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保衛戰:清軍擊斃日本親王的慘烈血戰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8-11-15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0ce0090100barm.html?tj=1
雷永春  (2008-11-14 08:53:51)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清政府命廣東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率兵兩營、福建水師提督楊歧珍率兵十營渡台,加強台灣防禦。台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南北延伸約三百八十公里,東西寬約二十至一百五十公里,面積三萬五千七百六十平方公里,山地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劉永福至台北后,又增募六營,共八營,仍號「黑旗軍」。劉永福奉命幫辦邵友濂軍務,但不久邵友濂署湖南巡撫,清廷以布政使唐景崧署理台灣巡撫。唐景崧派人回廣東招募散兵游勇,作為親軍,駐守台北,而令道員林朝棟率部守台中,令劉永福率部守台南,台灣清軍共有三萬三千餘人。
     《馬關條約》簽訂之前,日本大本營即已派遣由大佐比志島義輝率領的混成支隊(三個後備步兵大隊),在聯合艦隊的配合下,於1895年3月下旬侵佔了澎湖列島,為進犯台灣島作準備。日軍進攻澎湖在戰場上傷亡雖不多,但因水土不服,霍亂病蔓延。5000人的混成支隊中,霍亂患者總數約1700名,死亡達1000名,占侵略澎湖日軍總人數的20%。
     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出后,全國各界群情激忿,紛紛譴責清政府的賣國罪行,主張繼續抗戰。台灣人民更是義憤填膺,割讓台灣,堅決表示「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為了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台灣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了一場反對割讓台灣的抗敵戰爭。
     五月二十二日,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記、亦為台灣第一任臨時總督,指揮穹甲巡洋艦松島、高千穗、浪速、吉野、濟遠;二等船腰炮房鐵甲艦扶桑、木骨海防艦海門、大和、通報艦八重山,本人乘西京丸,運輸艦橫濱丸、薩摩丸等叄十一艘,自大連直接出港,運載近衛師團15000餘人撲向台灣。
     五月二十八日、聯合艦隊開至基隆外海,原先預定在基隆直接入港,但因遭到海岸的克魯伯岸防炮射擊而受阻。當夜,能久親王與樺山資記商討戰術,決定將船團分割為兩隊,一隊為岸轟隊、一隊為登陸掩護隊,分別展開行動。
     五月二十九日未明,以巡洋艦嚴島護航的第一旅團運輸艦姬路、佐倉、豐橋叄艘運輸艦脫離聯合艦隊本隊;六點整時,以代理旗艦吉野號為首,對基隆的海門天險炮台炮擊。同日、下午兩點左右,川村景明少將指揮的前鋒兩千人在基隆東方的澳底搶灘登陸,在嚴島的援護射擊下摧毀清軍岸防碉堡,擊退由曾喜熙、徐邦德指揮的叄營約兩千名淮軍,設立灘頭堡。緊接著,川村景明指揮的第一旅團於五月叄十一日佔領叄貂嶺、九份、瑞芳、暖暖,從側翼威脅基隆要塞的台灣守軍,駐守基隆要塞的守軍,約有廣勇十二營共六千人兵力,由前淮軍都統張兆連、李文魁率領,以及瑞芳鄉勇孫道義等部兩千人,共計近九千守兵。
     六月叄日,川村的第一旅團從背後切斷台北到基隆的補給線,猛攻基隆要塞后側。同時,能久親王下令發起總登陸命令,全軍於基隆搶灘上岸,當天傍晚即與要塞守軍進入白刃戰,要塞司令張兆連陣亡,基隆守軍潰敗。
     在基隆要塞淪陷之後,李文魁部的敗兵約五千餘人撤回台北府城,因失去軍紀約束,搖身一變成為土匪;而清台灣巡撫唐景菘,搭載德國紀立士海事公司(唐曾透過此公司匯款一萬兩予劉永福,又委託此公司代為訂購德制火炮與槍枝)的商船亞瑟號(Arthur),在炮船伊緹絲號(Iltis)的護航下,捲款潛逃至廈門。至於組織台灣軍民保台的主角丘逢甲、林朝棟等策劃者,及大部份前清派遣軍的首腦人物,也在基隆淪陷后感大勢已去,撤往大陸。但此時黑旗軍、七星軍等等非官方的傭兵部隊與台灣鄉民,卻以台南為據點,不斷輸入軍火,組織部隊。
