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念 75 年前的今晚

[複製鏈接]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75年前的今晚,十多個德國城市的市中心點起了燒書的火光。據說,這次燒書不是納粹號召發起的,而是大學的學生會自發的。

發一篇早就翻譯好的文章,紀念一下這個日子。



基督教從古至今的焚書歷史 [1]

哥廷根退休牧師哈特維希•霍恩斯拜恩

2003年5月10日在哥廷根大學神學系早期基督教研究專業為紀念納粹焚書事件70周年所作

70年前的今天,多個大學城烈火衝天,成千上萬的書籍被公開燒毀,僅在柏林的歌劇院廣場[2] 就有兩萬冊書被燒。被燒的書籍,按照納粹當權者的語言規定,是「不道德而破壞性的」。從4月中開始,各大學的學生從圖書館和書店搜集德國精神界最著名的150名詩人、新聞出版工作者和科學家的作品,然後在5月10這個德國大學的恥辱日加以焚燒。從燒書時高喊的所謂的「烈火的口號」就可以看出,納粹最仇恨的是哪些人:馬克思和考茨基、海因里希•曼和埃里希•凱斯特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台奧多•沃爾夫和格奧爾戈•伯恩哈特、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阿爾弗雷德•凱爾、庫特•圖霍爾斯基和卡爾•馮•奧希耶茨基。

在哥廷根,對精神的野蠻行徑發生在阿爾巴尼廣場,今天,一堵牆上的一塊紀念板在提醒行人的回憶 [3]。燒書之前,學校大禮堂舉行集會,大學校長、德語語言文學家弗里德里希•諾伊曼在集會上強調,「在反對非德意志精神的鬥爭中,僅僅一次象徵性的活動遠遠不夠」。隨後,大約500名褐衫大學生(當時大學學生總數為4300)舉著火炬列隊進發到聚集了數以千計的圍觀者的焚書地點。在哥廷根被燒的有52位作家的全部著作以及另外38作者的56部著作,其中包括7個星期之前作為帝國議會會員為希特勒的授權法投了贊同票的台奧多•霍伊斯的著作 [4]。反對這一行動的抗議或者憤怒,在哥廷根聞所未聞。這並不奇怪,因為,希特勒在哥廷根的擁護者遠遠多於帝國的平均水平。在最後一次多多少少自由的選舉中,就是1933年3月12日的地方選舉中,希特勒政策獲得68%的選票(國社黨57.5%,德意志民族人民黨 10.5%) [5]。至於當時的學生情況,在由納粹學生會主宰並組織焚書活動的哥廷根大學生中,神學系學生佔8.7%,而在納粹學生會中,神學系學生佔27.9% [6]。這就是說,在哥廷根,神學系學生在焚書活動中起了很大作用,這從基督教的歷史來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33年的焚書事件是「基督教的西方」漫長的焚書歷史中的一環,這一歷史從基督教成為國教后皇帝Theodosius大帝在380年簽發諭旨開始,同時,這也是國家組織的宗教性反「異教」行動的開始 —— 這是一場毀滅以往的一切文化與學術的戰爭。比如391年,教父Theophilos下令攻擊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圖書館,就是亞歷山大的Serapeum,估計當時有幾十萬卷書被燒。燒書的理由是聖經使徒行傳第19章第18-19節:「那已經信的,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術的,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這任教父的繼任者,今天被作為教會之師和聖者備受尊敬的亞歷山大的Cyrill,發現,為了保證統治權,僅僅燒掉書而讓讀過這些書並傳播其中的知識的人活下來,是遠遠不夠的。他的這一發現的受害者就是亞歷山大的女哲學家Hypatia。她擁有令「基督教暴民」(霍伊西語)[7] 殺性大發的一切特徵:她長得漂亮,是位學者,寬容而虔誠,她是一個女人,同時是異教徒。415年,與黨衛軍一樣殘忍的500人的主教衛隊 [8] 把她劫持到一個教堂,脫光了衣服,用碎片割削,然後公開燒死。關於Cyrill的燒殺行為,RGG [9] 輕描淡寫地寫道:「C.到任后最初幾年致力於埃及的教會事務。」 [10]

