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光:也談劉亞洲

[複製鏈接]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8-11-19 0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杜光:也談劉亞洲
劉亞洲是一位傑出的軍官,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將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還沒有見到過能夠如此卓然不群地獨立思考、如此鋒芒畢露地指點是非的軍人。他在軍隊建設、戰爭理論、治軍方略等方面,都有許多超前創新的獨特見解。讀他的講話和文章,不能不被他豪氣干雲的遠見卓識所吸引,不得不折服於他詞鋒如劍的凌歷氣勢。在他的思想里,交織著文學家的浪漫主義和軍事家的明察洞見。他的講話和文章警句迭出,如:「武力不是維持國家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權力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更大的權力。」「大陸內部的改革,尤其是政治體制改革,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滿清已經垮台近一百年了,但反封建的使命依然方興未艾。」「只要農業不真正地走向市場,農村就無法融入現代社會。」這些精彩的論述,俯拾皆是。網上出現許多對他表示敬仰甚至崇拜的文章和貼子,絕不是偶然的。

但是,劉亞洲的見解也不是無可非議的。他主張政治體制改革,高舉民主的大旗,提倡反封建,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有人甚至提出「中國民主化的希望在軍隊」,還危言聳聽地說什麼:對於劉亞洲等的改革要求,「我們不聲援他們、支持他們,就是犯罪。」(陳泱潮)我卻感到劉將軍談論民主有點言不由衷。特別是同以下的言論對照,更察覺到他的民主改革主張的蒼白、空泛,甚至虛偽。

首先是他對八.九鎮壓的讚許。那次學運的兩大主題,是反對腐敗,深化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實現民主政治;鎮壓的最大成果,則是腐敗惡性泛濫,政治改革停滯。這已經是洞若觀火的事實,而劉將軍竟然誇讚暴力鎮壓的功勛;對於屠殺要求民主的青年人的暴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個真誠呼喚民主的人,會這樣判斷那次「政治風波」嗎?

其次是對十三年的頌揚。「政治風波」之後的十三年,是腐敗遍地、盜賊橫行、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十三年,改革停滯,個人崇拜卻大行其道。十六大以前雖然動員全國宣傳機器,大肆鼓噪十三年的輝煌成就,但掩蓋不了政治專制、思想禁錮的事實。劉亞洲歌頌「十三年的輝煌」和「繁榮昌盛」,對某人更是吹捧不遺餘力,《大國策》甚至以其語錄開篇。他如此推崇反民主,怎麼會真心實意地致力於民主化呢?

再次,「三個代表」的提出,表現了提出者為自己樹碑立傳的用心。它在理論上似是而非,實踐上有害無利,其要害在於抵制民主潮流,維護專制制度,而劉將軍卻說:「『三個代表』的思想,也許可以稱作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這種口吻,何異於無恥政客、御用文人,哪裡像是要求實現政治民主化的改革者呢?

第四,劉將軍說:「今天中國的人權狀況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作為軍隊的高級將領,他不會不知道城鄉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土地被占、房屋被拆而流離失所,求告無門;不會不知道十多年來冤假錯案的積累驚人,監獄里、看守所里、精神病院里關押著許多無辜的公民;不會不知道《南方都市報》的冤案,還有因為替老百姓仗義執言、維護公民權利而被判刑的鄭恩寵、朱久虎;更不會不知道,人權包含著人民的自由權利、民主權利。說「今天中國的人權狀況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無異於說「今天中國是有史以來人民最自由最民主的時期」。請問劉將軍,這是事實嗎?

第五,劉亞洲將軍一方面提出變「為民作主」為「由民作主」,同時又說要「勵精圖治,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談到美國時說:「民主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他們的生命中,血液中,骨髓中。這樣的民族,他不興旺誰興旺;這樣的民族,他不統治世界誰統治世界。」在劉將軍的心目中,民主的目的是「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甚至是「統治世界」,而這個目標恰恰與民主背道而馳。

