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主教徒,有話對你講

[複製鏈接]

9

主題

13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nbaby 發表於 2008-11-16 2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奉耶穌基督的聖名勸各位相信耶穌並且幸運的接受福音的朋友們。

瑪利亞不是聖母,她和我們一樣都是主的子民,是人類。因為上帝耶和華神是自有永有的,所以他沒有母親的。

或許對於我這些簡陋的勸勉你們會不以為然,但無論如何我是因為珍惜你們的靈魂才如此「廢話」的。

聖經上有兩句話很值得每個基督徒默想:

1、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2、不是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都能進天國,唯獨遵從天父旨意的才能進去。

耶穌是神的兒子,這是聖靈的話;神既然是自有永有的又從哪裡來的母親呢?而且這位母親還是自己所造就的人類?一個被造之物焉能高於神成為造物主的母親呢?話又說回來,既然耶穌是神的兒子,瑪利亞是聖母,這種身份和說法是否褻瀆了聖父呢???我再說,耶穌是神的兒子。

你們各位老小都是很幸運接受福音的人,已經來到了神的門前,又何苦為了遵從世人的習俗敗壞了神原召你們賜給你們的旨意而不能進門呢?這太可惜了!因為你們已經明白福音了,又何苦失掉這機會呢?

無論你們恨我也好,說我無知也好,我還是要說,玫瑰經不是聖經,不是神原來要賜給我們的那本聖經。聖經乃是神聖的,是獨一的。其他的,無非是人信誓旦旦的靈學著作罷了,人的東西怎能代替聖上的旨意呢?世界上任何一本人為的著作都不能與神的話相提並論!因為神人不同。

經上神一再借著他僕人的口警告我們這些信奉耶穌的眾人,務要警醒,不可隨從世人敗壞的道,要做明白人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到底主的旨意是什麼呢?

別的我不知道,至少我知道一個屬靈的人必定會遵從聖靈的旨意,那麼聖靈的旨意就是除耶和華以外,你們不可拜別的。我不管人類如何編造謊言借口讓人去崇拜瑪利亞,遵她為聖母,在耶穌基督之上!但神的旨意是除了耶穌以外再沒有別的中保,我們無需要通過瑪麗亞來求告主的名,因為經上說,無論我們求什麼,只要奉耶穌的名!

曾經有一個很好的警告故事:魔鬼利用蛇來試探迷惑夏娃,雖然神說你不可以吃知善惡樹的果子,因為吃了必定會死。雖然神的話是這麼的直白,但蛇卻說不一定。

曾經我也對一個天主教徒的年輕人說過此問題,您知道這位先生怎麼回答我的嗎?他對我說,雖然神說不可以拜別的,可是神也沒有說不可以拜瑪利亞。

是啊,神沒有說人不可以拜瑪利亞,可是神說過除了上帝以外,人類不可以再拜其他的。我想神的旨意就像當初一樣的直白易懂。你們覺得神的旨意有什麼「不一定」嗎?那就要小心嘍!

你們務要警醒,越是末世越有假師傅來傳錯謬的假道理。撒旦當初可以利用蛇,今天也同樣可以利用人!難道那些打著耶穌基督的名號的異端還少嗎???他們所結的果子若和聖經不符就有問題。

相信耶穌,他從來不會拿神的旨意開玩笑,他說如果不遵從天父的旨意就不能進天國,那麼事情就一定會是這樣。在神總是一,不會有不確定的旨意。神的旨意是如此的直白,難道區區幾個教皇和傳道人把聖經篡改一番,你們就信了嗎?他們不過是人,不是神!你們既然是耶穌的門徒,理當遵從耶穌的教導,而不是遵從世人的習俗。人不完全,難免會有錯,神是不會錯,所以,要聽神的話才不會錯才不會上當,不要錯把人的誤解當成了耶和華神的旨意。你們相信人錯誤的帶領不是拿自己的永生冒險嗎?要謹慎!聖靈一再強調:要警醒。

教會不是人帶領的,教皇也不過是神仆。大家的身份都是基督徒,聖經中講,若不謙卑成為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神的國。耶穌才是教會真正的首領,教皇不是教會的首領,他們的身份應該是神仆,而不是教會之皇。因為只有耶穌基督才是教會唯一的頭!只有耶穌才是神國的王上,而不是他教皇!!

瑪利亞是神家的使女,她是被造之物,不是聖母!

每個人的恩賜各有不同,神分給每個人的任務也不同。神揀選瑪利亞,不過是分給她一個神職罷了,就像現在我們教會裡有些去唱詩有些去接待一樣,個人的分工不同罷了。你們不要把一個人類如此神話!

瑪利亞如果是聖母,耶穌基督難道在她之下嗎?難道造物得神耶穌要在被造物瑪利亞之下嗎?!你們難道不曉得萬物都是主所造的嗎?耶穌是不是主?那瑪利亞是不是他所造就揀選的?那他是在瑪利亞之下嗎?他既然是大衛的主,又何嘗不是瑪利亞和你我的主呢?既然是主,為何你們說主是瑪利亞的兒子呢?耶穌是神的兒子啊!