這兩位教父的焚書運動影響深遠,隨後的幾個世紀里,自由藝術和學術的精神被驅逐出了「基督教的西方」,代之而來的是愚鈍的神學爭吵,我只舉許多「驚天動地」的大問題中的一個為例:天使樂隊以什麼樣的秩序安排。只是通過信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如Averrhoes, 1126年生於Cordoba)和猶太教的拉比(比如Maimonides, 1135年同樣出生於Cordoba),基督教世界才從8-9世紀開始獲得了文化與學術的新動力。西班牙是當時新知識的彙集地,收藏有醫學、數學、天文學經典和長期遺失的古代哲學家著作的圖書館重新出現。基督教世界的世俗統治者和神學家面臨挑戰,通過"Reconquista",他們不僅要重新佔領西班牙,更要把文化與學術的自由精神重新趕出歐洲,所以,在重新佔領西班牙的過程中,他們按照老模式放火焚燒圖書館,很快也開始燒抵抗強制基督教化的人。

海因里希•海涅的悲劇《阿爾曼索》(1823年首演於布倫瑞克)所反映的是 Reconquista 後期基督教軍隊於1492年佔領了格拉納達后的情況。劇中的第一幕,穆斯林阿爾曼索和哈桑在一個映照著落日的光輝的窗口抱怨自己的處境:

阿爾曼索:我們聽說,可怕的可西門內斯,在格拉納達的廣場上,公開把可蘭經扔進火堆——可怕,我嘴裡的舌頭都僵了。
哈桑:這不過是一個序曲。燒書的地方,最後也將燒人。

這句話非常著名,現在就寫在阿爾巴尼廣場的紀念牌上,但是1966年出版的「比希曼名言集萃」就沒有收入。

隨後的幾百年間,無數的書和人經過宗教審判和女巫審判后被燒,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是哲學家布魯諾。對他持續多年的審判最後在1600年以他在羅馬被燒死而結束——順便說一句,燒死布魯諾受到了著名的樞機主教Bellarmin 的明確支持,後者今天和 Cyrill 一樣被稱為重要的教會之師,於1930年被封聖。

火燒異端和女巫並不是天主教所特有的,而是在新教里也有。加爾文 1553 年在日內瓦就指使人燒死了反對三位一體說的醫生和神學家 M. 塞爾維特,同時也把他的主要著作 "De restituione Christianismi" (重建基督教)燒得只剩下了4本。尤根•德雷維曼在他的《布魯諾》[11]  一書中讓主角說:「偉大的塞爾維特因教會的三位一體說而失敗,他以自己的失敗說明,這條教義究竟是什麼:由神學家們構造的分裂族群的偶像崇拜、強加於人的愚蠢、狹隘的自以為是。」

宗教改革運動的早期也包括馬丁•路德1520年12月10日在維滕貝格的埃爾斯特城門前組織的燒書。這次燒書是馬丁•路德對教皇特使阿良德在羅溫燒他的書的一個反應,同時也是表明與教皇的教會徹底決裂的一個象徵性行為——當時被燒的除了多部神學著作,還有重要的教皇法彙編 Corpus iuris canonici 和教會針對他發布的除教威脅令。史學界正面評價路德的這一行為,並認為這是他「為了他的弟兄得拯救」的良知的決定 [12]。與此前當權者組織的燒書相比,路德的燒書確實有所不同,他是作為一個受到權勢威脅、就是受到天主教會威脅的人來採取這種行動的,並且還必須因為這一行動而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後來,當自己有了聲望並因此有了權勢的時候,他在對待「走邪路的」和「非信徒」的問題上陷入了同樣的權力思維。他同意迫害並燒死「女巫」,比如,他在1538年8月25日的一次談話中說:「對女巫和女魔術師不能慈悲,我寧可把她們燒死,如同律法中所說得一樣……」 [13] 基督教大部分地區對待猶太人及其聖物的辦法,在路德1543年發表的《關於猶太人及其謊言》一文得到贊同:「……要點火燒毀他們的會堂或學校……要剝奪他們的祈禱書和他們的塔爾木德學者……要用死刑禁止他們在我們這裡公開讚美、感謝上帝,禁止他們祈禱,禁止他們教神學。」 [14]

哲學家卡爾•亞斯帕斯在1962年不無道理地指出:「希特勒準確地執行了路德針對猶太人的建議。」 [15]