     六月五日,能久親王下令全師朝台北挺進,準備展開攻城戰;川村景明指揮的第一旅團在當天傍晚即已進入汐止,距離台北僅有一河之隔而已。
     城內士紳人心惶惶,大稻埕茶商士紳李春生(留英歸台)與白龍發等有力人士,決定出錢自組自衛隊,並推派代表前往與日軍協商和平開城投降之事。於是當夜,由辜顯榮、美國前鋒論壇報記者戴維生(Davidson)、英國怡和洋行(JandineMatheson)代表田木孫(Themson)、德國紀立士公司經理何力(Ohly)等人擔任代表,前往汐止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進行談判。
     會後,能久親王同意開城投降的條件,六月七日,川村景明的先頭部隊進入台北府城內。六月十一日,由山根信成少將護衛的親王本隊一行人進城,六月十四日,樺山率領官員在飄飄梅雨中進入台北城,並於十七日在今中山堂前舉辦閱兵儀式。
     六月十二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全軍拔營,前往桃園、中壢一帶,由山根信成派兵佔領大湖口,並對新竹派遣澀谷在明中佐的近衛騎兵聯隊執行威力搜索,準備探查敵情後繼續向南進軍。
     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姜紹祖、吳湯興與徐驤所率領之客家游擊隊在平鎮、湖口、龍潭叄地伏擊日軍,倭寇死傷數十人。
     七月九日,姜紹祖、吳湯興與徐驤的客家游擊隊與澀谷中佐的日軍近衛師團騎兵大隊遭遇,在十八尖山會戰中展開激烈交火;此役姜紹祖戰死。吳湯興與徐驤將殘軍撤至苗栗,之後又再撤到彰化。八月,日軍遂進佔新竹。
     七月十三日,由櫻井茂夫特務曹長率領的35人的日軍運糧隊遭到以蘇力為首的客家游擊隊伏擊。櫻井茂夫將運糧隊分成兩隊,自帶一隊抵擋左岸(南岸)的進攻,江橋勇次郎軍曹帶一隊抵擋右岸(北岸)的進攻。櫻井中彈身亡。江橋率隊突圍。突圍中死於義軍刀下或被擊斃的25人,只有9人殺出重圍,其中江橋等5人重傷無法脫逃,用劍切腹自盡。
     日軍護糧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台北后,北白川能久決定派騎兵隊去偵察三角涌的情況。22人的騎兵小隊也遭到伏擊,最後,全小隊22人中,只有中士村松精一郎、上等兵宮崎吉三郎、一等卒櫻田不二麻呂3人生還。
     八月九日,日軍補充兵五千名登陸基隆,其任務為鎮守台北府城,並掃蕩西部平原上的客家游擊隊。獲得補充兵力后,近衛師團與清軍展開尖筆山會戰,總兵徐清勝見日軍軍勢浩大,失去戰意,於翌日派人向能久親王遞交守軍名冊計五營兩千餘人,並宣布投降;而其他尚能保持組織的前清軍與鄉勇則不斷後退。八月十四日,日軍佔領苗栗。
     由於北台灣守軍的急速崩潰,或許也造成了日軍輕敵大意的心理,隨後,由於台灣西部東西向河流過多,又無可供大軍輜重通行之道路,炮兵、物資無法跟上前鋒進擊而脫隊,打前鋒的山根信成第二旅團也被迫拉長行軍縱隊。在這段時間裡,日軍飽受補給遭受游擊騷擾和士兵苦於瘴氣痢疾的困擾,死、傷、病、失去戰力者已經突破兩千人。
     八月二十四日,浙江舉人團練督辦吳彭年、客家反抗軍領袖吳湯興、徐驤率客家軍與七星軍,策劃在彰化郊外的頭家厝給予日軍近衛步兵第叄聯隊的中岡佑保大佐縱隊伏擊,使日軍傷亡叄十餘人。隔日,日軍重新發動有計劃的攻勢,擊退七星軍,佔領頭家厝。
     八月二十五日,日軍在掃蕩完頭家厝附近的敵軍之後,確認到大肚溪南岸聚集了以北上的大批黑旗軍、鄉勇、義軍,以及南渡至此重整的徐驤、吳彭年、吳湯興部七星軍等約八千餘人,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在聯絡師團本部之後取得進擊許可,並從隈元大佐的炮兵聯隊借得一個野炮中隊支援,開始強渡大肚溪。此役即為八卦山會戰。
     日軍在渡河過程中遭到意想不到的強勁火力反擊,除已經為日軍所熟悉的鳥銃、前膛火繩槍以外,甚至包括了出乎預料的各型後膛步槍,卡賓槍的射擊,(黑旗軍手中有一堆美國南北戰爭的過剩槍械如柯特SAA與溫切斯特連發卡賓槍)除此之外居然也有從八卦山炮台上射來的克虜伯野戰炮支援火力,黑旗軍幾乎將所有重裝備與近代軍火都投入了大肚溪阻擊戰。
     日軍在當天下午於大肚溪南岸開闢橋頭堡,前頭的叄木支隊並在敵火壓制下挖掘簡單的防禦工事。近衛師團參謀群認定,此為台灣守軍的精銳主力部隊,而能久親王也認定此役為一舉殲滅反抗勢力,避免日後反抗勢力化整為零的絕佳良機,與總參謀長鮫島重雄等核心人物趕赴前線,監督二十六日即將發動的總攻擊。