如果今天耶穌也問你和彼得同樣的話:「你們說我是誰?」你們該如何回答呢?我想你們知道耶穌其實是神的兒子,那麼神又沒有老婆,請問瑪利亞憑什麼是聖子的媽媽????你們在千呼萬喚瑪利亞為聖母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聖父呢?天父會喜悅你們去崇拜瑪利亞嗎?天父會喜悅你們禱告不是奉他兒子的名而是要通過瑪利亞去禱告嗎?人類有必要奉人類的名去禱告嗎?難道世人不都在罪之下,乃是耶穌一個人拯救了我們嗎?有她瑪利亞什麼事呢?如果瑪利亞的名也可以讓我們得救,那還要耶穌來到這世上幹什麼呢?瑪利亞不同樣也和你我一樣是罪人嗎?她也是主耶穌所拯救的。難道她自己要禱告耶穌也要先奉自己的名才禱告生效嗎?既然她不用,你為何又要用瑪利亞的名禱告呢?我們禱告,乃是在聖靈里通過子向父禱告。我們禱告是向神禱告,不是向人禱告。你們如果叩拜那陶瓷或是別的偶像,那和佛教徒拜觀音又有何不同?難道神曾經說那些偶像不過是人手所造並不是神的這些話對你們是枉然的嗎?我勸你們既然領受了神的話就要照著去行。除了耶和華三位一體的神以外,再沒有別的神,也不可跪拜其他的。我勸你們禱告就向獨一的神禱告!

不要再繼續得罪神了,也不要再繼續錯下去了,到最後無法進入永生,這又何苦呢?你們不是不曉得福音,何必當冤大頭呢?你們要防備那些假師傅,他們在你們中間就像礁石,他們勾引了人入教為要讓他們成為地獄之子!

你們要明白神的旨意如何,要做聰明人,不要做糊塗人。

睜開你們屬靈的眼睛吧,看清楚神要你遵守的是什麼。

當趁著還有機會尋求耶和華的時候尋求他,不要等到一切都晚了才後悔。

如果說當初是因為不明白走錯了路,如今該迴轉了。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沙發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08-11-16 21:4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 天主教變成基督教的異教,基督教也變成天主教的異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11-16 23:35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爭論,感覺像兩小兒辯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5622

帖子

359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91
4
qionghua 發表於 2008-11-17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樓 借屍還魂 的帖子

兩小兒辯日,從信的角度講,精闢。
從行的角度講,基督教的階級鬥爭史真是錯綜複雜連綿不斷,不時來個人頭落地,比兩小兒辯日邪乎多了。
珍愛生命,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
溫和寶 發表於 2008-11-17 01:01 | 只看該作者
這基督教真不夠意思,人家瑪麗亞幫了那麼大的忙,一點也不領情。看在她把耶穌從小撫養大的份上,也和其他人不一樣啊,怎麼能說她和別的女人一樣呢?
有本事可以讓耶穌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嘛。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6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1-17 01:1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帖子, 似乎移到基版去比較直接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7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vidlee 於 2008-11-17 01:14 發表 [天主教徒,有話對你講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這個帖子, 似乎移到基版去比較直接一些?

再別讓好貼都移過去,那邊不能討論,怎麼平白失去好話題.這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好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8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08 | 只看該作者
天主教是基督的唯一教會。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hellman ] 於 2008-10-30 03:00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19669
天主教是按天主的救恩計劃,由基督所創立的有形而神聖的團體。教會內只有一個主,
一個信德,一個聖神,一個洗禮,一個身體,一個希望(弗四4-6)。人類要以信德
受洗而加入這個教會。

天主教是一個有聖統組織的團體,同時又是一個屬神的精神團體。在教會內,我們
宣認教會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聖而公教會,這是基督的唯一教會。