劉將軍一再強調自己講真話,但從以上的一些事實來看,他關於民主的話語里有多少真誠,實在不敢盲目相信。

劉亞洲將軍認為「中國真正的精英和真正的改革者,有一大部分在軍隊里。」因此,「中國的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軍隊都會參加。」如果說,前一句話有些誇大的話,那麼,后一句話就未免有些危險了。軍隊是拿槍的武裝隊伍,它的職責是抵抗侵略,保衛祖國,而不是干預政治。劉將軍的所有講話文章,沒有片言隻語談到軍隊國家化,卻大講要參與中國的民主化法制化進程。我認為,這並非因為他對軍隊在國家的地位及民主法制建設缺乏了解,而是因為他的本意就是要突破傳統的軍隊職責的範圍,干預政治事務。而以劉將軍對民主的理解,他會把中國的民主化法制化帶向何方,實在難以樂觀。以目前的軍隊狀況來說,從軍人干政到軍事獨裁,路途並不遙遠。「黨對軍隊的領導」把整個軍隊的運作置於重重黑幕的籠罩之中,使軍事政變更容易醞釀。只有實現軍隊國家化,把它放在國家機器的嚴格管理和監督之下,才可能避免那個不幸的前景。

也許是由於濃厚的浪漫主義氣質,劉亞洲在講話和文章中常常越出常識和邏輯的規範,或以偏概全,攻其一點,或極而言之,片面誇大。這對於文藝作品是完全合理的傾向,在理論分析時卻是公認的大忌。如:「西方文化是製造天才的文化,中國文化是扼殺天才的文化。」「西方的歷史是一部改惡從善的歷史,中國的歷史則是一部改善從惡的歷史。古代西方什麼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國什麼都不禁,就是禁本能。」「中國不可能有思想家,只有謀略家。」「西方的自由化導致民主,東方的自由化總是導致暴亂。」「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講是沒有歷史的。」「中國在發展中需要一個敵人,才有機會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國家。」如此等等。理論論證需要嚴密的邏輯,而且要以事實為根據,沒有充分的調查研究便輕下斷語是很不嚴肅的。

劉將軍缺乏嚴謹的學風,還表現在引用事實或數據的過於輕率。如有人指出他在《談美伊戰爭》中把指揮伊拉克戰爭的湯米*弗蘭克斯將軍,同海灣戰爭中指揮第七軍的弗雷得里克*弗蘭克斯將軍混為一人。這裡還可以舉出一個例子。他在《甲申再祭》一文中說:「明成祖時曾進行一次人口統計,全國人口為六千萬,明末為一億。滿清入主中原后,到清世祖時又進行了一次人口統計,全國人口只剩下一千四百萬人了,銳減了百分之八十多。」在這些數字里,大部分都是錯誤的。(1)明成祖在位22年(1403—1424),每年都有人口統計,而不是只有一次。(2)這22年的人口平均數是5316萬(萬以下均略而不計,下同),最多時曾達六千餘萬,大體符合劉將軍所說的數目。(3)明末人口,天啟元年至6年(1621—1626)有四年的人口統計,平均數為5165萬人,與劉將軍所推算的一億人相差甚大。(4)清世祖順治8年到18年(1651—1661),每年都有人口統計,也不止一次。(5)順治9年、11年、12年的統計數字都是1400餘萬,這個數字同劉將軍說的倒差不多,但這是丁口數,不是人口數。丁口是指能夠勝任賦役的成年男子,如按五口之家有二丁計算,1400萬男丁應有3500萬人口。(6)與30年前的天啟年間相比,順治年間減少了一千六百餘萬人,即減少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不是百分之八十多。

帶著這種粗疏浮躁的學風,一旦從政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那是很難預料的。王怡說:從劉亞洲將軍那裡「看見趙括的影子,聞見何新的味道」,似乎不無道理。如果劉將軍把他那出色的聰明才智專心致志于軍事科學,一定會對我國的軍隊建設作出巨大貢獻。至於政治領域,我看還是不要涉足為好。
    2005年8月25日

杜光先生,浙江溫嶺人。1928年出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 1948年赴華北解放區。進城后長期在中共中央黨校工作,近年來致力於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於中國現實中的問題,以建言改革而為世所重,近又探討對自由之認識,甚有所得,寫成 《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徵求意見稿), 和《為「自由化」正名》(徵求意見稿)慨允將 這兩篇改革建言及作者其他著作授權五柳村發表。

