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巴馬台海政策五大猜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11-21 2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sina.com/tw/phoenixt ... 20/17403440230.html
http://news.sina.com 2008年11月20日 17:40 鳳凰衛視

  





  台海網11月2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11月4日,奧巴馬在大選中擊敗對手麥凱恩,當選為美國第44任總統。奧巴馬不僅是美國歷史上第1位黑人總統,也是30年來第3位問鼎白宮的民主黨人。現在距離新總統就職還有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進入政權交接期的美國仍然是世界的聚焦點。而中國最為關心的,莫過於「改朝換代」之後,美國新總統的對華政策,特別是台海政策會有怎樣的變化。

  11月8日晚,胡錦濤主席在與奧巴馬通電話時特別強調,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美兩國應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關切,妥善處理兩國間的敏感問題,特別是台灣問題,把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推上更高水平。這段話凸顯了美國的台海政策在中美關係走向中的重要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奧巴馬執政團隊人選正陸續通過媒體得到曝光,新政府未來各項政策基調也在逐漸從模糊走向清晰。本報特別邀請在美國台海政策研究領域洞見卓著的專家學者,對奧巴馬就任後台海政策走向的多個問題進行系列解讀,以期為讀者勾勒出美國新政府台海政策的立體輪廓。今天是系列報導的第一篇,請到的是廈大台灣研究院院長助理李鵬副教授,他曾應美國國務院交流項目邀請,赴美進行學術訪問。李鵬將從具體的政策操作層面為讀者破解奧巴馬台海政策中廣受關注的幾大猜想。

  「鐘擺效應」會不會重現?

  所謂「鐘擺效應」是指過去很多任美國總統當選之後都放棄或者調整了競選時的對華政策主張,從選舉色彩濃厚的口號向務實的對華政策主軸回擺。對此,奧巴馬競選時的亞洲政策顧問蘭普敦曾在10月專門撰文指出,這種實用主義轉向是因為總統候選人不等於總統,候選人就職後就會發現,他們前任在掌控中美關係時的平衡感比他們自己的選舉口號要明智許多,柯林頓、布希均是如此。

  但這一點在奧巴馬身上,情況可能有點特殊。李鵬說,在金融風暴衝擊下,奧巴馬就任之後,首要任務是救市,恐怕也沒有時間慢慢磨合中美關係。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奧巴馬任內對華政策只會微調,不會有大波折。對此,李鵬認為,台海政策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對美國人來說並沒有中國人想像的那樣重要。雖然很多美國總統上任之初在台海政策上都有點磕磕絆絆,這是因為他們不熟悉台灣問題,但這種磨合一般很快就會平穩過去,相信奧巴馬也不會例外。

  如何處置布希台海政策「遺產」?

  布希兩屆任期內的台海政策被媒體評為 「一波三折」,具體說就是從就職之初「不惜代價協防颱灣」的強硬表態,到2005年「時間會解決台灣問題」的罕見柔調,再到第二個任期內一方面對「台獨」施壓、鼓勵兩岸對話,另一方面又在卸任前夕批准對台軍售。奧巴馬本人認為現在的兩岸關係是 「90年代以來的最好」。目前看來,奧巴馬任內對兩岸接近的支持程度可能超過布希,他的競選顧問邁艾文甚至表示,「如果兩岸的問題能和平解決,我們將大力支持。」

  李鵬認為,時代在不斷變化,美國總統與台灣地區領導人都換了。要說布希在台灣問題上的 「政策遺產」,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理性對待中美關係、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驗與認識。至於奧巴馬對中美關係的定位是沿襲前任布希的 「共同經營者、利害關係人」,還是重回柯林頓的 「建設性的合作夥伴關係」,李鵬認為,新總統可能更傾向於有一個自己的提法,但不管名字是什麼,中美關係平穩發展、合作的實質是不會改變的。

  強勢總統實則「軟耳根」?

  與布希後期 「跛鴨總統」處境大相徑庭的是,奧巴馬入主白宮的同時,他所屬的民主黨在美國國會也占據多數席位,這預示著奧巴馬在推行各項政策時來自在野黨的阻力將大為減少。從這個角度說,奧巴馬無疑將是一位強勢總統。但與此同時,他缺乏外交經驗的現實也會讓他在對華決策中必須依賴幕僚的意見,成為「軟耳根」總統。

  李鵬告訴記者,由於目前奧巴馬的內閣人事安排都只是傳言,所以他的對華決策團隊還不好說。不過從競選階段看,雖然台海政策不是奧巴馬的主打議題,但他的團隊中卻有一個由前政府官員以及民間智庫人士組成的強大中國事務班底,其中包括國際戰略專家布熱津斯基、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傑弗里‧貝德、曾任美國防部長辦公室亞太事務特別助理的米德偉等人。另外,美國媒體最近熱炒奧巴馬執政團隊將出現人數眾多的 「柯林頓派」,這些前政府官員經驗豐富,如能真正為奧巴馬所吸收接納,他們可能成為實際上奧巴馬對華政策的擬定者,包括涉及台灣的部分。

  與台灣如何互動?

  李鵬說,雖然奧巴馬對兩岸接近表示樂觀其成,但這不會改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奉行數十年的「雙軌政策」,奧巴馬在競選時明確表態,在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同時也會遵循「與台灣關係法」。而美國一直將「與台灣關係法」視為其有義務「協防颱灣」的法律依據,這一點直接與對台軍售相關。國民黨對美國進行政治公關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不管美國國務院、國會的人事如何變遷,其實真正在從事政策操作的職業文官都是相同的。而民進黨與美國打交道不過八年而已,並且在這八年中陳水扁屢次違反「四不一沒有」承諾,不僅兩岸關係動蕩緊張,美國也視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可謂是雙方溝通失敗的反面教材。但是目前美國與馬英九的溝通渠道是很通暢的,國民黨對此非常有經驗。

  金融風暴有沒有蝴蝶效應?

  李鵬在接受訪問時多次提到,金融風暴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最大背景,而他就任後的各項政策無疑都將為重振美國經濟這個中心環節服務,這是奧巴馬的前任們多數不曾面臨的境況。另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G20峰會時提出,面對金融危機,各國應「通力合作,共度時艱」。而華爾街分析人士則在奧巴馬當選後指出,奧巴馬很可能會請中國幫忙救市,維持以美元為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奧巴馬面臨著新挑戰,要維系強國地位、重振經濟,首先要學會和美國深度利益重合的中國打交道。

  李鵬認為,兩岸關係持續回暖,中美關係熱點目前集中在經濟領域,台灣問題就變得沒有那麼顯眼了。布希卸任前剛批准了一批對台軍售,奧巴馬上任之後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對台軍售這個刺激中美關係的因素。中美共同應對金融風暴應該就事論事,市井傳言中國會以此作為利益交換換取美國在台灣問題立場上的放鬆,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也不符合大陸一貫的兩岸關係立場。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雖然對中美都是好事,但好事者將其與中美經濟關係掛鉤,實為無稽之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22 0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9: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