耶穌創立了天主教


  耶穌建立的信仰團體,很早就自稱為「教會」。「教會」的中文翻譯,就是舊
約中的希伯來文qahal,與它的希□文Ekklesia是同一個字。
  舊約中「教會」(qahal)就是上主的集會,即由天主召叫的信者的集會,尤其
指西乃山脈曷勒布山的選民會眾---以色列在那裡,恭聽天主發言,接受了法律,並
被天主立為自己聖潔的子民;希□文化中「教會」(Ekklesia)就是公民的集會,
即是具有特殊目的的公民集會;新約中初期基督徒團體自稱「教會」就是天主的教
會,表示自己是舊約以色列民族、「上主的集會」的完成,表示天主救恩歷史的連
貫性,即是承認自己是該會眾的繼承者。新約的教會與舊約中上主的集會的最大區
別在於前者是以耶穌基督為中保,後者是梅瑟(希十二18-23)。在教會內,天主從
世界各地「召集」自己的子民,所有的人都奉召參加天主的子民。
  新約的教會是誕生於耶穌基督為我們的得救而完全的自我交付,這交付提前在
建立感恩聖事時實行,後來在十字架上完成。教會在五旬節那天已是至公的(Catholic
Church),借著宣講,開始了他的發展,向全人類傳播福音,使全人類成為門徒,
而且直到基督再來那天,仍將繼續如此。
  至公(CATHOLIC)這個字表示耶穌基督的教會是普世的教會。教會是至公的,
是因為耶穌基督臨在她內;耶穌在哪裡,哪裡就有至公教會!這個教會從第二世紀
開始就以「至公」一詞來形容教會的文件;到了第三世紀,由於蒙丹派等異端團體
出現,在「教會」前加上「公」,表示正統的教會,以有別於異端派;當君士坦丁
大帝皈依教會後,教會成為羅馬帝國中的唯一合法的國教,「公教會」又加上法律
上「合法」的含義;在教父時代,尤其是經過聖奧斯定對於教會神學解釋的努力,
至公教會更含有「普及」的意義,能包含一切。
  從歷史上看,所有分裂的教派都是由至公的教會分出去的,如1054年分出的東
正教,1517年分出的基督新教;從歷史觀點看,用至公教會(Catholic Church)稱
天主教 ,是可以確認的。
  至公的教會,在現世中雖然呈現出分裂的現象,使其至公性隱而不彰,但是天
主末世性的救恩、普及、整合的力量,仍完整地存在於教會內,其至公性仍是教會
的特性。這教會就是耶穌所創立的至公教會,他復活后,指定伯多祿為此教會的牧
養人(若二十一15-17)。
  至公教會並非「劃一」,而是合一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民族、文化、語言、靈修、
禮儀、社會、風俗、傳統 。這樣的教會就是多元化的教會,即是充滿神恩、多姿多
彩、百花齊放的大公教會。無論這些多元化的地方教會如何的渺小、貧窮或處於窮
鄉僻壤,只要這些合法團體與他們的牧人結合一起,宣讀基督的福音,舉行主愛的
晚餐,基督就臨在其中,因基督的德能而組成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
聖而公教會。如果各個地方教會的信徒在信仰上和聖事上跟繼承宗徒的該教區主教
團結共融,就是普世教會的縮影。因為至一、至公教會就在他們中間,並由他們集
合而成;正因為羅馬天主教擁有她的神聖首席權。可是我們必須留意,不要以為普
世教會是個別教會的總和或聯邦。教會基於其召喚及使命,是普世的,但當她紮根
於不同文化、社會和民族時,便在世界各地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和面貌出現。地方教
會彼此協調的各種豐富的教會紀律、禮儀傳統、神學及靈修遺產等,更清楚地顯示
了一個完整教會的至公性。如果與在愛德中主持的羅馬教會共融,就成為完全至公
的教會。在她內,存在著與「頭」結合的整個基督的身體,這表示至公教會從基督
那裡領受了圓滿的得救方法,即是教會宣認正確和完整的信仰、圓滿的聖事生活、
從宗徒繼承過來的職務。這就是基督的唯一教會,我們在信經內所承認的唯一、至
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她存在於天主教會內,這教會是由伯多祿的繼承人
──教宗及與此繼承人共融的主教們所管理,雖然在此有形的組織外,仍存有許多
聖化及真理的要素。所以,每個地方、個別教會的信徒都要以她是瞻,普世各地的
基督教會都把這在羅馬的偉大教會視為唯一的根基;因為地獄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瑪十六18)!這是救主耶穌的許諾。
  天主教宣認教會是至公的,既肯定了耶穌所創立的教會是普世性的,又確信她
親自承受了耶穌所交託的全部真理。公教信徒與其他信奉基督的人,以及天主聖寵
所要拯救的全人類,都以不同方式屬於或者導向這個至公教會。這個至公教會─天
主教的英文是The Catholic Church。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至公教會,被視為一個社團,它有欽定的信理、共行
的禮儀、神聖的職務等結構與組織,如同身體之有結構和組織。所不同的,教會是
一個超自然的完整社會,稱之為基督的身體。因為基督建立了教會,是教會的頭。
所有接受洗禮的人,與復活基督的身體結合,那便是進入復活基督的屬神的身體內,
共為一個身體。復活的基督是屬神的,強調的是精神性的內在共融。共融,便是相
通,表示教會是信者互相溝通、共同融合的團體。
  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表達了基督對教會的權威,在生命上對
教會的影響。經上記載,本著他,全身都結構緊湊,借著各關節的互相補助,按照
各肢體的功用,各盡其職,使身體不斷增長,在愛德中將它建立起來(弗四16)。



教宗繼承伯多祿職位牧養天主教

  伯多祿聽到主耶穌的呼召而毅然放棄一切,跟隨了他(谷一16-17)。在這旅途
中,主耶穌對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要叫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
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勢力決不能勝過他。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
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十
六17-19)」
  耶穌為完成救恩而義無反顧榮進耶路撒冷,與宗徒們共進最後晚餐時,對伯多
祿說:「西滿,西滿,看,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為
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致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二十三
22-23)」
  復活后的耶穌指定伯多祿牧養教會。耶穌對伯多祿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
比他們更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就對他說:
「你餵養我的羔羊。」耶穌第二次又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
多祿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就對他說:「你牧放我的羊群。」
耶穌第三次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
「你愛我嗎?」便憂愁起來,遂向他說:「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曉得我愛你。」
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群。」(若二十一15-17)伯多祿去世后,牧養教會的
職位由羅馬主教繼任,領導天主教。

  羅馬主教,即是教宗(Pope)。他享有主單獨賜給宗徒之長伯多祿的職位。他
是「世界主教團的首領、耶穌基督在世的代表,伯多祿(Peter)宗徒的繼承人、天
主教的最高首領、羅馬主教、梵蒂岡的最高元首、天主的眾仆之仆、普世教會在現
世的牧人」。教宗基於此職務,他在普世教會內享有最高的、完全的、直接的職權,
且得經常自由行使之(《教會法典》第331條)。教宗得自由任命主教,或批准依法
選出的主教(《教會法典》第377條);對候選人的資格,由宗座作最後決定(《教
會法典》第378條-2項) 。