不論是什麼性質的焚書,包括路德1520年12月的焚書,最晚自1933年5月10日後,必須被拒絕,甚至可以說必須受到鄙視。這是必須的,因為,最近在伊拉克對一處獨一無二的世界文化遺產、即巴格達國家圖書館的野蠻燒毀,看起來就是對這一傳統的繼續。眾所周知,充滿基督教傳教意識的美國總統布希就把自己的戰爭理解為「十字軍東征」,而十字軍東征正是重新征服西班牙的 Reconquista的一種特殊形式。

我想再把話題引回70年前的暴行。對精神的排擠,還有一條與焚書并行的線索,就是對「普魯士藝術院」文學院的清洗。首先受到衝擊的是簽署了一項反對納粹統治呼籲書的文學院主席海因里希•曼。隨後,納粹文化專員盧斯特要求文學院的每一位院士都簽署一項效忠新政權的聲明,並找到了哥特弗里特•本這位心甘情願的執行者。這項效忠聲明中稱:「您願意在承認改變了的歷史環境的前提下繼續為普魯士藝術院服務嗎?肯定地回答就意味著,不許公開反對政府,必須忠誠地為藝術院在改變了的歷史環境下完成符合章程的民族任務儘力。」 [16]

一些大作家拒絕簽名,比如曼氏兄弟、阿爾弗雷德•杜布林、列昂哈特•弗蘭克,另外還有莉卡德•胡赫。後者勇敢地說明拒絕的理由,非常令人敬佩:「現任政府所規定的民族觀念,不符合我認可的德意志精神。中央化、強迫手段、殘暴的方法、對異見者的誣陷和誇張的自我吹噓,我認為不符合德意志精神並且將會帶來災難。」而且:面對仇視猶太人的煽動,她只能聲明退出藝術院。[17] 這是在1933年4月,第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之後不久。5月8日,新聞界就公布了取代這些作家的新人選。這些新人任職的資格就是他們的納粹觀念,有些人此後才達到了創作高峰,比如阿格內斯•米格爾,至今許多地方——哥廷根不在此列——還以她的名字命名學校和街道,這是對文學藝術的攻擊,是對所有在1933年5月後被迫離開德國的男男女女的攻擊。他們因為流亡而被遺忘,許多人絕望自殺,如圖霍爾斯基、施特凡•茨威格、瓦爾特•哈森克萊維,或被暗殺,如台奧多•萊辛,或者直到戰後很長時間還不被恢復國籍,如雷馬克。

通過焚書和迫害並開除藝術家和科學家國籍而實現的精神的驅逐,對高校也產生了持續到現在的影響,特別是在哥廷根。在這裡,哥廷根的物理學失去了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弗蘭克和在流亡中獲得諾貝爾獎的馬科斯•鮑恩,另外還有沃爾福岡•鮑利、鮑爾•迪拉克、恩里克•菲爾米和後來的「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

被迫離開哥廷根的還有世界知名的數學家,一個是愛因斯坦的好朋友赫爾曼•威爾,另一個是理查•科蘭。

當哥廷根大學設宴招待納粹文化部長魯斯特時,他問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世界著名的數學院在人員上是不是真的受了「雅利安法」的影響。這位出生在東普魯士的老教授回答說:「受了影響?瞧您說的,部長先生!數學院根本就不存在了……」 [18]