[ 本帖最後由 柏桐 於 2008-11-19 01:40 編輯 ]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沙發
大熊貓 發表於 2008-11-19 01:40 | 只看該作者
聽到個傳說,劉亞洲是李先念的女婿。本人沒有考證,供大家一笑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3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8-11-19 01:43 | 只看該作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亞洲(1952年10月-),中國安徽宿縣人,屬於軍人家庭,是軍事評論家,作家。劉亞洲曾任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空軍政委。2003年12月任解放軍空軍副政委,現為中將軍銜。是中共軍方內具有民主思想和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的人物。

劉亞洲是前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有人稱其是太子黨,但一般認為劉亞洲和普遍意義上的太子黨有很大區別。在網路上傳播的劉亞洲的代表作品有《金門戰役檢討》、《信念與道德》、《甲申再祭》、《大國策》等等。這些作品在網路上有較大爭議,一些人認為其是中國軍方未來的希望,一些人則認為其過度宣揚美國的軍事實力,醜化目前中共的軍事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4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1-19 03:19 | 只看該作者
網上也有一個結論: 劉將軍是戰略忽悠局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5
sousuo 發表於 2008-11-19 0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davidlee 的帖子

中將咋說也不會是局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雨中栽花 發表於 2008-11-19 03: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vidlee 於 2008-11-19 03:19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網上也有一個結論: 劉將軍是戰略忽悠局的~


是啊,當初問他薩達姆的抵抗策略,結果他預測美軍可能在巷戰付出最大的傷亡,結果沒打老薩就沒影了,後來,佔領期間真的打巷戰了,他又覺得自己成軍事專家了。人家問他這是薩達姆的隊伍嗎? 他以後再也不說這話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7
sousuo 發表於 2008-11-19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雨中栽花 的帖子

弄錯人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雨中栽花 發表於 2008-11-19 03: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8-11-19 03:30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弄錯人了吧?


你以為我說的是電視台的那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9
sousuo 發表於 2008-11-19 0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雨中栽花 的帖子

是呀,劉將軍從來是崇美的,還能預測美軍的困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雨中栽花 發表於 2008-11-19 03: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8-11-19 03:35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是呀,劉將軍從來是崇美的,還能預測美軍的困難?


我想你理解錯了,他並非預測美軍有困難,而是從空軍優勢來判斷陸軍差一點,劉將軍從海灣戰爭看到了空中優勢,以為地面戰不會有這樣大的優勢。其實美軍是壓倒優勢,伊拉克根本沒有機會。 後來的巷戰是利用平民做掩護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11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1-19 03: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ousuo 於 2008-11-19 03:20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中將咋說也不會是局級。


戰略局耶~  咋說也是個部級的單位吧?
討嫌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2
sousuo 發表於 2008-11-19 0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雨中栽花 的帖子

明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3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8-11-19 10:05 | 只看該作者
劉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邏輯和數據,歷來都是結論決定證據。這種人還是當小說家合適。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14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1-19 1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iamcaibird 的帖子

要不說是忽悠局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15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8-11-19 18: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amcaibird 於 2008-11-19 10:05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劉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邏輯和數據,歷來都是結論決定證據。這種人還是當小說家合適。

寫報告文學挺有才華的,可惜當了將軍了,屈才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6
 樓主| 柏桐 發表於 2008-11-19 21: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amcaibird 於 2008-11-19 10:05 發表 [杜光:也談劉亞洲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劉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邏輯和數據,歷來都是結論決定證據。這種人還是當小說家合適。