天主教的存在是天主預定的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
祝福,祝福了我們,因為他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他面
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於愛,按照自己旨意的決定,預定了我們借著耶穌基
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他,為頌揚他恩寵的光榮,這恩寵是他在自己的愛子內
賜與我們的;我們就是全憑天主豐厚的恩寵,在他的愛子內,借他愛子的血,獲得
了救贖,罪過的赦免。的確,天主豐厚地把這恩寵傾注在我們身上,賜與我們各種
智慧和明達,為使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是全照他在愛子內所定的計劃;就是
依照他的措施,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基督元首。我們也是
在基督內得作天主的產業,因為我們是由那位按照自己旨意的計劃施行萬事者,早
預定了的,為使我們這些首先在默西亞內懷著希望的人,頌揚他的光榮;在基督內,
你們一聽到了真理的話,即你們得救的福音,便信從了,且在他內受了恩許聖神的
印證;這聖神就是我們得嗣業的保證,為使天主所置為嗣業的子民,蒙受完全的救
贖,為頌揚他的光榮。(弗一3-13)

  為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即那光榮的父,把智慧和啟示的神恩,賜與你
們,好使你們認識他;並光照你們心靈的眼目,為叫你們認清他的寵召有什麼希望,
在聖徒中他嗣業的光榮,是怎樣豐厚;他對我們虔信的人,所施展的強有力而見效
的德能是怎樣的偉大。正如他已將這德能施展在基督身上,使他從死者中復活,叫
他在天上坐在自己右邊,超乎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以及一切現
世及來世的可稱呼的名號以上;又將萬有置於他的腳下,使他在教會內作至上的元
首,這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就是在一切內充滿一切者的圓滿。(弗一14-23)

  透過保祿書信,天主讓世人知道教會的存在是他所預定的、必然的,並非是歷
史的產物。天主藉此來向世人昭示他所建立的教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天主創造世
界是為使人與他的生命共融。這共融是透過在基督內的「召集」而實現的,而這召
集就是教會。因此,教會成了天人合一的場所,也成了一切事物的目標。
  在教會內,人類透過那永存不朽的愛(格前十三8)與天主共融,這就是教會的
首要目標。基督不斷支持教會,借教會把恩寵與真理灌注給眾人。因此,教會成了
人類與天主親密結合的聖事,其本身也成了奧跡(弗三9-11)。又基於人類間的共
融根植於與天主的結合,教會也成了「人類一體性」的聖事。這種人類一體性,在
諾厄時代就已開始(創九-十),但其一體性已一一崩潰。其「一體性」也僅有在基
督內,借他的教會才能實現:聚集各邦國、支派、民族、語言的人(默七9)。世上
的教會是未圓滿完成「人類一體性」的救恩標記與工具,從而,教會成了普世眾生
的救恩聖事。



天主教的啟蒙和萌芽時期

  公元前十八世紀,亞巴郎蒙召,開始了教會的啟蒙時期。天主向亞巴郎許諾,
成為一個大民族的父親(創十二2、十七5-6)。這意味著天主已開始召集自己的子
民。

  經上記載,上主天主在哈蘭召喚了亞巴郎:「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
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我必祝福你,使你成名,成為一
個福源(創十二 1-2)。」
  大約公元前1250年,梅瑟領導以色列民族,即是猶太人從埃及逃出來,開始了
教會的萌芽時期。天主在所有民族中,只揀選了以色列民族作為自己的特殊產業、
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主的民族(出十九5-6,伯前二9,申七6);透過以色列
的被選,他將成為各民族未來共融合一的標記、共融的聖事(依二2-5,米四1-4)。
然而,以色列民族卻撕毀了此盟約,即西乃盟約(出十九1-9,三十二1-35,耶三十
一31-32),變得好象一個娼妓(歐一、依一2-4,耶二)。因此,他們遭到世世代
代先知的指控。

  經上記載,若瑟之家在梅瑟的領導下,經過重重苦難之後,終於來到了天主的
山(列上十九8,出三1,申一2、6)。在這裡,天主藉助梅瑟預告了愛的盟約,同
時,以色列人也藉助梅瑟答覆了上主的呼召,與上主訂了有條件的西乃盟約。上主
說:「現在你們若真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盟約,你們為我應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
的國民。」以色列人答覆說:「凡上主所吩咐的,我們全要作。」「看,這是盟約
的血,是上主本著這一切話同你們訂立的約。」(出十九5-8,二十四3、7-8)。然
而,當以色列人看到梅瑟在天主的山上不下來的時候,就聚集起來對梅瑟的哥哥亞
郎說:「起來,給我們製造一尊神像,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那領我們出埃及國的
梅瑟,不知道遭遇了什麼事。」亞郎就給他們製造了一頭金牛,以色列人就說:
「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國的天主。」在山下,他們把剛才對天主的信誓旦旦
之詞,都拋諸腦後,背叛了天主,單方毀約;正當他們拜祭金牛時,天主就對梅瑟
說:「我看這百姓,真是一個執拗的百姓!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梅
瑟求天主說:「上主,你為什麼要向你用大力,用強硬的手臂,由埃及國領出來的
百姓發怒呢?為什麼要叫埃及人說:他是惡意領他們出來,要在山中殺死他們,由
地面上絕滅他們呢?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上主俯聽了梅瑟的求
情,就撤銷了要加於以色列百姓的災禍。(出二十四18、三十二1-14)
  由於此盟約,即雙向性的西乃盟約被天主的選民??猶太人撕毀,於是,天主先
后打發先知向他們預告了一個「新而永久的盟約」(耶三十一31-34,依五十五3)。
公元前7-5年間,誕生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地伯利恆的天主子耶穌基督,大約在他三
十三歲時,用自己的身體,建立了新而永久的盟約(瑪二十六26-28,格前十二23-26),
創立了天主教。