[1]  原文見:http://wwwuser.gwdg.de/~gluedem/ger/index.htm
[2] 譯者註:今奧古斯特•倍貝爾廣場
[3]  1999年出版的《哥廷根,一座大學城的歷史》第3卷用 170 頁的篇幅和564個細節描述了當時哥廷根的情況。本報告的部分細節來自此書。
[4]  見上。
[5]  同上。
[6]  見蓋哈特•林德曼:「典型的猶太人」—— 漢諾威新教-路德教會1919年-1949年對反猶主義的態度,1998年,第75頁,註釋309。漢斯-約阿西姆•達姆斯認為,神學師資以及哲學和古代語言學系「對新政權超乎比例的贊同」,是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很長時間以來就已經顯示出來的自己的專業衰落(第420頁,註釋1)。
[7]  卡爾•霍伊西,教會史大綱,1956年第12版,第94頁。這本書至今仍然是神學系學生的必讀書。
[8]  參見卡爾海茵茨•德士納:《基督教犯罪史》,第2卷,第200頁。
[9] 1957年第3版;譯者註:RGG, Religion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歷史與現代的宗教,是德國最著名的基督教研究工具書。
[10]  近年來,紀念 Hypatia的婦女組織越來越多,另外,彼得•肖切維茨還在2002年出版了小說《Hypatia事件》。
[11]  由根•德雷維曼:布魯諾,2000年第3版,第112頁。譯者補註:德雷維曼是德國名聲很旺的心理學家和天主教神學家。
[12]  這樣評述路的燒書的包括教會史學家瓦爾特•馮•羅溫尼西,見其《教會的歷史》,1957年,第219頁。
[13]  漢斯-由爾根•沃爾福:教會的罪惡,第719頁。
[14]  引自卡爾海茵茨•德士納:《雞又叫了》,第458頁。
[15]  卡爾•亞斯帕斯:《面對啟示的哲學信仰》,1962年,第90頁。
[16]  見維爾納•米藤茨維:《一個學院的末日》,1992年,第233頁。
[17]  同上,第241頁。
[18]  伯恩特•恩格爾曼:《統一對抗法律和自由》(譯者註:曲子德國國歌中的「統一、法律和自由」一句),1975年,第382頁。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沙發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10 05:21 | 只看該作者
鄉哥總是那麼敏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5-10 05:29 | 只看該作者
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5-10 0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10 05:38 | 只看該作者
納粹、基督教,這關係,這淵源,可真不是想撇清就能撇清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主題

5446

帖子

181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蹲著吃飯的農民

Rank: 4

積分
1816
6
coolermaster 發表於 2008-5-10 06: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5-10 05:38 發表
納粹、基督教,這關係,這淵源,可真不是想撇清就能撇清的。


可憐的華人jdt是沒能看清,或者故意忽略這一內在聯係 還不斷的以撇清或否認來護教。
提醒華人jdt:靜下心來讀一下歷史吧。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我這個小人物,而我則以此為榮。

《娶四個老婆的感覺》 -- 請看在美一方的網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7
618o382 發表於 2008-5-10 0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8
sumw 發表於 2008-5-10 08: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5-10 05:07 發表
75年前的今晚,十多個德國城市的市中心點起了燒書的火光。據說,這次燒書不是納粹號召發起的,而是大學的學生會自發的。

而在納粹學生會中,   神學系學生佔27.9% [6]。這就是說,在哥廷根,神學系學生  在焚書活動中起了很大作用,這從基督教的歷史  來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古時 是 焚書活動 ,  今天 是 封 名  封 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9
sumw 發表於 2008-5-10 08: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5-10 05:07 發表
基督教從古至今的焚書歷史 .................................。」這任教父的繼任者,今天被作為教會之師和聖者備受尊敬的亞歷山大的Cyrill,...


我特別別記得這位 備受 JDT 尊敬的亞歷山大的Cyrill,看看 他的罪行!

何況 她  海巴夏 (Hypatia),約370~415 ,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6_4_13/