可事實偏偏是劉2003年12月任解放軍空軍副政委,現為中將軍銜。該做小說家的當了將軍; 該成將軍的恰成了網路工程師. 可惜啊....
回到關鍵問題, 中國軍人有沒有信仰? 比較一下八國聯軍的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清軍和自願軍究竟是什麼不同?  你能想象用儒學或佛學思想武裝的自願軍是個啥樣? 我是沒有這個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雨中栽花 發表於 2008-11-19 21:39 | 只看該作者
劉亞洲將軍「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對話」有什麼錯誤?
                           ——崢嶸人
     07年7月14日同學老段送來一篇劉亞洲2003年6月21日的「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對話」(以下簡稱「對話」),發現錯誤不少。雖然是四年前的事,由於「全文被世界各網站轉載」,很多讀者可能早已經盛讚或批判過,但是作為自己的第一次全文的閱后感,有必要記錄如下,供網友參考。
一、可笑的史實錯誤
寫這篇文章時,我請人幫我去網上查了一下網友對「對話」的反映,( 筆者不會上網),有一個叫「風雲使者」的網友評說:「確實是異常精彩,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因為他已經把我十年甚至更多年要讀的書都讀過了,而且講出來了,精彩,精彩!我軍有劉亞洲這樣的軍事作家兼理論家,真是讓人感覺到了希望。」
還好,在這位網友眼裡劉將軍還只是個軍事作家和「理論家」。
但我要告訴以「風雲使者」為代表的一些朋友,千萬不要被這位「理論家」「忽悠」了,還是自己多看些軍史和軍事理論書籍,例如蔡風震、田安平等人寫的《天空戰場與中國空軍》,該書雖然比劉將軍的「對話」晚約半年,但卻是作者多年積壘和兩年多攻關形成的理論專著,比劉將軍的「對話」,「先行」的多,書中身為空軍司令員的喬清晨和身為空軍工程大學校長、教授的蔡風震等人對我軍空軍、空中力量的評價比劉將軍要科學的多,恰當的多。當然象杜黑的《制空權》,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以及《孫子兵法》等經典著作也應讀原著,因為同樣讀一本書,結論可能完全不同。
對同一件事分析不同、結論不同非常正常,但史實錯誤又拿來「忽悠」的,卻害人匪淺,特舉出幾處劉將軍漏餡之處供大家參考:(一)「當今世界各強國中,只有美國發展空軍
的戰略是連續的,完整的,清晰的」嗎?
劉將軍說「飛機誕生一百年來,確切地說美國軍隊自一戰開始,重視使用空中力量就是其歷次戰爭最基本的特徵。」「當今世界各強國中,只有美國空軍的戰略是連續的、完整的、清晰的。飛機誕生在美國。制空權理論誕生在歐洲,但美國立即拿過來為已所用。」事實果真如此嗎?事實是,在世界各強國中,只有美國空軍成立是最晚的,很多人不會想到,美國是二戰以後的1947年9月8日,才在陸軍航空隊的基礎上組建了獨立的空軍。
而英國在1912年4月13日成立了世界第一支航空部隊——皇家飛行隊。
義大利在1912年11月建立空軍。
英國1918年4月率先成立了與陸、海軍平行的皇家空軍。
法國1934年組建了獨立的空軍。
美國雖然是第一架動力飛機的發源地,卻不是擁有第一架戰鬥機的國家。
一戰時,美國連自己設計的戰鬥機都沒有,只有陸軍通訊部隊航空處的偵察機和炮兵校對機,而那時英、法聯軍卻可以一次出動上千架飛機對德進攻。美國一戰後期使用的戰鬥機,主要來自法、英、意三國而美國當時只能仿造DH——4飛機。但劉將軍竟然厚顏無恥的吹捧「美國空軍的歷程就是世界空軍發展的縮影。」
美國雖然在二戰後的1946年初才組建戰略空軍司令部和戰術空軍司令部,卻在1947年9月8日才決心成立同陸、海軍平行的獨立空軍,而二戰後對發展對地攻擊機的安排也是几上幾下斷斷續續的。這說明「當今世界各強國中,只有美國發展空軍的戰略是連續的,完整的,清晰的」完全是無知的胡言亂語。目前美國空軍有它的優勢,但也有它的劣勢,如大部分機齡老化。劉將軍不能因為美國空軍的「威懾」「切實可信」就違背歷史去吹捧它!
反倒是美國人自己的評價比較實在,美國空軍參謀長邁克爾·莫斯利2006年評價自己空軍時說:「這是一支二戰以來作戰經驗最豐富的空軍。」
(二)第二次馬恩河戰役「美軍出動了
一千多架飛機」屬實嗎?
劉將軍說「可到那次大戰的第二次馬恩河戰役,美國人就使用飛機了,那次戰役,美軍出動了一千多架飛機,雖說戰果不像想象得那麼大,它自己損失也不小,但它已把全世界軍事家的目光從陸地引到了天上。打那以後,美國人再也沒有離開天空。」
