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混亂的文壇:頑主王朔的改變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11 2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公眾人物的變化標誌著中國社會的變動。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整個文化領域給人以一種嚴重的轉型期混亂感,整個1990年代同1980年代一樣,那種熱鬧可以看做是目前中國精神文化領域集體狂歡的先聲。要想單獨評價一個人對一個時代的價值和意義,是十分困難的,儘管本文將要提到的二王也都曾經並且目前依然是公共領域經常聚集眼球的人物,單獨評價他們依然是困難的。

王朔:一個病態時代的產物



在一個社會的氣象潛在地、隱性地發生著重大變化的時代,一個人物往往容易凸顯出來,王朔正是這樣成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眾文化領域的突出人物。因為王朔寫作方式上的直接和貼肉感,在八十年代後半期,王朔逐漸浮出水面。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王朔在那樣一個年代的文化環境中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初步成功后的竊喜。熟悉王朔作品的人都知道,在王朔的小說里並不能看到多麼高的藝術成就,而僅僅是一種貼近或者重合於時代的一種潛在運行的精神氣質,一種轉型期扭曲的價值趨向,這種率性和直接的市井表達所產生的心理暗合正是王朔成功的根本原因。

在整個大眾文化領域,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個詞語可以比較恰當地表現整個時代心理:「玩世不恭」和「無聊感」。這種「玩世不恭」的情緒方式和行為表現以及作為延伸的「無聊感」正是一種巨大的失敗感和挫折感造成的,整個80年代末和90年代,確切地表現出一種深刻的價值轉型期的嚴重不適感。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和「無聊感」在王朔的小說中得到了非常直接的表達,王朔只是通過他本能的體察來直接地反映這種典型的特殊時代的特殊心理狀態,他的系列作品都是在不斷地傳達和揭示此種精神現象,用「時代的產物」來定義王朔小說以及王朔現象的產生是準確的。


王朔只是一個小說家,他何以成了某個時代和階段的精神領袖?

因為王朔的敏感和直接,造成了王朔作品中在時代精神氣質表達上的「貼肉感」,瀰漫在其小說作品中的玩世不恭的態度,那种放肆的調侃、嘲諷、解構、破壞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精神亢奮,以及這種亢奮的狂歡之後的幻滅感、無聊感,更是完全地暗合了一種無奈中的消極對抗、流氓作派和痞子精神。

形容王朔最多的詞語是「文化流氓」,或者說是「無知」,王朔現象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民間立場」與「知識分子」在文化領域的嚴重分野和對抗。這種對抗中,作為民間精神的鮮活的舞蹈相比作為「知識分子」的呆板的舞蹈,當然更能贏得眼球和喝彩。王朔通過其小說所傳達的對各種精神領域的「偽君子式的存在」的積極對抗,正是整個1990年代大眾的需求。因此,作為「啟蒙者」的王朔,在1990年代更加贏得了暴發戶式的成功,他成了一個顯赫的公眾人物。當然,王朔的小說絕大部分是通俗讀物層面的,然而這種通俗讀物卻真正滿足了時代對文學的需求。王朔是一種病態的產物。

王朔在自己的小說里不斷地重新解釋各種社會行為和人的處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王朔的小說里,主人公常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是:就那麼回事!沒勁!別拿我當人!我就是一流氓!等等。這些對世界的消極反應以及對自我的無限貶損正是整個1990年代人在其自身尷尬處境中的最強烈的反抗。在作家中,王朔在這點上是體會和理解最透的一個,王朔靠感性、自覺和直率獲得了成功。

生活的戲劇性和荒誕感變成王朔筆下人物的一個個調侃,這種調侃最終成為洶湧泛濫的大眾精神狂歡和超級娛樂方式。就文學來說,說王朔的出現劃分了兩個時代,是不過分的。這時候談論王朔,他的文學成就高低已經無關緊要了。

由於王朔的忽然成功,導致我們永遠不能單一地從文學的角度來談論王朔以及王朔現象。也正是王朔這種暴發戶式的成功,導致王朔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怪胎型的人格,姑且稱之為「王朔型人格」。這種「王朔型人格」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開始泛濫。我們幾乎能感到最初成功之後的王朔的得意、不安和尷尬,此後的自嘲和自損成為王朔在公眾領域的常見方式,這種首先將自己置身在「不死之境」的做法導致王朔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當然也導致他「過氣后」的嚴重心理失態,這種複雜的焦灼往往會雜合出一種貌似「上了境界」的狀況。

王朔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表的《我是你爸爸》,在我看來是一個高度,此後的《看上去很美》開始大失水準,「王朔復出」儼然已經被「感覺」成為「王者歸來」。年輕的讀者由此可以感受到王朔當年的輝煌,然而王朔放言「《我的千歲寒》年輕小孩看不懂」,卻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虛張,正如電影《夢想照進現實》所標榜的前衛一樣惹人發笑。

《我的千歲寒》當然有成就,可以看到王朔這些年是想了些事,然而這些「事」顯然讓王朔更加混亂,而不是走向通透、清澈。這是傳說中的「狂禪」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9

主題

873

帖子

18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4
沙發
彈花機 發表於 2008-11-11 2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3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1-13 1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NYLASH 的帖子

剛看到蕭瀚對王朔的一些精彩評價和思考:


1、王朔一直是我佩服的當代勇士,他嘲笑著那些該被嘲笑的,蔑視著那些該被蔑視的。

2、淺薄的人學王朔容易學壞,他們不清楚王朔在嘲笑什麼,以為王朔什麼都笑,不,王朔笑得有原則,不信你仔細讀他的書,仔細聽他說。

3、在各類有關的報道和採訪中,我從未見過王朔嘲笑那些讓人心情沉重的人和事,也未見過他嘲笑那些真正讓人產生敬意的人和事。

4、王朔心中有敬畏——雖然他說「躲避崇高」(該搞懂他說的這「崇高」是什麼);王朔心中有悲憫——雖然他沒說,但他在做,生活中的王朔是個仗義的人,這是我所見所聞得來的直接感受。

5、在一個邪惡強大到消滅一切的地方,在一個連沉默都可能得付出生命代價的時代,只有一種生存方式:服從。

6、在一個還允許說幾句話的時代,與官方不同聲音的說話方式有三種:叢維熙式的紅牆文字(即著名的傷痕文學以及巴金的「說真話」為代表)、藍牆文字(以當年西單民主牆為代表)、紫牆文字(以王朔的痞子文學為代表)。

7、上述三種言說方式,只留下了最後一種。第一種大約相當於奉旨哭泣(但是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我對叢維熙先生滿懷敬意,絕無蔑視之意),第二種相當於「 你們該做得更多」(所以被滅了、關了),第三種相當於「你那都啥玩意兒啊,誰也別裝B,裝B遭雷劈」(抱歉,只有粗口才符合其語言方式)。

8、王朔模式的言說,有一層假面,真正理解它需要脫掉這層假面。在過於惡劣的說話環境下,王朔要說出他想說的必須裝出一副痞子模樣,裝出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情,裝出一副流氓相,而實際上這是無奈的選擇,不過王朔的京片子給這種偽裝帶來神似的效果。

...

12、王朔一定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發明的這套話語體系,已經被濫用到這個地步,而他自己似乎也不可能改轍,他似乎已經說不出嚴肅的話,他要是說出嚴肅的話,那才叫人大跌眼鏡,而他實際上是嚴肅的,這真是件奇怪的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