天主教的創立時期

  猶太人歷經漫長的帝國殖民生活,日日夜夜地期待天主向他們所許諾的 「默西
亞」,前來拯救他們脫離壓迫者的手(撒下七12-16)。
  大約在公元前7-5年間,天主揀選了猶太少女瑪利亞做默西亞的母親(路一26-38),
默西亞的名字叫耶穌(路一31)。他誕生在猶太-巴勒斯坦土地上,即是耶路撒冷南
端的伯利恆(白冷)。他的媽媽用襁褓裹著他,把他放在馬廄(也稱馬槽)里,有
天使在歡唱:「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二1-20)。」當時
期一滿,他離開隱居約30年的納匝肋(路三23),前往約旦河,接受默西亞的前驅
──若翰的洗禮(谷一5)。受洗之後,他又回到加里肋亞,開始宣講天國的喜訊:
「時期已滿,天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14-15)。」

  耶穌為了自己所宣講的天國與福音的使命得以延續,親自揀選了一批自己所想
要的、常同自己在一起的人(谷三13-14)。這些人是由若翰施洗時起,直到自己從
死者中復活,又從他們中被接去,即是升天的日子止(宗一22),並受派遣向萬民
福傳的見證人。這些見證人忠實地、沒有錯誤地把基督的訓導──福音一代一代地
傳下來。教會就是建立在這些見證人的基礎上(弗二20,默二十一14)。這些見證
人就是宗徒。

  他在傳揚天國與福音的過程中,揀選了十二位宗徒之一的伯多祿為元首,祝聖
他為教會的磐石,明確宣布建立教會:「約納的兒子西滿,你要叫伯多祿──磐石,
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勢力決不能勝過他。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
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
被釋放。(瑪十六17-19)」

  十二位宗徒見證了耶穌在三年裡傳揚天國與福音的言行,即是他把父顯示給世
界的整個過程中所言所行,證實自己就是默西亞,天國業已來到人間,自己的子民
卻沒有接納他,反而拋棄他;當他受盡人間的奇恥大辱與痛苦之後(依五十二-五
十三),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被埋葬,第三天從死者中復活起來(谷十六1-20),
復活后第四十日上升天國,升天後第十日見證了他所許諾的聖神降臨(宗二1-13)。


  他們在領受聖神后,大膽地向本族同胞宣揚耶穌是默西亞,也向外邦人宣講此
喜訊。從此,以伯多祿為元首的宗徒在共融牧養下,跟隨主的人漸漸形成了一個可
見的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就是日後發展成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普世
教會──天主教。這是一個永遠不可、也沒有人能否認的歷史事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9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10 | 只看該作者
耶穌建立的教會是唯一真正的教會,背叛耶穌的教會就是敵基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0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2 | 只看該作者
談聖母四端教義(1):聖母的教義與基督救恩的關係
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是天主,聖母的教義只是一個小部份而已,可惜在兩教討論中,它經常成為焦點所在,有時還以為聖母的教義在天主教內佔著大幅的位置。
有關聖母的四端教義--天主之母,終身童貞,無染原罪,聖母升天,是與「基督學」(包括「救恩論」)有密切關係的,若沒有天主聖子耶穌基督降生救贖的話,就不會有任何聖母的教義,人們若將基督的救恩工程抽離出來,而孤立地看聖母的四端教義,便很容易會問:「為甚麼、而且憑甚麼會有這樣的聖母教義?!」
在此,讓小弟先簡單講述聖母的教義和基督救恩的關係:天主聖子降生成人,聖母所生的耶穌基督是真人真天主,「天主之母」正是維護耶穌「兩性一位」的道理--天主性和人性同時結合在耶穌這一「位格」上。聖子降生是天主的恩賜,祂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之童身,聖母「終身童貞」的教義顯出耶穌基督的神奇來源和祂的天主性,祂不是出於男女的結合哩!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是無遠弗屆、不受時空限制的,聖母「無染原罪」正肯定祂救恩的宇宙性,所以聖母得從受孕那一刻開始,已蒙受(預防性的)救贖,被天主用特殊方式預先將救恩賜給她。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完成了救贖,人因此有得救的可能,「聖母升天」的教義肯定基督已經戰勝死亡與罪惡,顯示出基督的救贖已經完成,她是被救贖的,將來我們都會跟聖母一樣「升天」,即得到圓滿的救贖。
至於聖母四端教義較詳細的內容及它們對基督徒生活方面的意義,則請參閱這系列的(2)、(3)和(4)了,這三篇文章主要是轉載自香港天主教信仰熱線(電:28850025)中的「聖母知多D」,及劉賽眉修女所著的《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1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3 | 只看該作者
天主教當然不是大淫婦


1.          誤解者說天主教曾殺害很多基督教徒(吻合默/啟17:6「痛飲聖徒的血」),而且梵帝岡是在羅馬城中,而羅馬城是建立在7座山上(吻合默/啟17:9),天主教的教皇和主教們經常穿紫色、紅色的衣服,在彌撒又用金杯(吻合默/啟17:4),又常和異教合一,故此聲稱天主教就是默/啟17章所說的大淫婦。本人現作以下回應。