這真是奇聞,第一次馬恩河戰役,美國還沒有加入協約國,沒有對德奧意「三國同盟」宣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凡爾登戰役后的1917年4月,美國才宣布參加協約國,而且是第二年初美軍才陸續開赴法國。美軍雖然參加了1918年7月15日至8月5日的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但沒有資料證明美軍成批出動軍用飛機,更不可能出動一千多架飛機,《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1985年4月1日的內部版,甚至連美軍參加了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提都不提,可見當時美軍份量之輕。實際上美軍確實參加了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並單獨攻佔了聖米耶爾突出部,但是在王厚卿等主編的《戰役發展史》中敘述德軍在亞眠突出部失守后,德軍「放棄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聖米耶爾突出部。」可見,美國人的傷亡不會像劉將軍講的「它自己損失也不小。」
而那次戰役出動一千多架飛機的是法國名將福熙元帥指揮的英法聯軍。美軍參加一戰時,只有陸軍通訊部隊的航空處有飛機,它哪有能力出動一千多架飛機對地攻擊?劉將軍張冠李戴倒也罷了,偏偏又吹捧美軍「但它已把全世界軍事家的目光從陸地引到了天上。打那以後,美國人再也沒有離開天空,」這種信口開河的文風貫徹了劉將軍「對話」的始終,並因「美、日、俄等國戰略研究部門都有翻譯」而怡笑全球。
(三)「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坦克首次
登上戰爭舞台」對嗎?
劉將軍在「對話」中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次馬恩河戰役,暗坦克首次登上戰爭舞台」,這根本是錯誤的。因為坦克首次登上戰爭舞台是發生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兩年後的,凡爾登戰役的索姆河會戰。祥見《中日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索姆河會戰」。包括前面兩個問題這種常識性的事情都出錯,可見劉將軍沒有嚴謹的治學精神,因此千萬不要輕信劉亞洲這個「理論家」的神侃,有功夫不如聽聽李敖的「有話說」,必竟人家是名符其實的學者,對史實不會亂說的。
(四)二戰美國人死的少「就因為美國重視
天空,爭奪天空主宰天空」嗎?
劉將軍是很信奉地緣政治的,把舊中國一百多年來的落後、挨打的主因歸罪於地緣政治,但在美國二戰傷亡人數上,卻拒不談一點地緣政治。美國人為什麼死亡人少?最關健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本土都遠離戰場。如果把美國放到歐洲試試?劉將軍不是信奉「空軍制勝論」嗎?如果美國在歐洲,那麼一戰時失敗最慘的就是美國,因為戰爭開始時它連戰鬥機都沒有,(只有美國陸軍通迅部隊航空處的偵察機和炮兵校射機),一戰後期才會仿製別國的戰鬥機。二戰當中,美國為什麼更重視轟炸機?也是因為它本土遠離戰場,二戰中美國的戰鬥機比英國、德國的差一截,噴氣式飛機也比英國、德國製造的晚。
另一方面,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先觀戰,后參戰。一戰打了四年零三個多月,美軍參戰也就10個月左右,二戰打了6年整,美軍參戰三年零九個月,參戰少當然死人也少。
因此把美國二戰人死的少,歸功於「就因為美國重視天空,爭奪天空,主宰天空」那是給狗戴嚼子——胡勒。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連美國海軍
都一直干著空軍的事情」嗎?
劉將軍說:「有一個事實誰都不能不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連美國海軍都一直干著空軍的事情。」
虧他還大言不慚在「對話」中說:「我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作訪問學者,在美國住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自信對美國人是了解的」,「我一直在研究美國。」
劉將軍的上段話,不讓美國人笑掉大牙才怪!美國空軍、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四大軍種都是美軍木桶中的一片!
美國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都有自己的航空兵,這些航空兵都屬於美軍「空中力量」的組成部分,難道這些軍種的航空兵都是干著美國空軍乾的事嗎?偏偏美國空軍不給劉將軍掌臉,他們報怨說軍費不夠,2006年還有五千空軍人員乾的是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活。劉將軍那樣說,不但美國海軍不同意,美國空軍也不願意呀!恐怕只有中國的初中生而且不是軍迷的初中生,才會以為開飛機的都是空軍,才會說出那種:「誰都不能不承認」的糊塗話。
