聳人聽聞,自找嘴巴抽的狗屁文章都列出來,完全可辦個滑稽戲大展覽.
其實,本來對輪子還有民運之類持中立立場,只是毒運輪寫的東西讓人實在太噁心,特別是我一看那個大 ...


同感。
seeing is believ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654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17
NOVAYORK 發表於 2008-11-29 07:32 | 只看該作者
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2008-10-28 10:00:02

  據6.5萬戶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
  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346元,同比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3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18
bird19999 發表於 2008-11-29 07:54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毫無根據的屁文,一看標題就是獨運輪的臆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22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19
gaozhiyong 發表於 2008-11-29 10:0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連神經病也會寫大篇文章了,就跟那行為藝術一樣,居然也有捧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1380

帖子

867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7
20
nnyycc 發表於 2008-11-29 11:07 | 只看該作者
吾的娘啊!這臭長文還真有人看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