A)大淫婦是指當時迫害教會的羅馬(帝國)

2.          根據聖經學者們的研究,默/啟示錄大約在羅馬王尼祿或米多仙的時代(約公元90-100年左右)所寫。簡單來說,當時羅馬帝國已迫害教會,許多教友殉道(喝聖徒的血),羅馬皇帝要國民當他像神一般來朝拜(拜其他神,在舊約中稱為「淫亂」),亦極盡奢侈之能事(穿極其昂貴的朱紅色、紫色衣服,全身點綴著金子、寶石和珍珠)。羅馬帝國的首都亦叫羅馬,此城在地理上是有七座山的,說羅馬城亦即寓意整個羅馬帝國,這種以首都名稱代表整個國家的做法,在舊約已有,例如:則/結23:4就分別以撒瑪黎雅和耶路撒冷來代表以色列和猶大了。

3.          在聖經中,用淫婦來形容城市或國家的例子也有不少,鴻3:4說的是尼尼微,則/結16:15-17指的是以色列,則/結23用淫亂的兩姊妹來代表以色列和猶大兩國。默/啟17所說的大淫婦就是指當時迫害教會的羅馬(帝國),但正因教會遭受她的迫害,所以不能公然說出她的名字及其他訊息,而只能以當時基督徒一看就明的象徵來表達,否則,作者立即會有殺身之禍,這部書也會被禁。



B)認清誤解者所列舉的吻合點的真相

4.          後來,天主教因歷史發展的因素,將總部(教廷)置於羅馬梵蒂岡。

5.          在小弟印象中,在主後四世紀,教會昇平後,穿著紫色衣服能代表那人有某種地位,教宗主教神父們既是教會的領袖,所以他們會採用當時的習尚,用上紫色的祭衣。

6.          為表示對主耶穌的聖體聖血的尊重和敬愛,天主教會用尊貴金屬製成的金銀杯爵盛載聖體聖血。

7.          在以前,天主教和基督教互相攻擊的年代,兩教信徒都彼此逼迫殺害,死於對方手上的基督徒不計其數。這是不幸!也是罪過!

8.          近代天主教會跟其他宗教進行「宗教交談」,並樂意與她們及世上一切善心的人士攜手建設美好的世界,但天主教卻「不是」亦「沒說」要跟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合一」,即不是要與他們合併成(另)一個宗教。天主教的「宗教交談」,即懷著尊重的態度,互相認識、溝通、交流、了解,「交談」之後仍可堅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場,並向他們傳揚福音。在香港「宗教交談」,就連基督教也有參與,多年來,參與「交談」的六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孔教)在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還一起發表新春賀詞哩!(有關「宗教交談」的問題,請另見該項)



C)以同樣的邏輯來回應這些吻合點

9.          若因教廷位於羅馬(有七座山),而主教們會穿紫色和紅色的祭衣�等等,就說天主教是默/啟17的大淫婦,按同樣的邏輯,在耶路撒冷聖殿遺址上所建的回教清真寺,也是我們基督徒的聖所了!就連穿過紫色和紅色衣服、戴過金戒指或耳環的基督教徒也有大淫婦之嫌!不幸,聽說聖公會和信義宗的牧者也會穿上紫袍,一些改革宗的教會在不同時期亦會用紅色、紫色和其他顏色的布來做裝飾!若果換了是某個基督教教派在羅馬置設總部,難道我們也該說她是大淫婦麼?基督教也「痛飲了聖徒的血」,且「和異教合一」哩!

10.      按同樣的邏輯,默/啟12提及那象徵魔鬼的龍,中國人又自稱「龍的傳人」,那麼,誰若憎惡中國人,大可以說所有中國人都是「魔鬼的傳人」,還可大聲說這是有聖經根據的,任何一個人也可在某地方(例如國語歌集,但不是英文、拉丁文字典)查到有「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講法。

11.      今日,讀過釋經學的都知道釋經/解經就是從聖經作者的用詞、上文下理、生活處境、當時的文化歷史等背景,去找出作者透過這段經文要講甚麼東西,誤解者對默/啟17的「解經」卻是把發生了的事隨意拿來配合聖經詞句,就當作是經文要表達的意思,誤解者這種解經方法,相信今日對聖經有正規學術認識的人(當中包括不少基督教人士)都不會採用。



D)再說默示錄中的預言

12.      對於以上觀點,誤解者反駁謂默/啟示錄主要是論及末世主耶穌再來之前的事,當中也記載很多末世大災難將會發生,為使基督徒知道主快再來,從而有所警惕,所以,默/啟示錄若非一本預言將來要發生的事而寫的書,它對後世便無價值。

13.      其實,即使沒有世界末日這回事,基督徒都應時常醒寤祈禱遵行主道。

14.      再者,根據聖經學者的研究,縱觀默/啟示錄全卷書,這些象徵邪惡/罪惡的大淫婦、龍和獸最後全部被毀滅,而天主的羔羊(即耶穌基督)卻得勝。整部默/啟示錄的訊息其實很簡單:邪惡/罪惡的力量雖大,但它終會失敗,唯有天主和真理勝利,這部書正是要鼓勵那些處身於艱難和受迫害的教會持守真道。

15.      若望/約翰寫默/啟示錄不是要滿足人們的好奇,或給人拿著這部書當作水晶球般來估計何時世界末日,幾時會發生甚麼大戰、天災,主耶穌何時再來�,這些先兆根本是不斷發生的,即使國與國之間不打仗,人與人之間也時常發生衝突哩,天災人禍更是經常出現,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又有戰爭,又有災禍,又有艱難,這是我們每個世代的信徒/教會在主耶穌再來之前所要面對的處境。如果它只是預言主後二千多年將發生的事,那麼它對尼祿、米多仙時代及這二千年來各世代信徒/教會就沒有意思了!不!這部書對每一個世代的信徒/教會都有意義,因為任何一個世代的信徒/教會仍要不斷與罪惡鬥爭,這部書給人偌大的安慰和鼓勵,並叫人警醒,不要迷失和沉溺於邪惡/罪惡之中!

