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兩韓統一 美國已不在意

[複製鏈接]

96

主題

393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王笑拳 發表於 2008-11-20 0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岸兩韓統一 美國已不在意

文章笑權

前篇我已經寫了《三度放棄台灣,美國如意算盤》,談到美國從四十年代末民主黨總統杜魯門總統起,已經認識到台灣的地理位置,對於抗擊蘇聯,並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因此決定放棄對台灣的保護。假如沒有韓戰,美國絕對不會派第七艦隊直插台海。

1945年4月二戰尚末結束,美國民主黨總統羅斯福病逝,由杜魯門副手繼任,8月悍然以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其後更推行「杜魯門主義」,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直接經援希臘土耳其,果斷鎮壓了當時歐洲興起的革命運動,阻止了蘇共在歐洲的勢力擴展。

可見二戰後,美國戰略重點已經移向歐洲,旨在制止蘇聯擴張,對於內戰混亂的中國並不是很感興趣,司徒雷登告別了中國,意味著美國已經放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權,任其流亡台灣。如果不是金日成在中蘇支持下發動統一朝鮮的「韓戰」,兩岸早已統一。

隨之七十年代初美國與中共攜手建交,再次無情拋棄中華民國,理由很簡單,從美國反蘇反共冷戰的戰略大計考量,台灣的作用畢竟有限。

到了阿扁上台,台灣腐敗的政權也讓美國漸感厭倦,正如當年遺棄老蔣一樣,美國從對台灣總統過境的冷遇,到對馬英九軍售方案的推延和減縮,都說明對台灣的最後放棄,已經勢在必行。

台灣之所以三次被西方拋棄,主要當然是與美國的切身利益攸關。隨著美國航母的全面核動力化,隨著太空武器「航公母艦」的即將面世,隨著日本印度南韓,甚至菲律賓蒙古越南對中國的「圍堵」,東西方力量完全失衡,台灣的「戰略地位」,當然可以說是已經消失殆盡。

此外,對待兩個朝鮮的統一,美國也並不在意,不但在多年前就做好從韓國撤軍的時間表,並且已經逐步減少兵力部署。有人曾擔心,美國撤離東亞,兩韓與兩岸的和平統一,如果再加上日本的「反水」,會否形成新世紀的「大東亞共榮圈」呢。

這個問題美國不會擔心,倒是胡主席有點神志不清。小胡今年初數度拜會日本首相天皇,企圖重建「大東亞共榮」,以反擊美國,抗擊日趨潮流的「西風東漸」。為此,不要說「脫亞入歐」已經一個半世紀的日本不可能再「離西返亞」,受美國保護了五十多年的韓國,和共產主義的北朝鮮的統一也將是遙遙無期。

兩岸即便將來統一,屆時也不是中共就可以當家作主的。再說到時候,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利益衝突也可能加劇,「大東亞共榮」形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之,日中韓形成的「三角鼎立」,將互相制約,對於世界局勢的平穩,倒是有利因素。

總之,兩岸統一,兩韓也同一,美國都不在意。因為,西風東漸,其勢已不可逆轉。
喜愛音樂拳術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1-20 07: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王笑拳 於 20/11/2008 09:17 發表 [兩岸兩韓統一 美國已不在意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個問題美國不會擔心,倒是胡主席有點神志不清。小胡今年初數度拜會日本首相天皇,企圖重建「大東亞共榮」,以反擊美國,抗擊日趨潮流的「西風東漸」。


日本強大了,日本就對建立地區同盟最熱衷,中國朝鮮就害怕。
同樣的,中國強大了,中國就對建立地區同盟開始熱衷,日本朝鮮就開始害怕。
共榮是日本起的名字,臭了,中國換一個名字即可,比如叫「東亞和諧合作組織」,建成東和組,如何?
不過中國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像當年日本那樣動粗,動粗成功不了。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

主題

393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3
 樓主| 王笑拳 發表於 2008-11-20 13:41 | 只看該作者

動粗是傳統,100年前就刀槍不入

現在與時俱進,嫦娥奔月太空漫步,不要說日韓,歐美都害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