劉亞洲在「對話」中,對「空中力量」和「空軍」的概念,是隨機應變混合使用的。但從他上面提到的所謂「誰都不能不承認」的「事實」和整篇「對話」的意思來看,他企圖以「空軍」的概念偷換「空中力量」的概念,或者他根本就分不清「空軍」和「空中力量」的不同。
     聯繫到劉將軍一再貶低中國陸軍的「對話」和文章,說明他骨子裡是試圖以「空軍制勝論」,來過份抬高中國空軍在三軍中的地位。如果他真的是關心中國軍隊整體的「空中力量」就不僅僅是關心空軍,更要關心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和第二炮兵、航天部隊,特別是應該關心中國的航空母艦和艦載飛機,可惜的是在前幾年為中國要不要航母的大爭論時,未見空軍的劉將軍拋除門戶之見,「無畏無私」的發表其大力支持航母的「振聾發聵」的「對話」和文章。
其實劉將軍並不了解或不想讓中國讀者全面了解美國空軍,美國空軍的主要作戰力量是戰略導彈(相當中國第二炮兵)部分航天部隊,和戰略空軍,(其主要力量構成是戰略運輸機、戰略轟炸機、加油機等)而其戰術空軍並不是美國空軍中的主要力量,(主要配置F—15、F—16和A—10以及少量的F—22和F—117,)美軍戰術空軍的大部分基地在本土,其主要任務是「看家護院」以及派出遠征部隊為美軍國外的陸地戰場爭奪制空權。美國戰術空軍的特點是腿短,因此參加例如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它必須藉助周圍國家的空軍基地。例如美國空軍在伊戰中,除使用歐洲盟國的機場外,還在海灣5個國家中使用了8個空軍基地。
劉將軍說美國「每一個軍種都可以獨立進行一場現代戰爭。」而我說那要看跟誰打。反正我知道劉將軍說「戰爭開始前,伊拉克已經徹底失敗了只是還沒有落花流水。」儘管這樣,但是美國還是出動了他全部四個軍種的部隊攻打伊拉克,而且其「主要作戰行動」用了44天。
如果美國空軍單獨同中國打一場現代常規戰爭,那就相當困難。劉將軍不是經常把地緣政治掛在嘴頭上嗎?那麼看看亞洲政治版圖就知道,美國幾乎不可能在同中國接壤的國家中,得到針對中國作戰的空軍基地,既使在阿富汗也不大可能得到。美國有可能利用的最近機場除了台灣島上的,就是日本石垣島、與那國島、下地島的機場,但都在中國中、短程地對地導彈,海軍艦、潛艇對地導彈,海軍航空兵和空軍戰略機群的打擊範圍。因而短腿的美國戰術空軍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美國戰略空軍雖然腿長,隱型,可以從日本美軍基地、關島、甚至本土起飛,超視距攻擊我大陸要害目標,但不管它有無其它飛機護航,都容易遭到我空中力量的截擊,而且其機載的遠程巡航導彈,絕大部分為亞音速,易被我空中力量和地、海面防空火力所擊落,再者由於美國戰略轟炸機,數量和載彈量有限,不易形成多目標不間斷的密集火力,因此光靠美國空軍,完成其戰役目標的能力十分渺芒,可以說根本不可能完成其戰役目標。因此,劉將軍最好不要把美國空軍說的那麼神。
當然,除了台灣問題,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中美兩國交戰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一句話,要同中國打一仗,光靠美國空軍一個軍種是不行的,「空軍制勝論」在中國行不通,「空中力量制勝論」還靠點譜,但也沒有普遍意義。任何戰爭中有矛就會有盾,哪兒有單邊絕對制勝的武器?劉將軍說:「一旦美國全球導彈防禦體系建成,一個覆蓋全球的信息化戰爭新體系就將全部構造完成。美國的對手用以威懾美國的最後工具——核武系統也將失效。到那時,一個以絕對不對稱軍事力量為後盾的單極政治體系,也就是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帝國體系就將出現。……那一天還沒有到來,但正飛速地向那一天逼近」。美國還真沒看走眼,美國或者美國的朋友沒有白花錢邀請劉亞洲當訪問學者。他們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要的就是讓中國人告訴中國人甚至告訴全世界的人,美國是最強大的是不可戰勝的。他們當初的投資如今有了回報,當年受邀的小蘿蔔頭,如今成為中國空軍的高級將領,從這位高級將領口中說出的話,其作用恐怕也不低於美軍的一個師。
如果現在有網友還不懂什麼是「心理戰」那麼眼前的事實就是活生生的心理戰,你沒看到「對話」的當事人,現在也小有名氣的戴旭上校,當時目瞪口呆脫口而出「我感到震驚」嗎?
如果現在有朋友還不知道什麼是「唯武器論」,那麼劉亞洲的上
述言論就是典型的「唯武器論」!
「對話」已經過去四年了,劉亞洲當時的很多觀點、結論和預言如今同美國的伊戰預期一樣,已經破產了,但其惡劣影響還存在,我還會繼續進行揭露和批判。
(六)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一直存在著