     八月二十六日清晨,第二旅團以前日所建立的橋頭堡為據點,全面南渡。黑旗軍劉驤部以後膛槍炮的連續火力試圖阻止,但在日軍本隊帶來的炮兵支援下,遭到明顯的壓制。
     上午十點,正在前線巡視中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中彈負傷,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與參謀續方中佐陣亡。北白川宮在日軍護送下後送急救,(后重傷不治而死)由第一旅團長川村景明少將擔任總指揮,第二旅團改由第四步兵聯隊長內藤正明大佐接手。由於上層部的混亂,導致日軍總攻勢為之延緩數日。在這段期間內,黑旗軍也試圖補充幾乎耗盡的火炮彈藥,但成果不甚理想。
     八月二十七日,川村景明指揮的第一旅團本隊趕抵大肚溪的日軍右翼陣地,與內藤大佐的第二旅團合流。入夜,內藤大佐將左翼的戰線延長,派出迂迴隊從大肚溪上游渡河,來到八卦山要塞東側待機。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未明,內藤大佐的左翼迂迴隊從八卦山要塞側面攀登入侵,與要塞守軍展開白刃戰。上午七點,位在右翼(正面)的第一旅團開始渡河,從台軍正面展開戰列推進。陷入兩面受敵劣勢與被動挨打局面的?煬??齠ǚ牌?朗卮蠖竅???牢老咚跬酥漣素隕腳諤ǎ?⑹醞技?斜??魍四諤僦Ф印I銜縉叩惆胱笥遙?素隕揭??蝗站?詼?猛諾謁牧?庸フ肌E諤ㄖ富永釷勘?笸觶?諂煬?健⒁芭誥?蝗站?盎窕虼蒓佟?
     午後,日軍主力轉向攻打敗退中的台軍,台軍原以為彰化城可作為預備陣地,城內並有太守李惟義與六營清軍叄千人的兵力,但李惟義見八卦山炮台淪陷后,即認定決戰無望,拋下主力率部向鹿港撤退。
     約兩千餘桃、竹、苗客家聯合軍,在彰化城東門與日軍激戰,客家領袖吳湯興亦陣亡。黑旗軍將領吳彭年、嚴雲龍亦傷重身亡,黑旗軍且戰且退,客家將領徐驤撤往台南。
     八卦山之戰給日軍帶來的震撼非同小可,日軍高層相信接下來在進攻嘉義、台南的黑旗軍本隊時必會遭遇更強大的抵抗,於是決定增兵。
     10月8日,日軍兵臨嘉義城下。守軍見敵人來勢兇猛,自己兵力不足,無法與敵拚殺,決計用地雷戰消滅敵人。他們預先在城外義軍營地中埋下許多地雷,用藥線相連,並進行巧妙的偽裝,布置停當后,義軍撤出營地。
     王德標率軍入城,徐驤、林義成率義軍埋伏在營地兩側。當晚,林義成率隊出擊敵軍,放了一陣槍后,佯裝敗退入城。日軍以為義軍敗退,便佔據義軍營地。半夜,王德標派一批勇敢、敏捷的戰士,潛至營地附近,迅速將地雷藥線點燃。轟然巨響,地雷連續爆炸。睡夢中的日軍還未來得及弄清發生了什麼事,便被炸死或炸傷。這一仗,日軍死傷700多人。日軍在潰退中,又遭義軍伏擊,死傷頗多。
     十月叄日從日本本土出發,乃木希典中將指揮的第二師團(仙台師)從台灣最南端的屏東枋寮登陸,原訂計劃要打通南台灣,北上與第四旅團會合,但在打狗、鳳山一帶遭到游擊隊伏擊,在進攻佳冬鎮時也久攻不下,傷亡數百名士兵,戰況陷入膠著。十月五日,日本近衛師團與客家殘軍在西螺爆發激戰,徐驤戰死。
     十月九日,伏見宮貞愛親王中將指揮的第四混成旅團,在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浪速、吉野(東鄉平八郎少將)的岸轟支援下,登陸嘉義布袋,成功威脅台南側翼,但在鹽水一帶遭到黑旗軍阻擊,推進遲緩。
     十月十五日,日軍集結叄萬餘人的兵力,包圍台南城。劉永福認為憑城內的八千名黑旗軍與一萬名鄉勇進行防禦戰絕無勝算,於是在十月十九日內渡中國。二十一日,日軍攻城。
     在經過數日的交戰後,十月二十叄日台南守軍開城投降,日軍將5500餘名黑旗軍、清軍戰俘繳械後送上渡輪送回大陸,並對剩餘的游擊隊持續進行掃蕩。至此,台灣已無組織性的正規軍抵抗,僅剩少數游擊隊與反抗軍的零星活動,日軍以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下4800餘人死亡和27000餘人負傷的代價攻佔台灣,台灣之戰結束。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0

主題

21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沙發
devilwit 發表於 2008-12-3 22:37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我聽說日本親王是台灣本島土著擊斃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