16.      本網站B項的「B2   淺談默示錄 」會有另一些關於此書的簡單資料,讀者如欲較深入認識默示錄,可參閱思高聖經學會翻譯的《信仰旅程》第40冊,或《天道人語》第22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2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4 | 只看該作者
新教徒造謠誣衊耶穌和耶穌親自建立的唯一基督教會,實在可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3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5 | 只看該作者
實際上天主教要比新教寬容一百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4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6 | 只看該作者
背叛耶穌,背叛耶穌建立的教會,就是邪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5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2:28 | 只看該作者
該入天主教還是基督教?看聖經可幫我決定嗎?

A)兩教是大同小異的
1.        耶穌建立的教會,原本只是一個,就是天主教--即「公教會」(關於這一點,可參閱「淺談聖經與聖傳」第2點),可惜在歷史上曾因她的軟弱,導致教會分裂。天主教和基督教本來就是同一的教會,她們的信仰基本上都是一樣,例如:兩者都是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聖子降生成人,取名耶穌,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了我們,受難之後復活升天...等等。不過,由於分裂了幾百年,即使今日合一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天主教和基督教仍有各自的傳統和風格。關於兩教的分別及其風格、特點,也許大家都已知道許多,但誰若喜歡的話,亦可在全日免費服務的(香港)天主教信仰熱線(電:28850025)中按435收聽,或者會有另一些啟發吧。



B)天主教肯定自己有圓滿的得救方法之餘,亦承認分離的弟兄

2.        梵二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第14號說:「大會謹遵著聖經和傳統,強調這一旅途中的教會,為得救是必需的。因為得救的惟一中保和途徑就是基督,祂在自己的身體內,就是在教會內,和我們在一起;祂曾親口明白地訓示信德及聖洗的需要(參閱谷:十六,16;若:三,5),同時確認了教會的需要,而聖洗則是進入教會之門。所以,如明知天主藉耶穌基督所創立的天主公教為得救必經之路,而不願加入,或不願在教會內堅持到底,便不能得救。...可是,雖已參加教會卻不堅守愛德,身在教內而心在教外的人,仍舊不能得救。...望教的人,在聖神的推動下,明白表示出他們期望加入教會,即因此種期望已和教會相連結,慈母教會也以愛護關切之情,猶如自己的兒女一般地去懷抱他們。」

3.        《天主教教理》論及教會的唯一性及合一的創傷時就常引用梵二《大公主義法令》第3點的思想。《教理》第816號說:「基督的公教會是救恩的總匯,唯有藉此教會能獲得圓滿的救恩方法。」在第817至819號就說:「事實上,『天主的這個唯一教會,從起初就出現了若干分裂,聖保祿宗徒曾以嚴厲的話加以責斥;但在其後幾個世紀中發生了更多的紛爭,有規模不小的團體與公教會脫離了全面的共融;對於此事,有時雙方都難辭其咎』。...今天,那些生於此等分裂的團體『及受過基督信仰教育的人...不能責以分離之罪,天主教會應以兄弟般的敬愛包容他們��藉在聖洗內接受信仰而成義的人,與基督結成一體,故應當享有基督徒的名義,天主教徒理應承認他們為主內的弟兄』。此外,『不少聖化和真理的因素』,『可在公教會的有形界限之外找到,例如聖經記載的天主聖言,聖寵的生命,信、望、愛三德及聖神的其他內在恩寵和有形的要素』。基督之神利用這些教會和教會團體作為救恩的工具,這工具的力量是來自基督賜予公教會的豐富恩寵和真理。所有這些恩典都來自基督並導向基督,這些恩寵本身要求『大公統一』。」



C)該入天主教還是基督教?

4.        小弟十分認同上述《教會憲章》及《天主教教理》所說的。的確,小弟相信「圓滿的」得救方法是付託予天主教,也相信「...基督之神利用這些教會和教會團體作為救恩的工具,這工具的力量是來自基督賜予公教會的豐富恩寵和真理。所有這些恩典都來自基督並導向基督...」,小弟亦視基督教徒為主內弟兄姊妹。



5.        不同的教會有不同的傳統和風格,有的著重敬拜天主,有的強調傳揚福音,有的注重團契生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喜好和取向,有的重視莊重的禮儀,有的追求寧靜歸心的靈修,有的喜歡走進親密的人際交往裏...。



6.        小弟認為(個人意見):一個人如果「明知天主藉耶穌基督所創立的天主公教為得救必經之路」,那就當然該入天主教了;若他不屬於這個「明知」的情況,則他既然真心相信並跟隨主耶穌,原則上加入天主教或基督教都「沒所謂」(因為都可以得救),你覺得那個教會的傳統和風格更適合自己,更幫到自己接近上主,就入那個好了。