      蘇(俄)、美,兩大武裝集團嗎?
劉將軍在「對話」中說「上個世紀以來,世界一直存在著兩大武裝集團:一個是前蘇聯,即現在的俄羅斯,一個是美國。…….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軍隊大致都是按這兩大陣營劃分的,非此即彼,幾乎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
但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上個世紀,世界發生了兩次全球範圍的熱戰,(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全球範圍的冷戰(所謂社會主義陣營和帝國主義陣營的對壘)。第三次冷、熱戰各有不同的兩個武裝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奧、意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兩大武裝集團的戰爭(中國在1917年8月參加協約國對德奧宣戰,先後派出數十萬人到歐洲等戰場充當勞工和炮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同以中、蘇、美、英為首的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冷戰則是1949年8月24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和1955年6月5日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兩大武裝集團的對峙,以及社會主義陣營同帝國主義陣營兩大政治集團的對抗。(簡稱東方、西方兩大陣營)
值得注意的是,產生在上個世紀中葉的「北約」和「華約」,各有統一指揮的武裝力量,屬於兩大武裝集團性質的對峙。當時並不是所有西方發達國家都參加了「北約」,也並不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參加了「華約」。歐洲的南斯拉夫和歐洲以外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中國、朝鮮、越南等,都不是「華約」的成員國。
劉亞洲以贊同的口吻引用美國保守派代表人物伍爾西的話「世界已經發生過兩次熱戰和一次冷戰。都是以歐洲為中心。」其實伍爾西也說錯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心在歐洲沒錯,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就是兩個主戰場。包括歐洲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其中中國戰區對歐洲戰場的勝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說中國戰區牽制了日本。使他沒有能力在蘇聯的背後開闢第二戰場,如果日本真的像預計的那樣三個月滅亡中國,它將會動用在中國大陸的二百多萬日本精兵,在蘇聯背後開闢第二戰爭場,即使有一次諾門坎戰役失利,也擋不住日軍的攻勢。遺憾的是,西方政客經常輕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的作用。
伍爾西的第二個錯誤是以為冷戰也是以歐洲為中心,冷戰分二個領域,作為「北約」、「華約」兩個武裝集團對抗,中心在歐洲沒錯,可作為政治集團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帝國主義陣營的政治對抗卻是世界範圍的。(雖然社會主義陣營在1959年至1962年就分裂了,但社會主義國家對帝國主義陣營卻有較大程度的一致性。)
而被人冒稱為「理論家」的劉亞洲將軍,竟然將上述事實,胡扯為上世紀以來一直存在著蘇(俄)、美兩大武裝集團,這難道不是典型的信口雌黃嗎?即使在上世紀中葉產生了這兩大武裝集團,中國也沒有參加。
劉將軍進而又說,:「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軍隊大致都是按這兩大陣營劃分的,非此即彼,幾乎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他這句話是為他下一步批判毛澤東的軍隊、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中國人民的軍隊埋下伏筆,我將在下個篇章進一步揭露他!
二00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文來源『興華論壇』  http://bbs.1911.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