是一個膽敢出現在大眾面前的異端女子,該加以打倒和消滅才行。於是在紐九四百十五年三月的一個黑夜,數百名蒙面僧

人和狂熱基督徒偷襲由博學院坐馬車在回途中的海巴夏,把她拖到改成為一所教堂的 Cycarium,脫光她的衣服,由 Cyril

的門徒,朗讚僧彼得 (Peter the reader) 為首,用尖利的蠔殼活生生挖掉她的肉,見到血的眾人一擁而上,刨去她身上的

肉,再把她那還顫抖的殘骸帶到 Cinaron 這個地方,用稻草引火燒成灰,湮滅一切人為的痕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0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5-10 0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sumw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1
 樓主|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1-18 19:32 | 只看該作者
頂上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12
金豬 發表於 2008-11-18 19:53 | 只看該作者
我想只要是人,都有想掌握權柄,打敗反對者的想法。
宗教本來是閹割人類暴力天性的工具,希望通過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美好的前景,來淡化目前人們對痛苦,資源匱乏的切膚感受,達成某種協議。
按道理,宗教是試圖消除個體衝突的,達到資源共享的一種理念。通過出世,抽象化來轉移人們對具體矛盾的注意力,達成共存妥協的。
不過基督教好像摻進了太多的世俗觀念,對矛盾的消除手段僅僅是將個體間的矛盾轉化成群體間的矛盾,把群體內部的犯罪行為,轉化為群體外部的攻擊行為。通過對本群體的利益最大化,對異己的極端殘忍來解決本群體的矛盾。
通過對異己團體的標籤化和妖魔化(異教徒,野獸,低級動物,下地獄,魔鬼的黨羽)來合理化群體犯罪行為。
所以,殺人,姦淫可以成為十誡的內容,同時也是上帝自己宣揚自己的功績,對基督徒進行獎賞的手段。基督教的教義因此蒙上了精神分裂的色彩。
黃金的金,野豬的豬
快樂的生肖尾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13
金豬 發表於 2008-11-18 20:26 | 只看該作者
因此,基督徒身份也就很尷尬:
一方面,為了進天堂,你必須遵守戒律,遵守耶穌的教導,要柔軟你的性格。
很純結,
但是另一方面,基督徒是人,有著普通人一樣的七情六慾。

這就好比一個人爬到很高的樹上(道德的制高點),很引人注目,似乎具備了領袖的氣質,具備了牧放群羊的素質。但是,他或者她又想著張家的錢賺得多了,李家的媳婦比較漂亮。王家的孩子很有出息,趙家的房子比較高檔。

相應的表現和慾望也因為站在樹上,被周圍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再想發揮領導的權威,就招來首先是另一棵樹上的猴子的反對。這也是為什麼基督徒相互喜歡刺探隱私,傳播對方負面消息的原因,和利益相關。

一方面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很清高的樣子,另一方面又不能放棄人間的慾望,違背耶穌的教導。於是基督徒就在地獄和天堂之間來回地掙扎。

於是,本來應該平和的靈魂反而負擔更大了,更加焦慮了。這種焦慮無法在群體內部爆發,那是違背教義的,於是就轉化為對外部團體的發泄。基督徒在對外擴張,對異端的迫害歷史,其暴虐性,兇殘性,無恥性是無以復加的。

這種轉移衝突的方式,今天又表現為,利用制度的優越性,對窮國進行資源的掠奪,垃圾的傾倒,對他國環境的破壞,對他國金融的挖牆角。對他國內政的干涉(上下其手,左右逢源,謀取自己的利益)。

但是這種轉化的方式在發展到飽和階段的時候,也就是都是教內兄弟的時候,教會就會分裂,這樣,聖戰就又可以開啟了。東正教和天主教,天主教和新教,和英國教會的血腥衝突就是寫照。

卻原來,沒有天堂,只有利益。高叫幾聲口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搶奪他人的財富和機會理由充分一些而已。卻原來,沒有聖徒,有的還是一隻為了香蕉和女性大打出手的猴子罷了。
黃金的金,野豬的豬
快樂的生肖尾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主題

1533

帖子

44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4
14
schmetterling 發表於 2008-11-18 20:36 | 只看該作者
所以俺們更應該慶幸俺們現在生活的年代,要在75年之前,俺們這些人統統都要被火烤4啦
人生苦短,必須性感,不成功,變成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647

帖子

126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3
15
大寫的蚊子 發表於 2008-11-18 2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樓 schmetterling 的帖子

烤蝴蝶好吃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主題

1533

帖子

44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4
16
schmetterling 發表於 2008-11-18 2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大寫的蚊子 的帖子

咋?你想試試? 老哥的帖子被你給水了,你該當何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647

帖子

126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3
17
大寫的蚊子 發表於 2008-11-18 2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樓 schmetterling 的帖子

俺就是喜歡灌水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18
jydeng 發表於 2008-11-18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9
Servant 發表於 2008-11-18 21:51 | 只看該作者
剛看到這個貼。。。

大家一方面,反對基督教,總覺得,他是洋人的咚咚;
一方面,對某些人,從德國找出來的咚咚,總是歡呼。。。

大家是否真的認真的思考過呢?

你們不願意,受基督教的洗腦,是否在被另外的咚咚,洗腦呢?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8-11-18 21:5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20
 樓主|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1-18 2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樓 Servant 的帖子

你就歇了吧,貌似你已經沒多少腦可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