7.        可是,在這裡都想提一點,我不是說基督教不好,只不過天主教在全世界都只是一個教會,而基督教則分流甚多,多到連基督教自己也數不清有多少教派。基督教的眾多教派、教會(尤其是那些較小的教派、教會)固然不一定有問題,細小的教派、教會也不一定比別人差勁,可是,又的確有些異端教會,或思想行為過於偏激的教會也照樣打著「基督教」的招牌,她們都說自己信耶穌,甚至常嚷著自己高舉聖經!有時真的難以分辨她們正不正統,有沒有問題。



8.        一般來說,那間教會給人傳福音,這人信了,自然也會返那間教會,但這人們通常不會先去查考那間教會有沒有問題(例如:問問人她是否異端,是否過度強調末世,是否會教人飲雙氧水,是否偏頗...),返了教會之後,漸漸受那間教會的薰陶,對聖經、對天主、對人生的了解和看法和取向和立場和價值觀等等都承襲著那間教會的。這個人固然是信耶穌,但也得看他「好不好彩」入了一間怎樣的教會。



9.        入錯了一個有問題的教會,能夠對人造成不良的影響。即使有些信仰純正的教會,觀點卻相當狹隘,或對其他教會常懷敵意,一個人入了這樣的教會,若他又不懂自我反省的話,漸漸受那間教會的薰陶之後,有可能變得自以為是,缺乏豁達包容的胸襟。



10.    所以,如果加入基督教的話,相信入一些傳統的、較為溫和的大宗派(例如:聖公會,信義會,循道衛理,路德會,中華基督教會)會比較好些。當然,小教派不一定有問題,而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即使基督徒都在所難免,教會也是由有缺點、有軟弱的基督徒組成,因此,任何教會(就連天主教,和上述基督教大宗派在內)都不會十全十美,但天主教與較為溫和的大基督教宗派會較為「穩陣」。



D)看聖經可幫我決定嗎?

11.    面對著這個「入那個教會好呢?」的問題時,有些人認為不要聽天主教和基督教怎樣說,應「看聖經,就會知道應入那個教會」。我不是叫人不看聖經,但我想說的是:「叫你看聖經」這個方法是「遠水不能救(你)近火」的,因為聖經本身已很大本,看一遍也需一段頗長的時間,而且經文中也沒有一句說:「某某人應加入天主教或基督教。」聖經不是這樣給人答案的!



12.    通常人們(在平時)看了聖經,累積了從聖經那裏學來的東西、知識,當有事、有疑問時,這些知識(有時要經過「應用」的步驟)會給人指出大原則和大方向(不是具體的做法),指導、啟迪我們當走的路。所以,若要選擇入天主教還是入基督教某教派,本人認為:不妨用點時間,先認識天主教和那基督教教派的信仰(包括如何詮解聖經內容,她們的信仰怎樣符合聖經)及其教會生活,看看她們結出怎樣的果子來,然後才決定,大概會更為合宜。



13.    耶穌說得好:「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可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瑪/太7:17-20)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主本身是愛,也是真、善、美,(願意)走近祂歸向祂的人很自然會受祂的同化,日益肖似祂是正常的後果。好的(或正統的)教會就幫人活得更起勁,活得更精彩,更能面對人生順逆,對未來更有希望,胸襟更廣闊,更豁達包容,更通情達理,更慈悲仁愛�,用聖經的說話就是活得「更豐盛的生命」(若/約10:10),充滿「聖神的效果(聖靈的果子)」(迦/加5:22-23a),「肖似基督」云云。若某人加入某個教會後,反而變得固步自封,鑽牛角尖,充滿執著和偏見,自以為是,常懷敵意,若非個人因素所致,大概就是這個教會只能在「名義上」幫人走近天主,「實際上」卻幫不到人真正地走近祂,肖似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42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0
16
天嘗地酒 發表於 2008-11-17 02:32 | 只看該作者
那,使徒行轉裡面的和保羅建立的是新教還是天主教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7
hellman 發表於 2008-11-17 06: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天嘗地酒 於 2008-11-17 02:32 發表 [天主教徒,有話對你講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那,使徒行轉裡面的和保羅建立的是新教還是天主教呢?

當然是天主教的前身了.新教背叛了耶穌,重新立了門戶,還要誣衊天主教是大淫婦,拜
偶像的邪教. 看起來,新教更像敵基督. 新教教徒也會得罪耶穌,審判日,耶穌會重判
新教教徒.誰信新教,下地獄的機率比我還大. 不過我在地獄歡迎新教教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18
davidlee 發表於 2008-11-17 07: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ellman 於 2008-11-17 02:05 發表 [天主教徒,有話對你講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再別讓好貼都移過去,那邊不能討論,怎麼平白失去好話題.這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好貼


你是說,  裡面是排斥天主教徒的?
討嫌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5622

帖子

359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91
19
qionghua 發表於 2008-11-17 0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樓 davidlee 的帖子

那樣就更應該發一個過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20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08-11-17 0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sunbaby 的帖子

只問一個問題, 就可以想明白問題的根結:
天主教中有沒有得勝者?
新教中有沒有不得勝者?

得勝不得勝, 根本不在形式上是什麼教, 而在你的心.
你的心跟神一致, 不信教也能能上天堂; 不一致, 形式上信了也沒有.
內容, 內容,內容 大於形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